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談廣元的街道名稱

美麗廣元我的家

陳正鵬·文陳平·圖

廣元城自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築城建縣,到今天已經走過了1620多年的歲月,當年嘉陵江畔的蕞爾之地,崛起了一座現代化的新城。200餘條街巷形成了30平方公里的城市範圍,40萬勤勞的百姓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裡工作生息。

人們要問:廣元悠久的歷史在哪裡?廣元厚重的文化積澱又在何處?

回答是:1620多年的廣元建城史,存在於華夏文明浩瀚的史書典籍裡,存在於廣元中子鋪、張家灣、鄧家坪考古發掘的工地,存在於皇澤寺、千佛崖輝宏的摩崖石刻造像中,也存在於廣元城市的街道名稱裡。

廣元城市的街道名稱,有的與重大歷史事件息息相關,有的與著名的文人墨客巧妙結緣,有的與崇山峻嶺、山川河谷沾親帶故,有的與清官名宦、歷史偉人緊緊相連。總之,廣元的街道名稱,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信息。正確地領悟城市街道名稱的內涵,可以讓人們對厚重的歷史更加了解,讓那些如煙的往事變得明朗清晰。本文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對城區街道名稱作初步的解讀。

苴國路

苴國路,是廣元城區的一條主要幹道。位於東壩片區的苴國路,西起苴國廣場,蜿蜒向東延伸,止於廣元國際大酒店附近。全長2353米,街寬42米。

苴國路因何得名?要從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說起。春秋時,嘉陵江、白龍江、清竹江兩岸,分佈著一個名叫“苴”(jū)的少數民族。苴人是巴族人的一個分支,三江交匯的今老昭化一帶,是苴人的聚居之地。他們在此結網捕魚、圍獵屠獸、刀耕火種、種植谷粟,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到了戰國中期約為公元前400年左右的時候,佔據成都一帶的九世蜀王開明尚,派兵征服了今老昭化一帶。為了有效管理這塊新徵服的土地,蜀王開明尚封他的弟弟葭萌為“苴侯”。在古代諸侯的封地稱“國”,所以,以今老昭化為中心的這一片地域又稱“苴國”、“苴侯國”。苴侯在今老昭化附近修建了宏偉的城邑,並以自已的名字將苴國的都邑命名為“葭萌邑”,這就是“葭萌”一詞的來歷。歷史上的苴侯國,管轄著川北陝南的遼闊地域,今廣元市的利州區、昭化區、朝天區、蒼溪縣、劍閣縣、旺蒼縣、青川縣及今陝西省南部的漢中、勉縣、寧強、略陽等地,均為當時苴侯國的疆域。

苴侯國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都尉墨伐蜀。十二世開明蜀王親自率蜀國大軍到苴侯國的葭萌邑拒敵,最後蜀軍戰敗,十二世開明王被殺,蜀國滅亡。當然,僻居西南的苴國、巴國也相繼滅亡。

苴國的歷史從九世蜀王開明尚封其弟為苴侯算起,到十二世開明王死於秦軍止,共歷四世蜀王,以每世20-25年算,計約百年。也就是說,苴侯國大約興起於公元前400年左右,於公元前316年亡於秦國。苴國滅亡後,秦國在此設縣治民,此後,葭萌縣、葭萌郡、葭萌關、葭萌城的名稱,一直延續了千餘年。

苴、苴人、苴侯國,是廣元建政設治的發端,以“苴國路”命名城市的主幹道,弘揚地方歷史文化,是為了讓人們記住這段重要的歷史,從而激發人們愛廣元、愛家鄉的情感。

興安路興安路,是廣元城東壩片區的一條

主幹道,它西起東壩廣元中學宿舍區,向東延伸至紅星公園附近止,全長約5000米,街寬約37米。

“興安”是廣元第一個設置的縣級行政機構名稱。興安縣的建立與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有密切的關係。東晉、十六國時期,廣元是北方氐族政權前秦國,與南方東晉王朝爭奪的焦點地區。當時,北方前秦國國力強盛,發兵侵佔了本屬於東晉政權的今陝南、川北一帶的廣闊土地。公元383年8月,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最終,東晉以8萬弱兵,打敗了前秦皇帝符堅親自率領的60萬步軍和27萬騎兵。這年12月,符堅逃回首都長安,國家元氣大喪。就在這時,前秦國內部發生戰亂:先是甘肅西部的鮮卑族人在一個叫乞伏國仁將領率領下起兵反秦;緊接著丁零部落的首領翟斌在河南起兵反秦攻打洛陽;鮮卑人慕容垂也在河南沁陽一帶聚眾起事反秦……秦國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就在打敗前秦大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84年,東晉王朝見前秦國內部大亂,趁機出兵分道攻打前秦國。其中,入蜀之兵一路作戰先後攻克涪城(綿陽)、晉壽(今老昭化)等地。前秦國樑州守將見晉軍攻勢凶猛,又見國內大亂,慌亂放棄梁州(今漢中)逃回長安。這樣,川北陝南又歸入東晉王朝的版圖。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朝廷設置晉壽郡(治今老昭化),又分晉壽郡東北境建“興安縣”。剛剛在肥水之戰中打敗了強敵,又收復了大片國土的東晉統治者們,希望“國運興隆,長治久安”,所以,把嘉陵江邊這座剛建置的縣級政權取名“興安縣”。

今天,以古興安縣名為道路名稱,讓人們記住從興安古縣一路走來的廣元城,已有整整1620多年的歷史了。千多年來,廣元在華夏曆史演進中,有過昇平融洽、輶軒相屬的繁榮時代,也有過干戈紛擾、烽火連天的戰爭災難;享受過歲熟餘豐、國泰民安的持續盛世,也遭受過水旱交替、人民流離的艱辛歲月。但是,無論興衰治亂,也無論顛簸曲折,廣元最終伴隨著歷史長河走入了二十一世紀。

站在新世紀的歷史大舞臺上,我們祝願家鄉廣元腳踏實地地發展經濟,讓這片有著豐厚文化積澱的土地更加繁榮興旺。

利州路

利州路,是廣元城區重要的城市幹線道路。它西起老城片區嘉陵江上的澳援大橋頭,向東經轉盤進入東壩片區,再向東延伸後止於雪峰路口,全長約8000米,路寬46米。

歷史上廣元曾經設置過利州,關於利州這一名稱的來歷,要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長達169年的南北時期國家分裂為南北兩大政體,北方被鮮卑族人建立的魏國(史稱北魏)領有,南方先後被宋、齊、樑、陳等朝統治。

當時,地處南北兩大政權交匯地帶的漢中、廣元一帶,是雙方拉鋸似爭奪的重點,因此,百餘年間戰事連連,權力頻繁交替。

公元534年,也就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六年,北方魏國發生了內亂,曾經強大一時統治中國北方百年的北魏政權,分裂成建都長安的西魏和建都洛陽的東魏。也就是這個時候,南朝梁武帝趁北魏內亂之機,派兵佔領了川北和陝南,漢中、廣元一帶成為南朝梁國的領地。誰知,到了公元551年(樑大寶二年),樑朝國內也發生了內亂。樑統兵大將侯景殺簡文皇帝,另立豫章王蕭棟為帝。11月,侯景又廢蕭棟,自立為皇帝,國號“漢”。此時,遠在蜀地的樑國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聽說簡文帝被殺,便在四川稱帝,改元

為天正。就在武陵王在蜀稱帝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52年,樑國陷入了更大的混亂之中:侯景與樑國大將王僧辯、陳霸先激戰江南;湘東王蕭繹在江陵即皇帝位是為樑孝元帝;樑朝另一位宗室弟子蕭勃也在今嶺南一帶割據……樑國一片混亂之際,正是西魏有利可圖之時。公元552年5月,與樑國四川一帶接壤的西魏,派兵攻打樑國的漢中(時稱南鄭),南鄭刺史侯循降魏。魏軍繼續南下,廣元(時稱黎州)刺史席嶷向魏軍投降。至此,蜀門大開,“劍閣以北之地,悉歸西魏領有”,西魏朝廷將黎州(廣元)改稱“西益州”。然而,西魏並不滿足已有的勝利,公元553年又派大將慰遲迥從散關出發攻蜀,魏軍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攻陷成都,整個巴蜀歸入西魏版圖。西魏將剛併入版圖的蜀地仍取名“益州”,並設官駐軍鎮守。為了避免稱謂上的混亂,西魏朝廷決定將剛剛改名一年多“西益州”另更它名。由於西魏在和樑國爭奪蜀地的戰爭中,魏軍“連戰皆捷,戰事順利”,所以,將兵家必爭之地的蜀門重鎮西益州改名為“利州”。利州之名歷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到了公元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元朝中央政府下令撤消“利州都元帥府”,設置“廣元府路”。至此,“利州”這一名稱成為歷史。

歷史上的利州是勾通南北的金牛古道上的重鎮,襟山帶河的地理環境,讓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嘉陵江、白龍江的水利之便,使它形成了重要的物資集散之地,因此,古代的利州實際上是川陝甘交匯地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綿谷路

綿谷路位於廣元東壩片區,東西走向,西起蓮花路水榭花都小區,向東延伸止於南河4號橋附近的濱江國際大酒店附近,長約1500米,路寬16.7米。

綿谷路的名稱,源於歷史上的綿谷縣,綿谷縣是廣元古老的縣名之一。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結束了歷史上國家分裂169年的“南北朝時期”。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朝廷頒旨將當時的“興安縣”更名“綿谷縣”。

綿谷縣得名,與隋代的利州刺史韓擒虎有關。當年韓擒虎統兵從漢中出發入蜀,行至在當時的興安縣境內,蜿蜒於群山之中的飛樑閣棧,時而爬行於雲霧山巔,時而盤旋於懸崖峭壁之間,時而沿溪河兩岸前行,時而穿行於深谷山澗。出身於中原大地的這位刺史,在秦巴山脈南麓的崇山峻嶺中,備嘗了蜀道難的艱辛。他出任利州刺史後,上奏朝廷將境內“群峰連綿,山高谷深”的興安縣更名“綿谷縣”。

綿谷縣從隋朝命名始,歷唐、五代、宋、元、明等朝,一直是利州州治所在地的縣,有如今天廣元市與利州區的關係一樣。時間到了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皇帝朱元璋頒旨撤消當時的“廣元州”,改綿谷縣為廣元縣。此時,綿谷縣才結束了它的使命。算起來從隋朝置綿谷縣開始,至明朝改綿谷為廣元縣名為止,它實實在在地存在了791年。

“綿谷”之名,是廣元地理環境的真實寫照,是蜀道山重水複交通不便的形像縮影。當年的綿綿山谷,阻擋不了現代化的步伐,今日的廣元,鐵路縱橫,公路如網,天橋飛架,天塹變通途。這真是:

石棧天梯史蹟看,車如流水走盤盤。穿崖破壁風雷動,一頁輕翻蜀道難。

古渡路

南河,像一條翠綠色的飄帶鑲嵌在廣元城南沿,因為有了水的靈氣,城市被妝點得更加嫵媚漂亮,美麗動人。

位於南河北岸的古渡路,東西走向,東起利州西路叉道口,向西沿南河北側延伸,止於天成大橋附近,長900餘米,寬23米。

早在唐代,南河上就設置了渡口,往來利州的人們,無論是王侯將相、達官顯

貴,還是富商大賈、販夫走卒,一律要通過小小的渡口,才能夠北達京師或南下巴蜀。因此,“利州南渡”的聲名,遠播蜀道南北,蜚聲川陝大地。歷史上的南渡,江面平靜,江水清澈,石徑掩映在柳萌之中,孤舟深藏於蘆葦叢裡。每當夕陽晚照,江面灑玉鋪金,群群鷗鷺集翔於沙灘,陣陣漁歌飄浮在寬闊的江面,此時,一葉扁舟往來於落日餘暉之中,儼如畫裡世界。

唐代著名詩人溫庭筠,過利州南渡時,寫下了著名的《利州南渡》詩: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清代廣元女詩人樑清芬也寫有《南渡孤舟》詩:

一葉輕撓泊利州,茫茫秋水系孤舟。柳邊人歇斜陽裡,煙外馬嘶古渡頭。鷺影誰憐隨碧浪,蟾光高伴上銀鉤。城南遺蹟今猶是,萬里長江自在流。歲月悠悠,時光流逝。伴著社會的進步,伴著經濟的發展,昔日的木船渡口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高大雄偉、寬闊平坦的南河蜀門大橋。以“古渡路”命名的濱江大道,讓人們記住當年美麗而又繁忙利州南渡,記住蜀門廣元昔的輝煌。

河陽路

廣元東壩片區的河陽路,南起濱河北路的南河北岸,向北延伸至市第一人民醫院附近的苴國路止,全長1030米,路寬13.5米。

“河陽”是一個地理名詞。古人常常把地處山南水北的地方稱之為“陽”,“河陽”本來是指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今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平陸、古城等一帶地域。廣元與河陽之地天各一方,路隔萬里,為什麼把它作為街道名稱用在新興的廣元城呢?事情要從一個叫曾逢吉的人說起。

曾逢吉,清代湖北京山(今襄陽)舉人。他於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任昭化知縣,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調任廣元知縣。曾逢吉在知縣任上,勤政愛民,關心百姓疾苦,大力發展農業,尤其重視栽桑養蠶引導百姓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當時,家家種桑、戶戶養蠶成為昭化、廣元百姓的重要農事活動之一。

在昭化縣令任上,曾逢吉倡導在縣境的驛道沿途和書院、寺廟四周遍植桑樹,共植桑樹數十萬株。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調任廣元知縣後,又組織在縣境東南西北千餘里的驛道上種桑樹23萬餘株。縣誌記載:正是他倡導組織種植桑樹,使“千里驛道皆桑樹成蔭,勝過河陽桃花、江南柳色”。也就是從那時起,栽桑養蠶成為廣元百姓重要的副業。

道光十年(公元1827年)冬,曾逢吉升任松潘府同知(知府之副職)前,精心繪製了《桑蠶十二事圖》,該圖表現了選椹、種桑、樹桑、條桑、窩種、體蠶、餒蠶、起眠、上簇、分繭、醃種、繅絲的全過程。《桑蠶十二事圖》完成後,他令人刻碑立於先蠶祠(舊時供奉螺祖及蠶公、蠶母的祀廟)內,意在課勸農桑,教民重視農業。民國時,圖碑移陳於南門蠶桑局內,1974年該圖碑移置於廣元皇澤寺蠶桑亭內。《蠶桑十二事圖碑》的內容,是廣元人民從事蠶桑活動的真實記錄,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栽桑養蠶實踐經驗的高度總結與概括。它以其內容豐富、構圖巧妙、佈局合理、人物鮮活、造型逼真、筆法流暢、格調清新等優點受到海外友人和國內專家們的關注,成為研究清代及清以前民間蠶桑活動不可多得的形像資料。

廣元城市街道以“河陽”為街名,讓人們記住愛民縣令曾逢吉,記住清代中葉廣元大地山川秀美,桑樹成蔭,其景色勝過河陽桃花、江南柳色的歷史畫面。

來源:廣元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