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才:禹王傳說的守護者

大禹 黃河 龍羊峽 社會 青海新聞網 2017-06-15

編者按

悠悠河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海東兒女。在建設更具實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現代化新海東進程中,每天都發生著許許多多的海東故事,這些故事中,有你有我也有他。

講好海東故事,需要我們行進在路上,將更多的筆觸和鏡頭對準基層和群眾。因為在路上,心中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中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中才會有感動。

海東時報啟動主題採訪活動“海東故事”,您的故事,我來訴說。我們將用心去講述您的故事,講述精彩的海東故事。

在海東市民和縣禹王峽景區的門口,放著一塊灰白色的石碑,石碑上寫道:“大禹治水者到三川,腳印哈留給了人間。黃河的古事傳民間,大禹是治水的好漢。”寫下這段順口溜的老人,名叫馬進才,自1994年起他決定“丟下公家飯”來守護禹王峽,守著禹王峽的山山水水,守著大禹治水的傳說,這一守就是數十年。

毅然決然的決定

上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下海潮”,而今天記者向你敘述的故事裡的主人公,同樣也在這個時期辭去了峽口村村書記的職務,但他卻沒有選擇追隨“下海”潮流,而是默默無聞地選擇守護這片自己長大的地方。起初,這裡並不叫禹王峽,而被喚作寺溝峽,除了山水顯得清秀,它與其守護者馬進才一樣默默無聞。

過去寺溝峽(禹王峽)尚未受到任何關注,但大禹的傳說很早以前就流傳在這裡。據馬進才回憶,小時候隨爺爺來這兒放羊,就時常聽他指著這裡的一塊塊巨石講述大禹治水的故事。馬進才的爺爺早年是名水手,通過筏子從青海龍羊峽到銀川青銅峽上運輸木頭與糧食,見多識廣的爺爺對禹王峽的故事很是瞭解,哪裡是大禹治水的祭祀臺,哪裡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腳印……這些故事都通過爺爺的娓娓道來深深地印刻在馬進才的記憶當中。

當時,由於缺乏保護意識,許多石頭都被人們拾撿回家,或者乾脆扔進了黃河。1994年,馬進才還在任峽口村村支書一職,看著類似的情況,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起兒時爺爺給他講過的大禹傳說。於是,他便做出了一個讓親朋好友都意想不到的決定:辭去“公家飯”跑去寺溝峽(禹王峽)守山。他說:“這是大禹遺蹟、大禹文化,必須要受到保護!”

馬進才:禹王傳說的守護者

景區內茁壯成長的樹木

汗水凝結的年輪

馬進才一開始沒有細想過,除了進峽守住大禹的遺蹟,他還需要做什麼。在守山的過程中,他看到不少遊人來到山上無處納涼,於是生出了要種樹的念頭。聽到馬進才的打算,村裡就有老人來勸說,“這山上是種不出樹的,祖祖輩輩都沒能種出樹來!”

山上的樹木不好成活,如果沒有充足的水分就根本無法存活,要想種樹首先就要解決灌溉問題。馬進才收集了不少瓶瓶罐罐,遇到雨雪天氣就靠這些瓶罐蓄水解決樹苗的灌溉問題。但通常還是要靠他下山到黃河裡擔水。從黃河邊到山上一個往返要走4公里路,一桶水40斤,而每擔一次水卻只能澆四棵樹,說起這些,馬進才憨笑著告訴記者:“守著黃河哪能沒水吃?”

解決了灌溉問題,馬進才開始愁樹苗的來源。閒暇時,他喜歡在村裡轉一轉,遇到有樹苗的人家,就會請別人將樹苗送給自己。鄉親們雖然不理解,但都樂意將樹苗送給他。寺溝峽(禹王峽)山體陡峭,加之山上都是些羊腸小道,要想從山底將樹苗運到山上,是一件很難的事。馬進才在這裡所植的每一棵樹都是他一次又一次背上山的。有幾次,為了將樹苗運到山上,他甚至差點摔入幾十米深的河谷……

靠著這種愚公一般的精神,馬進才種活了這個山頭的第一棵樹。從一開始計劃一年種活一棵,到有經驗後,又計劃一年種活兩棵,到最後越種越多,這一種就是幾十年,這一植就是數百棵!就這樣,馬進才花了20年種活了200多棵樹。這裡的每一棵樹他都記得是什麼時候種的,而這裡每一棵樹的每一圈年輪,都記載著老人辛勤而又沉默的付出。

2014年,政府部門給寺溝峽(禹王峽)建立了灌溉管道,說到這些馬進才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現在我一拉閥門,水就自己上來了,一關閥門水又回到黃河裡了!”同時,他指著山裡正在植樹的工作人員說:“我現在老了,種不動了,但有30個人一起幫忙種樹,這些新種下的樹苗都是他們栽的。”

馬進才:禹王傳說的守護者

禹王峽景區門口的石碑

堅持不懈的守護

或許連馬進才也沒有想到,從當初決定守山到如今已過去23年。期間,馬進才守著一灣碧綠無比的黃河水,守著黃河上游的寺溝峽(禹王峽),守著大禹治水的傳說,守著大禹文化的每一方印跡……他漸漸意識到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好好守護住大禹文化的。他想將兒時聽過的大禹治水的傳說告訴給給多人,將寺溝峽(禹王峽)宣傳出去,讓來過這裡的每一個人知道,這裡的大禹文化需要人們保護。

馬進才給寺溝峽(禹王峽)的每個有故事的景點都起了名字,並在這裡當起了義務嚮導。隨著他東奔西走地不斷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民和縣有個大禹的故里。同時,寺溝峽(禹王峽)也逐漸得到了政府部門及省內外媒體的關注。2010年12月15日經水利部批准寺溝峽(禹王峽)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013年寺溝峽正式改名為禹王峽。

隨著禹王峽(寺溝峽)景區建設不斷完善,知名度越來越高,來這裡遊玩的人們都慕名而來。看到遊人越來越多,馬進才幹脆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張貼在了景區的門口。許多來過這裡的人都存有老人的電話,繼而又帶著更多的親友來到這裡遊玩。每當遊客有需要,只要撥通馬進才的電話,他就高高興興地給他們做義務嚮導,向更多的人講述大禹文化。

一位湖北的記者稱馬進才為“名導”,他看到報道後特意打電話向對方解釋,自己並沒有導遊證算不上一名導遊。他謙虛地說:“只想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講述給更多的人,那個記者說得太誇張了。”

當我們結束採訪走出景區時,恰巧遇到了幾名帶著啤酒打算去山頂消遣的年輕人,馬進才趕忙走了過去進行勸阻。回來對記者說:“現在政府部門重視禹王峽(寺溝峽)景區建設,這些小路、護欄都是2014年秋天修好的,現在來這裡的遊客越來越多了。但這山畢竟太陡,來這裡喝酒太不安全。”類似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他對這裡就像對自己放不下心的孩子。每天都要來回跑個一兩趟,從峽口到景區,一天至少走10公里的路。

今年,馬進才已將禹王峽(寺溝峽)及積石峽的所有大禹文化進行整理後上報省文化廳,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馬進才本人也被海東市評為“大禹文化的講述傳承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