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股權轉讓大幕拉開,接盤者是誰,連日來撲朔迷離。

公告顯示,本次格力電器的股權轉讓價格不低於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以此計算,15%股權價值約411億元。

究竟是單一股東入主,還是聯合財團接盤,市場猜測不斷。董明珠及經銷商團隊、阿里、京東、蘇寧、富士康、厚朴投資……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名單傳出

其中最為大眾關注的還是,以董明珠為主的管理層及其一致行動人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會不會出手?相關博弈或已悄然展開。

董小姐罕見“失聲”

此番改革,話題女王董小姐沉默了。

這與其以往表現形成鮮明對比。2012年,董明珠亦曾在公開場合表示2003至2003年期間部分部門提議出售格力電器,引進500強企業,但因當時包括她在內的管理層極力反對而沒有付諸實踐。

這也透露出一個信號:格力集團此次轉讓股權,大概率得到了董明珠及管理層的認可。那麼,董明珠會是接盤者嗎?

董明珠在格力電器的威望毋庸置疑。從營業收入數據看,自2012年掌控格力以來,她幾乎再造了一個格力電器。格力電器從2012年收入1031億元,到2018年預計營業總收入大約達2000億元至2010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達260億元至270億元,同比增長16%至21%。

但僅憑董明珠一人之力,離拿下控股權還有很遠:胡潤2018中國富豪榜顯示,董明珠以30億元財富,位居榜單1324位。此外,她還曾出資1.92億元,投資珠海銀隆新能源。

大經銷商隊伍登場

外界看好董明珠的一大原因在:其背後,還站著實力不容小覷的經銷商隊伍。

“他們完全有可能接盤,可以通過貸款、融資等手段來融資資金,收購格力電器的股份。”家電產業分析師樑振鵬表示。

近年來,伴隨格力集團的不斷減持,另外一個神祕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京海擔保)開始浮出水面。其成立於2006年,由10家格力區域銷售公司組建而成。2007年,京海擔保受讓格力集團部分股權,一度成為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目前持股比例為8.91%。

企查查數據顯示,京海擔保的第一大股東是河北格力電器營銷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徐偉、徐自發和韓鳳蘭三人。其中,韓鳳蘭是徐自發的妻子,徐偉是徐自發的兒子。

京海擔保第二到第五大股東分別是重慶格力、河南格力、山東格力和浙江格力,其背後實際控制人分別是周真華、郭書戰、段秀峰和張軍督。

大經銷商們對於格力電器的經營和業務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中,徐自發曾在2015年—2017年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郭書戰、張軍督則是最新一屆格力電器董事會董事。

格力電器與經銷商隊伍關係有多密切?從格力電器收購合肥晶弘電器有限公司一事也可看出。

2018年10月,格力電器“悄然”完成對晶弘電器100%股權的收購。晶弘冰箱的原第一大股東正是北京盛世恆興格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股權穿透後的股東資料顯示,盛世恆興的實際控制人正是河北的徐自發。此外,張軍督也是股東之一。

“目前來看,‘引入戰投+董明珠上位’是最有可能實現的‘折中方案’。”業內人士猜測。

財團考慮聯合進場?

4月10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厚朴投資公司有意聯合澳門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參與格力電器的股權轉讓計劃。該報道稱厚朴投資或已和珠海市國資委達成初步意向,目前不止厚朴投資公司牽頭的財團對格力電器抱有興趣,另一家國資背景的機構也正在密切關注格力國資股權轉讓。

公開信息顯示,厚朴投資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專注於中國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重點投資於消費、地產+物流、科技、醫療、金融服務等五大領域,其創始人包括高盛高華董事長方風雷、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原大中華區主席何潮輝、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原聯席主管王忠信等人。

目前厚朴旗下基金投資了商湯科技、馬蜂窩、蔚來汽車等明星企業。另外,兩年前的一起亞洲最大私募股權收購案也讓厚朴名震一時。

厚朴曾於兩年前攜手萬科及其他財團,以總計790億代價,收購亞洲最大的物流地產商、在新加坡上市的普洛斯。在持股比例方面,厚朴投資當時佔股21.3%、萬科集團佔股21.4%、高瓴資本佔股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佔股15%、普洛斯管理層佔股21.2%

富士康:不否認、不理會

在阿里、京東等方相繼明確否認收購格力電器股份的傳言後,富士康方面“不否認、不理會”的回覆顯得別有深意。

據媒體報道,一名珠海國資企業人士認為,近期富士康科技集團在珠海進行了大規模投資,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接盤方。

今年3月18日,富士康在深圳召開發佈會,宣佈富士康及其珠海項目團隊與珠海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珠海對系統IC晶圓廠的建設與設備採購等各種晶圓廠的運營事項進行支持。但富士康迄今為止並未透露將在何時何地建設半導體工廠。

業內人士猜測,同為製造業企業,同類間投資是正常事情。“如果投資,富士康所佔比例應該不大,比如,15%的股份中,以富士康為代表的外部投資佔比5%。”

但也有觀點認為,富士康投資格力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對於格力電器來說,富士康能帶來的幫助有限。劉步塵分析說:“從邏輯上講,我認為阿里投資格力電器的可能性大於富士康。格力並不缺少製造能力,格力電器想要的先進的治理結構和全球銷售平臺,富士康都給不了,但阿里能給它。”

除了上述對象,還有市場人士認為,通常來說,公開徵集股份受讓方會設置嚴格而細緻的條件,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定向徵集受讓方。有鑑於格力電器亮眼的經營業績,因此不排除省屬國資企業、或央企接手格力電器的可能。

【採寫】沈夢怡

【作者】 沈夢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