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個在美媽媽對女兒閱讀的引導經驗

讀書 語文 玩具 婦產科胡醫生 2019-05-15

每個媽媽都希望孩子喜歡閱讀,喜歡學習,但並非每個孩子都天生如此,更多的孩子需要在家長的引導下才能愛上看書這件事,作為孩子母親的我也是深有體會。我的大學老師在美國生活多年她對女兒閱讀的引導很有一套,女兒很喜歡閱讀,喜歡到可以放棄玩具和衣服,可以不看電視、不眠不食的境界。詳細瞭解後受益匪淺,特地記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有所裨益。

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個在美媽媽對女兒閱讀的引導經驗

陪伴閱讀的重要性

女兒1歲半的時候,喜歡顏色豔麗的圖片,因此在家裡添置了很多繪本,經常是十幾本一套,薄薄的那種。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隻兔子,穿過高山,跨過河流......噗通一聲掉進了坑裡”。每頁都是精美的圖案,幾個文字,也沒有深刻的意義,一遍又一遍的陪著孩子重複翻看,看到最後的一頁時,孩子會和我一起模擬“噗通”一聲,隨後娘倆對視,哈哈大笑。

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文字越來越多,從繪本變成了圖書,因為對文字有了一定的概念,孩子會在媽媽閱讀的時候用小手指著文字,儘管她並不認識。

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個在美媽媽對女兒閱讀的引導經驗

生活與文字的對應

三歲的時候,奶奶教5歲的哥哥學漢字,在旁邊擺弄積木的女兒也會瞥一眼認字的卡片。一天奶奶考問哥哥漢字,女兒在旁邊回答出了,這就是她認識的第一個字——“門”。於是,女兒被奶奶拉去認字,孩子學得很快,好像突然明白了媽媽陪她讀的字符是有意思的,是能和圖片實物對應的。除了拿卡片教她認字之外,其他的字基本就是從閱讀和生活中學習了,以組詞的方式獲得或者以認半邊的方式來認字。

有一天我給她洗澡,女兒盯著衛生間裡清洗馬桶的洗滌液上的說明書看,然後指著其中一個字問:“這是汙什麼?”我看了一眼,原來是“垢”,然後女兒問:“它可以和耳一起嗎?”我樂了:“當然,寶貝”。原來,前幾天因為耳朵發炎到醫院,醫生說是耳垢引起的,當時她記住了這個發音,現在終於和文字對應起來了。

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個在美媽媽對女兒閱讀的引導經驗

無論何時,書籍不怕多

日積月累下來,女兒讀過的書已經塞滿了家裡的各個角落,我會把已經不在需要的書籍送給朋友,定期帶女兒去書店或者圖書館,讓她自己選書或者我選了讓她同意後買或借,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上小學後,女兒所在的小學非常重視閱讀,語文老師會定期推薦書目,並規定孩子每天回家讀書不少於半個小時。這位語文老師不急於求成:不要求孩子背誦、寫感想等等之類的任務,僅僅要求孩子記錄每天讀了什麼書,看了多少頁,而這極大地保護了孩子的閱讀興趣,使之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我很慶幸,孩子遇到的是一位值得讓人尊敬的好老師。

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個在美媽媽對女兒閱讀的引導經驗

女兒成長過程中我無意識地做到了幾點,供大家借鑑:

1.陪伴:堅持每天半小時親子閱讀時間。

2.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圖畫到文字逐漸過渡。

3.少一點功利性: 閱讀本身就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要求孩子講出個所以然,更不要孩子寫讀後感之類違反教育規律的做法,如若不然,孩子就失去了閱讀的快樂和動力。

4.個性化閱讀:藉助分級閱讀理念,量體裁衣,根據水平的高低選擇合適的書籍。

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個在美媽媽對女兒閱讀的引導經驗

閱讀不一定讓孩子成功或者賺錢,但它卻是提高修養、開闊眼界,打開新世界的一把鑰匙。

與天下所有父母共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