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讀書 不完美媽媽 慕妤說 2019-05-14

什麼是“思維定勢”呢?你有沒有被這種思維形式影響過自己呢?

先來思考一下以下這些測試題:

1:在你面前有六根蠟燭,其中三根是點著火,另外三根沒有。故此它們就排列成火、火、火、滅、滅、滅這樣的順序。現在你只准你移動一根蠟燭,就讓這個排列順序變成火、滅、火、滅、火、滅,你要怎麼做?

2:現在有白、紅、藍三個瓶子,他們的排列順序就是白(左邊),紅(中間)。藍(右邊)。那你可不可以用最快的方法,把排列順序變成藍(左邊),紅(中間),白(右邊)?

3:在晚上宿舍裡,你和幾個舍友一起看書複習,突然間發生停電,你和其他人都紛紛點起蠟燭,繼續看書,但只有一個舍友小張依然津津有味地看書,為什麼呢?

先賣個關子,答案在本文結束之後才揭曉。

但如果你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模式,想出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麼至少說明你的思維還算是比較靈活的。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沒有一個頭緒,無法想出一個合乎邏輯的答案,或者想出來的答案,總是很難解釋到題目,那麼你可能就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當前的思維模式了。

這種思維模式,就是思維定勢。

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什麼是思維定勢?

思維定式,是大腦的思維,形成一種慣性思考規律的模式。

當個體把某些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或接觸過的思維活動,在反覆使用的過程當中,形成比較穩定、定型化的思維模式時,這種思維定式的思考模式,就就此

也就是說,思維定式是由於之前一系列思考活動所造成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其好處就是,在外界條件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這種思維模式能夠幫助我們迅速解決問題。

但是,一旦外部條件發生變化,而我們卻用固有的經驗去分析這種環境時,思維定式就很容易妨礙到我們思考出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在一定程度上,思維定式就是束縛我們進行創造性思考的枷鎖。

例如你之前接觸到的通緝犯,都是相貌凶惡、眉目霸道的人。現在給你兩個人的照片,一個是長得英俊瀟灑、斯文內斂,另一個就長得凶神惡煞、呆頭呆腦的。如果問你誰是殺人犯,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指證”後者。

一般情況下,這種思維定式,並我們的生活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堅持你通過思維定式而得出來的思考,那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例如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公安局長,正在路邊和一位老人聊天。這時,突然跑過來一個人小朋友,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就問公安局長:“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

那麼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呢?

關於這個問題,在隨機抽取的100個實驗者當中,只有甚少人能夠回答得出來。而小孩子回答正確的比例,比成年人好高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我們很多成年人,往往會把“公安局長”和“男性人物”聯繫在一起。在固有的思維當中,習慣性覺得做公安局長的人,肯定是男人。那麼以這個思路去回答問題,就很難找到正確的答案。

而對於小孩子來說,由於大腦當中對於職業和性別並沒有直接掛鉤的經驗印象,所以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夠找到答案了。

可以看得出來,思維定勢有兩個特點:

1,模式化,大腦對於某些問題,已經形成一套有固定模式的思考方式;

2,慣性化,大腦會沿著特定的思考方向,以頑固和慣性的方式進行思考;

這兩個思維定式的特點,都會影響到我們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讓思考陷入到死衚衕裡。

想要解決這個影響,當我們遇到某些問題的時候,就不要偏執,懂得靈活轉換思維,跳出思維定式,這樣才能夠走出思考的困境。

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調整你的思考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特定的思考習慣。有些人喜歡胡亂猜測,有些人喜歡信口雌黃,有些人則喜歡根據事實做分析。

但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思考習慣,想要讓這些思考習慣不變成你的思維定式,你需要有一個核心的調整,就是跳出原有對問題理解的範圍圈,根據外部的隱含信息去進行思考。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例如有這樣一個問題:

有一條小船停靠在河邊,這時有兩個人一起來到河邊,準備乘坐這隻小船過河到對岸。但這隻小船同一時間只能乘坐一個人。而這兩個人,還是順利到達了對岸,為什麼呢?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的思維定式構建的畫面,應該是這樣子:

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但這種情況,為什麼這兩個人還能夠順利到達對岸呢?畢竟一個人坐船到對岸之後,另一個人就無法坐船了,除非這隻小船能夠自動回到另一邊的岸邊。

如果你用慣常的思維方式去理解這道題,那麼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思考習慣,都很難找到符合題目的答案。

這時怎麼辦呢?如前面說到的,你應該要調整你的思考習慣,就是跳出原有對問題理解的範圍圈,根據外部的隱含信息去進行思考。

你對問題理解的範圍圈是什麼?就是你對“兩個人一起來到岸邊”這句話的理解,被限定在某個範圍裡。

也就是說,這兩個人,是一起來到了同一個岸邊,面對著同一只小船。

但如果你能夠跳出這個範圍圈,把“兩個人一起來到岸邊”這句話的理解範圍擴大,找到被隱含的外部信息,你就會發現,除了“兩個人一起來到了同一個岸邊”這種情況之外,原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兩個人一起來到了不同的岸邊”,就是兩個人隔岸相望。

於是,根據這種情況構建出來的畫面,就是如下圖這樣子了:

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看到這張圖,答案是不是呼之欲出?

儘管小船同一時間只能坐一個人,儘管兩個人都想過對岸,但只要這兩個人不是在同一個岸邊,那麼以上條件,統統都能夠滿足、達成,而沒有任何衝突。

所以,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思考習慣,在遇到某些問題時,想要找到最接近真相那個答案,一定要跳出自己原本對問題的理解範圍圈,挖掘那些被隱藏起來的外部信息,這樣才能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有了這個調整之後,其實針對文章開頭那三個問題,你也許已經找到答案了。但是想要深化這種思考模式,你要做的還有更多。

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建立自己的邏輯思考意識

想要深化你的思考能力,只要你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行了。

你要懂得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構建出嚴謹的邏輯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一般來說,邏輯分析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提出假設。

針對問題提供的信息,或者蒐集被忽略的外部隱含信息,例如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相關知識等,以此提出恰當的假設。

例如前文“坐船過河”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根據已有的信息提出假設,那兩個人,如果並不是同一時間坐船,這種情況會不會成立?

有了這個假設的引領,我們就可以順著假設結果進行思路的調整,找到其他思考方向,從而跳出已有的思維定式,找到最終答案。

第二,反覆論證。

提出假設之後,我們就要對這個假設進行不同角度和層面的論證。

例如假設兩個人除了在同一個岸邊坐船之外,還可以在不同的岸邊坐船,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當一個人坐完船過河,另一個人就可以順勢坐這條船去到對岸。這種情況是否可行呢?是否符合題目的定義呢?

當你經過不同的論證,你會發現,排除錯誤的選項,找到正確的答案,其實並不是難事了。

第三,梳理邏輯。

檢查假設與結論之間,是否存在正確的關聯,有沒有按照邏輯的規律進行推斷,或者有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如果你的推斷是按照正確的邏輯思維去進行,那麼你的結論,就很難推翻了,那麼兩個人分別在不同岸邊坐船這個答案,就無法被否定。

相反,如果兩個人在同一個岸邊,然後你說這艘船繫著一條繩子,一個人坐上去去到對岸後,另一個人拉著繩子把船拽回來,再坐上去到對岸,那麼這個答案,就不符合邏輯了。

因為先不說有沒有繩子,即便有繩子,能不能有這麼長的繩子系在船上,一起去到對岸,這也很難有一個可行的操作,所以這種推斷,就很容易被推翻了,至少在“順利程度”上,遠遠沒有上文那個答案來得那麼適合。

所以,只要你能夠按照這些步驟去思考,你得出的結論就會更可靠、更嚴謹,也更加令人信服。

“邏輯思維”跟“思維定式”,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當我們運用邏輯思維的時候,也可以用一種更開放和靈活的思維方式進行邏輯推導。只有這樣去擺脫思維定式,我們的思考才會萌生出許多新奇的想法。

但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擺脫這種思維定式的影響呢?

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如何擺脫思維定式?

突破思維定式並不是說要擺脫就能擺脫的,需要我們進行不同程度的訓練。

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多多接觸不同的事物,找出事物之間的關聯,甚至經常思考通往目的地的不同方法等。

這樣去訓練自己,就很容易拓展自己的思維,讓自己在遭遇問題時,也能根據情況做出更有價值的假設。

除此之外,以下五種方法,只要你能夠有意識運用,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思考習慣,那麼你就懂得怎麼主動擺脫思維定式對自己的影響。

1,清楚自己的思考目的;

並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我們發散思維那麼去思考的。能夠用老套的方法解決到問題,當然就用這些有效的方法。

只有當這些方法,面對問題起不到作用時,我們才需要突破思維定式,用創新性思維去思考問題。

也就是說,解決問題的思路,比起解決問題的思考形式更重要。只要你清楚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思考,那麼用什麼方法都沒關係。

能夠解決問題的,就是好方法。這才是核心思考目的。

2,警惕自己思維定式的重災區;

我們之所以會形成思維定式,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往的生活裡,對某些事情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一旦你再次遇到這些事情時,你就很容易按照固有的思考模式去思考問題。

所以當你怎麼思考都找不到答案時,你就要想想,這個問題你曾經是不是有過類似的思考經驗。而這個問題,又是不是你的重災區。

當你意識到這樣的思考方向正在限制著你自己時,你就應該有意識調整自己的思路了。

想讓你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就必須懂得打破思維定勢

3,重視每一個思考環節;

良好的邏輯推理,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出錯。一定其中一個步驟錯了,那麼得出的結論就不會正確了。

例如你提出的假設不夠好,那麼無論你推斷多麼合理,其結論也是錯的;而就算你提出的假設足夠好,可是推理的過程不準確,結論一樣是錯的。

所以,如果你原有的思考,無法讓你找到正確的答案,你就需要檢驗一下,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然後修正這個環節,你就會思考得更徹底了。

4,要注重不同的意見;

容易被思維定式影響的人,他們都比較執著自己的思考答案,總覺得這樣思考沒錯,怎麼就找不到答案呢?

這時,就需要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或看法,拓展自己的思路了。儘管並不是每一個人的意見對你都有用,但只要你懂得聆聽這些意見,你就很容易被其中的信息啟發到自己,從而調整思路,找到正確的思考方向。

懂得吸收不同的人看法,對自己擺脫思維定式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的。

5,經常進行創新性思考練習;

想要打破思維定式,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有意識用創新性的思維進行思考。例如,解決某個問題,除了用固有的方法去做,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呢?

當然,能夠用老方法解決問題,當然就用老方法,但思考形式是無須這樣自我限制的。經常訓練自己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或者換位思考,你的大腦就不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考模式,看問題時也會更靈活。

總之,學會如何擺脫自己的思維定式,對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只要平時有意識地鍛鍊自己,刻意對問題進行發散思考,我們的思考能力就會獲得很大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以一種主動的姿態去面對問題,而不是被動地被遇到的問題影響到自己的思緒。

最後給出本文開頭那三個題目的答案:

1,把第二根蠟燭拿起來點燃第五根蠟燭,然後再吹滅,就能夠形成火、滅、火、滅、火、滅的排序。

2,站在原本瓶子排序的另一邊去觀看,就能夠最快變換排序了。

3,因為小張看的是電子書!

是不是很簡單?你想出來沒有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