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舊客棧

第二站到七步鎮東面6公里的桐岔村,進入蘇家山與桐岔村的道口隔路相對。清乾隆元年(1736),東洋旺族、龍潭村劉氏齊卿公獨具慧眼,遷到牛嶺古道邊的山重村(此村現已不存在)拓居,公生下正壽、正發、上治、正騰四子,前三房於清道光年間(大約是1821年)遷居桐岔村,10多幢土木房沿古道而築,僅留下1米多寬的巷子。因了地處古道的嶺頭,行人挑夫至此幾近筋疲力盡,往往選擇在這裡投宿,住客相對較多,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成了客棧。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旅客陸續聚集在這方寸之地,閹豬客的口笛聲、貨郎的拔郎鼓聲、挑夫鐵箍柱杖敲打路石的叮噹聲、老闆娘的招呼聲、甩子在碗裡跳動的賭博聲、看客南腔北調的談笑聲混雜在一起,該是怎樣的熱鬧情景。村裡現存一家舊客棧,四間經典的前店後廚、樓上住宿的門面連成一片,寬約13米,這在當年算是氣派的。1949年,村後仙岡上的山樓村共5戶鍾姓畲族村民搬遷到村內定居。

桐岔村外是茂竹修林,古老的柯樹、楠樹、楓香樹夾雜在竹林中,陪伴山村走過近200個歲月,村民非常敬畏這些古樹,將她們奉為樹神,特立神壇焚香供奉。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之中,軍用光纜線路沿路的內側埋佈,一點都沒有破壞路面。竹筍非常任性,有一種我的地盤我作主的霸氣,冷不丁從路面或路肩冒出來,道路因此損壞嚴重。路石歷經千年打磨而油光發亮,遇上回潮或下雨天氣,石面像撒了水的磨刀石,一不小心就人倒馬翻。真不敢想象,古代的挑工肩負重擔,腳穿草鞋,僅靠一根柱杖維持平衡,竟能長途跋涉。向下走大約10分鐘就到新亭了,這是一座16柱的土木結構路亭,亭內有長長的木板凳供人休息,亭外有泉水可以解渴。該亭於清道光十二年(1833)始建,光緒元年(1875)重建。因經久未修,已破爛不堪。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舊客棧

第二站到七步鎮東面6公里的桐岔村,進入蘇家山與桐岔村的道口隔路相對。清乾隆元年(1736),東洋旺族、龍潭村劉氏齊卿公獨具慧眼,遷到牛嶺古道邊的山重村(此村現已不存在)拓居,公生下正壽、正發、上治、正騰四子,前三房於清道光年間(大約是1821年)遷居桐岔村,10多幢土木房沿古道而築,僅留下1米多寬的巷子。因了地處古道的嶺頭,行人挑夫至此幾近筋疲力盡,往往選擇在這裡投宿,住客相對較多,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成了客棧。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旅客陸續聚集在這方寸之地,閹豬客的口笛聲、貨郎的拔郎鼓聲、挑夫鐵箍柱杖敲打路石的叮噹聲、老闆娘的招呼聲、甩子在碗裡跳動的賭博聲、看客南腔北調的談笑聲混雜在一起,該是怎樣的熱鬧情景。村裡現存一家舊客棧,四間經典的前店後廚、樓上住宿的門面連成一片,寬約13米,這在當年算是氣派的。1949年,村後仙岡上的山樓村共5戶鍾姓畲族村民搬遷到村內定居。

桐岔村外是茂竹修林,古老的柯樹、楠樹、楓香樹夾雜在竹林中,陪伴山村走過近200個歲月,村民非常敬畏這些古樹,將她們奉為樹神,特立神壇焚香供奉。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之中,軍用光纜線路沿路的內側埋佈,一點都沒有破壞路面。竹筍非常任性,有一種我的地盤我作主的霸氣,冷不丁從路面或路肩冒出來,道路因此損壞嚴重。路石歷經千年打磨而油光發亮,遇上回潮或下雨天氣,石面像撒了水的磨刀石,一不小心就人倒馬翻。真不敢想象,古代的挑工肩負重擔,腳穿草鞋,僅靠一根柱杖維持平衡,竟能長途跋涉。向下走大約10分鐘就到新亭了,這是一座16柱的土木結構路亭,亭內有長長的木板凳供人休息,亭外有泉水可以解渴。該亭於清道光十二年(1833)始建,光緒元年(1875)重建。因經久未修,已破爛不堪。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舂臼亭村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舊客棧

第二站到七步鎮東面6公里的桐岔村,進入蘇家山與桐岔村的道口隔路相對。清乾隆元年(1736),東洋旺族、龍潭村劉氏齊卿公獨具慧眼,遷到牛嶺古道邊的山重村(此村現已不存在)拓居,公生下正壽、正發、上治、正騰四子,前三房於清道光年間(大約是1821年)遷居桐岔村,10多幢土木房沿古道而築,僅留下1米多寬的巷子。因了地處古道的嶺頭,行人挑夫至此幾近筋疲力盡,往往選擇在這裡投宿,住客相對較多,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成了客棧。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旅客陸續聚集在這方寸之地,閹豬客的口笛聲、貨郎的拔郎鼓聲、挑夫鐵箍柱杖敲打路石的叮噹聲、老闆娘的招呼聲、甩子在碗裡跳動的賭博聲、看客南腔北調的談笑聲混雜在一起,該是怎樣的熱鬧情景。村裡現存一家舊客棧,四間經典的前店後廚、樓上住宿的門面連成一片,寬約13米,這在當年算是氣派的。1949年,村後仙岡上的山樓村共5戶鍾姓畲族村民搬遷到村內定居。

桐岔村外是茂竹修林,古老的柯樹、楠樹、楓香樹夾雜在竹林中,陪伴山村走過近200個歲月,村民非常敬畏這些古樹,將她們奉為樹神,特立神壇焚香供奉。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之中,軍用光纜線路沿路的內側埋佈,一點都沒有破壞路面。竹筍非常任性,有一種我的地盤我作主的霸氣,冷不丁從路面或路肩冒出來,道路因此損壞嚴重。路石歷經千年打磨而油光發亮,遇上回潮或下雨天氣,石面像撒了水的磨刀石,一不小心就人倒馬翻。真不敢想象,古代的挑工肩負重擔,腳穿草鞋,僅靠一根柱杖維持平衡,竟能長途跋涉。向下走大約10分鐘就到新亭了,這是一座16柱的土木結構路亭,亭內有長長的木板凳供人休息,亭外有泉水可以解渴。該亭於清道光十二年(1833)始建,光緒元年(1875)重建。因經久未修,已破爛不堪。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舂臼亭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古道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舊客棧

第二站到七步鎮東面6公里的桐岔村,進入蘇家山與桐岔村的道口隔路相對。清乾隆元年(1736),東洋旺族、龍潭村劉氏齊卿公獨具慧眼,遷到牛嶺古道邊的山重村(此村現已不存在)拓居,公生下正壽、正發、上治、正騰四子,前三房於清道光年間(大約是1821年)遷居桐岔村,10多幢土木房沿古道而築,僅留下1米多寬的巷子。因了地處古道的嶺頭,行人挑夫至此幾近筋疲力盡,往往選擇在這裡投宿,住客相對較多,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成了客棧。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旅客陸續聚集在這方寸之地,閹豬客的口笛聲、貨郎的拔郎鼓聲、挑夫鐵箍柱杖敲打路石的叮噹聲、老闆娘的招呼聲、甩子在碗裡跳動的賭博聲、看客南腔北調的談笑聲混雜在一起,該是怎樣的熱鬧情景。村裡現存一家舊客棧,四間經典的前店後廚、樓上住宿的門面連成一片,寬約13米,這在當年算是氣派的。1949年,村後仙岡上的山樓村共5戶鍾姓畲族村民搬遷到村內定居。

桐岔村外是茂竹修林,古老的柯樹、楠樹、楓香樹夾雜在竹林中,陪伴山村走過近200個歲月,村民非常敬畏這些古樹,將她們奉為樹神,特立神壇焚香供奉。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之中,軍用光纜線路沿路的內側埋佈,一點都沒有破壞路面。竹筍非常任性,有一種我的地盤我作主的霸氣,冷不丁從路面或路肩冒出來,道路因此損壞嚴重。路石歷經千年打磨而油光發亮,遇上回潮或下雨天氣,石面像撒了水的磨刀石,一不小心就人倒馬翻。真不敢想象,古代的挑工肩負重擔,腳穿草鞋,僅靠一根柱杖維持平衡,竟能長途跋涉。向下走大約10分鐘就到新亭了,這是一座16柱的土木結構路亭,亭內有長長的木板凳供人休息,亭外有泉水可以解渴。該亭於清道光十二年(1833)始建,光緒元年(1875)重建。因經久未修,已破爛不堪。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舂臼亭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新亭

第三站是七步鎮東側7.5公里的舂臼亭村,古道從村後經過,村莊因路亭得名。《周寧縣志》記載:“舂臼亭位於福安古道的牛嶺。清道光十二年(1875),龍峰境(龍潭村)太學士劉雲參建,光緒元年(1875)重修。土木結構,長7米,寬6米。”路亭原來位於村旁的古道上,亭內原有一口大舂臼,亭子因此得名。因擴建302省道,民房遷移到山腳邊,路亭被拆,舂臼被抬到柯坪村舂化肥,至今留在柯坪。村民原以藍姓畲族為主,公路修通後,部分柯坪村的劉姓居民也搬到路邊建房,原駐桐岔村的村委會因居民基本搬遷而遷至舂臼村。村莊現有10多幢鋼筋混凝土樓房,房子四周盡是茶園、枇杷園、楊梅園,還有大片的竹林。村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學,桐岔、柯坪的學生曾經都在這裡走讀,眼前這座連外牆都沒粉刷的教學樓是在普及義務教育時期建成的,可惜因生源過少而撤點並校了。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舊客棧

第二站到七步鎮東面6公里的桐岔村,進入蘇家山與桐岔村的道口隔路相對。清乾隆元年(1736),東洋旺族、龍潭村劉氏齊卿公獨具慧眼,遷到牛嶺古道邊的山重村(此村現已不存在)拓居,公生下正壽、正發、上治、正騰四子,前三房於清道光年間(大約是1821年)遷居桐岔村,10多幢土木房沿古道而築,僅留下1米多寬的巷子。因了地處古道的嶺頭,行人挑夫至此幾近筋疲力盡,往往選擇在這裡投宿,住客相對較多,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成了客棧。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旅客陸續聚集在這方寸之地,閹豬客的口笛聲、貨郎的拔郎鼓聲、挑夫鐵箍柱杖敲打路石的叮噹聲、老闆娘的招呼聲、甩子在碗裡跳動的賭博聲、看客南腔北調的談笑聲混雜在一起,該是怎樣的熱鬧情景。村裡現存一家舊客棧,四間經典的前店後廚、樓上住宿的門面連成一片,寬約13米,這在當年算是氣派的。1949年,村後仙岡上的山樓村共5戶鍾姓畲族村民搬遷到村內定居。

桐岔村外是茂竹修林,古老的柯樹、楠樹、楓香樹夾雜在竹林中,陪伴山村走過近200個歲月,村民非常敬畏這些古樹,將她們奉為樹神,特立神壇焚香供奉。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之中,軍用光纜線路沿路的內側埋佈,一點都沒有破壞路面。竹筍非常任性,有一種我的地盤我作主的霸氣,冷不丁從路面或路肩冒出來,道路因此損壞嚴重。路石歷經千年打磨而油光發亮,遇上回潮或下雨天氣,石面像撒了水的磨刀石,一不小心就人倒馬翻。真不敢想象,古代的挑工肩負重擔,腳穿草鞋,僅靠一根柱杖維持平衡,竟能長途跋涉。向下走大約10分鐘就到新亭了,這是一座16柱的土木結構路亭,亭內有長長的木板凳供人休息,亭外有泉水可以解渴。該亭於清道光十二年(1833)始建,光緒元年(1875)重建。因經久未修,已破爛不堪。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舂臼亭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新亭

第三站是七步鎮東側7.5公里的舂臼亭村,古道從村後經過,村莊因路亭得名。《周寧縣志》記載:“舂臼亭位於福安古道的牛嶺。清道光十二年(1875),龍峰境(龍潭村)太學士劉雲參建,光緒元年(1875)重修。土木結構,長7米,寬6米。”路亭原來位於村旁的古道上,亭內原有一口大舂臼,亭子因此得名。因擴建302省道,民房遷移到山腳邊,路亭被拆,舂臼被抬到柯坪村舂化肥,至今留在柯坪。村民原以藍姓畲族為主,公路修通後,部分柯坪村的劉姓居民也搬到路邊建房,原駐桐岔村的村委會因居民基本搬遷而遷至舂臼村。村莊現有10多幢鋼筋混凝土樓房,房子四周盡是茶園、枇杷園、楊梅園,還有大片的竹林。村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學,桐岔、柯坪的學生曾經都在這裡走讀,眼前這座連外牆都沒粉刷的教學樓是在普及義務教育時期建成的,可惜因生源過少而撤點並校了。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柯坪村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舊客棧

第二站到七步鎮東面6公里的桐岔村,進入蘇家山與桐岔村的道口隔路相對。清乾隆元年(1736),東洋旺族、龍潭村劉氏齊卿公獨具慧眼,遷到牛嶺古道邊的山重村(此村現已不存在)拓居,公生下正壽、正發、上治、正騰四子,前三房於清道光年間(大約是1821年)遷居桐岔村,10多幢土木房沿古道而築,僅留下1米多寬的巷子。因了地處古道的嶺頭,行人挑夫至此幾近筋疲力盡,往往選擇在這裡投宿,住客相對較多,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成了客棧。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旅客陸續聚集在這方寸之地,閹豬客的口笛聲、貨郎的拔郎鼓聲、挑夫鐵箍柱杖敲打路石的叮噹聲、老闆娘的招呼聲、甩子在碗裡跳動的賭博聲、看客南腔北調的談笑聲混雜在一起,該是怎樣的熱鬧情景。村裡現存一家舊客棧,四間經典的前店後廚、樓上住宿的門面連成一片,寬約13米,這在當年算是氣派的。1949年,村後仙岡上的山樓村共5戶鍾姓畲族村民搬遷到村內定居。

桐岔村外是茂竹修林,古老的柯樹、楠樹、楓香樹夾雜在竹林中,陪伴山村走過近200個歲月,村民非常敬畏這些古樹,將她們奉為樹神,特立神壇焚香供奉。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之中,軍用光纜線路沿路的內側埋佈,一點都沒有破壞路面。竹筍非常任性,有一種我的地盤我作主的霸氣,冷不丁從路面或路肩冒出來,道路因此損壞嚴重。路石歷經千年打磨而油光發亮,遇上回潮或下雨天氣,石面像撒了水的磨刀石,一不小心就人倒馬翻。真不敢想象,古代的挑工肩負重擔,腳穿草鞋,僅靠一根柱杖維持平衡,竟能長途跋涉。向下走大約10分鐘就到新亭了,這是一座16柱的土木結構路亭,亭內有長長的木板凳供人休息,亭外有泉水可以解渴。該亭於清道光十二年(1833)始建,光緒元年(1875)重建。因經久未修,已破爛不堪。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舂臼亭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新亭

第三站是七步鎮東側7.5公里的舂臼亭村,古道從村後經過,村莊因路亭得名。《周寧縣志》記載:“舂臼亭位於福安古道的牛嶺。清道光十二年(1875),龍峰境(龍潭村)太學士劉雲參建,光緒元年(1875)重修。土木結構,長7米,寬6米。”路亭原來位於村旁的古道上,亭內原有一口大舂臼,亭子因此得名。因擴建302省道,民房遷移到山腳邊,路亭被拆,舂臼被抬到柯坪村舂化肥,至今留在柯坪。村民原以藍姓畲族為主,公路修通後,部分柯坪村的劉姓居民也搬到路邊建房,原駐桐岔村的村委會因居民基本搬遷而遷至舂臼村。村莊現有10多幢鋼筋混凝土樓房,房子四周盡是茶園、枇杷園、楊梅園,還有大片的竹林。村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學,桐岔、柯坪的學生曾經都在這裡走讀,眼前這座連外牆都沒粉刷的教學樓是在普及義務教育時期建成的,可惜因生源過少而撤點並校了。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柯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古道

"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圖文:陳貴忠

周寧縣七步鎮東面屏立著海拔850米以上的龍岡頭、仙岡、坪岡頭、寨頂岡等山峰,形成一道進出東洋的天然屏障。發源自秀郭洋仙岡頭的八蒲溪穿過情人谷,躍下九龍大壩前的懸崖峭壁,形成壯美的瀑布奇觀,也成就了八蒲花鼓龍王的千年傳奇。峰迴水轉,溪流落下七步仙岡和瑪坑九頂岡相峙的峽谷,流經谷底的象地村和嶺尾村(這兩村屬福安地界),最後與穆陽溪交匯。這一帶山峰地勢險峻,森林茂密,曾經是華南虎的領地,也有原著民生活的遺蹟。隨著中原八姓先後南遷入閩,這片荒芒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據說,唐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闢仙霞嶺路,進入福建境內,起義軍曾在這片山區的牛池岡活動,為了方便行軍,義軍從仙岡頂、紗帽山至虎頭山開挖了通往福安方向的最佳路徑,形成連通閩東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後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便有了著名的牛嶺古道。

牛嶺古道起自福安嶺尾村,一路上坡,登上虎頭山,過了暗橋亭,便進入周寧地界。牛嶺中段是柯坪村,又稱半嶺。往上經舂臼亭、新亭,登紗帽山,就到嶺頭即桐岔村。再往前的山道相對平坦,走過過嶺亭後就是梨坪村了。道路全程7公里,路寬1米有餘,路面用山石鋪就,臺階高度大約在10釐米上下。正當杜鵑花、繼木花、地丁花盛開的陽春四月,乘興探訪千年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梨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銀洞遺址

第一站是七步鎮東面5公里的梨坪村。因修建302省道,梨坪至桐岔村的古道已不存在。梨坪村居民現有140多人,以林姓為主。明洪武七年(1375),家住霞浦赤巖橋頭的林爵六公和伏一公兄弟倆為避倭寇和海盜,選擇在閩東山區的寧德東洋裡(即周寧)黃浦村落腳,三年後又遷至八蒲嶺下的嶺下村拓居。明洪武十一年(1379),後山發生山體滑坡,村莊被毀,倖免於難的村民搬遷到牛嶺古道兩旁搭建草屋安家度日,憑藉周邊肥沃的土地及古道帶來的商機,村民因需而為辦起客棧,逐漸發展成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新村落。

明至清雍正十二年以前,寧德縣在此設主簿收稅賦,估計還有接待過往官員的作用。試想,官轎從福安穆陽出發,半道上都是民營客棧,魚龍混雜、滿屋腳臭,實在不宜官家投宿,走到梨坪差不多是一天時間,正好可以休息;清崇德年間(1636—1643),村外發現銀礦,數千銀客聚集梨坪挖礦煉銀,盛極一時。歷史文獻對梨坪銀礦幾乎沒有記載,可能只是民間私採,遺留的礦洞口就在省道邊,據進洞的村民介紹,洞深達1700多米;民國時期梨坪設收稅處;1949的5月17至21日,國民黨第六兵團李延年部萬餘人,途經麻嶺、牛嶺古道潰退臺灣,出生於1939年的林老伯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至今仍憤慨不已。當時,國民黨敗兵沿途擄掠作惡的消息剛傳到村莊,村民急忙裝上雞鴨,抬上豬羊,背上糧食,早早地躲進深山,10歲的小林提著雞蘢與大人一起在山嶺上狂奔。幾天後回到家裡,所有能吃的都被搶空了,缺德的大兵還把大便拉在地瓜米倉裡,山坡上散落幾匹老弱病殘的軍馬,家徒四壁的村民不再客氣,當即殺了戰馬充飢;1958年6月,新政府開始修建浦賽公路周寧段(後經擴建),經過梨坪的路線正好處於古道上,民房只好退讓到山腳下。公路修通後,縣政府在此設林業收費站,縣糧食局在村旁的竹林下修建糧庫,四鄰八村遠至瑪坑沈洋、溪邊的公糧和餘糧都由民工挑到梨坪,再用汽車運往賽岐港。現在收費站還在,糧庫改為煙花爆竹貯存點。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桐岔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舊客棧

第二站到七步鎮東面6公里的桐岔村,進入蘇家山與桐岔村的道口隔路相對。清乾隆元年(1736),東洋旺族、龍潭村劉氏齊卿公獨具慧眼,遷到牛嶺古道邊的山重村(此村現已不存在)拓居,公生下正壽、正發、上治、正騰四子,前三房於清道光年間(大約是1821年)遷居桐岔村,10多幢土木房沿古道而築,僅留下1米多寬的巷子。因了地處古道的嶺頭,行人挑夫至此幾近筋疲力盡,往往選擇在這裡投宿,住客相對較多,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成了客棧。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旅客陸續聚集在這方寸之地,閹豬客的口笛聲、貨郎的拔郎鼓聲、挑夫鐵箍柱杖敲打路石的叮噹聲、老闆娘的招呼聲、甩子在碗裡跳動的賭博聲、看客南腔北調的談笑聲混雜在一起,該是怎樣的熱鬧情景。村裡現存一家舊客棧,四間經典的前店後廚、樓上住宿的門面連成一片,寬約13米,這在當年算是氣派的。1949年,村後仙岡上的山樓村共5戶鍾姓畲族村民搬遷到村內定居。

桐岔村外是茂竹修林,古老的柯樹、楠樹、楓香樹夾雜在竹林中,陪伴山村走過近200個歲月,村民非常敬畏這些古樹,將她們奉為樹神,特立神壇焚香供奉。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之中,軍用光纜線路沿路的內側埋佈,一點都沒有破壞路面。竹筍非常任性,有一種我的地盤我作主的霸氣,冷不丁從路面或路肩冒出來,道路因此損壞嚴重。路石歷經千年打磨而油光發亮,遇上回潮或下雨天氣,石面像撒了水的磨刀石,一不小心就人倒馬翻。真不敢想象,古代的挑工肩負重擔,腳穿草鞋,僅靠一根柱杖維持平衡,竟能長途跋涉。向下走大約10分鐘就到新亭了,這是一座16柱的土木結構路亭,亭內有長長的木板凳供人休息,亭外有泉水可以解渴。該亭於清道光十二年(1833)始建,光緒元年(1875)重建。因經久未修,已破爛不堪。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舂臼亭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新亭

第三站是七步鎮東側7.5公里的舂臼亭村,古道從村後經過,村莊因路亭得名。《周寧縣志》記載:“舂臼亭位於福安古道的牛嶺。清道光十二年(1875),龍峰境(龍潭村)太學士劉雲參建,光緒元年(1875)重修。土木結構,長7米,寬6米。”路亭原來位於村旁的古道上,亭內原有一口大舂臼,亭子因此得名。因擴建302省道,民房遷移到山腳邊,路亭被拆,舂臼被抬到柯坪村舂化肥,至今留在柯坪。村民原以藍姓畲族為主,公路修通後,部分柯坪村的劉姓居民也搬到路邊建房,原駐桐岔村的村委會因居民基本搬遷而遷至舂臼村。村莊現有10多幢鋼筋混凝土樓房,房子四周盡是茶園、枇杷園、楊梅園,還有大片的竹林。村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學,桐岔、柯坪的學生曾經都在這裡走讀,眼前這座連外牆都沒粉刷的教學樓是在普及義務教育時期建成的,可惜因生源過少而撤點並校了。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柯坪村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古道

周寧:牛嶺古道有人家

暗橋亭

第四站是柯坪村。村莊位於古道旁,海拔320米,村後是紗帽山,左側屏立一座酷似貓頭的山峰,右側是八蒲龍王之所在,75歲高齡的劉老伯自豪地用方言吟唱順口溜:“左邊金貓咪,右邊海龍王,穴結牛嶺頭,溪水兩邊流,何人葬得去,紗帽在朝中(紗帽即官帽)。”清道光元年(1823),山重村劉振華公長子建寅公遷此拓居。柯坪村地靈人傑,從村中一幢清朝時期留下的豪華的漢唐厝可見,村中曾經確實有了不起的人物。緊挨古道邊有一幢格局很小、樓層很矮的二層土木前店後房式樓房,周邊還有殘存的牆基,想必這些都是當年的客棧。沿古道再往下大約5分鐘路程就是暗橋亭了,亭子其實是一座石拱木廊橋,始建年份不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3)重建,橋內供奉觀音寶像,廊橋破損嚴重,像快要倒塌的樣子。再往下走便進入福安地界直至嶺尾村,因修建公路這段古道已蕩然無存,本次牛嶺之行到此完美落幕。

縱觀牛嶺古道,恰似一串橫亙於崇山峻嶺間的珍珠項鍊,其間的每塊鋪路石都是項鍊上的環扣,每個村莊如同綴在鏈上的珍珠。古道源源不斷地帶給村莊訊息和財富,村莊為古道提供維護,為行人提供給養,照亮夜路。然而,社會發展總要打破故有的平衡,自從周寧人民投入20萬個工日的義務工,完成50多萬立方米土方,51多萬立方米石方,耗資202多萬元,歷時11個月,於1959年5月1日修通浦賽公路周寧段,牛嶺古道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挑夫們傳唱的俏皮歌詞也隨著歷史的塵埃滲入古道的石縫之中。因了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沿途村莊基本人走房空;因了山村交通便捷,村民靈活走農,農閒時在城鎮打工,農忙時回地裡幹活,素日不見農人,可茶園、果園和竹林照樣生機盎然。憶往昔歲月如歌,看今朝風流不再,古道上的故事彷彿從來沒有發生。 

來源:周寧浪淘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