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城市交通矛盾之下行業同時亂象叢生,從平臺、司機端蔓延至用戶端,而這種亂象主要發生在新興平臺。

今年3月份AA出行(原AA租車)陷入了員工欠薪風波,並且其深圳公司大部分高管已經離職,雖然公司對外的說法是離職人員並非高管且否認欠薪的說法,但還是有公司的司機向媒體反映:AA租車在深圳很難打車了,還拖欠著司機幾個月的郵費補貼。

陽光出行身上則貼著詐騙司機的標籤,近幾個月許多司機透露或投訴其亂罰款等問題,比如乘客投訴直接的剋扣司機的錢,申訴直接秒回失敗,客服電話幾乎打不通,比如司機註冊駕照未滿三年但平臺依舊審核通過。閉門造車條款錄用無證司機並派單,制定霸王然後獲取高額罰款,青島有司機表示很多人已經被罰到兩三千。

單子接不到,而司機也陷入申訴-被駁回-再申訴的死循環,此前陽光出行在高德上曾被多次下架也正是由於存在的安全隱患,但如今一些城市比如成都依舊能用高德打陽光出行平臺的車。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城市交通矛盾之下行業同時亂象叢生,從平臺、司機端蔓延至用戶端,而這種亂象主要發生在新興平臺。

今年3月份AA出行(原AA租車)陷入了員工欠薪風波,並且其深圳公司大部分高管已經離職,雖然公司對外的說法是離職人員並非高管且否認欠薪的說法,但還是有公司的司機向媒體反映:AA租車在深圳很難打車了,還拖欠著司機幾個月的郵費補貼。

陽光出行身上則貼著詐騙司機的標籤,近幾個月許多司機透露或投訴其亂罰款等問題,比如乘客投訴直接的剋扣司機的錢,申訴直接秒回失敗,客服電話幾乎打不通,比如司機註冊駕照未滿三年但平臺依舊審核通過。閉門造車條款錄用無證司機並派單,制定霸王然後獲取高額罰款,青島有司機表示很多人已經被罰到兩三千。

單子接不到,而司機也陷入申訴-被駁回-再申訴的死循環,此前陽光出行在高德上曾被多次下架也正是由於存在的安全隱患,但如今一些城市比如成都依舊能用高德打陽光出行平臺的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乘客的體驗也由於不知名平臺們的湧入而受到嚴重影響。

及時用車從6月到8月的時間一直在瘋狂開城,西安、淄博、濰坊、長沙等都已開通,但其存在打車被司機多扣費用找客服沒人接,選擇招商投資之類的就會馬上有人接聽的問題,其客服在官博上給人的回覆是由於開城數量比較多,客服在處理問題方面壓力比較大。

這種偏急速的方式就造成了團隊的不成熟,從而影響了打車行程的質量,還有的人發微博問:接單不拉人還取消不了訂單,司機不接電話客服找不到人,請問發微博能給我結束行程嗎?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城市交通矛盾之下行業同時亂象叢生,從平臺、司機端蔓延至用戶端,而這種亂象主要發生在新興平臺。

今年3月份AA出行(原AA租車)陷入了員工欠薪風波,並且其深圳公司大部分高管已經離職,雖然公司對外的說法是離職人員並非高管且否認欠薪的說法,但還是有公司的司機向媒體反映:AA租車在深圳很難打車了,還拖欠著司機幾個月的郵費補貼。

陽光出行身上則貼著詐騙司機的標籤,近幾個月許多司機透露或投訴其亂罰款等問題,比如乘客投訴直接的剋扣司機的錢,申訴直接秒回失敗,客服電話幾乎打不通,比如司機註冊駕照未滿三年但平臺依舊審核通過。閉門造車條款錄用無證司機並派單,制定霸王然後獲取高額罰款,青島有司機表示很多人已經被罰到兩三千。

單子接不到,而司機也陷入申訴-被駁回-再申訴的死循環,此前陽光出行在高德上曾被多次下架也正是由於存在的安全隱患,但如今一些城市比如成都依舊能用高德打陽光出行平臺的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乘客的體驗也由於不知名平臺們的湧入而受到嚴重影響。

及時用車從6月到8月的時間一直在瘋狂開城,西安、淄博、濰坊、長沙等都已開通,但其存在打車被司機多扣費用找客服沒人接,選擇招商投資之類的就會馬上有人接聽的問題,其客服在官博上給人的回覆是由於開城數量比較多,客服在處理問題方面壓力比較大。

這種偏急速的方式就造成了團隊的不成熟,從而影響了打車行程的質量,還有的人發微博問:接單不拉人還取消不了訂單,司機不接電話客服找不到人,請問發微博能給我結束行程嗎?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更誇張的現象還發生在妥妥E行身上。武漢一位張先生此前打到了妥妥E行的車,但在沒有等到車來接人的情況下付了314元的車費,還有的乘客直接發微博維權司機接了單,結果起步價的距離收了300多。

可怕的是,這種司機未到達上車地點就開始行程並自行結束、扣乘客費用的事情,在安安用車、新電出行等平臺上屢見不鮮。

03 新舊大小玩家之爭

亂象過後,剩下了明爭暗鬥。

“美團說要在成都上線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去報名了,當時招了應該有好幾萬司機,本來說去年五月份上線,結果不了了之。”

張可軍跑了幾十年的車,以前是出租車司機,後來網約車一來就入了場,這是他跑的第六年,六年裡他跑壞了兩臺車。在他和他周圍的司機眼中滴滴一直不是最佳選擇,兩年前首汽約車接入私家車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轉站首汽,而美團未能如約上線大多數司機都認為是滴滴背後搞事情。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城市交通矛盾之下行業同時亂象叢生,從平臺、司機端蔓延至用戶端,而這種亂象主要發生在新興平臺。

今年3月份AA出行(原AA租車)陷入了員工欠薪風波,並且其深圳公司大部分高管已經離職,雖然公司對外的說法是離職人員並非高管且否認欠薪的說法,但還是有公司的司機向媒體反映:AA租車在深圳很難打車了,還拖欠著司機幾個月的郵費補貼。

陽光出行身上則貼著詐騙司機的標籤,近幾個月許多司機透露或投訴其亂罰款等問題,比如乘客投訴直接的剋扣司機的錢,申訴直接秒回失敗,客服電話幾乎打不通,比如司機註冊駕照未滿三年但平臺依舊審核通過。閉門造車條款錄用無證司機並派單,制定霸王然後獲取高額罰款,青島有司機表示很多人已經被罰到兩三千。

單子接不到,而司機也陷入申訴-被駁回-再申訴的死循環,此前陽光出行在高德上曾被多次下架也正是由於存在的安全隱患,但如今一些城市比如成都依舊能用高德打陽光出行平臺的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乘客的體驗也由於不知名平臺們的湧入而受到嚴重影響。

及時用車從6月到8月的時間一直在瘋狂開城,西安、淄博、濰坊、長沙等都已開通,但其存在打車被司機多扣費用找客服沒人接,選擇招商投資之類的就會馬上有人接聽的問題,其客服在官博上給人的回覆是由於開城數量比較多,客服在處理問題方面壓力比較大。

這種偏急速的方式就造成了團隊的不成熟,從而影響了打車行程的質量,還有的人發微博問:接單不拉人還取消不了訂單,司機不接電話客服找不到人,請問發微博能給我結束行程嗎?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更誇張的現象還發生在妥妥E行身上。武漢一位張先生此前打到了妥妥E行的車,但在沒有等到車來接人的情況下付了314元的車費,還有的乘客直接發微博維權司機接了單,結果起步價的距離收了300多。

可怕的是,這種司機未到達上車地點就開始行程並自行結束、扣乘客費用的事情,在安安用車、新電出行等平臺上屢見不鮮。

03 新舊大小玩家之爭

亂象過後,剩下了明爭暗鬥。

“美團說要在成都上線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去報名了,當時招了應該有好幾萬司機,本來說去年五月份上線,結果不了了之。”

張可軍跑了幾十年的車,以前是出租車司機,後來網約車一來就入了場,這是他跑的第六年,六年裡他跑壞了兩臺車。在他和他周圍的司機眼中滴滴一直不是最佳選擇,兩年前首汽約車接入私家車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轉站首汽,而美團未能如約上線大多數司機都認為是滴滴背後搞事情。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滴滴是在成都的錦江區登記,美團是去金牛區登,錦江區是成都核心城區,這裡就是滴滴的盤子,它能讓你動?”作為成都本土人士,張可軍對每個城區的定位瞭然於胸。

錦江區在大家眼裡是“有錢,當老大許多年,就是個頭小了點”,金牛區則是“又髒又亂,看起來很窮其實有錢”,而美團與滴滴兩家已明爭暗鬥了幾年。

2017年2月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上線,上線當天王興還在和程維吃飯,吃完以後程維看新聞才知道;第二年3月,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緊接著一個月後滴滴在無錫正式上線外賣。36氪曾報道過,美圖打車上線以後的高額補貼一度讓滴滴處於被動狀態,讓其不得不在上海跟著打補貼大戰,向用戶發優惠短信來保證用戶留存。

所以它要做外賣,美團提交IPO申請後的第四天,滴滴外賣繼無錫、南京、泰州後又登陸一城——成都,至今成都的人都還記得那天滴滴外賣平臺許多商家掛出“訂單火爆暫停配送”的字樣。“現在很多小平臺都能在成都做網約車,唯獨美團沒有上線。”張可軍感嘆道,這就是商場。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城市交通矛盾之下行業同時亂象叢生,從平臺、司機端蔓延至用戶端,而這種亂象主要發生在新興平臺。

今年3月份AA出行(原AA租車)陷入了員工欠薪風波,並且其深圳公司大部分高管已經離職,雖然公司對外的說法是離職人員並非高管且否認欠薪的說法,但還是有公司的司機向媒體反映:AA租車在深圳很難打車了,還拖欠著司機幾個月的郵費補貼。

陽光出行身上則貼著詐騙司機的標籤,近幾個月許多司機透露或投訴其亂罰款等問題,比如乘客投訴直接的剋扣司機的錢,申訴直接秒回失敗,客服電話幾乎打不通,比如司機註冊駕照未滿三年但平臺依舊審核通過。閉門造車條款錄用無證司機並派單,制定霸王然後獲取高額罰款,青島有司機表示很多人已經被罰到兩三千。

單子接不到,而司機也陷入申訴-被駁回-再申訴的死循環,此前陽光出行在高德上曾被多次下架也正是由於存在的安全隱患,但如今一些城市比如成都依舊能用高德打陽光出行平臺的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乘客的體驗也由於不知名平臺們的湧入而受到嚴重影響。

及時用車從6月到8月的時間一直在瘋狂開城,西安、淄博、濰坊、長沙等都已開通,但其存在打車被司機多扣費用找客服沒人接,選擇招商投資之類的就會馬上有人接聽的問題,其客服在官博上給人的回覆是由於開城數量比較多,客服在處理問題方面壓力比較大。

這種偏急速的方式就造成了團隊的不成熟,從而影響了打車行程的質量,還有的人發微博問:接單不拉人還取消不了訂單,司機不接電話客服找不到人,請問發微博能給我結束行程嗎?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更誇張的現象還發生在妥妥E行身上。武漢一位張先生此前打到了妥妥E行的車,但在沒有等到車來接人的情況下付了314元的車費,還有的乘客直接發微博維權司機接了單,結果起步價的距離收了300多。

可怕的是,這種司機未到達上車地點就開始行程並自行結束、扣乘客費用的事情,在安安用車、新電出行等平臺上屢見不鮮。

03 新舊大小玩家之爭

亂象過後,剩下了明爭暗鬥。

“美團說要在成都上線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去報名了,當時招了應該有好幾萬司機,本來說去年五月份上線,結果不了了之。”

張可軍跑了幾十年的車,以前是出租車司機,後來網約車一來就入了場,這是他跑的第六年,六年裡他跑壞了兩臺車。在他和他周圍的司機眼中滴滴一直不是最佳選擇,兩年前首汽約車接入私家車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轉站首汽,而美團未能如約上線大多數司機都認為是滴滴背後搞事情。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滴滴是在成都的錦江區登記,美團是去金牛區登,錦江區是成都核心城區,這裡就是滴滴的盤子,它能讓你動?”作為成都本土人士,張可軍對每個城區的定位瞭然於胸。

錦江區在大家眼裡是“有錢,當老大許多年,就是個頭小了點”,金牛區則是“又髒又亂,看起來很窮其實有錢”,而美團與滴滴兩家已明爭暗鬥了幾年。

2017年2月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上線,上線當天王興還在和程維吃飯,吃完以後程維看新聞才知道;第二年3月,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緊接著一個月後滴滴在無錫正式上線外賣。36氪曾報道過,美圖打車上線以後的高額補貼一度讓滴滴處於被動狀態,讓其不得不在上海跟著打補貼大戰,向用戶發優惠短信來保證用戶留存。

所以它要做外賣,美團提交IPO申請後的第四天,滴滴外賣繼無錫、南京、泰州後又登陸一城——成都,至今成都的人都還記得那天滴滴外賣平臺許多商家掛出“訂單火爆暫停配送”的字樣。“現在很多小平臺都能在成都做網約車,唯獨美團沒有上線。”張可軍感嘆道,這就是商場。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跟下圍棋一樣,你一將我一軍,誰也不讓誰,開城計劃落空擱置,今年美團打車又通過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舟專車等服務商,變成聚合模式打車平臺。

這種一鍵呼叫多個不同平臺網約車的模式似乎成為了平臺間博弈的方式,滴滴也接入了第三方秒走打車,5月23號時已經正式在成都上線運營,另外一些平臺是地圖App例如高德、百度等,體量稍微大的如今都在用聚合模式介入、迎戰、抵禦、抑制網約車市場。

而體量小的與不知名新興平臺則想著通過聚合模式讓自己的品牌走出去,比如此前提到的安安用車、旅程專車、及時用車等,萬順叫車沒有接入聚合模式平臺,其爭奪市場的方式讓人無法忍受。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城市交通矛盾之下行業同時亂象叢生,從平臺、司機端蔓延至用戶端,而這種亂象主要發生在新興平臺。

今年3月份AA出行(原AA租車)陷入了員工欠薪風波,並且其深圳公司大部分高管已經離職,雖然公司對外的說法是離職人員並非高管且否認欠薪的說法,但還是有公司的司機向媒體反映:AA租車在深圳很難打車了,還拖欠著司機幾個月的郵費補貼。

陽光出行身上則貼著詐騙司機的標籤,近幾個月許多司機透露或投訴其亂罰款等問題,比如乘客投訴直接的剋扣司機的錢,申訴直接秒回失敗,客服電話幾乎打不通,比如司機註冊駕照未滿三年但平臺依舊審核通過。閉門造車條款錄用無證司機並派單,制定霸王然後獲取高額罰款,青島有司機表示很多人已經被罰到兩三千。

單子接不到,而司機也陷入申訴-被駁回-再申訴的死循環,此前陽光出行在高德上曾被多次下架也正是由於存在的安全隱患,但如今一些城市比如成都依舊能用高德打陽光出行平臺的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乘客的體驗也由於不知名平臺們的湧入而受到嚴重影響。

及時用車從6月到8月的時間一直在瘋狂開城,西安、淄博、濰坊、長沙等都已開通,但其存在打車被司機多扣費用找客服沒人接,選擇招商投資之類的就會馬上有人接聽的問題,其客服在官博上給人的回覆是由於開城數量比較多,客服在處理問題方面壓力比較大。

這種偏急速的方式就造成了團隊的不成熟,從而影響了打車行程的質量,還有的人發微博問:接單不拉人還取消不了訂單,司機不接電話客服找不到人,請問發微博能給我結束行程嗎?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更誇張的現象還發生在妥妥E行身上。武漢一位張先生此前打到了妥妥E行的車,但在沒有等到車來接人的情況下付了314元的車費,還有的乘客直接發微博維權司機接了單,結果起步價的距離收了300多。

可怕的是,這種司機未到達上車地點就開始行程並自行結束、扣乘客費用的事情,在安安用車、新電出行等平臺上屢見不鮮。

03 新舊大小玩家之爭

亂象過後,剩下了明爭暗鬥。

“美團說要在成都上線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去報名了,當時招了應該有好幾萬司機,本來說去年五月份上線,結果不了了之。”

張可軍跑了幾十年的車,以前是出租車司機,後來網約車一來就入了場,這是他跑的第六年,六年裡他跑壞了兩臺車。在他和他周圍的司機眼中滴滴一直不是最佳選擇,兩年前首汽約車接入私家車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轉站首汽,而美團未能如約上線大多數司機都認為是滴滴背後搞事情。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滴滴是在成都的錦江區登記,美團是去金牛區登,錦江區是成都核心城區,這裡就是滴滴的盤子,它能讓你動?”作為成都本土人士,張可軍對每個城區的定位瞭然於胸。

錦江區在大家眼裡是“有錢,當老大許多年,就是個頭小了點”,金牛區則是“又髒又亂,看起來很窮其實有錢”,而美團與滴滴兩家已明爭暗鬥了幾年。

2017年2月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上線,上線當天王興還在和程維吃飯,吃完以後程維看新聞才知道;第二年3月,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緊接著一個月後滴滴在無錫正式上線外賣。36氪曾報道過,美圖打車上線以後的高額補貼一度讓滴滴處於被動狀態,讓其不得不在上海跟著打補貼大戰,向用戶發優惠短信來保證用戶留存。

所以它要做外賣,美團提交IPO申請後的第四天,滴滴外賣繼無錫、南京、泰州後又登陸一城——成都,至今成都的人都還記得那天滴滴外賣平臺許多商家掛出“訂單火爆暫停配送”的字樣。“現在很多小平臺都能在成都做網約車,唯獨美團沒有上線。”張可軍感嘆道,這就是商場。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跟下圍棋一樣,你一將我一軍,誰也不讓誰,開城計劃落空擱置,今年美團打車又通過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舟專車等服務商,變成聚合模式打車平臺。

這種一鍵呼叫多個不同平臺網約車的模式似乎成為了平臺間博弈的方式,滴滴也接入了第三方秒走打車,5月23號時已經正式在成都上線運營,另外一些平臺是地圖App例如高德、百度等,體量稍微大的如今都在用聚合模式介入、迎戰、抵禦、抑制網約車市場。

而體量小的與不知名新興平臺則想著通過聚合模式讓自己的品牌走出去,比如此前提到的安安用車、旅程專車、及時用車等,萬順叫車沒有接入聚合模式平臺,其爭奪市場的方式讓人無法忍受。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知乎上一個問題是,有沒有比拼多多路子還野的公司?有人回答:萬順轎車,牌照之王。

萬順牌照很多,但是知名度卻遠不及滴滴,最關鍵的是其牌照多但是訂單量卻很少,交通部去年7月發佈了一份網約車訂單量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萬順叫車的月訂單總量為1.4萬單左右,滴滴的月平均訂單為8809.1萬。

去年萬順說要上市也沒了後續,還陷入了傳銷的負面,這種負面延續到了今天。前不久重慶永川有乘客爆料一些司機途中不斷傳輸“滴滴以後不方便了,用萬順叫車更好”的信息,也有租賃公司的網約車司機說租賃公司強制其接受萬順轎車的培訓,並在車身貼上萬順的車貼與二維碼。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別的地方,成都有市民反映早上打滴滴一路上司機都在推銷萬順叫車,讓其下載,更有甚者在乘客上車後讓其取消訂單掃二維碼下載萬順叫車App。

"

文|陳蘭

編輯|封成

01 百車約戰

崔明輝再也體會不到多年前跑貨車時,“車輪一響,一天一萬”的日子了,那個職業已經從金飯碗跌落神壇成為辛酸者的代表。

“這些年搞環保,到處限行,拉不到貨,貨車真是沒辦法跑”,而脫了貨車的坑後,他買了輛小轎車跑起了滴滴。

老崔是甘肅人,年輕的時候跑到成都當兵,遇見了自己的妻子,乾脆就把自己的後半生都丟在了這座城市。走進網約車這個行業的時候滴滴正在瘋狂砸錢,老崔吃到了螃蟹肉,儘管去年因滴滴順風車事件導致出行行業深處水生火熱,可今年之前不管是薪資還是環境都還符合他的預期,但過完年後情況就開始變了。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過完年開始跑的頭兩天還好,第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滴滴上單子的單子越來越少。”單子少,意味著收入也對應減少,另一個變化則是有很多不知名的網約車平臺打電話讓他註冊,“反正滴滴單子少,就開始跑別的平臺。”

老崔跑的這個新平臺叫旅程專車,是由一家叫天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約約出行打造的平臺,從七月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司機,而崔明輝並不是個例。

“很多平臺給我打電話,給我很多優惠,旅程專車幾乎是強制性地讓我下了App,但我從來不聽也沒打開過App”。張運達五十多歲了,監管愈發嚴厲之前他一直跑著黑車,合法與違法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前者。

然而如今在他眼裡這個行業遠不如他想象得那麼規範,不經意間他手機裡就多了幾款從未聽說過的平臺司機端。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入侵手機並不是最讓張運達意外的,而是平臺都喜歡給人畫餅,比如萬順叫車說進去就能成為股東,“說得誇張都會死得快,它們就是要找那些有夢想的。”

萬順叫車是三年前成立的出行平臺,兩個月前發佈消息說即將在成都設立西部區域總部基地,“成為股東”其實就是其實施的“合夥人制”,想要股份就要跑完每天100塊錢的單量,然而由於平臺單量的限制,很多司機都是每天給自己刷一百。

司機們都不懂,為何今年有這麼多新舊平臺突然冒出來。2013年誕生的AA用車六年間經過改名AA租車、斥資6000萬購買百輛特斯拉、原CEO王利峰離職創業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更換莊智強為CEO後,又再次更名為AA出行死磕出行領域。

除開萬順叫車、旅程專車、AA出行及秒走打車,別的還有4月份更名“秒走打車” 並開通小程序打車入口的同程打車、從山東出發的安安用車與及時用車、由北京假日陽光環球旅行社開發的陽光出行、新特6月份發佈的新電出行、7月份起在川渝開始運營的玖玖約車以及妥妥E行、恆好用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新舊平臺之外是巨頭與傳統車企的野心。去年背靠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入口正式開啟網約車服務;今年由廣汽集團和騰訊聯合支持的網約車平臺如祺出行已經公測,騰訊還在1月份連續申請了多個與出行相關的商標,比如騰訊出行、騰訊打車等;車企BA陣營中,寶馬去年拿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網約車牌照並悄悄註冊了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

吉利汽車推曹操專車,長城汽車做了一個歐拉出行,上汽集團有享道出行,BMW手捏即行出行,江淮汽車旁邊站的是和行約車,眾泰+福特在網約車領域已經牽手,吉利+戴姆勒則把目光投放在了高端出行市場……

“繼2010年千團大戰以後,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迎來了百車大戰。”張運達內心感到一絲欣喜,他認為這場大戰會像團購時代一樣讓平臺的商家或者司機受益,也會給乘客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元的乘車體驗。

02 行業亂象之困

然而,現實遠不如張運達他們想的那麼性感。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有人給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寫了封意見書,說最近一年成都增加了很多網約車,最明顯的就是去成都城區及周邊加氣站加氣的車輛,排隊時間已經長達2-3小時,跟上一年同一時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如今這麼多的網約車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是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氾濫成災。”

網約車會不會造成城市擁堵一直以來都是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此前流傳一種說法:網約車造堵,共享單車緩堵。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間導致導致美國舊金山交通擁擠的罪魁禍首是兩家網約車公司的汽車Uber和Lyft,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閆懷志也認為,在中國,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城市交通矛盾之下行業同時亂象叢生,從平臺、司機端蔓延至用戶端,而這種亂象主要發生在新興平臺。

今年3月份AA出行(原AA租車)陷入了員工欠薪風波,並且其深圳公司大部分高管已經離職,雖然公司對外的說法是離職人員並非高管且否認欠薪的說法,但還是有公司的司機向媒體反映:AA租車在深圳很難打車了,還拖欠著司機幾個月的郵費補貼。

陽光出行身上則貼著詐騙司機的標籤,近幾個月許多司機透露或投訴其亂罰款等問題,比如乘客投訴直接的剋扣司機的錢,申訴直接秒回失敗,客服電話幾乎打不通,比如司機註冊駕照未滿三年但平臺依舊審核通過。閉門造車條款錄用無證司機並派單,制定霸王然後獲取高額罰款,青島有司機表示很多人已經被罰到兩三千。

單子接不到,而司機也陷入申訴-被駁回-再申訴的死循環,此前陽光出行在高德上曾被多次下架也正是由於存在的安全隱患,但如今一些城市比如成都依舊能用高德打陽光出行平臺的車。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乘客的體驗也由於不知名平臺們的湧入而受到嚴重影響。

及時用車從6月到8月的時間一直在瘋狂開城,西安、淄博、濰坊、長沙等都已開通,但其存在打車被司機多扣費用找客服沒人接,選擇招商投資之類的就會馬上有人接聽的問題,其客服在官博上給人的回覆是由於開城數量比較多,客服在處理問題方面壓力比較大。

這種偏急速的方式就造成了團隊的不成熟,從而影響了打車行程的質量,還有的人發微博問:接單不拉人還取消不了訂單,司機不接電話客服找不到人,請問發微博能給我結束行程嗎?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更誇張的現象還發生在妥妥E行身上。武漢一位張先生此前打到了妥妥E行的車,但在沒有等到車來接人的情況下付了314元的車費,還有的乘客直接發微博維權司機接了單,結果起步價的距離收了300多。

可怕的是,這種司機未到達上車地點就開始行程並自行結束、扣乘客費用的事情,在安安用車、新電出行等平臺上屢見不鮮。

03 新舊大小玩家之爭

亂象過後,剩下了明爭暗鬥。

“美團說要在成都上線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去報名了,當時招了應該有好幾萬司機,本來說去年五月份上線,結果不了了之。”

張可軍跑了幾十年的車,以前是出租車司機,後來網約車一來就入了場,這是他跑的第六年,六年裡他跑壞了兩臺車。在他和他周圍的司機眼中滴滴一直不是最佳選擇,兩年前首汽約車接入私家車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轉站首汽,而美團未能如約上線大多數司機都認為是滴滴背後搞事情。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滴滴是在成都的錦江區登記,美團是去金牛區登,錦江區是成都核心城區,這裡就是滴滴的盤子,它能讓你動?”作為成都本土人士,張可軍對每個城區的定位瞭然於胸。

錦江區在大家眼裡是“有錢,當老大許多年,就是個頭小了點”,金牛區則是“又髒又亂,看起來很窮其實有錢”,而美團與滴滴兩家已明爭暗鬥了幾年。

2017年2月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上線,上線當天王興還在和程維吃飯,吃完以後程維看新聞才知道;第二年3月,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緊接著一個月後滴滴在無錫正式上線外賣。36氪曾報道過,美圖打車上線以後的高額補貼一度讓滴滴處於被動狀態,讓其不得不在上海跟著打補貼大戰,向用戶發優惠短信來保證用戶留存。

所以它要做外賣,美團提交IPO申請後的第四天,滴滴外賣繼無錫、南京、泰州後又登陸一城——成都,至今成都的人都還記得那天滴滴外賣平臺許多商家掛出“訂單火爆暫停配送”的字樣。“現在很多小平臺都能在成都做網約車,唯獨美團沒有上線。”張可軍感嘆道,這就是商場。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跟下圍棋一樣,你一將我一軍,誰也不讓誰,開城計劃落空擱置,今年美團打車又通過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舟專車等服務商,變成聚合模式打車平臺。

這種一鍵呼叫多個不同平臺網約車的模式似乎成為了平臺間博弈的方式,滴滴也接入了第三方秒走打車,5月23號時已經正式在成都上線運營,另外一些平臺是地圖App例如高德、百度等,體量稍微大的如今都在用聚合模式介入、迎戰、抵禦、抑制網約車市場。

而體量小的與不知名新興平臺則想著通過聚合模式讓自己的品牌走出去,比如此前提到的安安用車、旅程專車、及時用車等,萬順叫車沒有接入聚合模式平臺,其爭奪市場的方式讓人無法忍受。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知乎上一個問題是,有沒有比拼多多路子還野的公司?有人回答:萬順轎車,牌照之王。

萬順牌照很多,但是知名度卻遠不及滴滴,最關鍵的是其牌照多但是訂單量卻很少,交通部去年7月發佈了一份網約車訂單量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萬順叫車的月訂單總量為1.4萬單左右,滴滴的月平均訂單為8809.1萬。

去年萬順說要上市也沒了後續,還陷入了傳銷的負面,這種負面延續到了今天。前不久重慶永川有乘客爆料一些司機途中不斷傳輸“滴滴以後不方便了,用萬順叫車更好”的信息,也有租賃公司的網約車司機說租賃公司強制其接受萬順轎車的培訓,並在車身貼上萬順的車貼與二維碼。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別的地方,成都有市民反映早上打滴滴一路上司機都在推銷萬順叫車,讓其下載,更有甚者在乘客上車後讓其取消訂單掃二維碼下載萬順叫車App。

網約車亂象:混戰2019

面上打著滴滴的旗號背地裡不顧市場規則傳銷式的宣傳萬順叫車,受到傷害的除了乘客、滴滴以及萬順自己,還有被利用的聚合平臺。

高德等地圖App首當其衝,幾乎成為了背鍋俠。微博上許多投訴這類網約車品牌時,都會拉上高德,有的人是出於信任用高德打車,有的人則是出於品牌知名度使用高德,然而在新舊平臺亂象問題之下,髒水除了湧向網約車行業,還潑向了高德等。

網約車市場經歷了多年的發展普及與規範後,原以為到了今天能給消費者一個更安全、更便捷、更理想的出行環境,但誰也沒想到迎來的是各種玩家各種姿勢的入局,以及越來越混亂的場景和直線下降的體驗。

就像甘地說的,毀滅人類的有七件事,沒有原則的政治、沒有犧牲的崇拜、沒有人性的科學、沒有道德的商業、沒有是非的知識、沒有良知的快樂以及沒有勞動的富裕。

如今把這七件事放在出行行業,同樣適用。

(應受訪者要求,文章司機均為化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