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動畫電影 動漫 漫畫 日本 雲飛揚看電影 雲飛揚看電影 2017-09-14

《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去年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國內上映,引發了現象級熱潮,無論是在二次元群體還是三次元觀眾中都收穫了良好的口碑。從影片質量上來說,《你的名字。》(以下簡稱《君名》)自然是當的起這些稱讚。但那時候很少有人知道,與《君名》同期上映的還有一部影片,在日本動畫界權威獎“東京動畫獎”中擊敗《君名》,一舉拿下“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兩大獎項,這部影片就是由日本老牌動畫公司京都動畫製作的《聲之形》。

《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山田尚子導演的動漫電影《聲之形》,從主人公將也的自殺事件開始,存在於他記憶中的一段校園經歷也逐漸浮出水面。水門小學普通的一天,一個特殊的女孩——硝子轉入了將也所在的班級。之所以說她特殊,是因為她是一個聽覺障礙者,因而與人溝通起來就充斥著不一樣,這些不一樣導致了硝子成為了群體中的被孤立者。而在這群孤立硝子的人中,將也首當其衝。兩人的緣分從一開始似乎就註定糾纏,孤立別人的人最終也將受到世界的孤立,而當將也開始面對自我的時候,一切似乎早就走上了一條註定的軌道。

《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從故事層面來看,《聲之形》和《君名》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子。《君名》值得稱道的是它的故事張力,因而無論是人設還是情節都顯得純粹而主動。《聲之形》則完全不一樣,作為一部情感向的電影,《聲之形》在創作之初就把重心放在了主題表現力上面,因而無論是設定還是劇情都更能貼近現實生活。因為歷史原因,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在基礎上存在共性,因而無論是日本觀眾還是中國觀眾都能在影片中尋到情感共鳴。《聲之形》的人設和情節架構很多都是現實中常見的人物和現象,因而在情感上,每個觀眾都能夠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一面或多面,這是《聲之形》具備現實意義的一個表現。

《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有觀眾說《聲之形》表達的主題是校園欺凌,理由是故事的主線就是圍繞在將也和硝子這一對“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關係上,但其實並不然。在一個社會飛速發展、眾人缺乏溝通的大環境之下,單純說把《聲之形》的主題說成是校園欺凌就顯得狹隘了。《聲之形》的故事重心圍繞的是聽覺障礙者硝子,但選取的角度卻是欺凌者將也,展現出來的也是一個欺凌者如何自我救贖的故事,這在角色定位上就把主題給放大了。影片中多次體現出將也和硝子的自殺情結,最具代表性的是多次出現落水鏡頭,無論落水的是硝子的筆記,還是主人公將也,細思起來有一種強烈的窒息感。

《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大部分觀眾很難理解硝子這個人物,有人為之冠名“白蓮花”、“聖母婊”,還有人說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但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站在了一個“欺凌者”的位置上了。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中,互相的不理解都容易引發爭端,而硝子因為聽力障礙的緣故,與世界溝通起來從一開始就存在障礙。《聲之形》中對硝子與周邊人關係的表現非常現實,隨著劇情的發展,“正常人”知道硝子的想法,卻難以理解,硝子知道“正常人”的想法,卻把一切都歸咎於自己,強烈的負罪感無時無刻不在糾纏硝子,這才最終造就了硝子的抉擇。

《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與硝子相對應的是主人公將也。影片中有個非常具備形式感的段落幾乎貫串全片,那就是在將也眼中每個人臉上的大叉號。看過《聲之形》漫畫的人應該對這段很有印象。在漫畫中這是一個單獨的章節,名為《拒絕人類》,由名字就可以看出強烈的生疏感。從“欺凌者”到“被欺凌者”的轉變,使得將也逐漸轉化成了硝子,而對未來的無限絕望,使得將也選擇結束自己。但其實若是深究原因,會發現將也和硝子並不是轉化的關係,而是走入了兩個極端:將也被人類拒絕後是拒絕人類,而硝子則是選擇拒絕自己。

《聲之形》:極致情感向表現力的巔峰之作

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聲之形》都是一部充滿主題表現力、具備現實意義的動畫電影。其中對於人際關係的探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命題都做出了較為深刻的闡釋。雖然是一個講述校園欺凌的故事,但是在呈現上卻並不悲觀負面,“幫你活下去”的口號也更體現了一種直面現實、直面內心的豁達,由此也能看出製作團隊的深厚創作功底。近幾年日本動漫在國內市場大量引進,無論是去年的《君名》,還是現在的這部《聲之形》,都在國內引起了現象級效應。超越維度的主題表達是動畫作品的先天優勢,也是真人電影難以給到的觀影體驗。期待能夠在市場上看到更多如《聲之形》這樣的優秀作品,也期待中國的動漫行業能夠後來居上,早日發展出獨具特色的風格,打開市場,推向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