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網約車監管持續加劇 百萬罰單之後滴滴又“吃”罰單'

"

每經記者 劉洋 每經編輯 王麗娜

8月13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官方微信號——“上海交通”發佈文章稱,近日,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對“滴滴”“美團”“享道”“首汽”等互聯網出行平臺進行上戶執法檢查。檢查發現,滴滴出行平臺上的不合規車輛佔比超82%;美團打車在“黑名單預警”中佔比也逾15%。

文章提及,此輪檢查是繼7月以來的第二次聯合檢查。此前第一輪檢查中,執法部門對平臺開出罰單114張,其中,滴滴出行遭處罰550萬元,美團打車遭處罰147萬元。而在此輪檢查中,檢查組亦對滴滴開具2張10萬元的罰單;對美團打車開具3萬元的處罰決定書。

不僅如此,文章還提及,針對各大平臺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且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況,根據相關法規,上海市交通執法部門將提請通信管理部門,根據執法檢查情況依法依規處置,直至作出暫停發佈、下架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6個月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處置等處罰。

對此,8月14日,滴滴出行方面迴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正積極與主管部門溝通,持續推進網約車合規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啟信寶數據顯示,目前“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收到的行政處罰共有3126份。其中,僅7月30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就收到合肥市交通運輸管理處開出的25張罰單,合計被罰款73萬。且從今年1月至今,滴滴出行不斷被溫州、杭州、紹興、寧波、日照、廈門、合肥等城市給予行政處罰。

"

每經記者 劉洋 每經編輯 王麗娜

8月13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官方微信號——“上海交通”發佈文章稱,近日,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對“滴滴”“美團”“享道”“首汽”等互聯網出行平臺進行上戶執法檢查。檢查發現,滴滴出行平臺上的不合規車輛佔比超82%;美團打車在“黑名單預警”中佔比也逾15%。

文章提及,此輪檢查是繼7月以來的第二次聯合檢查。此前第一輪檢查中,執法部門對平臺開出罰單114張,其中,滴滴出行遭處罰550萬元,美團打車遭處罰147萬元。而在此輪檢查中,檢查組亦對滴滴開具2張10萬元的罰單;對美團打車開具3萬元的處罰決定書。

不僅如此,文章還提及,針對各大平臺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且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況,根據相關法規,上海市交通執法部門將提請通信管理部門,根據執法檢查情況依法依規處置,直至作出暫停發佈、下架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6個月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處置等處罰。

對此,8月14日,滴滴出行方面迴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正積極與主管部門溝通,持續推進網約車合規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啟信寶數據顯示,目前“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收到的行政處罰共有3126份。其中,僅7月30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就收到合肥市交通運輸管理處開出的25張罰單,合計被罰款73萬。且從今年1月至今,滴滴出行不斷被溫州、杭州、紹興、寧波、日照、廈門、合肥等城市給予行政處罰。

地方網約車監管持續加劇 百萬罰單之後滴滴又“吃”罰單

圖片來源:啟信寶截圖

自網約車新政實施以來,所謂合規,意味著需人、車、平臺三證合一。新政之下,網約車本質上與出租車無異,對於司機而言,需“持證上崗”,車輛亦需“持證載客”。以北京為例,更要求網約車司機需要為北京戶口。

按此要求,符合條件的運力,實則少之又少。換言之,按照最嚴格意義的要求,所有網約車平臺,將被削去大量運力,出行霸主滴滴無疑首當其中。也因此,滴滴從今年5月開始試水聚合模式,目前已接入秒走打車、如祺出行、東風出行等網約車服務商。而“復甦”後的美團打車,亦在今年4月開始推出聚合模式。

此外,今年6月13日,上海一名滴滴司機(為非法網約車)在躲避運管執法時緊張失控,造成多名人員受傷。次日(6月14日),上海交通委執法總隊約談滴滴,對滴滴提出6條網約車平臺合規化要求,包括“全面自查統計梳理平臺內無網絡預約租車資質的註冊車輛並作清退(2019年6月底前)”等具體內容。

監管加劇之下,合規與運力之間的張力已成為出行平臺面臨的核心議題。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合規化的進一步落地,合規司機、車輛之於網約車平臺已近乎核心資產,對其爭奪,未來只會愈演愈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