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回憶系列之《5點到7點的克萊奧》

戛納回憶系列之《5點到7點的克萊奧》

攝製於1961年的《5點到7點的克萊奧》不但成為60年代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的代表作之一,也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傳世之作,其導演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更因此被尊為“新浪潮運動的祖母”。影片片長90分鐘,除了開場女主人公算命那場戲所使用的塔羅牌被拍成彩色,全片皆為黑白。而這樣濃墨重彩的一筆絕非心血來潮的裝飾,牌面所透露的關於Cléo命運轉折的信息隨著劇情的展開一一被言中,所以突出這場暗含整部戲線索的序幕成為影片成功的關鍵。

電影講述了一個在巴黎小有名氣的女歌星,在等待關於自己是否罹患癌症的化驗報告出來之前,擔驚受怕、心煩意亂的心理過程:影片前半段,她顯然放不下明星的做派,矯揉造作地購物、穿衣,處處希望引起他人對她的關注;當經歷一連串冷遇及不被人理解之後,她決定卸下偽裝,遊走於巴黎的大街小巷之間,直至邂逅一個從阿爾及利亞戰場歸來的休假軍人,相貌平平的他若在以往根本不會引發她的興趣,但正是這個真誠的小夥幫助她重新認識了生活的意義。

戛納回憶系列之《5點到7點的克萊奧》

導演瓦爾達依照真實的時間順序來陳述故事情節的方式令觀眾對影片點點滴滴中透出的焦慮與不安的情緒產生深刻共鳴。她僅僅截取了女主角化驗結果揭曉前的兩小時,並通過字幕將時間分割為7、8分鐘不等的小段,起先字幕頻繁顯現,精準地烘托出女主角知曉結果前分分秒秒都屬煎熬的情感,而後隨著她情緒的轉變,提示時間的字幕逐漸隱沒,直至最後完全從電影畫面中消失,表示著一旦重新認識人生,時間的存在就不再如此重要了。

在瓦爾達的作品中,對都市生活的審視從來都不曾缺席,正如她所說“人們只有瞭解了這個地方,才能更深刻了解該地的風土人情;還而言之,也只有瞭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才能深刻的瞭解這個地方本身”。先後拍過以漁村、古堡為舞臺背景的影片之後,這位女導演將鏡頭對準了巴黎,於是就誕生了她的第二部長片《5點到7點的克萊奧》。通過女主角的眼睛,瓦爾達向觀眾展示了兩種形態的巴黎:焦慮時的Cléo看到的是醜陋喧囂的都市(吞蛤蟆的老男人、以劍刺體的雜耍藝人);坦然時的Cléo看到的則是井然活潑的都市。不同風情只因主人公視點的轉換,為突出這層含義,瓦爾達特意在影片中段穿插了2分半鐘的滑稽默片,演繹這段戲中戲的正是她的同志兼密友-“新浪潮”另一巨匠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1930-,代表作《窮途末路》),他扮演的年輕人由於眼鏡染黑而目睹種種不幸降臨至心愛的未婚妻身上,而當拋掉引發幻覺的眼鏡之後,又回覆皆大歡喜的結局。談起這次合作,瓦爾達曾表示“那業已成為對我們經歷過的‘新浪潮’歲月的美好回憶,想象有多遠,我們的友誼就有多(深)遠”。

戛納回憶系列之《5點到7點的克萊奧》

影片的成功當然要歸功於瓦爾達天才的編劇及導演功力,但明眼人可看出無論從演員的選取還是電影音樂的創作,該片都深受6、70年代法國最有名望的歌舞片導演Jacques DEMY(1931-1990,代表作《瑟堡的雨傘》)風格的影響,而他正是前者的配偶。首先女主角的身份是歌星,其次飾演這一角色的Corinne MARCHAND曾出演過DEMY的第一部歌舞片《羅拉》(Lola,1961年出品),另外給《羅拉》作曲配樂的正是當時初出茅廬的Michel LEGRAND,他憑藉自己的出色發揮,贏得DEMY夫婦的信任,不但順理成章地包辦了《5點到7點的克萊奧》的配樂,甚至還獲得出鏡的機會,本色演出了一把(飾演作曲家Bob)。女主角在片中演繹的四支歌曲皆由LEGRAND作曲,瓦爾達作詞,並由其扮演者MARCHAND親自獻唱,其中令Cléo演唱到潸然淚下的那首《君不在》(Sans toi)成為電影音樂中的經典之作,後來多次被人翻唱。

《5點到7點的克萊奧》雖獲1962年金棕櫚獎提名,然而面對眾多有力對手的競爭,最終惜敗戛納。不過影片本身的成就顯然是無法否認的,正因為這樣,才獲得為表彰最優秀法國電影而設的梅里埃獎(prix Méliès,與戛納電影節設立於同一年,由法國電影評論工會頒發)的青睞。

戛納回憶系列之《5點到7點的克萊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