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社交媒體上最近流行著一個關於車企的段子。跟德國三大車廠有關的內容是:“寶馬研究操控,奔馳研究舒適豪華,大眾汽車研究中國人。”今年6月,就連大眾汽車的CEO迪斯也公開承認:“當下,大眾汽車實際上成了一家非常有中國烙印的企業”。

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核心品牌“大眾汽車”(Volkswagen)全球銷量的一半都是中國市場貢獻的。中國也是大眾集團旗下豪華品牌奧迪和保時捷最大的單一市場。另外,中國市場也貢獻了大眾汽車集團近一半的利潤。

其實,對寶馬和戴姆勒(奔馳母公司)來說,中國也已經成為最大的單一市場和利潤來源了。

那麼,除了汽車行業以外,德國還有哪些重要的行業一旦離開中國市場就會元氣大傷?德國經濟到底有多依賴中國?

德國有個很牛的半導體企業

德國有個很牛的半導體公司,名字叫英飛凌。如果大家對英飛凌這個名字比較陌生的話,那總會知道大名鼎鼎的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公司吧?英飛凌的前身就是西門子的半導體業務部門,在1999年從西門子獨立出來了。

中國已經是英飛凌最大的市場,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佔到了英飛凌全球銷售額的25%,而德國本土的銷售額也只佔了15%而已;美國市場則佔了9%,遠遠低於中國市場。

英飛凌去年剛剛有兩個很關鍵的項目在中國啟動:一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

這不是開玩笑:大眾汽車CEO承認了,這家德國公司已經中國化了

英飛凌的芯片

2018年3月,英飛凌與上汽集團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這意味著英飛凌將與上汽集團一起發力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的核心零部件,積極掌控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此外,與上汽的合資有助於英飛凌擴充產能,進一步鞏固和增強英飛凌在汽車半導體市場的龍頭老大地位。得益於上海對新能源汽車的種種優惠政策,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卓有建樹、成績斐然。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英飛凌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業務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在節能減排需求和各國政府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產業最近幾年的最大風口,這在中國汽車市場表現尤其明顯。有市場調研公司曾經預測,至2020年,中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產量將達到200萬輛,2024年更會飆升至430萬輛,這意味著全球預期總需求量的45%。中國汽車市場對半導體器件的需求增長將極為誘人。英飛凌作為全球範圍內半導體器件的重要玩家,不僅不可能捨棄這一市場的巨大需求,反而需要鞏固在這一市場的地位。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2018年6月,英飛凌與阿里雲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根據這份備忘錄,這兩家公司將共同推進物聯網在智慧生活和工業製造等領域的應用,幫助中國企業和城市實現數字化升級。英飛凌將憑藉自身在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經驗,與阿里雲的物聯網操作系統開展合作。雙方還將進一步探討物聯網領域的安全標準,並在電商渠道方面開展合作。

英飛凌屬於德國DAX指數的30家大型企業。這30家德國大型企業的16%的銷售額來源於中國市場,並且中國市場銷售額的增長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對很多德國企業來說,中國是無法捨棄的製造基地和市場。

德國經濟嚴重依賴外貿出口

德國是個出口導向型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倡導者和最大受益者之一。德國近一半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由出口創造的

2017年,德國出口額為12794億歐元,進口額為10346億歐元,貿易順差達到2449億歐元,僅次於中國。2018年,德國出口總額更是達到13179億歐元,再創新高;進口總額達到10900億歐元,貿易順差為2278億歐元。如果按人均出口量計算,德國位列全球第一,這一點毫無懸念。

實際上,德國也間接受益於中國的鉅額出口,因為在中國生產出口商品的工廠裡用到的很多機器、設備和工具都是德國製造的。中國可是德國商品最大的進口國。不過,作為“世界工廠”,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大加工組裝國,但是目前主要處於全球產業價值鏈的終端,而德國主要出於價值鏈的上游。

與大部分以服務業為優勢產業的歐美髮達國家相比,德國企業生產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不僅為發達國家所需,更是眾多新興市場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進程所急需的,並且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高端消費人群也傾向於消費掛著“德國製造”標籤的高檔汽車等產品。

這不是開玩笑:大眾汽車CEO承認了,這家德國公司已經中國化了

德國易北河岸邊的港口

連年強勁的外貿出口不僅促進了德國的經濟增長,還增加了德國人的收入。按照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的統計,從1990年冷戰結束至今,在德國人均年收入的增長中有1151歐元是完全得益於自由貿易的,與此相比,美國居民的年增長幅度就有點可憐了,“只有”445歐元。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的發展模式和德國經濟的成功正是基於最大程度的自由貿易。但是,如果貿易流通遭到人為限制和衝擊,德國經濟和德國企業的經營必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本來,在整體經濟發展陰雲密佈的歐盟內部,德國經濟發展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得益於創紀錄的超低失業率,德國人民的消費熱情高漲,內需強勁,企業也樂於投資,所以2019年上半年的德國經濟總體上比2018年要好。不過,受累於整體低迷和前景不明朗的世界經濟形勢,德國的化工和製藥行業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已經同比下降了3.8%,產量更是下降了6%。法蘭克福DAX指數的30家大型企業在第一季度的息稅前利潤總計下降了20%。

作為德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機械設備行業可能即將面臨一場很大的危機。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已經兩次下調了生產計劃,並且預計今年很有可能將是負增長。很多企業的訂單數量也在大幅減少,已經有一批企業開始實施所謂的“短時工制度”了。上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是在2009年,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出現生產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德國的機械製造行業嚴重依賴出口,而美國發起的這一波貿易保護主義使德國的這一核心支柱行業躺槍。

2018年,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4%,在主要的發達國家裡,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不過,鑑於世界經濟大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德國的經濟研究機構和智庫近期紛紛下調了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德國聯邦政府本來預計201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增長1%,但是近期已經下調至0.5%。

德國企業越來越願意跟中國做生意

如今,德國企業越來越珍視與中國的良好的經濟合作關係,德國人和德國企業對中國的看法也原來越積極

德國中小企業的數量達到330多萬家,佔德國企業總數的99.7%。而50%的德國中小企業有出口業務。在製造業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70%。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德國的商業銀行做了一項調查。根據這項調查,在有計劃將生產外遷的中小企業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會選擇中國作為新的製造基地30%的德國中小企業認為中國是值得信賴的、靠譜的業務夥伴,只有17%的中小企業認為美國靠譜。也就是說,德國人更願意跟中國人做生意。

這不是開玩笑:大眾汽車CEO承認了,這家德國公司已經中國化了

德國中小企業的車間工人在工作

雖然部分德國企業和德國媒體越來越擔心“中國製造”崛起後會成為“德國製造”的勁敵,但是,一方面這個過程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另外一方面中國和德國的經濟其實更多地呈現出互補性。最起碼在目前中國製造的主要是中低端產品,而德國製造的強項是中高端產品。“德國製造”在全球有著優良的口碑,德國企業技術先進,充滿創新活力,不過德國勞動力成本較高,本土市場較小,而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市場廣闊,人力成本較低,“中國製造”所需要的很多機器和設備都是“德國製造”。

很明顯,德國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德國。在國際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今天,中國和德國的經濟合作與往來只會越來越密切。

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趙振勇,曾在德國留學和工作,著有《創新與管理4.0:德國企業經營及實體經濟成功之路》一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