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再酷的酷暑,都不帶怕的!

夏至到來以後,真正的夏天正式開啟,溫度開始飆升,對人體的挑戰也更加嚴峻,趕緊梳理了幾條夏季養生指南,幫助全家度過一個涼爽健康的夏天。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❶防中暑/防晒

夏季酷熱,要儘量避免在最熱的10~16點暴露於室外,一定要外出的話務必打一把遮陽傘,多往陰涼處走,還要注意穿著服裝的透氣性,注重補充水分及流失的電解質,能夠有效避免夏季中暑。

夏天的陽光總是特別毒,即便是陰天,一樣有80%的紫外線會透過雲層直達皮膚,查看天氣APP中的紫外線指數,當指數大於3就一定要防晒了。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外出要佩戴太陽眼鏡和遮陽帽,穿著輕薄的長袖長褲或防晒服。防晒衣物應該滿足UPF40及以上或者紫外線透過少於5%,防晒帽要有97%~100%的UVA、UVB防護,防晒霜要選擇廣譜(broad spectrum)防晒霜,SPF顯示的是對UVB的隔離強度,PA顯示的是對UVA的隔離強度,不需要一味追求高的數值,而應綜合考慮舒適度、皮膚敏感性、是否容易清洗等因素。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化學防晒產品大多存在一定的皮膚滲透性,寶寶的防晒霜最好選擇物理性防晒成分的防晒霜,其成分主要包括 Zinc oxide(氧化鋅)和Titanium dioxide(二氧化鈦),此外還要認準Non-Nano(非納米),因為納米顆粒容易進入皮膚、血管、肺部。噴霧狀的防晒霜有火險隱患,還容易被孩子誤吸,不推薦嬰幼兒使用。

防晒霜應在出門前15~30分鐘塗抹,每兩個小時塗抹一次,出汗後游泳後都應該再馬上補塗,還要注意厚塗才能有效防晒哦。

❷防蚊蟲

寶寶身體代謝快,非常容易招蚊子,夏天防蚊任務重,要讓孩子儘量遠離有不乾淨積水或者雜草叢生的陰暗處,家中的儲水容器也要注意排空。

居家要關好紗窗、紗門,使用蚊帳,穿戴防蚊衣等物理防蚊方式;寶寶出汗後最好及時洗澡,保持皮膚清爽,外出穿著淺色衣服會比較不招蚊子。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蚊香、滅蚊噴霧、蚊香液等滅蚊劑要認準有效成分擬除蟲菊酯(pyrethroid),這類低毒的人工合成殺蟲劑對絕大多數兒童沒有不良影響,出於對兒童呼吸道的保護以及降低火險風險最好還是避免使用傳統蚊香。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孩子的驅蚊產品則要認準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前者是目前公認最有效且安全可靠的驅蚊成分,後者則是安全性評分最高的驅蚊成分,但法國方面認為該成分只是適用於2歲以上兒童。

美國兒科學會(AAP)在這方面的建議是:2月齡以下的嬰兒不建議使用塗抹式驅蚊劑;2月齡以上的嬰幼兒可使用10-30%的避蚊胺(DEET)、5%~10%的派卡瑞丁來進行防護;3歲以下兒童避免使用含有檸檬桉(OLE)或薄荷烷二醇(PMD)的驅蚊劑。

孩子被蚊子咬了,酸性毒液會讓皮膚產生癢感,鹼性肥皂水、牙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止癢,但是效果都遠遠不如幾塊錢一瓶的爐甘石洗劑,它不但止癢效果一流,還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絕對是居家常備外用藥品。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如果孩子被咬過敏了,一般是能夠自愈的,如果長時間不消退可以考慮使用激素軟膏或外用抗過敏藥膏,嚴重的話就要上醫院看看了。

❸防空調病

夏天要合理使用空調和電扇,要在換季使用前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空調溫度要適宜,保證室內外差不超過8℃,一般設置在26°C,如果還是覺得熱,寧可降低一點溫度,也不要對著風口吹風,可以在牆角放一臺電風扇循環室內空氣,但也不能一整天緊閉門窗,在早上晚上比較涼快的時候要適時通風。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飲食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羅列幾條重點供大家參考:

❶防止腹瀉

夏天高熱,剩菜剩飯特別變質,引發腹瀉,還容易產生亞硫酸鹽,這類致癌物即便是高溫加熱也無法去除,所以夏天飯菜要更加合理地計算,適當少煮一點,避免飯菜隔夜。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深受小朋友喜愛的西瓜、荔枝都要有控制地吃,最好在飯後一小時再吃,一次不要吃太多,更不要泡水吃,順便一提,大家要注意黑木耳要現泡現吃,高溫久泡的黑木耳會導致黑木耳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釋放大量毒素“米酵菌酸”,致死率高達50%,一旦泡發黑木耳的水變得黏膩、有異味或者黑木耳顏色有變,一定不能吃。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另外,夏季冷飲冰激凌雖然能帶來一時爽快,但是並不解暑,吃多了反而會對胃部造成刺激,引發腹痛、腹脹、腹瀉等問題,尤其是脾胃相對虛弱的老人孩子,更是要控制冷食的攝入了。

❷適度補水

前面也提到了,夏季需要大量飲水補充體液的流失,但是喝得太多也會有健康風險,出汗會帶走身體的電解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鹽分,鹽分流失血漿滲透壓降低,容易出現低滲性脫水,導致細胞水腫,演變成“水中毒”。所以飲水要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當出汗明顯的時候要在飲用水中添加一點電解質,比如一點食用鹽,如果是孩子,可以選擇專用的葡萄糖電解質補液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❸推薦飲食

無論什麼時節,保持飲食的均衡一定是第一原則,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時節再做一些增減的調整。

夏天吃些苦瓜可以除熱解乏,清心明目,吃一點可以促進食慾,吃一點大蒜有殺菌抗菌的作用,能夠幫助抑制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等。還有黃瓜、冬瓜、萵苣、茄子都是夏季清潤的蔬菜。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夏天還可以喝一些山楂酸梅湯有助於消食健胃,提高食慾,喝一些薏仁綠豆粥/湯清熱解暑,喝一些薄荷茶緩解胃部脹氣。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夏季養成以下好習慣更有利於全家人的健康。

❶夏季睡眠

夏至晝長夜短,最好能保證白天也睡個午睡,對大人來說短則15分鐘,長則不超過1小時,睡太久反而更累。小寶寶的睡眠則順應他們的實際需要睡到自然醒就可以了。

換季使用涼蓆前要清洗翻晒才更健康舒適,小寶寶也可以使用涼蓆,首選表面柔軟、沒有毛刺、涼感適中、透氣性好又方便清洗收納的冰絲涼蓆或者苧麻涼蓆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晚上睡覺可以使用空調,但是晚上開一整夜的空調溫度不能設置太低,過大的溫差會讓毛孔閉合,體熱難以散出,反而容易引起“熱中風”。

❷夏季運動

炎熱的夏天高強度的運動容易引起中暑脫水等症狀,要保持運動但是要控制運動強度,沒有長時間運動習慣的人建議還是以快走慢跑等強度較低的運動為主,半小時到一小時的運動量,身體適當出汗即可。

❸夏季洗澡、泡腳

夏季出汗不少人喜歡衝個了冷水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健康的方式,尤其是大汗淋漓的時候,全身毛孔打開,冷水澡特別容易造成身體刺激,更好的方式是洗溫水澡,不僅有利於清潔汗漬汙垢,保持皮膚清爽,還有利於提高血液循環,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睡前如果能用40℃左右的水加上一點白醋泡泡腳,不但有助改善睡眠,長期堅持還能改善腳部皮膚狀態。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旺妞

夏天是一個讓人很狂躁的季節,其實最最重要的養生還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好上面的“小動作”,做好應對夏天的萬全準備,淡定愉快地迎接酷暑的考驗,希望你和寶貝,都喜歡這個夏天~

夏至養生,不外乎做好這些“小動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