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行業發展趨勢

電子商務 市場營銷 化妝品 海淘 鮑躍忠新零售 2019-06-16

鮑躍忠新零售論壇:百貨行業發展趨勢

本文是鮑躍忠新零售論壇組織的第86場專題分享。

本次分享特邀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祕書長楊青松先生。

楊輕鬆先生:

各位好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百貨的事兒。之前大家聽品類管理、生鮮社區電商、營銷比較多,專門講百貨的不多。所以我今天就專門只講百貨四個方面的情況,優勢、發展特點、問題趨勢和方向。我想通過40分鐘左右時間,把百貨的情況說清楚。

百貨這兩年唱衰的聲音比較多,無論是媒體還是行業,還是所謂專家學者,大家都不太看好百貨,覺得百貨沒有什麼發展了,總體的趨勢都在下降。

其實下降是所有業態的共同特點,包括超市、專業店、電商等等,除了少數新興的像社區電商還在保持快速發展,大部分業態增幅都有明顯的下降。百貨在其中還不能算是最差也不能算是最好的,但是它的優勢和劣勢還是相對比較明顯的。

百貨行業發展趨勢

有一個觀點,百貨業是各個業態的始祖,或者說叫業態之母。我們無論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店、專賣店等等,基本上都是從百貨業態裡邊分化出來的。所以這個業態在我們定義百貨業業態的特點當中,它有很多獨特的方面。

我們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也做了一些統計,每年有一些行業的分析報告。我們18年的行業統計一共拿到了90個企業的樣本,都是百貨類的公司。統計結果是百貨店的銷售總額是增長了4.2%,利潤增長了6.4%,經營面積增長了2.1%。

從我們十年的統計的數據的情況來看,應該說是處於一個V型的底部的空間。也就說我們在2010年前後是兩位數的增長,2015年2016年是7%、8%這樣的增長,現在是4%的增長。

接下來我就進入到具體的提綱內容。

第一部分百貨的優勢。

百貨大家認為百貨發展都不太好。其實百貨有很多優勢是其他行業、其他業態不可比擬的。比如說第一它的位置非常好,幾乎所有的百貨要麼是在城市的中心、商業區的中心,要麼是區域的中心。所以這個位置的優勢是任何其他業態都不可比擬的。

位置的優勢意味著他可以有很多的收益附加值,比如說租金,比如說聚客能力,比如說它轉移或者說叫調改、轉型,它的空間比較大。對於他的收益來講,其實不會受到任何損失。

第二個百貨業的優勢就是它的資產非常輕,因為它是聯營,是品牌商在進店經營,所以商品不佔用百貨店的任何資金。人員基本上也是最輕的,甚至一個樓層就幾個人管理,十幾萬平的百貨店,就是兩三百人都可以來把它管起來。所以資產上它成本非常低,相對來講,它也有一個比較低的管理成本,資金上它的風險也非常低。

這裡我們可以以超市大賣場的情況來比較:超市大賣場,儘管它有一個月或者60天的賬期,但是這個錢畢竟是要付的,不過拖的賬期時間越長,產生的風險越大,曾經發生過。有的超市因為拖欠貨款、被搶貨、堵門,然後被迫倒閉關門,都發生過這種案例。

但是百貨幾乎不可能有這種情況發生。因為我們的資金,我們的商品都是服務商的,中國的百貨也不可能發生像美國的百貨業這樣。美國的百貨譬如西爾斯百貨,大家都知道在進行破產重組。他破產的原因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它經營的都是自己的商品,幾乎百分之百的自營,所以他任何資產、資金上的問題,資金的斷裂,日積月累,它幾乎迴轉不了,翻不了身,破產倒閉只能是他唯一的出路。但是在中國百貨業,最多我就關幾家效益不好的店,我企業成本大幅壓縮,相反我這個公司的利潤會得到明顯的提升,這個在我們有一些百貨上市公司案例中也有一些體現。

第三個百貨的特點品類聚集能力比較強。這個是相對於購物中心,相對於奧萊等等我們來講它的品類的聚集能力。比如說化妝品,甚至一個樓層、兩個樓層,2萬平米、3萬平米,我都可以做化妝品,我可以集聚所有的化妝品品牌,比如說服裝,比如說鞋,所以品類的聚集能力,應該說是其他業態沒有能力相比的,當然這種品類聚集能力也是一個業務能力的表現,儘管我們自己沒有采購能力,但起碼我們可以把品類做一些集合,這樣也是他品類集聚能力的表現。

但說了我們三個百貨的主要優勢,位置好、資產輕、品類聚集能力強,我再說一下百貨的問題。

第二部分百貨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條最主要的就是商品價格缺乏競爭力,我們所有人都有感受。一件襯衫可能一兩千塊錢,甚至更貴,但是在線上或者是通過海淘價格只有幾百塊錢就可以拿下來。

這個價格競爭力其實不僅僅是百貨業自身的問題,它其實是傳統分銷模式的問題,傳統的經銷代理、總經銷、總代理層層的環節。所以從百貨自身來講,它是很難或者說不太容易打破這個傳統的經銷模式,當然百貨的價格會缺乏競爭力,

其實還有一條大家都詬病的問題,沒有自營,缺乏核心的自營能力,這個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是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就是自營到底多大合適在中國百貨業現有的能力水平下,是不是要很大範圍的去擴大,目前來講是有很多的爭議的。

比如自營最主要問題,資金佔壓能力,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資金水平?1億、2億的利潤算是很好的利潤,比如說我們10%的自營,我們能不能有這樣的資金水平,第二,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買手?買手支不支持。第三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的考核和容錯的機制。也就是說我把這個商品引進來,可能會造成積壓、資金佔壓,從企業的考核上能不能容忍我們的買手犯這樣的錯誤,能不能從長遠的方式來培養和考核他。如果說我們的企業或者說有些國有企業的一些國資管理部門,他不能容忍企業犯這樣的錯誤,資金在壓、庫存積累、企業虧損等等。由此造成的問題,造成企業的管理者受到牽連,位置甚至受到影響。

第二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體驗和互動不足。現在大家都認為做百貨是要體驗互動,要娛樂,要有休閒,不僅僅是購物的需求。但是我們傳統百貨因為體量的限制,因為還有品類組合的水平等等問題,體驗和互動明顯的不足,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比如說前不久蘇寧收購了萬達百貨,萬達儘管是一個很大的集團,但是在體驗互動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改成為蘇寧廣場之後,還是有希望在這方面有所提升。

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百貨企業大家都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但是轉型又遇到阻力,阻力是什麼?第一個就是體量所限,你引進一些體驗類項目的空間是不夠的。第二個就是我們改造水電氣等等是比較困難,有些比較老的建築,或者有一定的消防隱患等等,這樣是不太容易做出品類變化的。我們現在也有一些企業,在做一些閉店或者是準備和調整,大部分是與這個相關的。

第四個主要問題,成本壓力在繼續提升,有很多中間環節,百貨企業不能把控供應鏈,在渠道上層層加價,最終到手裡的價格偏高,和電商比競爭力就是明顯的欠缺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做的好的百貨企業,業績好的百貨企業,大多數是在差異化的商品經營、供應鏈能力的把控,還有包括自產、自營在這幾個方面做的比較好,化解了成本壓力,也把終端的價格壓的比較低,有一定的競爭力。

第三目前百貨業經營的現狀:

第一個特點就是線上線下融合,現在已經看到效果了,這裡面最簡單的就是我們現在的手段更多樣化,做法更務實,接地氣了。原來我們百貨的電商做了很多,百聯、王府井、廣百等等都做了很多電商,直接做PC網站、APP等,但是效果都不明顯。

我們現在的做法更多樣化,比如說APP、小程序、公眾號等。這裡邊有一些比較突出的案例,比如說銀泰,銀泰它利用它喵街APP在線上和線下實現同價,線上購線下提貨,或者退貨、客服都可以來解決。在不同的店購買,異店之間可以進行退換貨,這個都是基於它強大的線上能力,打通了線上,才能實現這樣的功能。

另外一個案例就是漢光百貨也是化妝品自營經營的非常好,它就是通過相對簡單的微信,向顧客推送個性化的商品,個性化的信息來擴大它的銷售。

第二個特點是企業的併購重組持續深化,案例越來越多,或者說大型的併購不斷髮生。

我們看這些併購案例總體上是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行業集中度加速,就是說百貨併購百貨擴大規模,增強併購方的市場能力。

第二個特點是向上遊延伸,在供應鏈上延伸。比如說王府井認購千百度品牌的一部分股份,大商投資了澳洲的食品公司,銀泰自己開設買手的集合店,自己經營,通過買手集合店來擴大開店的速度和數量。

第三個特點就是自採自營的模式是在深入的探討,自營模式不能一刀切,一概而論,他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但是從長遠看,從企業發展的大趨勢來看,自營一定是方向,只不過說現在我們條件、能力適不適合,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去發展?

現在有很多百貨企業在自營方面做得非常好,比較突出的安德利百貨等等,包括百百盛現在直營比例也佔20%左右。王府井有夢工廠內部的創業項目,他很多的商品開發,自營的方式。包括新世界也開發了N加自營的方式,漢光的化妝品大部分都是直營的。

第四個特點是集合店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集合店它是百貨裡邊某一品類,或者是說關聯的品類的組合。集合店一個是聚客,通過在有限空間裡面,把關聯商品組合起來,達到聚客的效果提高效率。所以集合店是這一兩年裡面發展比較快的一種模式。

集合店從經營主體上來分的話就是兩類,一類是零售商開的集合店,這裡邊有銀泰的生活選集,百勝的BEAUTY店,還有品牌商的集合店,比如太平鳥的集合店,雅戈爾的集合店,還有第三方的集合店,像絲芙蘭,這是非常典型的集合店。

集合店傳統上是以服裝、化妝品這兩類為主,但是現在也在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比如說有一些奢侈品,也有集合店,比如說有些娛樂的項目也陸陸續續有一些集合店的嘗試。

第五個特點就是我們企業在聚客當中,ip營銷、文化營銷和體驗營銷成為常用的手段。這裡的案例就比較多了,比如說王府井的京味文化夢工廠,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方式。上海一百在突出上海元素,在他18年改造的過程當中,突出弄堂、夜上海等等這樣的上海的主題。另外像中國單店最好的百貨店SKP、K11等,都是通過有一些文化藝術信息的陳列,成為消費者的打卡地,即使不去購物,也願意到裡面去逛一逛,拍個照。

第六個特點會員營銷得到了深刻的關注。會員營銷對於百貨來講是非常重要,因為百貨它在人、貨、場三個裡面,貨涉及的程度不深,但是對於人和場他是要千方百計抓好經營的,人的方面就是會員,通過大數據,藉助第三方,AI技術手段,現在有很多案例,現實百貨的會員營銷做得有明顯的提升。

第四部分百貨發展的趨勢。

第一個,百貨發展總體的趨勢是向好的,是有非常好的一個成長的空間。總體向好的原因,我們可以從正面和負面兩個方面來分析,負面來講對百貨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一個就是限制三公消費,反腐,第二就是電商的分流。

這兩個影響已經基本上都消化完成了,現在是比較平緩略有影響,但已經不是受影響最大的時候了。其他一些影響,比如說購買能力、分流,可能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我們借用一句話來說,對於百貨來講,現在是利空出盡了。

從正面來看,現在政策上的利好,比如促進進口、關稅下調等,這是有利於百貨的商品升級和價格下降。另外電商法也限制了海外代購的無序發展,促進了我們一些高端商品的迴流。消費升級總體上大方向肯定是升級的,是在不斷的個性化、娛樂化,或者是說根據個人愛好喜好有這樣的空間,所以總體上來看,百貨是有很好的一個成長的空間。

第二個趨勢一定是線上線下的結合,線下更多的採用線上的工具。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社群營銷、APP等等,這個手段上已經各種花樣,功能上我們也是實現了很多的,不僅僅是商品查詢、訂購,物流、會員維護、積分、優惠券、儲值卡等等這個作用,也都有明顯的案例。

第三個趨勢就是體驗式消費。面對現在九五後、00後對體驗或者時尚的生活方式追求,接下來這種ip、藝術、文化、娛樂、餐飲,包括親子等等這種各種各樣的體驗式的元素,一定會越來越多地融入到百貨當中。

第四個趨勢,將來的百貨更多的是要看區域百貨,或者說叫區域百貨優勢明顯。區域百貨它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優勢,比如說它機制比較靈活,它一般是民營,他又能適應本地區的特點,在本地區的品牌形象比較好,同時它又是本地的時尚購物中心,大家願意到這來買時尚和高端的消費品,所以這些區域百貨在不斷的創新,我們也看到很多案例,儘管大的行情不好,但是我們區域百貨仍然保持銷售和利潤的比較快速增長。

最後一個趨勢就是我們百貨和購物中心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特別是一些百貨和社區型購物中心,城市購物中心,它們之間的界限已經很難分得清了。最近北京的長安百貨、長安商場都在改造,方向都是在往社區型購物中心進行調整,所以方向上來說,購物中心有百貨化的趨勢,百貨有購物中心化的趨勢,兩者之間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