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

在今年 3 月份日內瓦車展時,大眾展出以 MEB 電動模塊化底盤打造的越野概念車 ID Buggy,前後軸可以搭載 1 具電動馬達組成四輪傳動系統,不過畢竟只是以概念車的身份亮相,並未表現其越野性能。而就在本屆圓石灘車展上,ID Buggy 離開了展示臺,首度進行實際越野表演。

"

在今年 3 月份日內瓦車展時,大眾展出以 MEB 電動模塊化底盤打造的越野概念車 ID Buggy,前後軸可以搭載 1 具電動馬達組成四輪傳動系統,不過畢竟只是以概念車的身份亮相,並未表現其越野性能。而就在本屆圓石灘車展上,ID Buggy 離開了展示臺,首度進行實際越野表演。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Buggy 其實並非全新車名,將時間倒回至 60 年代,大眾將甲殼蟲改裝成越野沙灘車,當時取名就叫做 Buggy。而 2019 年所推出的概念車 ID Buggy,在設計上可以明顯看出運用了來自不少 60 年代經典 Buggy 的元素,比如說那雙座無門、無車頂的配置便是最鮮明的例子。

"

在今年 3 月份日內瓦車展時,大眾展出以 MEB 電動模塊化底盤打造的越野概念車 ID Buggy,前後軸可以搭載 1 具電動馬達組成四輪傳動系統,不過畢竟只是以概念車的身份亮相,並未表現其越野性能。而就在本屆圓石灘車展上,ID Buggy 離開了展示臺,首度進行實際越野表演。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Buggy 其實並非全新車名,將時間倒回至 60 年代,大眾將甲殼蟲改裝成越野沙灘車,當時取名就叫做 Buggy。而 2019 年所推出的概念車 ID Buggy,在設計上可以明顯看出運用了來自不少 60 年代經典 Buggy 的元素,比如說那雙座無門、無車頂的配置便是最鮮明的例子。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ID Buggy 採用大眾集團的 MEB 電動化模塊底盤,首款採用該底盤打造的量產車為日前發表但仍為交車的 ID 3 電動掀背車。至於 ID Buggy 是否也有機會推出量產版本,目前 大眾 並沒有給予任何確切的說法,目前所推出的 ID 概念車多半具有足夠的市場潛力,幾乎最終都會推出量產版本,唯有 ID Buggy 看起來前途渺茫。

然而根據大眾集團銷售與營銷主管 Stackmann 的說法,現在看到的 ID Buggy 其實已經擁有量產化的條件,是準備就緒的前期設計車款,而非單純展示作品。這番談話似乎又暗示了 ID Buggy 量產化的可能性,只不過最終會不會掛上大眾品牌徽章,那就不一定了。

"

在今年 3 月份日內瓦車展時,大眾展出以 MEB 電動模塊化底盤打造的越野概念車 ID Buggy,前後軸可以搭載 1 具電動馬達組成四輪傳動系統,不過畢竟只是以概念車的身份亮相,並未表現其越野性能。而就在本屆圓石灘車展上,ID Buggy 離開了展示臺,首度進行實際越野表演。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Buggy 其實並非全新車名,將時間倒回至 60 年代,大眾將甲殼蟲改裝成越野沙灘車,當時取名就叫做 Buggy。而 2019 年所推出的概念車 ID Buggy,在設計上可以明顯看出運用了來自不少 60 年代經典 Buggy 的元素,比如說那雙座無門、無車頂的配置便是最鮮明的例子。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ID Buggy 採用大眾集團的 MEB 電動化模塊底盤,首款採用該底盤打造的量產車為日前發表但仍為交車的 ID 3 電動掀背車。至於 ID Buggy 是否也有機會推出量產版本,目前 大眾 並沒有給予任何確切的說法,目前所推出的 ID 概念車多半具有足夠的市場潛力,幾乎最終都會推出量產版本,唯有 ID Buggy 看起來前途渺茫。

然而根據大眾集團銷售與營銷主管 Stackmann 的說法,現在看到的 ID Buggy 其實已經擁有量產化的條件,是準備就緒的前期設計車款,而非單純展示作品。這番談話似乎又暗示了 ID Buggy 量產化的可能性,只不過最終會不會掛上大眾品牌徽章,那就不一定了。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ID Buggy 是大眾「經典再設計」計劃的一份子,其他成員還包括從 Transporter 啟發而來的 ID Buzz。集團也在考慮會採用類似模式評估純電動甲殼蟲復興的可能性,不過他們也表示同時仍有多款類似產品還在考慮當中,一切都尚未定論。

"

在今年 3 月份日內瓦車展時,大眾展出以 MEB 電動模塊化底盤打造的越野概念車 ID Buggy,前後軸可以搭載 1 具電動馬達組成四輪傳動系統,不過畢竟只是以概念車的身份亮相,並未表現其越野性能。而就在本屆圓石灘車展上,ID Buggy 離開了展示臺,首度進行實際越野表演。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Buggy 其實並非全新車名,將時間倒回至 60 年代,大眾將甲殼蟲改裝成越野沙灘車,當時取名就叫做 Buggy。而 2019 年所推出的概念車 ID Buggy,在設計上可以明顯看出運用了來自不少 60 年代經典 Buggy 的元素,比如說那雙座無門、無車頂的配置便是最鮮明的例子。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ID Buggy 採用大眾集團的 MEB 電動化模塊底盤,首款採用該底盤打造的量產車為日前發表但仍為交車的 ID 3 電動掀背車。至於 ID Buggy 是否也有機會推出量產版本,目前 大眾 並沒有給予任何確切的說法,目前所推出的 ID 概念車多半具有足夠的市場潛力,幾乎最終都會推出量產版本,唯有 ID Buggy 看起來前途渺茫。

然而根據大眾集團銷售與營銷主管 Stackmann 的說法,現在看到的 ID Buggy 其實已經擁有量產化的條件,是準備就緒的前期設計車款,而非單純展示作品。這番談話似乎又暗示了 ID Buggy 量產化的可能性,只不過最終會不會掛上大眾品牌徽章,那就不一定了。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ID Buggy 是大眾「經典再設計」計劃的一份子,其他成員還包括從 Transporter 啟發而來的 ID Buzz。集團也在考慮會採用類似模式評估純電動甲殼蟲復興的可能性,不過他們也表示同時仍有多款類似產品還在考慮當中,一切都尚未定論。

大眾已經不是那個大眾,不然怎會想量產這樣的車呢?

從動力來看,ID Buggy 不算非常突出,但是輕量化加上耐候設計的內裝,搭配可增加前軸電動馬達建構四驅系統的擴充性,相信有潛力成為一款讓人著迷的 fun car。

ID Buggy 在後軸安置的電動馬達可輸出 202 匹馬力,從 0 到 100km/h 加速只需要 7.2 秒,搭配 62kWh 電池,WLTP 最大行駛距離為 250 公里。之所以採用後輪驅動的設定,是為了反應當年 Buggy 的後驅配置。不過就和其他 MEB 底盤開發的車款一樣,ID Buggy 也可以在前輪軸增加電動馬達,提升動力並構成四輪驅動系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