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這樣的寶寶更聰明

動物 早期教育 親子成長 育兒 關愛寶寶夢園 關愛寶寶夢園 2017-09-01

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沒有意識和意志,只有感覺,但這時的感覺器官尚未成熟,感覺到的只是快樂和痛苦。因此要幫助兒童去發展他的感官,如果通過觸摸了解物體的冷熱、軟硬、輕重、大小;在活動中獲得遠近的觀念;在行走中學會判斷距離等。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這樣的寶寶更聰明

如果孩子在家裡的牆上塗上了亂七八糟的顏色,還笑呵呵地向我們炫耀,我們會是什麼態度呢?是大聲呵斥他們,還是和顏悅色的問他:“寶貝,你畫的是什麼?”或許,因為我們問了這樣一句話,孩子說不定會成為第二個“達芬奇”呢。

我們不明白,孩子怎麼會有這些可氣、可笑、可怕的行為呢?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這樣的寶寶更聰明

一、孩子為什麼會有讓我們哭笑不得的舉動

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會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他們用嘴吸、咬,用手抓、摸,用耳朵聽,用眼睛看顏色。在各種各樣的體驗中,他們像一塊海綿一樣大量又迅速的吸收著各種信息,不斷充實著自己的大腦。當孩子開始靈活地使用雙手,他們就在觸摸和體驗中,不斷增強自己的感受力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和初步抽象概括思維階段,這個時期,他們不會想好再做,而是先做後想。比如他已經能夠分辨出紅、黃、藍等顏色,他們會用這些顏色畫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圖形,然後他會告訴我們:這是小草,那是小馬,那是雲朵。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這樣的寶寶更聰明

二、這些體驗和觸摸對孩子有何好處

因此,讓孩子在3歲之前,不停地接受刺激,從吃手指、看彩色球,手抓東西到聽音樂、在牆上畫畫、出去遊玩等,都會對孩子的大腦構成刺激,這樣,孩子的大腦就會越來越聰明瞭。

我們說,0-3歲的孩子大腦的發育幾乎決定了孩子長大成人以後腦發達的程度,所以,我們要把握住這段時間讓孩子多體驗、多觸摸,這對孩子的腦部發育具有很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這樣的寶寶更聰明

三、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孩子的感受力

首先,我們要端正態度,對於孩子自發的體驗不要大驚小怪,不要呵斥或嘲諷,要積極鼓勵,要懂得孩子的每一次體驗都在刺激大腦,增強感受力,促進大腦的活力。

讓孩子多嘗試,增加其感受力。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觸摸不同的東西,讓她通過手部感覺來了解物體的硬度和光滑程度。比如,教孩子認識瓶子,我們為孩子找來各種各樣的瓶子,讓孩子看一看,讓孩子觀察形狀;然後掂一掂,感覺一下瓶子的重量;再摸一摸,知道瓶子的手感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最後敲一敲,聽聽聲音是什麼樣的,也可以讓孩子問問瓶子裡面是什麼味道。整個活動都用到了各種感官,孩子好動的天性和好奇心也得到了滿足。

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自然界有很多新奇的東西吸引孩子們去發現和探索,我們帶孩子出去,讓他們與動物、植物親密接觸,讓他們去摸、去看、去聽、去體驗,這樣的經歷一定會大大增強孩子們的感受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