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膝蓋痛,怎麼辦?''可是你是哪種膝蓋痛?'

關節炎 跑步 骨關節炎 骨科 生活健康 麥瑞骨科醫生 2018-12-01

現在關節炎已經越來越常見了,膝關節炎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不少人正被其所困擾。這麼多種膝蓋痛,你能分清嗎?



1

膝前方疼痛



髕骨軟化:易發生在運動愛好者身上,通常是因為力量不平衡導致下肢力線不正,從而引起髕骨軟骨在關節裡面長時間摩擦而導致的損傷。

滑囊炎:一般是股四頭肌過緊導致膝前方壓力過大,或撞擊後出現,可能伴隨腫脹。

2

膝上方疼痛



股四頭肌肌腱炎:可能出現的原因有髕骨活動延遲、股後臀肌激活不足等,導致股四頭肌過緊,使肌腱和髕骨上緣接觸的位置產生炎症,一般放鬆股四頭肌會有緩解。

髕骨軟骨上緣磨損:屈膝位出現疼痛,是髕骨軟化的一部分。

滑囊炎:按壓有疼痛,股四頭肌在緊張狀態下反覆摩擦滑囊或受到撞擊等,均會導致炎症並伴有輕微腫脹。

3

膝內側疼痛



內側半月板:骨頭縫按壓有疼痛,因膝關節收受過多的落地扭轉的力,或是長時間腿型不正而導致的損傷。

鵝足炎:常發生在跑步愛好者身上,鵝足肌腱壓力過大,而外側力量偏弱而導致問題。

內側韌帶或支持帶損傷:通常外傷可能導致內側韌帶損傷,有過髕骨外脫位可能導致支持帶損傷。

4

膝下方疼痛



髕腱炎:髕腱末端病的一種,發生在經常跑跳的運動愛好者。

髕下脂肪墊炎:髕下脂肪墊由於各種受到擠壓而出現周圍炎症。伸膝會有明顯不適。

滑囊炎:髕腱壓力過大或受到撞擊而出現疼痛並伴有輕微腫脹。

5

膝外側疼痛




髂脛束摩擦綜合徵:出現在長時間跑步或跑量突然增加的跑者身上,可通過強化臀中肌、改變下肢力線方式緩解。

外側半月板:骨頭縫按壓有疼痛,膝關節收受過多的落地扭轉的力,或是長時間腿型不正而導致的損傷。

外側韌帶或支持帶損傷:通常外傷可能導致內側韌帶損傷,有過髕骨外脫位可能導致支持帶損傷。

6膝後方疼痛


肌腱炎:包括股二頭肌、小腿三頭肌等,因發力方式不正確,某部分肌群長時間緊繃而出現的炎症,一般放鬆後好轉。

膕窩囊腫:走路不適,後方有發脹的感覺,常見於腓腸肌、半膜肌滑囊合併到關節囊內形成的腫脹。

其它


關節積液:這不算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臨床表現,通常是因為關節內其他組織的損傷而導致積液的增加。

滑膜炎:由於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導致的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症。並沒有固定的疼痛位置,跟關節積液的分泌息息相關。

關節彈響:關節彈響可能是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但只要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一般就屬於正常現象,一旦出現疼痛、腫脹等不適現象,應當及時就醫。

骨刺:長骨刺,其實算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骨刺的本身是不會造成疼痛,如果有疼痛,是因為其壓迫到了其他的骨骼或軟組織,併發生摩擦和受壓所致的軟組織疼痛。

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主要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等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及軟骨下增生的一種退行性病變。常發生於關節過度使用的中老年人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