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不完美媽媽 體育 姚明 遺傳 葉聖陶 英國 NBA 家長會了麼 2019-09-16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舉個例子,前NBA巨星姚明(2米26)娶了同樣是籃球運動員的妻子葉莉(1米90),他們倆在整個中國人之中的身高都是屬於極端高的數據,但他們孩子的身高將大概率向平均數靠近,儘管受父母基因影響相對普通人會高一些,但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高得異常(或者比父母的身高還要極端)。

除了身高問題,迴歸效應也會在我們生活的很多細節中出現,比如在足球賽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說的是每次上體育雜誌封面的球員,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表現都會出現下滑。這也是典型的迴歸效應。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上封面的球員是因為近期表現驚豔,出現了高於自己平均水平的發揮,然後雜誌才會找上門來進行採訪。在採訪之後,該球員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實水平靠攏,數據略有下滑本來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訪之後越戰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這些並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符合統計學規律的結果。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舉個例子,前NBA巨星姚明(2米26)娶了同樣是籃球運動員的妻子葉莉(1米90),他們倆在整個中國人之中的身高都是屬於極端高的數據,但他們孩子的身高將大概率向平均數靠近,儘管受父母基因影響相對普通人會高一些,但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高得異常(或者比父母的身高還要極端)。

除了身高問題,迴歸效應也會在我們生活的很多細節中出現,比如在足球賽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說的是每次上體育雜誌封面的球員,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表現都會出現下滑。這也是典型的迴歸效應。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上封面的球員是因為近期表現驚豔,出現了高於自己平均水平的發揮,然後雜誌才會找上門來進行採訪。在採訪之後,該球員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實水平靠攏,數據略有下滑本來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訪之後越戰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這些並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符合統計學規律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回到我們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家長和老師關於“批評比表揚更有效”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成分,其實也是迴歸效應帶來的結果。

我們先確認一個事實:孩子不可能隨時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有高潮就有低潮。

所以不管得到家長什麼樣的反饋,孩子在某段時期表現低於平均水平,下一階段更有可能出現反彈,迴歸到一個更接近平均水平的成績;反過來說,孩子在超水平發揮之後,接下來更有可能會出現成績的回溯。

再聯繫開篇的現象,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表揚孩子?當然是孩子表現出色的時候。同理,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批評孩子?當然是孩子不聽話惹事或者出現考試成績不佳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是把批評之後學習成績、狀態的改觀(其實是迴歸效應)錯誤地歸因為自己的嚴厲批評產生了效果。反過來,對孩子優異表現表揚之後,孩子出現回溯,家長則覺得一定是自己鼓勵式的風格起了反作用。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舉個例子,前NBA巨星姚明(2米26)娶了同樣是籃球運動員的妻子葉莉(1米90),他們倆在整個中國人之中的身高都是屬於極端高的數據,但他們孩子的身高將大概率向平均數靠近,儘管受父母基因影響相對普通人會高一些,但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高得異常(或者比父母的身高還要極端)。

除了身高問題,迴歸效應也會在我們生活的很多細節中出現,比如在足球賽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說的是每次上體育雜誌封面的球員,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表現都會出現下滑。這也是典型的迴歸效應。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上封面的球員是因為近期表現驚豔,出現了高於自己平均水平的發揮,然後雜誌才會找上門來進行採訪。在採訪之後,該球員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實水平靠攏,數據略有下滑本來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訪之後越戰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這些並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符合統計學規律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回到我們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家長和老師關於“批評比表揚更有效”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成分,其實也是迴歸效應帶來的結果。

我們先確認一個事實:孩子不可能隨時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有高潮就有低潮。

所以不管得到家長什麼樣的反饋,孩子在某段時期表現低於平均水平,下一階段更有可能出現反彈,迴歸到一個更接近平均水平的成績;反過來說,孩子在超水平發揮之後,接下來更有可能會出現成績的回溯。

再聯繫開篇的現象,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表揚孩子?當然是孩子表現出色的時候。同理,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批評孩子?當然是孩子不聽話惹事或者出現考試成績不佳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是把批評之後學習成績、狀態的改觀(其實是迴歸效應)錯誤地歸因為自己的嚴厲批評產生了效果。反過來,對孩子優異表現表揚之後,孩子出現回溯,家長則覺得一定是自己鼓勵式的風格起了反作用。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其實這只是觀測到的數據(孩子的表現)存在系統誤差(孩子的發揮不穩定,有一定隨機性),而我們誤將系統誤差歸因為是自己的批評和表揚造成的結果。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舉個例子,前NBA巨星姚明(2米26)娶了同樣是籃球運動員的妻子葉莉(1米90),他們倆在整個中國人之中的身高都是屬於極端高的數據,但他們孩子的身高將大概率向平均數靠近,儘管受父母基因影響相對普通人會高一些,但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高得異常(或者比父母的身高還要極端)。

除了身高問題,迴歸效應也會在我們生活的很多細節中出現,比如在足球賽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說的是每次上體育雜誌封面的球員,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表現都會出現下滑。這也是典型的迴歸效應。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上封面的球員是因為近期表現驚豔,出現了高於自己平均水平的發揮,然後雜誌才會找上門來進行採訪。在採訪之後,該球員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實水平靠攏,數據略有下滑本來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訪之後越戰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這些並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符合統計學規律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回到我們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家長和老師關於“批評比表揚更有效”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成分,其實也是迴歸效應帶來的結果。

我們先確認一個事實:孩子不可能隨時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有高潮就有低潮。

所以不管得到家長什麼樣的反饋,孩子在某段時期表現低於平均水平,下一階段更有可能出現反彈,迴歸到一個更接近平均水平的成績;反過來說,孩子在超水平發揮之後,接下來更有可能會出現成績的回溯。

再聯繫開篇的現象,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表揚孩子?當然是孩子表現出色的時候。同理,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批評孩子?當然是孩子不聽話惹事或者出現考試成績不佳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是把批評之後學習成績、狀態的改觀(其實是迴歸效應)錯誤地歸因為自己的嚴厲批評產生了效果。反過來,對孩子優異表現表揚之後,孩子出現回溯,家長則覺得一定是自己鼓勵式的風格起了反作用。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其實這只是觀測到的數據(孩子的表現)存在系統誤差(孩子的發揮不穩定,有一定隨機性),而我們誤將系統誤差歸因為是自己的批評和表揚造成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事實上,多數教育學研究者認為鼓勵性的管理風格比嚴厲的批評風格更容易激發出孩子的良好表現。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爾的實驗證明了:表揚、鼓勵、積極地肯定孩子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將產生正面影響,能推動孩子全心投入學習,並且增強自我效能感,加強學習的內在動力。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舉個例子,前NBA巨星姚明(2米26)娶了同樣是籃球運動員的妻子葉莉(1米90),他們倆在整個中國人之中的身高都是屬於極端高的數據,但他們孩子的身高將大概率向平均數靠近,儘管受父母基因影響相對普通人會高一些,但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高得異常(或者比父母的身高還要極端)。

除了身高問題,迴歸效應也會在我們生活的很多細節中出現,比如在足球賽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說的是每次上體育雜誌封面的球員,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表現都會出現下滑。這也是典型的迴歸效應。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上封面的球員是因為近期表現驚豔,出現了高於自己平均水平的發揮,然後雜誌才會找上門來進行採訪。在採訪之後,該球員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實水平靠攏,數據略有下滑本來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訪之後越戰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這些並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符合統計學規律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回到我們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家長和老師關於“批評比表揚更有效”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成分,其實也是迴歸效應帶來的結果。

我們先確認一個事實:孩子不可能隨時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有高潮就有低潮。

所以不管得到家長什麼樣的反饋,孩子在某段時期表現低於平均水平,下一階段更有可能出現反彈,迴歸到一個更接近平均水平的成績;反過來說,孩子在超水平發揮之後,接下來更有可能會出現成績的回溯。

再聯繫開篇的現象,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表揚孩子?當然是孩子表現出色的時候。同理,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批評孩子?當然是孩子不聽話惹事或者出現考試成績不佳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是把批評之後學習成績、狀態的改觀(其實是迴歸效應)錯誤地歸因為自己的嚴厲批評產生了效果。反過來,對孩子優異表現表揚之後,孩子出現回溯,家長則覺得一定是自己鼓勵式的風格起了反作用。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其實這只是觀測到的數據(孩子的表現)存在系統誤差(孩子的發揮不穩定,有一定隨機性),而我們誤將系統誤差歸因為是自己的批評和表揚造成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事實上,多數教育學研究者認為鼓勵性的管理風格比嚴厲的批評風格更容易激發出孩子的良好表現。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爾的實驗證明了:表揚、鼓勵、積極地肯定孩子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將產生正面影響,能推動孩子全心投入學習,並且增強自我效能感,加強學習的內在動力。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有過通過四顆糖讓孩子知錯就改的例子。當時葉老擔任小學教師,看到一男孩在校園內毆打同學,就立刻上前制止,並讓肇事者到他辦公室去一下。

待葉老回到辦公室後,發現那男孩已經在辦公室等了他很長時間,便掏出一顆糖給了小男孩說:“你比老師來得早,說明你比老師更準時,這是老師對你準時的獎勵。”

小男孩很吃驚,原以為自己會迎來一頓急風暴雨的訓斥,但沒想到來的卻是被獎勵。

更令他吃驚的是葉老又掏出一顆糖給了男孩並說:“老師剛才訓斥你,你卻聽老師的話就停手了,這說明你尊師重道,是一個好學生,所以老師獎勵你第二塊糖果。”小男孩半信半疑,不敢相信的接過了第二顆糖果。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舉個例子,前NBA巨星姚明(2米26)娶了同樣是籃球運動員的妻子葉莉(1米90),他們倆在整個中國人之中的身高都是屬於極端高的數據,但他們孩子的身高將大概率向平均數靠近,儘管受父母基因影響相對普通人會高一些,但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高得異常(或者比父母的身高還要極端)。

除了身高問題,迴歸效應也會在我們生活的很多細節中出現,比如在足球賽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說的是每次上體育雜誌封面的球員,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表現都會出現下滑。這也是典型的迴歸效應。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上封面的球員是因為近期表現驚豔,出現了高於自己平均水平的發揮,然後雜誌才會找上門來進行採訪。在採訪之後,該球員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實水平靠攏,數據略有下滑本來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訪之後越戰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這些並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符合統計學規律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回到我們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家長和老師關於“批評比表揚更有效”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成分,其實也是迴歸效應帶來的結果。

我們先確認一個事實:孩子不可能隨時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有高潮就有低潮。

所以不管得到家長什麼樣的反饋,孩子在某段時期表現低於平均水平,下一階段更有可能出現反彈,迴歸到一個更接近平均水平的成績;反過來說,孩子在超水平發揮之後,接下來更有可能會出現成績的回溯。

再聯繫開篇的現象,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表揚孩子?當然是孩子表現出色的時候。同理,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批評孩子?當然是孩子不聽話惹事或者出現考試成績不佳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是把批評之後學習成績、狀態的改觀(其實是迴歸效應)錯誤地歸因為自己的嚴厲批評產生了效果。反過來,對孩子優異表現表揚之後,孩子出現回溯,家長則覺得一定是自己鼓勵式的風格起了反作用。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其實這只是觀測到的數據(孩子的表現)存在系統誤差(孩子的發揮不穩定,有一定隨機性),而我們誤將系統誤差歸因為是自己的批評和表揚造成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事實上,多數教育學研究者認為鼓勵性的管理風格比嚴厲的批評風格更容易激發出孩子的良好表現。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爾的實驗證明了:表揚、鼓勵、積極地肯定孩子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將產生正面影響,能推動孩子全心投入學習,並且增強自我效能感,加強學習的內在動力。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有過通過四顆糖讓孩子知錯就改的例子。當時葉老擔任小學教師,看到一男孩在校園內毆打同學,就立刻上前制止,並讓肇事者到他辦公室去一下。

待葉老回到辦公室後,發現那男孩已經在辦公室等了他很長時間,便掏出一顆糖給了小男孩說:“你比老師來得早,說明你比老師更準時,這是老師對你準時的獎勵。”

小男孩很吃驚,原以為自己會迎來一頓急風暴雨的訓斥,但沒想到來的卻是被獎勵。

更令他吃驚的是葉老又掏出一顆糖給了男孩並說:“老師剛才訓斥你,你卻聽老師的話就停手了,這說明你尊師重道,是一個好學生,所以老師獎勵你第二塊糖果。”小男孩半信半疑,不敢相信的接過了第二顆糖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但是沒想到葉老又拿出了第三顆糖果,對小男孩說道:“我聽說,你拿磚頭打人,是因為那個學生欺負女生,你是為了伸張正義才動手打他的,對嗎?這塊糖,還是老師獎勵你的,因為你從小就富有正義感。”

小男孩接了三塊糖,呆呆的說不出話,因為在他以往的經歷中,但凡是打架必定會招來家長的訓斥,從來沒有人真正理解過他行為背後的深意。

葉老看到小男孩有所啟發,便拿出第四顆糖:“這第四個糖,也是老師獎勵給你的,因為你知錯就改,老師也相信你以後會用更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暴力,你能做到嗎?”

葉老通過四顆糖給小男孩上了生動的一課,也是給家長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推崇鼓勵式的教育,並不等於把表揚或是獎勵一股腦的塞給孩子,這四顆糖分別代表了四種理由,層層遞進,孩子接受起來也更有效果。

雖然我們這些普通家長,可能沒辦法像葉聖陶先生那樣妙語連珠,但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感受他們的情緒和想法。批評比鼓勵有用,這樣的邏輯錯誤我們不要再犯了。

"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

當爸爸媽媽和顏悅色對孩子好好說話,並想盡辦法尋找孩子身上閃光點,試圖通過表揚感化他,讓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孩子總是不領情,繼而後面的表現不僅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還一再挑戰自己的底線。

反而是父母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聲色俱厲地訓斥一頓後,孩子卻變得比較聽話了,然後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相對乖巧,總之效果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從理論上講,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家長會開始迷戀上使用批評、懲罰等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操作簡單,迅速見效。而現實情況也的確是如此:我們很容易在身邊見到愛批評孩子的爸媽。

那麼說好的鼓勵式教育呢?怎麼和實踐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專家神化了表揚的作用嗎?

不僅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疑惑,在學校裡每天和幾十個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們也會有類似的感慨。

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教師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抱怨:剛入職的時候,總是相信書本上的話,覺得人性本善,只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天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孩子們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當你整天面對一群精力無限的小屁孩到處惹是生非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讓自己變得嚴厲才能鎮得住他們。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看來老師也有他們的苦衷,每個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可能一開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愛和表揚感化孩子的。

所以綜合以上現象,似乎批評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優於表揚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教育學界推崇的鼓勵教育真的錯了嗎?別急,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迴歸效應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迴歸效應是統計學名詞,指的是極端化的測試數值最終會向平均線聚攏。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沒關係,我們會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迴歸效應。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最先發現迴歸效應理論的是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高爾頓,他在研究孩子身高與父母遺傳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高個子的女生通常傾向於尋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結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遺傳父母身高的話,高個的父母會生下高個的孩子,而高個的孩子傾向於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結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將會分化出兩撥區別很明顯的人種,一種特別高,另一種特別矮。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迴歸效應,因為身高特別高的人和身高特別矮的人,相對於整個人群和他們的祖先來說都是極端值,他們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會像他們一樣,而是像平均數靠攏。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舉個例子,前NBA巨星姚明(2米26)娶了同樣是籃球運動員的妻子葉莉(1米90),他們倆在整個中國人之中的身高都是屬於極端高的數據,但他們孩子的身高將大概率向平均數靠近,儘管受父母基因影響相對普通人會高一些,但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高得異常(或者比父母的身高還要極端)。

除了身高問題,迴歸效應也會在我們生活的很多細節中出現,比如在足球賽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說的是每次上體育雜誌封面的球員,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表現都會出現下滑。這也是典型的迴歸效應。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上封面的球員是因為近期表現驚豔,出現了高於自己平均水平的發揮,然後雜誌才會找上門來進行採訪。在採訪之後,該球員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實水平靠攏,數據略有下滑本來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訪之後越戰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這些並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符合統計學規律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回到我們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家長和老師關於“批評比表揚更有效”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成分,其實也是迴歸效應帶來的結果。

我們先確認一個事實:孩子不可能隨時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有高潮就有低潮。

所以不管得到家長什麼樣的反饋,孩子在某段時期表現低於平均水平,下一階段更有可能出現反彈,迴歸到一個更接近平均水平的成績;反過來說,孩子在超水平發揮之後,接下來更有可能會出現成績的回溯。

再聯繫開篇的現象,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表揚孩子?當然是孩子表現出色的時候。同理,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更可能批評孩子?當然是孩子不聽話惹事或者出現考試成績不佳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是把批評之後學習成績、狀態的改觀(其實是迴歸效應)錯誤地歸因為自己的嚴厲批評產生了效果。反過來,對孩子優異表現表揚之後,孩子出現回溯,家長則覺得一定是自己鼓勵式的風格起了反作用。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其實這只是觀測到的數據(孩子的表現)存在系統誤差(孩子的發揮不穩定,有一定隨機性),而我們誤將系統誤差歸因為是自己的批評和表揚造成的結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事實上,多數教育學研究者認為鼓勵性的管理風格比嚴厲的批評風格更容易激發出孩子的良好表現。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爾的實驗證明了:表揚、鼓勵、積極地肯定孩子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將產生正面影響,能推動孩子全心投入學習,並且增強自我效能感,加強學習的內在動力。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有過通過四顆糖讓孩子知錯就改的例子。當時葉老擔任小學教師,看到一男孩在校園內毆打同學,就立刻上前制止,並讓肇事者到他辦公室去一下。

待葉老回到辦公室後,發現那男孩已經在辦公室等了他很長時間,便掏出一顆糖給了小男孩說:“你比老師來得早,說明你比老師更準時,這是老師對你準時的獎勵。”

小男孩很吃驚,原以為自己會迎來一頓急風暴雨的訓斥,但沒想到來的卻是被獎勵。

更令他吃驚的是葉老又掏出一顆糖給了男孩並說:“老師剛才訓斥你,你卻聽老師的話就停手了,這說明你尊師重道,是一個好學生,所以老師獎勵你第二塊糖果。”小男孩半信半疑,不敢相信的接過了第二顆糖果。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但是沒想到葉老又拿出了第三顆糖果,對小男孩說道:“我聽說,你拿磚頭打人,是因為那個學生欺負女生,你是為了伸張正義才動手打他的,對嗎?這塊糖,還是老師獎勵你的,因為你從小就富有正義感。”

小男孩接了三塊糖,呆呆的說不出話,因為在他以往的經歷中,但凡是打架必定會招來家長的訓斥,從來沒有人真正理解過他行為背後的深意。

葉老看到小男孩有所啟發,便拿出第四顆糖:“這第四個糖,也是老師獎勵給你的,因為你知錯就改,老師也相信你以後會用更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暴力,你能做到嗎?”

葉老通過四顆糖給小男孩上了生動的一課,也是給家長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推崇鼓勵式的教育,並不等於把表揚或是獎勵一股腦的塞給孩子,這四顆糖分別代表了四種理由,層層遞進,孩子接受起來也更有效果。

雖然我們這些普通家長,可能沒辦法像葉聖陶先生那樣妙語連珠,但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感受他們的情緒和想法。批評比鼓勵有用,這樣的邏輯錯誤我們不要再犯了。

為什麼家長批評孩子會上癮?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