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站立橋上,下察溪村盡收眼底。下察溪村位於楊家嶺腳,房屋沿溪邊坡地而建,農田錯落其中,地勢低窪,恰似一個小盆地。村內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蓋。古道沿溪邊從村中穿過,開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體地形擇道開闢,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約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過省道,連續上行約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種歷史年華、日月風雨造就的誘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時有古鬆傲然挺立,清風徐來,松濤陣陣,清涼愜意;時有成片獼猴桃果園錯落其間。松林之中,亦人竹林相間,斑駁陸離,相映成趣,攀登其間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站立橋上,下察溪村盡收眼底。下察溪村位於楊家嶺腳,房屋沿溪邊坡地而建,農田錯落其中,地勢低窪,恰似一個小盆地。村內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蓋。古道沿溪邊從村中穿過,開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體地形擇道開闢,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約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過省道,連續上行約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種歷史年華、日月風雨造就的誘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時有古鬆傲然挺立,清風徐來,松濤陣陣,清涼愜意;時有成片獼猴桃果園錯落其間。松林之中,亦人竹林相間,斑駁陸離,相映成趣,攀登其間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站立橋上,下察溪村盡收眼底。下察溪村位於楊家嶺腳,房屋沿溪邊坡地而建,農田錯落其中,地勢低窪,恰似一個小盆地。村內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蓋。古道沿溪邊從村中穿過,開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體地形擇道開闢,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約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過省道,連續上行約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種歷史年華、日月風雨造就的誘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時有古鬆傲然挺立,清風徐來,松濤陣陣,清涼愜意;時有成片獼猴桃果園錯落其間。松林之中,亦人竹林相間,斑駁陸離,相映成趣,攀登其間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站立橋上,下察溪村盡收眼底。下察溪村位於楊家嶺腳,房屋沿溪邊坡地而建,農田錯落其中,地勢低窪,恰似一個小盆地。村內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蓋。古道沿溪邊從村中穿過,開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體地形擇道開闢,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約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過省道,連續上行約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種歷史年華、日月風雨造就的誘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時有古鬆傲然挺立,清風徐來,松濤陣陣,清涼愜意;時有成片獼猴桃果園錯落其間。松林之中,亦人竹林相間,斑駁陸離,相映成趣,攀登其間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接近楊家嶺頭,首先影入眼簾的是三棵巨大的柳杉,粗需5人合抱,有900多年樹齡。它們枝繁葉茂,雄偉挺拔、高聳入雲,是羅陽鎮境內最古老、最高大的柳杉。解放初期,有一位百丈人,願出800銀元購買其中最大的一棵柳杉,打算運到國外高價出售。當時有人答應,那位百丈人半夜開始砍伐,“篤篤”的砍伐聲驚醒了燒茶人,保住了這棵千年柳杉。如今3棵柳杉成了楊家嶺古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點。

登臨楊家嶺頭有一騎路亭,也算是佛宮,四面泥牆,土木結構,隘口處跨路修築,內設座凳,內側泥牆中間有一石碑,碑上有文字記載。亭邊有座平房,完好無損,然已無人居住。昔日,該茶亭有亭田3畝,每年可收田租600多斤稻穀,供燒茶人食用。另有茶園2畝,所採茶葉可全年無償供行人飲用,直到1993年才停止。

登至楊家嶺頭隘口,極目四周,群山環抱,山壑幽深,或雲蒸霧嶂,或豔陽煦麗,都給人世外桃源的感覺。離開隘口古道下行,遠近都有三兩民房分佈山間,雲霧繚繞,梯田掩映,好一派山鄉風情的畫卷。約行2千米處,有座涼亭仔,因年長日久,風吹雨淋,房屋已開始坍塌。涼亭仔附近有一巨石像金雞。據民間傳說,這金雞夜間會打鳴,聲音洪亮。當打鳴聲傳到對面山(下彩後山)時,對面山即會響起陣陣鑼鼓聲,兩山呼應,悅耳動聽。對面山有一岩石貌似觀世音菩薩,人們稱此巖為觀音巖。觀音巖右邊山彎立著兩塊石頭,民間傳說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化身呢。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站立橋上,下察溪村盡收眼底。下察溪村位於楊家嶺腳,房屋沿溪邊坡地而建,農田錯落其中,地勢低窪,恰似一個小盆地。村內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蓋。古道沿溪邊從村中穿過,開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體地形擇道開闢,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約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過省道,連續上行約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種歷史年華、日月風雨造就的誘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時有古鬆傲然挺立,清風徐來,松濤陣陣,清涼愜意;時有成片獼猴桃果園錯落其間。松林之中,亦人竹林相間,斑駁陸離,相映成趣,攀登其間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接近楊家嶺頭,首先影入眼簾的是三棵巨大的柳杉,粗需5人合抱,有900多年樹齡。它們枝繁葉茂,雄偉挺拔、高聳入雲,是羅陽鎮境內最古老、最高大的柳杉。解放初期,有一位百丈人,願出800銀元購買其中最大的一棵柳杉,打算運到國外高價出售。當時有人答應,那位百丈人半夜開始砍伐,“篤篤”的砍伐聲驚醒了燒茶人,保住了這棵千年柳杉。如今3棵柳杉成了楊家嶺古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點。

登臨楊家嶺頭有一騎路亭,也算是佛宮,四面泥牆,土木結構,隘口處跨路修築,內設座凳,內側泥牆中間有一石碑,碑上有文字記載。亭邊有座平房,完好無損,然已無人居住。昔日,該茶亭有亭田3畝,每年可收田租600多斤稻穀,供燒茶人食用。另有茶園2畝,所採茶葉可全年無償供行人飲用,直到1993年才停止。

登至楊家嶺頭隘口,極目四周,群山環抱,山壑幽深,或雲蒸霧嶂,或豔陽煦麗,都給人世外桃源的感覺。離開隘口古道下行,遠近都有三兩民房分佈山間,雲霧繚繞,梯田掩映,好一派山鄉風情的畫卷。約行2千米處,有座涼亭仔,因年長日久,風吹雨淋,房屋已開始坍塌。涼亭仔附近有一巨石像金雞。據民間傳說,這金雞夜間會打鳴,聲音洪亮。當打鳴聲傳到對面山(下彩後山)時,對面山即會響起陣陣鑼鼓聲,兩山呼應,悅耳動聽。對面山有一岩石貌似觀世音菩薩,人們稱此巖為觀音巖。觀音巖右邊山彎立著兩塊石頭,民間傳說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化身呢。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過了涼亭仔,下行古道拐了幾道彎,越過幾個小山崗來了下彩村的暗亭。該亭在桐山大道要衝,始建於清代,因當時古木蔽日,故稱暗亭,三面泥牆,土木結構,依山跨路修築,廊邊設座凳。亭邊原有5間平房,有人居住,並設有幾個簡陋客鋪,供過路挑夫或商人住宿。由於新58省道建設,原有5間平房只剩地基。如今亭子是按原亭址抬高重新修建的。

越過暗亭前面的新58省道,往下至古道最低點,又開始上行,其中一段被老58省道埋沒,要走到上洪嶺亭,再回到古道下行到上洪村。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站立橋上,下察溪村盡收眼底。下察溪村位於楊家嶺腳,房屋沿溪邊坡地而建,農田錯落其中,地勢低窪,恰似一個小盆地。村內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蓋。古道沿溪邊從村中穿過,開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體地形擇道開闢,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約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過省道,連續上行約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種歷史年華、日月風雨造就的誘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時有古鬆傲然挺立,清風徐來,松濤陣陣,清涼愜意;時有成片獼猴桃果園錯落其間。松林之中,亦人竹林相間,斑駁陸離,相映成趣,攀登其間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接近楊家嶺頭,首先影入眼簾的是三棵巨大的柳杉,粗需5人合抱,有900多年樹齡。它們枝繁葉茂,雄偉挺拔、高聳入雲,是羅陽鎮境內最古老、最高大的柳杉。解放初期,有一位百丈人,願出800銀元購買其中最大的一棵柳杉,打算運到國外高價出售。當時有人答應,那位百丈人半夜開始砍伐,“篤篤”的砍伐聲驚醒了燒茶人,保住了這棵千年柳杉。如今3棵柳杉成了楊家嶺古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點。

登臨楊家嶺頭有一騎路亭,也算是佛宮,四面泥牆,土木結構,隘口處跨路修築,內設座凳,內側泥牆中間有一石碑,碑上有文字記載。亭邊有座平房,完好無損,然已無人居住。昔日,該茶亭有亭田3畝,每年可收田租600多斤稻穀,供燒茶人食用。另有茶園2畝,所採茶葉可全年無償供行人飲用,直到1993年才停止。

登至楊家嶺頭隘口,極目四周,群山環抱,山壑幽深,或雲蒸霧嶂,或豔陽煦麗,都給人世外桃源的感覺。離開隘口古道下行,遠近都有三兩民房分佈山間,雲霧繚繞,梯田掩映,好一派山鄉風情的畫卷。約行2千米處,有座涼亭仔,因年長日久,風吹雨淋,房屋已開始坍塌。涼亭仔附近有一巨石像金雞。據民間傳說,這金雞夜間會打鳴,聲音洪亮。當打鳴聲傳到對面山(下彩後山)時,對面山即會響起陣陣鑼鼓聲,兩山呼應,悅耳動聽。對面山有一岩石貌似觀世音菩薩,人們稱此巖為觀音巖。觀音巖右邊山彎立著兩塊石頭,民間傳說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化身呢。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過了涼亭仔,下行古道拐了幾道彎,越過幾個小山崗來了下彩村的暗亭。該亭在桐山大道要衝,始建於清代,因當時古木蔽日,故稱暗亭,三面泥牆,土木結構,依山跨路修築,廊邊設座凳。亭邊原有5間平房,有人居住,並設有幾個簡陋客鋪,供過路挑夫或商人住宿。由於新58省道建設,原有5間平房只剩地基。如今亭子是按原亭址抬高重新修建的。

越過暗亭前面的新58省道,往下至古道最低點,又開始上行,其中一段被老58省道埋沒,要走到上洪嶺亭,再回到古道下行到上洪村。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上洪村因處於泰順縣洪溪的上游而得名,古道沿洪溪穿村而過,四圍青山疊翠,村莊至今仍完好存留有許多清代民居建築。這些民居有的簡潔洗煉、不修華飾,有的裝飾精美,華麗典雅。村落中絕大部分民居建築都沿洪溪兩岸興建,形成了依山傍水,與自然相融合的風格。具代表性的有旗杆底厝、新厝、牌坊底厝、嶺門凹厝等。據黃氏家譜記載,宋紹熙三年(1192)由壽寧犀溪黃家宅遷徙到上洪的黃十二,是上洪黃姓宗族村先祖。位於上洪村口古道邊的黃氏大宗祠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背山面水。祠堂布局沿中軸線對稱,建築造型顯得華麗氣派,其中猶為突出的是門樓。門樓以木構為主,按宋式門樓風格建造,豐富而不覺繁雜,秀美而不顯奢華。它最顯著的特點是在簷下結構層伸出的裝飾性假昂,形似象鼻。黃氏大宗祠門樓的象鼻遠遠伸出,形欲騰飛,圓滑有度。與屋頂出簷相比,一個莊重有力,一個輕靈飄逸。一剛一柔,一動一靜,相得益彰,這也使整個門樓於莊嚴肅穆中又不失生動活潑。門樓下的兩個木質抱鼓石,每面鼓飾分上下兩個鼓面。門樓明間屋簷兩端飾龍吻,中墩飾火珠;兩邊屋脊飾“鯉魚吐草”。門樓原與享堂明間相對,20世紀80年代因建公路左移了將近4米。二進享堂樑架結構為穿鬥式與抬樑式混合構作,懸山頂。兩廡面闊3開間。寢堂破壞較嚴重,明間有一塊明代的匾額,有“萬曆辛酉年”字樣。

與黃氏宗祠相鄰的民居叫新厝,最有特色的是那座精巧典雅的石木構門樓。門框用石材砌築,屋簷部分的樑檁採用木材。門樓的屋頂為歇山頂,整個樑柱及斗拱均有花紋裝飾。旗杆底厝則是一座兩層的大宅,第一重門樓坐西朝東,門楣上有“溪山聚秀”四字。進入石門樓後前行左拐為木作門樓。正房與廂房的兩個交接轉彎處各有一樓梯。旗杆底厝的屋前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橋正對的院牆上鑲有辟邪的“石敢當”。

離黃氏大宗祠50米,還有一座南慶橋,系八字撐木拱廊橋,建於清光緒年間。因田野有一宮與橋遙相呼應,又稱宮橋。橋長16米,寬4.35米,跨徑9米,離水面高5米,橋屋7間。

在該段的古道邊還保存有二座節孝坊,分別為黃柔遠妻葉氏節孝坊與黃世鎏妻林氏節孝坊。葉氏節孝坊坐落在村子的西山前,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林氏節孝坊則坐落在村子東南邊官道里側的小樹林邊,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兩座牌坊均為牌樓式,“文革”時受到破壞,簷頂構件已佚,只存留主體構架。兩座牌坊的整體風格比較接近,兼4柱3間,明間柱前置抱鼓石頭與石獅。立柱上陰刻楹聯,額枋上有精美的圖飾,字版中書“節孝”兩個遒勁大字,兩側是小字註文和落款。次間額枋間的題字板上,則鐫刻與立牌坊有關人物的姓名、職銜、年款等。現黃世鎏妻林氏節孝坊已依原樣修建。二座節孝坊都被列為泰順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楊家嶺古道,起點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下察溪村,止於上洪村貝谷。途經楊家嶺頭、涼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長約10千米,平均道寬1.5米,均用原始不規則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楊家嶺頭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出縣城東南行,經下察溪、上洪、洪嶺頭、大安、三魁、碇步頭、墩頭、吳家墩、排嶺,進入福鼎縣境內的南溪、枯嶺、陳奇嶺等村莊到桐山,全程160裡。”如今城關東大街原迎恩宮舊址聳立著一塊方形碑石,東南面鐫刻著“福建桐山大路”六個大字。從這裡出發至福建省福鼎縣城關桐山,史稱“桐山大道”,楊家嶺古道即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楊家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但在泰順縣的歷史上,楊家嶺古道在軍事、經濟、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是一條僅次於“溫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編梁木拱廊橋,高大雄偉,連接村莊和古道,這座橋最早建於什麼時候,沒有記載。根據鄭家的家譜記載,鄭家先祖鄭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橋,為來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鄭家的鄭世城又重修了該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橋碑記》,立於橋頭下察溪亭前,記錄了這次修橋以及修橋剩下的錢修整大路的經過。20世紀60年代初期,木拱廊橋被改建成單孔石拱橋。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站立橋上,下察溪村盡收眼底。下察溪村位於楊家嶺腳,房屋沿溪邊坡地而建,農田錯落其中,地勢低窪,恰似一個小盆地。村內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蓋。古道沿溪邊從村中穿過,開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體地形擇道開闢,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約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過省道,連續上行約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種歷史年華、日月風雨造就的誘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時有古鬆傲然挺立,清風徐來,松濤陣陣,清涼愜意;時有成片獼猴桃果園錯落其間。松林之中,亦人竹林相間,斑駁陸離,相映成趣,攀登其間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接近楊家嶺頭,首先影入眼簾的是三棵巨大的柳杉,粗需5人合抱,有900多年樹齡。它們枝繁葉茂,雄偉挺拔、高聳入雲,是羅陽鎮境內最古老、最高大的柳杉。解放初期,有一位百丈人,願出800銀元購買其中最大的一棵柳杉,打算運到國外高價出售。當時有人答應,那位百丈人半夜開始砍伐,“篤篤”的砍伐聲驚醒了燒茶人,保住了這棵千年柳杉。如今3棵柳杉成了楊家嶺古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點。

登臨楊家嶺頭有一騎路亭,也算是佛宮,四面泥牆,土木結構,隘口處跨路修築,內設座凳,內側泥牆中間有一石碑,碑上有文字記載。亭邊有座平房,完好無損,然已無人居住。昔日,該茶亭有亭田3畝,每年可收田租600多斤稻穀,供燒茶人食用。另有茶園2畝,所採茶葉可全年無償供行人飲用,直到1993年才停止。

登至楊家嶺頭隘口,極目四周,群山環抱,山壑幽深,或雲蒸霧嶂,或豔陽煦麗,都給人世外桃源的感覺。離開隘口古道下行,遠近都有三兩民房分佈山間,雲霧繚繞,梯田掩映,好一派山鄉風情的畫卷。約行2千米處,有座涼亭仔,因年長日久,風吹雨淋,房屋已開始坍塌。涼亭仔附近有一巨石像金雞。據民間傳說,這金雞夜間會打鳴,聲音洪亮。當打鳴聲傳到對面山(下彩後山)時,對面山即會響起陣陣鑼鼓聲,兩山呼應,悅耳動聽。對面山有一岩石貌似觀世音菩薩,人們稱此巖為觀音巖。觀音巖右邊山彎立著兩塊石頭,民間傳說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化身呢。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過了涼亭仔,下行古道拐了幾道彎,越過幾個小山崗來了下彩村的暗亭。該亭在桐山大道要衝,始建於清代,因當時古木蔽日,故稱暗亭,三面泥牆,土木結構,依山跨路修築,廊邊設座凳。亭邊原有5間平房,有人居住,並設有幾個簡陋客鋪,供過路挑夫或商人住宿。由於新58省道建設,原有5間平房只剩地基。如今亭子是按原亭址抬高重新修建的。

越過暗亭前面的新58省道,往下至古道最低點,又開始上行,其中一段被老58省道埋沒,要走到上洪嶺亭,再回到古道下行到上洪村。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上洪村因處於泰順縣洪溪的上游而得名,古道沿洪溪穿村而過,四圍青山疊翠,村莊至今仍完好存留有許多清代民居建築。這些民居有的簡潔洗煉、不修華飾,有的裝飾精美,華麗典雅。村落中絕大部分民居建築都沿洪溪兩岸興建,形成了依山傍水,與自然相融合的風格。具代表性的有旗杆底厝、新厝、牌坊底厝、嶺門凹厝等。據黃氏家譜記載,宋紹熙三年(1192)由壽寧犀溪黃家宅遷徙到上洪的黃十二,是上洪黃姓宗族村先祖。位於上洪村口古道邊的黃氏大宗祠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背山面水。祠堂布局沿中軸線對稱,建築造型顯得華麗氣派,其中猶為突出的是門樓。門樓以木構為主,按宋式門樓風格建造,豐富而不覺繁雜,秀美而不顯奢華。它最顯著的特點是在簷下結構層伸出的裝飾性假昂,形似象鼻。黃氏大宗祠門樓的象鼻遠遠伸出,形欲騰飛,圓滑有度。與屋頂出簷相比,一個莊重有力,一個輕靈飄逸。一剛一柔,一動一靜,相得益彰,這也使整個門樓於莊嚴肅穆中又不失生動活潑。門樓下的兩個木質抱鼓石,每面鼓飾分上下兩個鼓面。門樓明間屋簷兩端飾龍吻,中墩飾火珠;兩邊屋脊飾“鯉魚吐草”。門樓原與享堂明間相對,20世紀80年代因建公路左移了將近4米。二進享堂樑架結構為穿鬥式與抬樑式混合構作,懸山頂。兩廡面闊3開間。寢堂破壞較嚴重,明間有一塊明代的匾額,有“萬曆辛酉年”字樣。

與黃氏宗祠相鄰的民居叫新厝,最有特色的是那座精巧典雅的石木構門樓。門框用石材砌築,屋簷部分的樑檁採用木材。門樓的屋頂為歇山頂,整個樑柱及斗拱均有花紋裝飾。旗杆底厝則是一座兩層的大宅,第一重門樓坐西朝東,門楣上有“溪山聚秀”四字。進入石門樓後前行左拐為木作門樓。正房與廂房的兩個交接轉彎處各有一樓梯。旗杆底厝的屋前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橋正對的院牆上鑲有辟邪的“石敢當”。

離黃氏大宗祠50米,還有一座南慶橋,系八字撐木拱廊橋,建於清光緒年間。因田野有一宮與橋遙相呼應,又稱宮橋。橋長16米,寬4.35米,跨徑9米,離水面高5米,橋屋7間。

在該段的古道邊還保存有二座節孝坊,分別為黃柔遠妻葉氏節孝坊與黃世鎏妻林氏節孝坊。葉氏節孝坊坐落在村子的西山前,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林氏節孝坊則坐落在村子東南邊官道里側的小樹林邊,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兩座牌坊均為牌樓式,“文革”時受到破壞,簷頂構件已佚,只存留主體構架。兩座牌坊的整體風格比較接近,兼4柱3間,明間柱前置抱鼓石頭與石獅。立柱上陰刻楹聯,額枋上有精美的圖飾,字版中書“節孝”兩個遒勁大字,兩側是小字註文和落款。次間額枋間的題字板上,則鐫刻與立牌坊有關人物的姓名、職銜、年款等。現黃世鎏妻林氏節孝坊已依原樣修建。二座節孝坊都被列為泰順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順古道有多美|楊家嶺古道篇


來源:《溫州古道·泰順篇》(黃以平主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