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數人的眼中,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稱之為世界性戰爭,但是七年戰爭(1756-1763)在歐洲史學家眼中是第一次真正的世界性戰爭。當時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不僅在歐洲大陸,地中海和大西洋,而且在美洲、印度、非洲、西印度群島,以及菲律賓都發生了陸上和海上的軍事衝突。這場戰爭的起因是由於敵對的英國和法國都對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地區提出要求;另外,奧地利著手收復被崛起的普魯士王國搶走的省份西里西亞。

當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獲悉:奧地利已經與法、俄結成同盟以孤立普魯士,並以此作為奪回西里西亞的第一個步驟時,他向英國求援。他指出奧地利的野心已經膨脹到了不僅要求收復它失去的省份,並且毫無疑問還想要控制包括漢諾威在內的整個德國。腓特烈許諾保護漢諾威,條件是後者同它組成聯合部隊。由於英國的喬治二世也是漢諾威的選帝侯,所以英國政府答應了他的條件,於是組成了一個盎格魯-普魯士防衛同盟。戰爭的兩大集團在歐洲生成。

為什麼“七年戰爭”被一些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大戰

▲英國的國家計劃

陸軍大臣皮特只同意給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提供財政援助,象徵性地出兵支援漢諾威,以沿海襲擊來驅逐陸軍。英國這場戰爭的宏偉目標是:佔領並且控制加拿大、印度和加勒比海群島,一言以蔽之,建立和鞏固一個全球性帝國。他認為道理很簡單:英國的繁榮應建立在貿易之上,英帝國鼓勵貿易發展。貿易帶來財富,而財富又加強了陸軍和海軍的實力。這個非常時期,腓特烈實際上可以用英國提供的經濟援助在歐洲戰場上替英國打仗。

▲英法兩國在地中海的首次衝突

當英普兩國達成同盟後,法國立即接受挑戰,它認為這是一個報復舊敵和收復它在1713年淪喪的部分領土的良機。由於法軍戰艦的速度領先,法軍迅速攻擊英國的梅諾卡島,藉此挑起了戰爭。

1756年4月中旬,由加里森尼爾侯爵指揮的裝載著1.5萬名士兵的150艘運輸船和12艘戰艦,從土倫港啟航在梅諾卡島登陸。由於法軍在數量上以5:1的優勢超過英國守軍,法軍很快地擊潰了保衛馬翁港的聖菲利浦要塞內的守軍。法國艦隊在快船的引導下在近海巡航,做好了戰鬥準備。

由於情報混亂,海軍部遲遲才派海軍上將約翰·賓爵士率裝載一個火槍手團的運輸船隊和13艘戰艦前往地中海。他受命利用一切可能去“解除梅諾卡島之圍”。

5月19日,賓的艦隻接近梅諾卡島,他還沒來得及和岸上部隊取得聯繫,他的瞭望哨就發現了法國艦隊。但是由於賓的失誤,葬送了英軍許多戰艦。梅諾卡島被法國人所控制。

為什麼“七年戰爭”被一些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大戰

▲英普兩國的聯合海上行動

普魯士在戰爭初期所取得的勝利,刺激了兵力總和佔絕對優勢的法國和奧地利做出更大的努力。這樣腓特烈就很自然地向他的英國盟友提出要求,除了財政資助和弱小的陸軍進行無濟於事的支援外,還要給予更多的物質援助。英國的反應之一是“聯合遠征”——從水上和陸上一齊襲擊法國港口。這些行動的另一目的就是順帶清除那些襲擾英國沿海航運的武裝私掠船的巢穴,但主要的目的還在於:誘使正在中歐與腓特烈作戰的法軍去加強海岸的防禦力量,以此來減輕腓特烈的壓力。

1757年秋,第一次“聯合遠征”的主要目標是羅克福特。此後在1758年6月約1.3萬名英國士兵在聖馬洛登陸,並在此停留了一個星期焚燬了一百多條私掠船。隨後在8月份對瑟堡實行短期佔領。並摧毀其防禦工事和所有船舶。

英普兩國的海上行動,從心理上鼓舞了腓特烈,在後方牽制了法國的陸軍,減輕了普軍在陸地戰場上的壓力。

為什麼“七年戰爭”被一些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大戰

▲法國入侵英國本土的失敗

1759年夏天法國計劃入侵英國本土,法國海軍將領薩布蘭·柯魯奉命將他所指揮的土倫艦隊併入法國的布勒斯特艦隊。但是英國的愛德華·博斯科恩將軍率領的一支英國艦隊正緊緊地封鎖著他。

法軍後來乘博斯科恩暫時解除包圍去直布羅陀檢修船隻之機,柯魯冒險地率領他的12艘船駛向大西洋。在夜幕下借一股強勁東風之力,他終於使他的艦隻安全地通過直布羅陀海峽,但他還是被博斯科恩的警戒船發現,一支由15艘戰艦組成的英國艦隊迅速地尾隨上來。他們對法艦窮追到葡萄牙沿海的海面,博斯科恩發出信號命令全面追擊。經過一系列殘酷的艦艦對抗後,英國人制服了法國人並把大部分法艦趕進拉古什海灣,在那裡柯魯故意讓他的旗艦擱淺。在追擊過程中博斯科恩俘獲了一艘法國軍艦。然後侵入葡萄牙領海闖入海灣,在那裡他又繳獲兩艘並焚燬了另外兩艘擱淺的法艦。土倫艦隊中沒有一艘軍艦到達布勒斯特。

同年晚些時候,法國布勒斯特艦隊司令哈伯特·孔特·德孔弗朗率領布勒斯特艦隊,做出類似的努力以避開愛德華·霍克爵士的艦隊的長期封鎖。當一陣強勁的東北風使布列塔尼半島的海岸處於下風時,英國人撤回英吉利海峽中的港口。陣風剛一減弱,德孔弗朗就揚帆出發,他希望清除貝勒島附近的英軍護衛艦,然後避開英國的海峽艦隊去支援在蘇格蘭的一次擬議中的登陸。但霍克迅速地回到戰位,在基伯龍海灣外攔截了法國人。

在這兩次偉大的海戰中,英國依靠全面追擊戰術取得決定性勝利。它解除了所有入侵英國的威脅,並且使英國艦隊可以在外海自由活動。

為什麼“七年戰爭”被一些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大戰

▲在美洲大陸上的爭鬥

皮特在主持戰時內閣期間,把奪取北美作為他的最高目標。布拉多克戰敗後的兩年內,法國及其盟友印第安人在這一戰場節節勝利。到1758年為止,他們已把英殖民者趕出新開拓的殖民地,並把他們趕向新斯科舍半島和阿巴拉契亞山脈與大西洋之間的狹長地帶。

皮特決心著手扭轉這一態勢。為此他從議會那裡爭取到大量的資金,竭盡全力在殖民地和蘇格蘭高地招募了新兵,挑選有能力、有魄力的指揮軍官,尤其優先錄用那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他最終的軍事目標是:佔領百年來一直作為法國在美洲的軍事行動指揮部的魁北克市。

為了切斷對法屬美洲地區的補給和增援,皇家海軍襲擊了法國的大西洋航運。皮特派一名年輕軍官,傑弗裡·阿默斯特爵士去攻佔路易斯堡。路易斯堡位於布雷頓角島沿海,恰好處在一個扼守聖勞倫斯河的位置,而該河又是法屬美洲領地通向大洋的生命線。

愛德華·博斯科恩率領一支由23艘艦船組成的運輸和支援艦隊,以及詹姆斯·沃爾夫指揮的主力登陸部隊的有力支援下,阿默斯特率領1.4萬名士兵和150門野戰炮和攻城炮,成功地攻克了布雷頓角島並形成了對路易斯堡的包圍,從水陸兩方連續進行了6周的炮擊之後,守軍投降了。

第二年,也就是1759年,英軍兵分三路夾攻魁北克。阿默斯特率領主要由殖民地人組成的1.2萬名士兵,利用尚普蘭湖和黎塞留河的天然水道,從南面發起進攻打算殲滅駐在守泰孔德羅加要塞和克朗波因特的法國前哨部隊。另外還派出一支英軍小部隊去攻擊尼亞加拉要塞,經聖勞倫斯河谷從西路包抄魁北克。

與此同時,英軍的一支強大的水陸兩棲部隊從海上進入聖勞倫斯河。其中包括海軍上將查爾斯·桑德斯率領的23艘船和13艘護衛艦,此外還有一些輔助船和運輸船;沃爾夫少將率領的,主要由蘇格蘭高地人組成的一支9200人的英國正規軍。

法軍擔負守衛魁北克重任的是路易斯·約瑟夫·德蒙卡爾姆將軍。他是一個有能力並富有經驗的軍官,他把希望寄託於1.4萬名守軍和300門火炮上。

當英法兩軍相遇時,兩軍表現出了不同的素養,當法軍進入輕武器射程時,他們單獨或成群地開火。英軍迎著槍彈並不還擊。當法軍離英軍不到30碼的距離時,英國軍官們抽出戰刀,猛力一揮,“開火!”威力巨大的雙管槍實施齊射,成片的法國士兵中彈倒地。當法國人還未來得及從第一次齊射的驚恐中恢復過來,又再一次實施齊射。最終法軍損失慘重,魁北克丟失,英軍控制了整個加拿大。

為什麼“七年戰爭”被一些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大戰

▲英法兩國在印度的爭奪

法國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各自都擁有自己的陸、海軍,他們都掌握有實際的統治權。這時他們與印度人交戰時已能獲得皇家軍隊的支援。以羅伯特·柯萊夫為首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地面部隊,得到了查爾斯·沃森海軍司令和他死後的繼任者喬治·珀科克爵士指揮的皇家海軍的大力支持。

1757年法軍在金德訥格爾的軍事基地陷落後,對法國海軍司令孔德·德阿舍來說,除了那個遠在印度洋彼岸西南方2000英里之外的毛里求斯外,他沒有更近的維修基地了,因此,形勢對他們很不利。此外,法國人還忽視了派遣增援部隊和輸送給養。而與此同時,珀科克卻在孟買檢修船隻並避過季風期。

印度戰役的主要海戰發生在1758年4月到1759年10月之間。這是德阿舍破舊的戰艦最後一次在印度水域航行。這兩支旗鼓相當的艦隊之間,進行了3次重大的戰鬥,都是正規學派的常規戰法,隊列對抗作戰。儘管戰鬥是激烈的並有重大傷亡,但所有這些戰鬥在戰術上都是平局,成為吸取正規戰術的優柔寡斷之教訓的具體實例。

經過簡短的消耗戰後,珀科克取得了壓倒對手的戰略優勢。他能進行維修和獲得補給,而德阿舍卻不能。在這種情況下,珀科克有足夠的力量去繼續爭奪南亞次大陸周圍的水域以確保英國的最終勝利。儘管在戰後英國把本地治理(印度地名)和其他一些重要領地歸還給法國,但是之後的印度已經成為英國的附屬國。

為什麼“七年戰爭”被一些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大戰

▲英法西三國在西印度群島之間的戰鬥

在“七年戰爭”時,西印度群島傳統的劃分是:西班牙佔領古巴,英國佔領牙買加、安提瓜和巴巴多斯群島,法國佔領馬提尼克和瓜德羅普。荷蘭佔領庫拉索、阿魯巴,以及小島聖歐斯塔提爾斯。聖多明各則為法國和西班牙共同瓜分。

由於在海戰中“偷襲產糖的島嶼”已成為約定習俗,皮特一有機會就動手掠奪法國在加勒比的有價值的領地。 1759年初,英國首批聯合遠征隊到達加勒比海地區,通過3個月的戰鬥從法國守軍手中奪取了瓜德羅普島。1760年另一次同樣的遠征奪取了多米尼加。1762年一支強大的聯軍佔領了馬提尼克、格林納達、聖盧西亞和聖文森特島,徹底地清除了法國在小安的列斯群島的海外領地。

1762年1月西班牙介入這場戰爭。早先西班牙和法國的聯合艦隊完全能對英國人構成嚴重威脅。但時至今日,法國的艦隊已被削弱,西班牙人在這種時刻捲入,給英國人帶來的只是契機。西班牙的珍寶運輸護航隊是皇家海軍巡洋艦公開搶劫的目標,而且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及遠東還擁有極富饒的海外領地。

由於英軍已在西印度群島駐紮了艦隊和士兵,一場對付哈瓦那的戰鬥很快就準備就緒。進行這次征戰的是由阿爾比馬爾伯爵率領的1.5萬名士兵。艦隊司令官是海軍上將珀科克,他有50多艘戰艦,加上運輸船和勤務艦,這支入侵艦隊共計有大約200艘船隻。

為達到突襲效果,珀科克大膽地通過位於古巴南部的、很少啟用的暗礁叢生的舊巴哈馬水道,從東面迫近哈瓦那。這支龐大的艦隊的突然出現,首先提醒哈瓦那總督:他的母國已經卷入了這場戰爭。哈瓦那海軍司令決定不出動他那12艘戰艦去迎戰如此一支令人生畏的艦隊。相反,為防止英軍佔領他們的防地,他在通向哈瓦那港的狹窄的入口處鑿沉了3艘船。把其餘的艦隻關在港內,這樣做同時也使珀科克擺脫了防止突圍的警戒任務。

在城東面一個沙質海灣中,珀科克用艦炮摧毀了防禦工事而後登陸。在圍城戰中,英國的坑道工兵們在要塞沿海岸線的城牆下挖通了一條隧道。在此,他們引爆了地雷。英軍潮水般地湧進這個剛炸出的狹窄的豁口。然後他們在要塞的石頭走廊裡追捕守軍。由於摩洛要塞已落入英軍之手,哈瓦那城也只好投降了,而英國佔領了哈瓦那便控制了整個古巴。

▲英軍奪取菲律賓

由於掌握了制海權,英軍實際上可以要打哪兒就打哪兒,想何時打就何時打,因而英國不僅僅打那些對戰爭結局有重大影響的仗,而且還能把一些力量投入到那些具有商業價值或能在談判桌上增強其談判地位的小戰鬥中去。例如英國於1758年佔領了位於非洲西部突出地帶的加利和塞內加爾兩個法國人的奴隸貿易站。 1760年皮特對法國沿海再次發起聯合軍事行動,派大批兵力去佔領貝爾島。

英國的海外戰爭的頂峰成就是1762年對馬尼拉的遠征,參加這次征戰的是東印度公司的部隊和一支由8艘戰艦組成的海軍分艦隊。在英軍的炮擊和包圍下,馬尼拉不到兩個星期就失守了,菲律賓總督拱手讓出了整個菲律賓。

【戰爭的結局】

1762年初,普魯士的腓特烈幾乎已到了失敗的邊緣,但他的死敵俄國女沙皇伊麗莎白之死卻拯救了他。伊麗莎白死後,由近乎白痴的普拉索菲爾·彼得三世繼承了俄國皇位,他和腓特烈簽訂了睦鄰條約。彼得不久就被刺身亡,但他的繼任者葉卡特琳娜二世不願重新挑起戰爭。緊接著瑞典退出“大聯盟”。失去盟國的法國和奧地利也近乎精疲力盡,已無計可施,也都提出媾和的要求。

1763年“巴黎和約”是英國這個“老牌帝國”達到巔峰的標誌。處處勝利的英國人完全可以提出比它們實際得到的還要多的要求,分得了最大的份額。英國取得了加拿大和法國人割讓出來的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所有領土。英國還從法國手中獲得塞內加爾而把梅諾卡島還給法國。從西班牙那裡英國用古巴換取佛羅里達。

貝爾島、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聖路西亞、加利、法國人設在印度的貿易站以及北大西洋小島密克隆和聖皮埃爾島歸還給法國。

古巴和菲律賓重新歸屬西班牙,割讓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新奧爾良和路易斯安那的大片土地為條件,法國同西班牙達成雙方滿意的協議。

為什麼“七年戰爭”被一些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大戰

“七年戰爭”戰場從陸地到海洋,從歐洲到美洲、非洲、亞洲,參戰國家幾乎包括所有歐洲國家,在戰爭中英國沿用了同歐洲大陸其他強國結盟以對抗另一個歐洲大國的做法。

在歐洲戰場,英國兼有打擊和抑制兩個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利用海軍優勢打擊法國和西班牙。正是因為諸多的因素,七年戰爭也被歐洲史學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性的戰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