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救了'泰國樓市?然而買房後的真相很殘酷

購房 泰國 投資 經濟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2017-08-04

這個夏天,“去泰國旅遊”又成為不少國人的休假關鍵詞。

據統計,2016年到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達到877萬人次,併為泰國帶來了856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不過,據媒體日前報道,800多萬中國人不光是去泰國旅遊的,他們中還有人做了這件事——買房!

中國人

電影《泰囧》劇照

外國買家中,中國人充當了“主力軍”

這股趨勢有多火熱?先來看看媒體給出的數據。

據泰國《曼谷商報》7月18日報道,泰國知名房地產開發商尚思瑞執行總裁烏泰在一場發佈會上說,2017年上半年該集團銷售金額達150億泰銖(約合3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0%,其中外國人購房者貢獻越來越大,中國人則是“主力軍”。

中國人

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泰國買房”後出現290多萬條結果,其中包括各類宣傳廣告。

烏泰說,2014年,外國買家貢獻的銷售額僅為14.92億泰銖,去年已增長至54.18億泰銖,預期今年能達到80億泰銖(約合16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增長最為迅猛。

為了拓展中國市場,尚思瑞目前已在北京設有辦事處,年內還將在上海、深圳、廣州設立辦事處,實現中國一線城市全覆蓋。

中國人

泰國房地產商中文網頁上的房產宣傳廣告

與在其它國家購房有差別的是,中國人在泰國買的“房產”,主要指的是“公寓”。

因為泰國法律不允許外國人購買土地,只允許購買公寓,且一個項目只有49%的公寓能賣給外國人,剩下51%必須賣給泰國人。

近年泰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銀行對泰國人貸款審批嚴格,有媒體稱這49%的外國人配額已經成為不少開發商的“新希望”,而中國市場則是重中之重。

“環視全球,國外買家很大程度就是中國買家,因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富裕階層擴大,而且離泰國不遠。中國市場如此之大,正是泰國房地產的一大出路。”泰國《民意報》今年1月報道稱。

中國人

購房者在泰國買房

《民意報》的文章還介紹說,目前泰國公寓打入中國市場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開發商自己去中國宣傳,直接對接中國消費者;二是開發商與中介合作,中介賺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同時可能向買家徵收手續費。

還有中介公司甚至支付訂金,將一個項目49%的公寓包下,再向買家出售。中國買家一般需要支付30%的首付。

中國人

泰國芭提雅針對中國遊客投資銷售的海景房

由於海外市場的活躍,據記者觀察,曼谷市內隨處可見新公寓開盤的廣告,公寓供給量可謂非常充足。

泰國公寓有多便宜?首付最低每月4000元

泰國公寓對於外國人的吸引力究竟從何而來?一個在曼谷的中國人給出了他的答案。

中國小夥小鬱已經在曼谷工作4年,計劃長期在曼谷發展。他經過試住,最後在曼谷素坤逸地區買下了一個30平米的房子。

小鬱說,這個公寓最吸引他的是公共空間,樓頂游泳池、健身房、讀書間,這些設施是國內的住房難以提供的。

中國人

小鬱購買公寓中公共空間的讀書間

小鬱的公寓離地鐵站有大約1公里多的距離,均價在每平米19萬泰銖(約合3.8萬元人民幣)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泰國公寓的面積都是實際面積,不像國內的住宅那樣包含公攤面積。

曼谷交通擁堵嚴重,本屆政府近年來大力修建軌道交通,雖然速度比較慢,但在2020年前預計會有一批線路開通,這些線路沿線的期房,因價格還相對較低,有的每平米不到10萬泰銖(約合2萬元人民幣),因此,也受到了本地市場和外國買家的青睞。

此外,曼谷公寓,特別是期房的購買模式與國內相比也有很大不同,還款壓力較小。

中國人

泰國曼谷正在出售中的公寓內部

比如一個公寓項目預計2019年9月建成,在項目建成之前,無論是泰國買家還是外國買家都只需支付公寓本身價格的10%,而這10%從購買月份後一個月起至2019年9月平攤至每個月支付,假設一套公寓500萬泰銖,2017年8月購買,則在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的24個月期間,每個月只需繳納2萬泰銖(約合4000元人民幣)。

至於到了2019年9月,買家可以選擇全款支付剩餘90%的金額,也可以選擇找銀行貸款再繳納一部分。

據記者瞭解,如果買家選擇中介公司,支付方式會與上述方式不一樣,一般需直接支付20%以上的首付,剩餘的也可通過申請銀行貸款解決部分資金。

中國買家“悠著點”:投資風險可能讓人意想不到

在互聯網上,不少泰國網友也關注到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人來泰國購買公寓的現象。有網友害怕中國人來了影響本地生計,但也有不少網友對中國人表示歡迎——

一名網友說:“外國人一直都在來曼谷租、購公寓啊,很多年了,中國人是新加入的,多熱鬧啊。”

還有網友評論說:“好啊,來多點吧,中國人口近14億,來兩千萬人都行,我聽說中國男的比女的多,這樣我們也有機會找外國老公了,快來吧!”

雖然赴泰買房有漸熱的趨勢,不過,大部分中國買家還是要“悠著點”。

新華社前駐曼谷分社記者凌朔介紹了在泰國投資買房的主要的五大風險:

其一,物業管理風險。“泰國對公寓房的管理方式和中國國內不同,它是由物業公司來負責後期的房屋管理,一旦物業公司出了問題或者倒閉,這間公寓就很可能會成為‘爛尾服務房’。”凌朔說。

中國人

其二,房屋稅費風險。“中國投資者所青睞的海景公寓,看上去很便宜,但它的房產稅和之後每年的物業費可能會高到普通投資者無法承受的地步。”凌朔介紹道,一般新公寓一年物業管理費可高達四五萬元人民幣。

其三,房屋維護風險。因為氣候原因,購買公寓後的維護成本也會非常高。凌朔舉例,如海景公寓,若三個月不住,傢俱就會發黴,在國內可以維持10年的裝修在泰國只能維持三年。

其四,出租風險。由於一些投資者並不會在泰國所購買公寓中長期居住,他們常通過物業公司對外出租,但很多公寓事實上並無法出租出去。

最後,政策風險。“泰國政府更迭比較快,相應地,政策延續性較差,每一屆政府上臺後都會在房地產政策上進行比較劇烈的調整,有時,政策變化後是有投資空間的,有時新政策會讓投資反而成為累贅。”

總之,出於國情不同、地區不同等各方面因素的考慮,小編提醒投資者:買賣有風險,入手需謹慎。

(責編:李丹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