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不完美媽媽 群美育兒 2019-09-16
"

父母和孩子本應該是很親密的關係。家長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方式就一定正確嗎?孩子是獨立體,有自我的思維與意識,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打著“我們是為你好的”旗號 ,來讓孩子被逼迫式的接受父母的思想。

最近一位17歲少年跳橋事件引發了一系列討論,有的網友說孩子的內心真脆弱,有的網友說看到這篇文章,自己忍不住失聲痛哭。無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嚴重的語言暴力,都會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創傷。孩子的心靈是需要在幼小的時候就得好好呵護的。

"

父母和孩子本應該是很親密的關係。家長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方式就一定正確嗎?孩子是獨立體,有自我的思維與意識,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打著“我們是為你好的”旗號 ,來讓孩子被逼迫式的接受父母的思想。

最近一位17歲少年跳橋事件引發了一系列討論,有的網友說孩子的內心真脆弱,有的網友說看到這篇文章,自己忍不住失聲痛哭。無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嚴重的語言暴力,都會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創傷。孩子的心靈是需要在幼小的時候就得好好呵護的。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孩子在幼年時期,被罵依然要讓媽媽抱抱,是因為孩子無論受到怎樣的委屈,無論委屈感是誰帶給他們的,孩子們總歸還是需要媽媽的安慰,感覺到媽媽的懷抱是溫暖安全的。既然懷抱可以安撫孩子,我們作為大人的,是不是應該多安慰擁抱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在一個幼兒園裡,老師發現一個男孩很內向,膽子較小。但是在對其他小朋友不滿的時候,他都會說出四個字:“你去死吧”。三四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讓老師有點震驚,每次都會同他講:“你要有禮貌”。久而久之,老師才知道了。在他的家中,父母教育比較苛刻,說錯一句話或者做錯一件事,父母便會立馬發火,大聲訓斥,甚至動手。以至於讓孩子在學裡比較不自信和膽小,生怕做錯事情。而那句:“你去死吧”,也是父母在家裡的“口頭禪”,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會的狀況可想而知。

"

父母和孩子本應該是很親密的關係。家長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方式就一定正確嗎?孩子是獨立體,有自我的思維與意識,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打著“我們是為你好的”旗號 ,來讓孩子被逼迫式的接受父母的思想。

最近一位17歲少年跳橋事件引發了一系列討論,有的網友說孩子的內心真脆弱,有的網友說看到這篇文章,自己忍不住失聲痛哭。無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嚴重的語言暴力,都會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創傷。孩子的心靈是需要在幼小的時候就得好好呵護的。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孩子在幼年時期,被罵依然要讓媽媽抱抱,是因為孩子無論受到怎樣的委屈,無論委屈感是誰帶給他們的,孩子們總歸還是需要媽媽的安慰,感覺到媽媽的懷抱是溫暖安全的。既然懷抱可以安撫孩子,我們作為大人的,是不是應該多安慰擁抱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在一個幼兒園裡,老師發現一個男孩很內向,膽子較小。但是在對其他小朋友不滿的時候,他都會說出四個字:“你去死吧”。三四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讓老師有點震驚,每次都會同他講:“你要有禮貌”。久而久之,老師才知道了。在他的家中,父母教育比較苛刻,說錯一句話或者做錯一件事,父母便會立馬發火,大聲訓斥,甚至動手。以至於讓孩子在學裡比較不自信和膽小,生怕做錯事情。而那句:“你去死吧”,也是父母在家裡的“口頭禪”,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會的狀況可想而知。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被罵仍要“媽媽抱”的孩子,真實的緣由是很讓人心疼的。小於有次重感冒,老公上班,自己還要帶孩子,內心也是很煩躁。她告訴三歲的女兒聽話,自己要去睡會,睡著後沒多久,自己咳嗽就醒了。還沒來得及起身,就聽見客廳“咔嚓”一聲,杯子掉到了地上摔破了。小於起身大聲訓斥到:“你在幹嗎?我問你,你在幹嗎?是不怕杯子摔碎戳到嗎?你知不知道媽媽很累,生病很難受,沒人看你,你還不聽話,給我惹麻煩。”女兒被罵後跑到媽媽我懷裡抱住她,小臉憋得通紅說道:“媽媽咳嗽,我只想給媽媽倒杯水,杯子沒拿穩”,小於聽完後一陣心疼,很怕女兒以後都不敢愛她了。其實孩子對父母,愛也是竭盡全力,滿滿的愛。

"

父母和孩子本應該是很親密的關係。家長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方式就一定正確嗎?孩子是獨立體,有自我的思維與意識,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打著“我們是為你好的”旗號 ,來讓孩子被逼迫式的接受父母的思想。

最近一位17歲少年跳橋事件引發了一系列討論,有的網友說孩子的內心真脆弱,有的網友說看到這篇文章,自己忍不住失聲痛哭。無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嚴重的語言暴力,都會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創傷。孩子的心靈是需要在幼小的時候就得好好呵護的。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孩子在幼年時期,被罵依然要讓媽媽抱抱,是因為孩子無論受到怎樣的委屈,無論委屈感是誰帶給他們的,孩子們總歸還是需要媽媽的安慰,感覺到媽媽的懷抱是溫暖安全的。既然懷抱可以安撫孩子,我們作為大人的,是不是應該多安慰擁抱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在一個幼兒園裡,老師發現一個男孩很內向,膽子較小。但是在對其他小朋友不滿的時候,他都會說出四個字:“你去死吧”。三四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讓老師有點震驚,每次都會同他講:“你要有禮貌”。久而久之,老師才知道了。在他的家中,父母教育比較苛刻,說錯一句話或者做錯一件事,父母便會立馬發火,大聲訓斥,甚至動手。以至於讓孩子在學裡比較不自信和膽小,生怕做錯事情。而那句:“你去死吧”,也是父母在家裡的“口頭禪”,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會的狀況可想而知。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被罵仍要“媽媽抱”的孩子,真實的緣由是很讓人心疼的。小於有次重感冒,老公上班,自己還要帶孩子,內心也是很煩躁。她告訴三歲的女兒聽話,自己要去睡會,睡著後沒多久,自己咳嗽就醒了。還沒來得及起身,就聽見客廳“咔嚓”一聲,杯子掉到了地上摔破了。小於起身大聲訓斥到:“你在幹嗎?我問你,你在幹嗎?是不怕杯子摔碎戳到嗎?你知不知道媽媽很累,生病很難受,沒人看你,你還不聽話,給我惹麻煩。”女兒被罵後跑到媽媽我懷裡抱住她,小臉憋得通紅說道:“媽媽咳嗽,我只想給媽媽倒杯水,杯子沒拿穩”,小於聽完後一陣心疼,很怕女兒以後都不敢愛她了。其實孩子對父母,愛也是竭盡全力,滿滿的愛。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候是有點殘酷的,相對於單純的孩子,他們無條件的接受父母,對在孩子無條件愛你的年紀,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對孩子不要有語言暴力,“你是個廢物”,“我怎麼生了你這種垃圾”,“你給我住嘴,丟人的東西”。這些看似父母很隨意的話語,是傷害孩子的“利器”,孩子無論何時都想要媽媽抱抱,得到父母的肯定,不要把傷害孩子的語句,當成一種教育。

"

父母和孩子本應該是很親密的關係。家長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方式就一定正確嗎?孩子是獨立體,有自我的思維與意識,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打著“我們是為你好的”旗號 ,來讓孩子被逼迫式的接受父母的思想。

最近一位17歲少年跳橋事件引發了一系列討論,有的網友說孩子的內心真脆弱,有的網友說看到這篇文章,自己忍不住失聲痛哭。無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嚴重的語言暴力,都會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創傷。孩子的心靈是需要在幼小的時候就得好好呵護的。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孩子在幼年時期,被罵依然要讓媽媽抱抱,是因為孩子無論受到怎樣的委屈,無論委屈感是誰帶給他們的,孩子們總歸還是需要媽媽的安慰,感覺到媽媽的懷抱是溫暖安全的。既然懷抱可以安撫孩子,我們作為大人的,是不是應該多安慰擁抱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在一個幼兒園裡,老師發現一個男孩很內向,膽子較小。但是在對其他小朋友不滿的時候,他都會說出四個字:“你去死吧”。三四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讓老師有點震驚,每次都會同他講:“你要有禮貌”。久而久之,老師才知道了。在他的家中,父母教育比較苛刻,說錯一句話或者做錯一件事,父母便會立馬發火,大聲訓斥,甚至動手。以至於讓孩子在學裡比較不自信和膽小,生怕做錯事情。而那句:“你去死吧”,也是父母在家裡的“口頭禪”,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會的狀況可想而知。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被罵仍要“媽媽抱”的孩子,真實的緣由是很讓人心疼的。小於有次重感冒,老公上班,自己還要帶孩子,內心也是很煩躁。她告訴三歲的女兒聽話,自己要去睡會,睡著後沒多久,自己咳嗽就醒了。還沒來得及起身,就聽見客廳“咔嚓”一聲,杯子掉到了地上摔破了。小於起身大聲訓斥到:“你在幹嗎?我問你,你在幹嗎?是不怕杯子摔碎戳到嗎?你知不知道媽媽很累,生病很難受,沒人看你,你還不聽話,給我惹麻煩。”女兒被罵後跑到媽媽我懷裡抱住她,小臉憋得通紅說道:“媽媽咳嗽,我只想給媽媽倒杯水,杯子沒拿穩”,小於聽完後一陣心疼,很怕女兒以後都不敢愛她了。其實孩子對父母,愛也是竭盡全力,滿滿的愛。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候是有點殘酷的,相對於單純的孩子,他們無條件的接受父母,對在孩子無條件愛你的年紀,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對孩子不要有語言暴力,“你是個廢物”,“我怎麼生了你這種垃圾”,“你給我住嘴,丟人的東西”。這些看似父母很隨意的話語,是傷害孩子的“利器”,孩子無論何時都想要媽媽抱抱,得到父母的肯定,不要把傷害孩子的語句,當成一種教育。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懂得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比如一個孩子三歲,怎麼讓他懂13歲的悲傷,又怎麼讓他懂父母這輩子的辛苦。他確實是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他會自己的方式思維理解並懂得很多事情,很多事情他都沒有經歷,他只是單純地想要撒撒嬌,有些時候還是想多讓父母關注下。

如今社會的攀比,也讓一些家長急於求成,總想讓自己孩子一夜間就要懂很多事。在一個少年犯的採訪中,他很悲傷的說道:“我是想有個懷抱,一個鼓勵,但我的媽媽每次都會大聲訓斥我,告訴我自己我是個廢物,豬腦子。”是啊,從小的“廢物”,“豬腦子”如今成為了個手持利刀,搶劫捅人致死的青年。

經常對孩子語言暴力、,大聲訓斥,極容易在孩子以後的人生路上形成不太完善的人格。有些孩子會沒有自信,比較內向,甚至怕與別人交往。而另一種,則是非常暴躁和偏激,還帶著深深的叛逆,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或者是他人。孩子在犯錯後,要調好自己的情緒,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有時候孩子犯錯,是不小心的,有時候也是因為自己的好心而辦成了壞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