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2、家長在生活中有過恐嚇

蘇聯心理學家皮得洛夫斯基在《心理學釋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源泉為目標。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對於動物本來並沒有那麼害怕,但是家長總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把一些潛在的危險誇張進行描述,導致孩子心裡更加膽怯,更加害怕動物。

有時候孩子想要去摸一摸小動物,比如小狗或者小貓,家長擔心會不衛生,小動物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就對孩子說:“別摸,小心咬你!”、“別摸,小心抓你的手!”……然後孩子聽的多了,逐漸對動物產生恐懼,在孩子的心中小貓和小狗都是凶惡的動物,不僅愛咬人,還愛抓人。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2、家長在生活中有過恐嚇

蘇聯心理學家皮得洛夫斯基在《心理學釋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源泉為目標。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對於動物本來並沒有那麼害怕,但是家長總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把一些潛在的危險誇張進行描述,導致孩子心裡更加膽怯,更加害怕動物。

有時候孩子想要去摸一摸小動物,比如小狗或者小貓,家長擔心會不衛生,小動物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就對孩子說:“別摸,小心咬你!”、“別摸,小心抓你的手!”……然後孩子聽的多了,逐漸對動物產生恐懼,在孩子的心中小貓和小狗都是凶惡的動物,不僅愛咬人,還愛抓人。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3、孩子接觸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

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是較為侷限的,可以通過讀物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來間接瞭解這個世界。並且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手機、電視等等。平時便會看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讀物,這些裡面會有一些較為恐怖的動物形象,孩子會十分敏感,對這些動物產生不好的初印象。

有時候家長看的較為玄幻的影視作品中,吸血鬼或者動物廝殺等等,對孩子的心理都會造成影響,讓孩子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在看到動物的時候,也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2、家長在生活中有過恐嚇

蘇聯心理學家皮得洛夫斯基在《心理學釋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源泉為目標。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對於動物本來並沒有那麼害怕,但是家長總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把一些潛在的危險誇張進行描述,導致孩子心裡更加膽怯,更加害怕動物。

有時候孩子想要去摸一摸小動物,比如小狗或者小貓,家長擔心會不衛生,小動物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就對孩子說:“別摸,小心咬你!”、“別摸,小心抓你的手!”……然後孩子聽的多了,逐漸對動物產生恐懼,在孩子的心中小貓和小狗都是凶惡的動物,不僅愛咬人,還愛抓人。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3、孩子接觸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

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是較為侷限的,可以通過讀物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來間接瞭解這個世界。並且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手機、電視等等。平時便會看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讀物,這些裡面會有一些較為恐怖的動物形象,孩子會十分敏感,對這些動物產生不好的初印象。

有時候家長看的較為玄幻的影視作品中,吸血鬼或者動物廝殺等等,對孩子的心理都會造成影響,讓孩子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在看到動物的時候,也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看電視劇,但是有時候並不清楚會發生怎樣的劇情。記得有一次看一個較為有神話色彩的電視劇,裡面有一隻會吸血的蝙蝠,還會變成人,在晚上的時候會吸血。然後我在做夢的時候總會夢見被吸血蝙蝠追殺,我拼命逃跑最後被嚇醒了。從此我就對吸血鬼那樣的尖牙有了恐懼感,就算是看到小動物,一張開嘴巴,我就害怕。

4、身邊人害怕動物的影響

有時候這也和孩子身邊的人有關,有些孩子的父母比較害怕小動物,當看到小動物的時候,便會出現驚恐或者恐懼的表情。孩子在看到父母的這種表情或者反應的時候,便會也覺得這種動物很嚇人,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躲得遠遠的,以保護自己。

和我一起長大的慧慧本來比我膽大,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勇敢,但是當下雨天到了,就有點害怕出門。有一次,慧慧的媽媽剛出門,就看見了一直蚯蚓,當時不禁驚叫了一聲,慧慧在門前看到了地上的蚯蚓。當下雨的時候,慧慧就總是不出門,也不想去上學。原來是害怕蚯蚓,後來我就在她前面走幫她探路,我們才能一起在下雨天的時候也一起去上學。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2、家長在生活中有過恐嚇

蘇聯心理學家皮得洛夫斯基在《心理學釋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源泉為目標。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對於動物本來並沒有那麼害怕,但是家長總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把一些潛在的危險誇張進行描述,導致孩子心裡更加膽怯,更加害怕動物。

有時候孩子想要去摸一摸小動物,比如小狗或者小貓,家長擔心會不衛生,小動物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就對孩子說:“別摸,小心咬你!”、“別摸,小心抓你的手!”……然後孩子聽的多了,逐漸對動物產生恐懼,在孩子的心中小貓和小狗都是凶惡的動物,不僅愛咬人,還愛抓人。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3、孩子接觸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

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是較為侷限的,可以通過讀物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來間接瞭解這個世界。並且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手機、電視等等。平時便會看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讀物,這些裡面會有一些較為恐怖的動物形象,孩子會十分敏感,對這些動物產生不好的初印象。

有時候家長看的較為玄幻的影視作品中,吸血鬼或者動物廝殺等等,對孩子的心理都會造成影響,讓孩子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在看到動物的時候,也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看電視劇,但是有時候並不清楚會發生怎樣的劇情。記得有一次看一個較為有神話色彩的電視劇,裡面有一隻會吸血的蝙蝠,還會變成人,在晚上的時候會吸血。然後我在做夢的時候總會夢見被吸血蝙蝠追殺,我拼命逃跑最後被嚇醒了。從此我就對吸血鬼那樣的尖牙有了恐懼感,就算是看到小動物,一張開嘴巴,我就害怕。

4、身邊人害怕動物的影響

有時候這也和孩子身邊的人有關,有些孩子的父母比較害怕小動物,當看到小動物的時候,便會出現驚恐或者恐懼的表情。孩子在看到父母的這種表情或者反應的時候,便會也覺得這種動物很嚇人,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躲得遠遠的,以保護自己。

和我一起長大的慧慧本來比我膽大,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勇敢,但是當下雨天到了,就有點害怕出門。有一次,慧慧的媽媽剛出門,就看見了一直蚯蚓,當時不禁驚叫了一聲,慧慧在門前看到了地上的蚯蚓。當下雨的時候,慧慧就總是不出門,也不想去上學。原來是害怕蚯蚓,後來我就在她前面走幫她探路,我們才能一起在下雨天的時候也一起去上學。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對動物的恐懼?

孩子在6歲之前,智力在飛速發育之中,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十足,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以及接觸的事物的影響便會逐漸開始對動物產生恐懼。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內心對動物的恐懼感呢?

1、謹慎選擇讀物和影視作品

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很多的讀物以及影視作品,從這些東西上,孩子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同時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有一些較為恐懼或者血腥的東西可能摻雜其中,讓孩子產生恐懼感。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讀物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篩選,減少這種較為恐怖的讀物的出現。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2、家長在生活中有過恐嚇

蘇聯心理學家皮得洛夫斯基在《心理學釋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源泉為目標。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對於動物本來並沒有那麼害怕,但是家長總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把一些潛在的危險誇張進行描述,導致孩子心裡更加膽怯,更加害怕動物。

有時候孩子想要去摸一摸小動物,比如小狗或者小貓,家長擔心會不衛生,小動物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就對孩子說:“別摸,小心咬你!”、“別摸,小心抓你的手!”……然後孩子聽的多了,逐漸對動物產生恐懼,在孩子的心中小貓和小狗都是凶惡的動物,不僅愛咬人,還愛抓人。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3、孩子接觸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

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是較為侷限的,可以通過讀物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來間接瞭解這個世界。並且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手機、電視等等。平時便會看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讀物,這些裡面會有一些較為恐怖的動物形象,孩子會十分敏感,對這些動物產生不好的初印象。

有時候家長看的較為玄幻的影視作品中,吸血鬼或者動物廝殺等等,對孩子的心理都會造成影響,讓孩子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在看到動物的時候,也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看電視劇,但是有時候並不清楚會發生怎樣的劇情。記得有一次看一個較為有神話色彩的電視劇,裡面有一隻會吸血的蝙蝠,還會變成人,在晚上的時候會吸血。然後我在做夢的時候總會夢見被吸血蝙蝠追殺,我拼命逃跑最後被嚇醒了。從此我就對吸血鬼那樣的尖牙有了恐懼感,就算是看到小動物,一張開嘴巴,我就害怕。

4、身邊人害怕動物的影響

有時候這也和孩子身邊的人有關,有些孩子的父母比較害怕小動物,當看到小動物的時候,便會出現驚恐或者恐懼的表情。孩子在看到父母的這種表情或者反應的時候,便會也覺得這種動物很嚇人,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躲得遠遠的,以保護自己。

和我一起長大的慧慧本來比我膽大,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勇敢,但是當下雨天到了,就有點害怕出門。有一次,慧慧的媽媽剛出門,就看見了一直蚯蚓,當時不禁驚叫了一聲,慧慧在門前看到了地上的蚯蚓。當下雨的時候,慧慧就總是不出門,也不想去上學。原來是害怕蚯蚓,後來我就在她前面走幫她探路,我們才能一起在下雨天的時候也一起去上學。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對動物的恐懼?

孩子在6歲之前,智力在飛速發育之中,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十足,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以及接觸的事物的影響便會逐漸開始對動物產生恐懼。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內心對動物的恐懼感呢?

1、謹慎選擇讀物和影視作品

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很多的讀物以及影視作品,從這些東西上,孩子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同時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有一些較為恐懼或者血腥的東西可能摻雜其中,讓孩子產生恐懼感。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讀物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篩選,減少這種較為恐怖的讀物的出現。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在平時看電視或者電影的時候,家長不要讓孩子看自己平時看的東西,一些較為凶惡的動物的形象可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給孩子選擇較為有教育意義或者較為溫暖有愛的影片來看,讓孩子知道動物並不可怕。

2、用較為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動物

家長在平時應該少用恐嚇的語言來嚇唬孩子,而是運用較為正面的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動物,比如在散步的時候,碰見了一隻小狗,家長可以說:“好可愛的狗狗呀,狗狗特別聰明,還能夠聽懂人們講話。寶寶,想不想要養一隻呀。”家長不經意的引導,就有可能讓孩子對動物產生好感,積極的語言能夠讓孩子克服恐懼,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2、家長在生活中有過恐嚇

蘇聯心理學家皮得洛夫斯基在《心理學釋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源泉為目標。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對於動物本來並沒有那麼害怕,但是家長總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把一些潛在的危險誇張進行描述,導致孩子心裡更加膽怯,更加害怕動物。

有時候孩子想要去摸一摸小動物,比如小狗或者小貓,家長擔心會不衛生,小動物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就對孩子說:“別摸,小心咬你!”、“別摸,小心抓你的手!”……然後孩子聽的多了,逐漸對動物產生恐懼,在孩子的心中小貓和小狗都是凶惡的動物,不僅愛咬人,還愛抓人。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3、孩子接觸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

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是較為侷限的,可以通過讀物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來間接瞭解這個世界。並且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手機、電視等等。平時便會看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讀物,這些裡面會有一些較為恐怖的動物形象,孩子會十分敏感,對這些動物產生不好的初印象。

有時候家長看的較為玄幻的影視作品中,吸血鬼或者動物廝殺等等,對孩子的心理都會造成影響,讓孩子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在看到動物的時候,也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看電視劇,但是有時候並不清楚會發生怎樣的劇情。記得有一次看一個較為有神話色彩的電視劇,裡面有一隻會吸血的蝙蝠,還會變成人,在晚上的時候會吸血。然後我在做夢的時候總會夢見被吸血蝙蝠追殺,我拼命逃跑最後被嚇醒了。從此我就對吸血鬼那樣的尖牙有了恐懼感,就算是看到小動物,一張開嘴巴,我就害怕。

4、身邊人害怕動物的影響

有時候這也和孩子身邊的人有關,有些孩子的父母比較害怕小動物,當看到小動物的時候,便會出現驚恐或者恐懼的表情。孩子在看到父母的這種表情或者反應的時候,便會也覺得這種動物很嚇人,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躲得遠遠的,以保護自己。

和我一起長大的慧慧本來比我膽大,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勇敢,但是當下雨天到了,就有點害怕出門。有一次,慧慧的媽媽剛出門,就看見了一直蚯蚓,當時不禁驚叫了一聲,慧慧在門前看到了地上的蚯蚓。當下雨的時候,慧慧就總是不出門,也不想去上學。原來是害怕蚯蚓,後來我就在她前面走幫她探路,我們才能一起在下雨天的時候也一起去上學。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對動物的恐懼?

孩子在6歲之前,智力在飛速發育之中,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十足,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以及接觸的事物的影響便會逐漸開始對動物產生恐懼。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內心對動物的恐懼感呢?

1、謹慎選擇讀物和影視作品

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很多的讀物以及影視作品,從這些東西上,孩子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同時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有一些較為恐懼或者血腥的東西可能摻雜其中,讓孩子產生恐懼感。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讀物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篩選,減少這種較為恐怖的讀物的出現。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在平時看電視或者電影的時候,家長不要讓孩子看自己平時看的東西,一些較為凶惡的動物的形象可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給孩子選擇較為有教育意義或者較為溫暖有愛的影片來看,讓孩子知道動物並不可怕。

2、用較為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動物

家長在平時應該少用恐嚇的語言來嚇唬孩子,而是運用較為正面的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動物,比如在散步的時候,碰見了一隻小狗,家長可以說:“好可愛的狗狗呀,狗狗特別聰明,還能夠聽懂人們講話。寶寶,想不想要養一隻呀。”家長不經意的引導,就有可能讓孩子對動物產生好感,積極的語言能夠讓孩子克服恐懼,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哥哥家的孩子,之前的時候就是特別害怕狗,一見到狗就特別害怕,但是狗好像很喜歡他。有一次,孩子來我家的時候,看見我家的狗石榴,就一直盯著石榴,生怕受到傷害。我說:“這隻狗狗很聰明哦,還能夠聽懂我說話。”然後我就和石榴玩起來了,握手,蹲下,然後孩子還笑了起來,想要摸一摸,我就拿著他的手一起摸了摸石榴。我說:“沒有那麼可怕吧!”之後孩子雖然也躲得遠,但是沒有了之前的緊張。

3、使用“淡化法”

有時候家長和孩子在外面散步的時候,可能會有小蟲子爬到了衣服上,父母看到孩子身上有蟲子,就大聲尖叫,覺得這些蟲子要把孩子給怎麼樣了,然後弄掉這些蟲子,狠狠地踩死。當然,家長緊張孩子是理所當然,但是這無疑會讓孩子對蟲子更多的恐懼感。同樣,遇到家長覺得有威脅的動物時,過激的反應,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恐懼的情緒。

"

晚上吃完飯在小區裡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一起在散步,對面有一隻小狗跑了過來,在小女孩的腳邊跑。小女孩當時就嚇得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說:“不就是一隻小狗嘛,你看多可愛,不用害怕。”小女孩就是一直哭得停不下來,緊緊地抱著爸爸的胳膊。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卻好像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害怕動物離自己太近,害怕動物碰到自己。有些孩子平時膽子倒是不小,但是對於小小的蟲子,卻十分恐懼。鄰居家的孩子林林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大家都誇孩子勇敢,但是卻很害怕蟲子。有一次,我在樓下,碰見他和他媽媽,他一直在抽泣。我後來就問他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媽媽說:“林林去公園玩的時候,在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小螞蚱,然後就哭著要拉我回家,我告訴他不會咬人,只是一隻小昆蟲,讓他再玩一會兒。他死活都不答應,一定要回家,然後拗不過孩子就回去了,在樓下就碰見你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孩子平時這麼勇敢為什麼會害怕小小的昆蟲?對於可愛的狗狗也避而遠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算再膽大,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是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對於動物的恐懼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恐懼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進行解決。

孩子為何對動物有恐懼感?

弗洛伊德認為,恐懼作為一種焦慮來自自我對危險的反應。

在孩子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動物其實本來並沒有什麼恐懼感,只是受認知以及經歷的影響,逐漸累積起的恐懼,致使孩子害怕動物。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或者被大人恐嚇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產生對動物的恐懼感,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1、有過被動物傷害的經歷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傷害,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當面對比自己高或者凶的動物,孩子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本來有些孩子對於動物就有些害怕,當受過傷害之後,這種心理恐懼會加深。

有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在被動物傷害過之後,很容易會成為“驚弓之鳥”,看見這種動物就不自覺地產生恐懼。之前有家長說,自己的家孩子有一次看見小狗特別可愛,想要去摸一摸,結果就被小狗抓到了手。之後孩子就很害怕貓狗或者有爪子的動物,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在親戚家中,都離這種動物遠遠的,生怕再受到傷害。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2、家長在生活中有過恐嚇

蘇聯心理學家皮得洛夫斯基在《心理學釋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源泉為目標。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對於動物本來並沒有那麼害怕,但是家長總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把一些潛在的危險誇張進行描述,導致孩子心裡更加膽怯,更加害怕動物。

有時候孩子想要去摸一摸小動物,比如小狗或者小貓,家長擔心會不衛生,小動物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就對孩子說:“別摸,小心咬你!”、“別摸,小心抓你的手!”……然後孩子聽的多了,逐漸對動物產生恐懼,在孩子的心中小貓和小狗都是凶惡的動物,不僅愛咬人,還愛抓人。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3、孩子接觸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

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是較為侷限的,可以通過讀物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來間接瞭解這個世界。並且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手機、電視等等。平時便會看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讀物,這些裡面會有一些較為恐怖的動物形象,孩子會十分敏感,對這些動物產生不好的初印象。

有時候家長看的較為玄幻的影視作品中,吸血鬼或者動物廝殺等等,對孩子的心理都會造成影響,讓孩子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在看到動物的時候,也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看電視劇,但是有時候並不清楚會發生怎樣的劇情。記得有一次看一個較為有神話色彩的電視劇,裡面有一隻會吸血的蝙蝠,還會變成人,在晚上的時候會吸血。然後我在做夢的時候總會夢見被吸血蝙蝠追殺,我拼命逃跑最後被嚇醒了。從此我就對吸血鬼那樣的尖牙有了恐懼感,就算是看到小動物,一張開嘴巴,我就害怕。

4、身邊人害怕動物的影響

有時候這也和孩子身邊的人有關,有些孩子的父母比較害怕小動物,當看到小動物的時候,便會出現驚恐或者恐懼的表情。孩子在看到父母的這種表情或者反應的時候,便會也覺得這種動物很嚇人,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躲得遠遠的,以保護自己。

和我一起長大的慧慧本來比我膽大,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勇敢,但是當下雨天到了,就有點害怕出門。有一次,慧慧的媽媽剛出門,就看見了一直蚯蚓,當時不禁驚叫了一聲,慧慧在門前看到了地上的蚯蚓。當下雨的時候,慧慧就總是不出門,也不想去上學。原來是害怕蚯蚓,後來我就在她前面走幫她探路,我們才能一起在下雨天的時候也一起去上學。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對動物的恐懼?

孩子在6歲之前,智力在飛速發育之中,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十足,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以及接觸的事物的影響便會逐漸開始對動物產生恐懼。那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內心對動物的恐懼感呢?

1、謹慎選擇讀物和影視作品

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很多的讀物以及影視作品,從這些東西上,孩子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同時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有一些較為恐懼或者血腥的東西可能摻雜其中,讓孩子產生恐懼感。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讀物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篩選,減少這種較為恐怖的讀物的出現。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在平時看電視或者電影的時候,家長不要讓孩子看自己平時看的東西,一些較為凶惡的動物的形象可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給孩子選擇較為有教育意義或者較為溫暖有愛的影片來看,讓孩子知道動物並不可怕。

2、用較為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動物

家長在平時應該少用恐嚇的語言來嚇唬孩子,而是運用較為正面的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動物,比如在散步的時候,碰見了一隻小狗,家長可以說:“好可愛的狗狗呀,狗狗特別聰明,還能夠聽懂人們講話。寶寶,想不想要養一隻呀。”家長不經意的引導,就有可能讓孩子對動物產生好感,積極的語言能夠讓孩子克服恐懼,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哥哥家的孩子,之前的時候就是特別害怕狗,一見到狗就特別害怕,但是狗好像很喜歡他。有一次,孩子來我家的時候,看見我家的狗石榴,就一直盯著石榴,生怕受到傷害。我說:“這隻狗狗很聰明哦,還能夠聽懂我說話。”然後我就和石榴玩起來了,握手,蹲下,然後孩子還笑了起來,想要摸一摸,我就拿著他的手一起摸了摸石榴。我說:“沒有那麼可怕吧!”之後孩子雖然也躲得遠,但是沒有了之前的緊張。

3、使用“淡化法”

有時候家長和孩子在外面散步的時候,可能會有小蟲子爬到了衣服上,父母看到孩子身上有蟲子,就大聲尖叫,覺得這些蟲子要把孩子給怎麼樣了,然後弄掉這些蟲子,狠狠地踩死。當然,家長緊張孩子是理所當然,但是這無疑會讓孩子對蟲子更多的恐懼感。同樣,遇到家長覺得有威脅的動物時,過激的反應,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恐懼的情緒。

孩子怕動物?家長的暗示影響至深,“淡化法”巧妙消除恐懼感

家長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過於在意,而是悄悄拿下來,或者當看到有威脅的動物時,保護好孩子,這樣不誇張處理的做法,在心理學上叫做“淡化法”。比起家長過分的反應,這種方法才能夠讓孩子減少恐懼感,覺得蟲子或者這些動物並沒有什麼。

4、讓孩子接觸較為溫順的動物

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一些較為溫順的動物,放在距離孩子比較近的地方,然後讓孩子逐漸釋然,慢慢放下恐懼感。家長可以試圖去接觸這些動物,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孩子可能會在此過程中,也想要進行接觸。在平時可以養小白兔,在餵養的時候讓孩子來喂,逐漸培養孩子對於動物的感情以及孩子的愛心。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增強孩子對於生命的責任感,還能夠消除孩子對於動物的恐懼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