'工廠企業現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執行應用要點'

管理 技術 人生第一份工作 可視化技術 讀書 益至精益學堂 2019-08-25
"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到益諮會,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 1 -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應該是現代化、流程化的精益管理模式,這就要求我們依賴先進的現代化管理手段作保障。對於企業而言現代成本管理是一種戰略管理,企業戰略管理是運用戰略對整個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將企業日常業務決策同長期計劃決策相結合,並形成一系列經營管理業務。

- 2 -

現代社會競爭的激烈,要求企業必須強化戰略意識,進行戰略思維和戰略管理。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把眼光侷限在單純降低成本上,節約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容置疑的。

但事實上在企業採用不同的競爭戰略的情況下,當以保證企業產品的差異化為重點時,可以適當提高成本,同樣能達到取得競爭優勢的目的,這也是現代成本管理不同於傳統成本管理之處。


"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到益諮會,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 1 -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應該是現代化、流程化的精益管理模式,這就要求我們依賴先進的現代化管理手段作保障。對於企業而言現代成本管理是一種戰略管理,企業戰略管理是運用戰略對整個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將企業日常業務決策同長期計劃決策相結合,並形成一系列經營管理業務。

- 2 -

現代社會競爭的激烈,要求企業必須強化戰略意識,進行戰略思維和戰略管理。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把眼光侷限在單純降低成本上,節約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容置疑的。

但事實上在企業採用不同的競爭戰略的情況下,當以保證企業產品的差異化為重點時,可以適當提高成本,同樣能達到取得競爭優勢的目的,這也是現代成本管理不同於傳統成本管理之處。


工廠企業現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執行應用要點


- 3 -

一、價值鏈分析

每一種最終產品從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要經過無數個相互聯繫的作業環節,這是作業鏈。作業鏈既是一種產品的生產過程,同時又是一種價值形成和增值的過程,從而形成競爭戰略競爭上的價值鏈。

進行企業價值鏈分析,可以確定單元價值鏈上的成本與效益。價值鏈一般按行業構成,相關行業之間有交叉價值鏈。任何一個企業均處於某行業價值鏈中的某一段,企業內部可分解為許多單元價值鏈。

每個價值鏈既會產生價值,同時也要消耗資源。如果企業價值鏈上的所有活動的累計總成本小於競爭對手時,就具有了戰略成本優勢。在戰略成本管理中,企業往往突破企業自身價值鏈,把企業置身於行業價值鏈中,以取得成本優勢。

在行業中往往存在生產同類產品的競爭者。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行業價值鏈中處於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並與之進行比較,根據企業的不同戰略,確定相適應的策略爭取成本優勢。

二、成本動因分析

作業影響成本,動因影響作業,因此動因是引起成本發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動因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微觀層次的與企業的具體生產作業相關的成本動因,如物耗、作業量等;二是戰略層次上的成本動因,如規模、技術多樣性質量管理等。

成本動因分析超出了傳統成本分析的狹隘範圍,如企業內部、責任中心等,以及少量因素,如產量、產品製造成本要素等,而代之以更寬廣、與戰略相結合的方式來分析成本。戰略成本動因對成本的影響比重比較大,從戰略成本動因來考慮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住企業日常經營中的大量潛在的成本問題。戰略成本動因又可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兩類。

三、戰略定位分析

戰略分析是戰略管理的重要環節,戰略分析即通過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組織的內外環境,包括組織診斷和環境分析兩個部分。企業的戰略體系從內容結構上來看,可以劃分為公司戰略、競爭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

- 4 -

要做好現代成本管理工作,還需要應用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輔助,企業通過應用ERP系統能夠更好的實現對企業成本的預算、分析和管控:

一、實現產前成本預測

面對產品構成複雜,成本計算過程複雜的情況,往往企業會因為報價不及時失去訂單,而因為報價不合理使企業利益蒙受損失的事也會有發生。而通過ERP系統的產品屬性管理和動態成本管理功能,能夠實現快速、準確的成本計算和合理的銷售報價,並計算每個銷售訂單的毛利。

產品成本是根據產品屬性值動態計算出來的,當基礎數據配置完成後,銷售人員只需按客戶要求在報價時確認相應屬性值,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本產品在此種工藝路線和配方下的產品成本,再根據訂單報價,計算出銷售本次產品的毛利率。一些較細微,但對成本有直觀影響的客戶要求,都配置成可選擇的屬性,這樣,由於特殊輔料或特殊原料價格不同而導致的成本變化也可以如實的反映出來。

這樣的銷售行為,一方面回答了客戶什麼樣的產品可以做,什麼樣的產品現在不能做,一方面又可以迅速看到系統按產品屬性計算出的預估銷售成本和毛利率,ERP系統提供的功能使公司很容易建立了銷售考核體系,用科學、可信的產品毛利率作為銷售人員業績考核的指標之一,督促銷售人員在追求訂貨量、銷售額的同時科學報價,保證了企業應得利潤的獲得。

二、實現產前成本調整

通常生產計劃人員在安排具體的生產計劃時,多會考慮優化排產,優化排產到底可以降低多少生產成本。通過應用ERP系統,當銷售人員輸入系統的訂單已分佈在每一個生產能力週期中,系統能夠按照動態生成的BOM重新計算產品成本,並作為預估的本批存貨入庫成本進行保存。該批存貨預估的入庫成本,其構成為本批產品投料的定額、預期成材率和定額工時,實際材料價格和標準制造費用。

這種計劃的生產工藝調整方式不僅實現了可視的產前生產成本調整,也使準確的成本計劃成為公司繼ERP生產計劃、工藝計劃、質量控制計劃和點檢/定修計劃後又一新的可下達到生產崗位的計劃,同時對管理者的生產經營全過程可視化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公司按照這一特點建立了計劃部門的成本考核體制,用預估銷售成本和產前生產成本的差額作為計劃部門業績考核的依據之一,降低成本作為計劃部門的考核指標之一,使公司生產利潤預期進一步得到提升。

三、準確及時的成本計算

一般企業在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下由於材料、半產品、產品出入庫單據是手工傳遞,所以部門之間的結賬一般統一在月末進行,生產廠也只能在月末核算生產成本,如果結算單據未到,很難核算出準確的成本。

在ERP系統中,成本核算的對象為生產定單,每個定單的投料、回收、特殊檢驗費、外委加工費等可以直接自動歸集到定單,用生產準備時間、生產時間、入庫量、產品複雜度、工藝複雜度、定貨量等作為成本分配因子進行產品間接費用的分配。

一旦生產定單完成,根據實際投料種類、實際投料量、實際投料價格、實際回收量、實際生產時間、實際產量計算的定單實際成本也計算完成,集成的ERP系統功能實現了成本計算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到益諮會,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 1 -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應該是現代化、流程化的精益管理模式,這就要求我們依賴先進的現代化管理手段作保障。對於企業而言現代成本管理是一種戰略管理,企業戰略管理是運用戰略對整個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將企業日常業務決策同長期計劃決策相結合,並形成一系列經營管理業務。

- 2 -

現代社會競爭的激烈,要求企業必須強化戰略意識,進行戰略思維和戰略管理。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把眼光侷限在單純降低成本上,節約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容置疑的。

但事實上在企業採用不同的競爭戰略的情況下,當以保證企業產品的差異化為重點時,可以適當提高成本,同樣能達到取得競爭優勢的目的,這也是現代成本管理不同於傳統成本管理之處。


工廠企業現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執行應用要點


- 3 -

一、價值鏈分析

每一種最終產品從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要經過無數個相互聯繫的作業環節,這是作業鏈。作業鏈既是一種產品的生產過程,同時又是一種價值形成和增值的過程,從而形成競爭戰略競爭上的價值鏈。

進行企業價值鏈分析,可以確定單元價值鏈上的成本與效益。價值鏈一般按行業構成,相關行業之間有交叉價值鏈。任何一個企業均處於某行業價值鏈中的某一段,企業內部可分解為許多單元價值鏈。

每個價值鏈既會產生價值,同時也要消耗資源。如果企業價值鏈上的所有活動的累計總成本小於競爭對手時,就具有了戰略成本優勢。在戰略成本管理中,企業往往突破企業自身價值鏈,把企業置身於行業價值鏈中,以取得成本優勢。

在行業中往往存在生產同類產品的競爭者。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行業價值鏈中處於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並與之進行比較,根據企業的不同戰略,確定相適應的策略爭取成本優勢。

二、成本動因分析

作業影響成本,動因影響作業,因此動因是引起成本發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動因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微觀層次的與企業的具體生產作業相關的成本動因,如物耗、作業量等;二是戰略層次上的成本動因,如規模、技術多樣性質量管理等。

成本動因分析超出了傳統成本分析的狹隘範圍,如企業內部、責任中心等,以及少量因素,如產量、產品製造成本要素等,而代之以更寬廣、與戰略相結合的方式來分析成本。戰略成本動因對成本的影響比重比較大,從戰略成本動因來考慮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住企業日常經營中的大量潛在的成本問題。戰略成本動因又可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兩類。

三、戰略定位分析

戰略分析是戰略管理的重要環節,戰略分析即通過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組織的內外環境,包括組織診斷和環境分析兩個部分。企業的戰略體系從內容結構上來看,可以劃分為公司戰略、競爭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

- 4 -

要做好現代成本管理工作,還需要應用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輔助,企業通過應用ERP系統能夠更好的實現對企業成本的預算、分析和管控:

一、實現產前成本預測

面對產品構成複雜,成本計算過程複雜的情況,往往企業會因為報價不及時失去訂單,而因為報價不合理使企業利益蒙受損失的事也會有發生。而通過ERP系統的產品屬性管理和動態成本管理功能,能夠實現快速、準確的成本計算和合理的銷售報價,並計算每個銷售訂單的毛利。

產品成本是根據產品屬性值動態計算出來的,當基礎數據配置完成後,銷售人員只需按客戶要求在報價時確認相應屬性值,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本產品在此種工藝路線和配方下的產品成本,再根據訂單報價,計算出銷售本次產品的毛利率。一些較細微,但對成本有直觀影響的客戶要求,都配置成可選擇的屬性,這樣,由於特殊輔料或特殊原料價格不同而導致的成本變化也可以如實的反映出來。

這樣的銷售行為,一方面回答了客戶什麼樣的產品可以做,什麼樣的產品現在不能做,一方面又可以迅速看到系統按產品屬性計算出的預估銷售成本和毛利率,ERP系統提供的功能使公司很容易建立了銷售考核體系,用科學、可信的產品毛利率作為銷售人員業績考核的指標之一,督促銷售人員在追求訂貨量、銷售額的同時科學報價,保證了企業應得利潤的獲得。

二、實現產前成本調整

通常生產計劃人員在安排具體的生產計劃時,多會考慮優化排產,優化排產到底可以降低多少生產成本。通過應用ERP系統,當銷售人員輸入系統的訂單已分佈在每一個生產能力週期中,系統能夠按照動態生成的BOM重新計算產品成本,並作為預估的本批存貨入庫成本進行保存。該批存貨預估的入庫成本,其構成為本批產品投料的定額、預期成材率和定額工時,實際材料價格和標準制造費用。

這種計劃的生產工藝調整方式不僅實現了可視的產前生產成本調整,也使準確的成本計劃成為公司繼ERP生產計劃、工藝計劃、質量控制計劃和點檢/定修計劃後又一新的可下達到生產崗位的計劃,同時對管理者的生產經營全過程可視化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公司按照這一特點建立了計劃部門的成本考核體制,用預估銷售成本和產前生產成本的差額作為計劃部門業績考核的依據之一,降低成本作為計劃部門的考核指標之一,使公司生產利潤預期進一步得到提升。

三、準確及時的成本計算

一般企業在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下由於材料、半產品、產品出入庫單據是手工傳遞,所以部門之間的結賬一般統一在月末進行,生產廠也只能在月末核算生產成本,如果結算單據未到,很難核算出準確的成本。

在ERP系統中,成本核算的對象為生產定單,每個定單的投料、回收、特殊檢驗費、外委加工費等可以直接自動歸集到定單,用生產準備時間、生產時間、入庫量、產品複雜度、工藝複雜度、定貨量等作為成本分配因子進行產品間接費用的分配。

一旦生產定單完成,根據實際投料種類、實際投料量、實際投料價格、實際回收量、實際生產時間、實際產量計算的定單實際成本也計算完成,集成的ERP系統功能實現了成本計算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工廠企業現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執行應用要點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穫,可以搜索“益至諮詢”與我們進行互動學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