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時節,驅車沿著303國道來到閔孝鎮提紅村,一大片果園映入眼簾,肥碩的果實散發出誘人的果香……

近年來,江口縣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持續推動農業產業上規模、調結構、提檔次,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的優勢,逐步淘汰以玉米為代表的低效益農作物,改種經濟效益更高、更加適宜當地環境的蔬果,為群眾探尋出了一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

示範引領“荒山”變“金山”

“老闆,麻煩給我個籃子咯……”日前,在德旺鄉楊柳村,梅開貴的藍莓種植園迎來了採摘期,慕名前來的遊客穿梭在果樹間,盡情體味著田園的詩意與樂趣。

“這裡不僅可以品嚐到新鮮的藍莓,還可以體驗和享受採摘的樂趣,現摘的藍莓口感鮮嫩多漿,甜酸適口,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來自縣城的饒紅梅說。

梅開貴的藍莓種植園位於距離安江高速公路德旺鄉出口200米處,目前種植面積50畝,今年迎來初次掛果,因藍莓品質較好,市場供不應求,也讓梅開貴嚐到了甜頭。

在江口縣,梅開貴算得上是種植藍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幾年前,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扶持下,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村裡承包了幾十畝荒地種起了藍莓。”梅開貴說。

3年來,梅開貴既是老闆,又是幫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藍莓園子裡。“種下去容易,管護好難,與種莊稼不太一樣,這是門技術活,還得根據土壤、天氣等因素,因時因勢打理。”梅開貴補充道。

梅開貴的藍莓園也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實惠,每到管護期,都聘請村裡的貧困戶到種植園裡務工。何成秀就是其中之一。“我身體狀況不好,不能外出務工,在藍莓基地打工,一天能賺80塊錢,比以前強得多。”何成秀說。

如今,在梅開貴的帶動下,該村邊山組、壩上組、寨上組、張家灣組種植藍莓3.2萬株,面積超過100畝。進入藍莓盛產期,一株藍莓樹產量5斤至10斤,市場價60元以上。昔日貧瘠的荒山荒坡,正在變成群眾增收的金山銀山。

創新模式“農民”變“股民”

在距離梅開貴藍莓果園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民和鎮艾坪村革章溪組,500畝黃桃園一望無際,一顆顆胖嘟嘟的“金果果”格外喜人。

“今年黃桃已經開始掛果,按行情估算,預計能賣上個好價錢。”艾坪村主任肖開龍正喜滋滋地算著村裡的致富賬。

近年來,民和鎮艾坪村依託縣委、縣政府“3+2”產業佈局政策支持,採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種植黃桃,發動貧困戶以資金、土地、技術等方式入股合作社,使當地農民向股民轉變,實現了人人蔘與,人人共享發展成果。

“以前我在浙江打泥水工,不小心摔斷了腿,治療的費用不僅花光了幾年來務工的積蓄,腿還落下了毛病,重活根本幹不了。要不是可以來黃桃園裡務工,還不知道生活怎麼過,現在除草、剪枝、施肥,工作不累,每天還有100元的收入。”巴木坪組劉朝發滿臉笑容地說。

據瞭解,黃桃園常年提供6個固定就業崗位,年收入可達3萬餘元;忙時需要30—40人在園區臨時務工,有效帶動當地部分貧困戶就近務工,實現農民致富與集體經濟發展。

“今年是初掛果,預計有10萬斤左右,銷售額在30萬元左右,除去人工費、土地租金,能有5萬元利潤。明年,我打算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人發展。”肖開龍介紹道。

農技培訓“磚家”變“專家”

“像這種形狀的瓜就是幼瓜的時候被害蟲蛀過……”日前,在閔孝鎮魚糧溪村大棚西瓜基地,農業“土專家”、村支書楊再煉正在給瓜農們普及農業知識,講解如何識別、防範害蟲對西瓜的侵害。

據村支書介紹,雖然現在魚良溪的產業算是有所起色,但因為群眾掌握的技術有限,也經常出現沒有收成或減產的現象。針對這些情況,楊再煉這個多年的農業“土專家”組織起了技能培訓。自己掏錢買了一批農業技術培訓書本,讓群眾們在農閒時間看看書,瞭解種植養殖理論知識。

為了讓村民們更好地掌握農業種植技術,楊再煉經常下到田間地頭,實地對種植戶講解如何防治自然災害以及病蟲災害。

“以前村裡的青壯年幾乎都是在建築工地給別人務工,現在在楊支書的帶領下,家家戶戶都有致富產業,楊支書還經常給我們充電補課,讓我們這些曾經的搬磚工也幹起了技術活。”正在採摘西瓜的向海青高興地介紹道。

近年來,江口縣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積極探索建立鄉土人才孵化基地,通過開展聯幫帶活動,培育發掘本土人才,加大農業技術培訓,培育壯大了一批鄉村本土致富能人和新型職業農民。(龍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