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男子突發腎衰竭!醫生:3種情況要警惕腎臟異常,別再拖了

慢性腎衰竭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腎病,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覺得離自己很遠,怎麼也不會掉到自己頭上。但實際上如果你瞭解了這樣一組數據,就該重視起對腎病的預防和治療。

40歲男子突發腎衰竭!醫生:3種情況要警惕腎臟異常,別再拖了

1.2億:據統計,我國慢性腎病患者已達到1.2億人!

100萬:在我國慢性腎病患者中,有大約1%的人會進展到腎衰竭終末期,也就是尿毒症階段,大約有100萬。

12.5%:在現有的腎病患者中,最初確診之前也僅有12.5%的患者發現了腎病,知曉率較低。

腎病的高發生率、低知曉率讓防治腎病也該成為每個人重視的問題,尤其是有一些慢性病人群,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患者等,這些高發患者更該重視腎功能的檢查及治療。

40歲男子突發腎衰竭!醫生:3種情況要警惕腎臟異常,別再拖了

40歲男子患8年高血壓,引發腎衰竭!

40歲的王先生是有這8年高血壓患者的老病號,自從查出高血壓,打交道最多的就“降壓藥”,年輕時查出高血壓最開始是通過運動和飲食管理來控制血壓,但持了1年時間,效果並不理想,血壓上升到160/110mmHg,不得不開始服用降壓藥。前2年他開始堅持運動、控制飲食,配合降壓藥,血壓一直穩定在130/80mmHg以下,這讓非常高興。但慢慢他開始覺得吃藥血壓就能穩定,在運動鍛鍊、飲食方面開始鬆懈,後來徹底放棄了管控。在監測血壓這方面他也做到不是很好,經常十天半個月才想起來測一次。5年時間裡,血壓也是一直起起伏伏,並不如之前那麼穩定了。

40歲男子突發腎衰竭!醫生:3種情況要警惕腎臟異常,別再拖了

這次發現異常是他出現嚴重頭暈,雙下肢嚴重水腫還噁心想吐,尿量減少,他趕緊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及時到醫院檢查,血壓測量160/120尿常規檢查顯示尿蛋白3+,24小時尿蛋白定量有5.8g,血肌酐升高到了489μmol/L,B超雙腎萎縮,最終確診高血壓腎損害,慢性腎衰竭。看似突然,其實腎臟損害是長期血壓控制不佳的結果,早有預兆。

除了高血壓會引起腎損害,糖尿病、痛風、慢性腎炎長期治療不佳,也都會增加腎衰竭的風險,因此及時預防很關鍵。如果你一旦出現這些異常情況,就該及時干預治療了,再拖只能等到尿毒症。

40歲男子突發腎衰竭!醫生:3種情況要警惕腎臟異常,別再拖了

異常一:雙下肢甚至全身浮腫

腎臟是調節體內水鈉、電解質平衡的重要器官,因此出現水鈉代謝差,發生水腫的情況,要重視腎臟問題。但有些人熬夜或過敏等情況也會出現水腫。區分是普通水腫還是腎性水腫,一看位置,雙下肢水腫明顯要警惕腎病,眼瞼部及臉部也會出現水腫,有些人熬夜後眼睛也腫,但一般休息後就會消除,但腎病引起的水腫短時間不會消失。二看是否有“坑”。腎性水腫引起的雙下肢水腫,一按腿部會出現明顯凹陷,且長時間不會恢復。

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全身浮腫,此時很有必要查查腎功能。

40歲男子突發腎衰竭!醫生:3種情況要警惕腎臟異常,別再拖了

異常二:尿液形態變化及尿量變少

蛋白尿是高血壓腎病患者早期典型的症狀。可以觀察到尿液中明顯有大量細小的泡沫漂浮,且長時間不容易消散。高血壓患者存在嚴重水腫的情況,會導致尿量減少,且隨著腎功能的進展,尿量會越來越少。這個情況是比較明顯的,高血壓及高血壓腎病患者都該時刻警惕。

異常三:血壓持續不穩定,且用藥效果不佳

血壓持續升高是高血壓惡化的直接反應,但這種情況長期存在,血壓持續失控,對腎功能的損害會非常大。但有些患者沒有平時監測記錄血壓的習慣,因此最明顯的異常情況也會錯過。因此當血壓服藥也難控制時,要考慮是夠出現了腎臟功能受損等其他影響因素。

如果有蛋白尿、血肌酐或腎病綜合症等腎病問題,可以點下面“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