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登封市為鄭州所轄的縣級市。登封市未必為大家所熟悉,但位於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的少林寺早已名揚天下。選擇去告成鎮皆因那裡有王城崗遺址和陽城遺址.

王城崗遺址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邑的含義為都城或者城市。所謂六大都邑包括:

一、可能與黃帝有關的河南三門峽市靈寶縣西坡遺址;

二、可能與傳說中堯代時空吻合的山西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遺址;

三、可能是禹都陽城的河南登封王城崗城址;

四、可能是夏啟之居的河南新密新砦(zhai)遺址;

五、還有考古學界公認的夏代中晚期都城河南偃師市二里頭遺址;

六、鄭州大師姑遺址。

以上六大都邑中有四項定義為“可能……”,表明這些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尚未有確切的歷史定論。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告城鎮這裡既有可能是禹都陽城遺址,還有新石器時代的王城崗遺址。這個更古老的遺址是以豫西龍山文化類型的中晚期為主,併兼有新石器時代最早期裴李崗文化,以及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的遺址。

薄、硬、光、黑的陶器是“龍山文化”的主要特徵,因為最早發掘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而得名。王城崗遺址和相距不遠的河南三門峽市陝縣廟底溝遺址也屬於龍山文化的一個主要分佈地區,遺址時間在4800~4000 年。距離相距更近、位於河南省新鄭市城西雙洎(ji)河北岸的裴李崗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時間在8000-7400 年前的文化。夏商文化則是中國歷史有朝代以後的事了。

綜合這裡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晚期文化,以及河南省三門峽市澠(miǎn)池縣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時間在7000~5000年前)這些重要的考古發現,誰還會覺得《史記》及《山海經》記載的黃帝(4700~4600年)期間的歷史完全是神話傳說和荒誕不經呢?

陽城大道與“登高線”的交叉丁字路口處,一塊刻有“陽城遺址”的石牌,走到那個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標配的石牌近前,見那上面刻著“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陽城遺址”,公佈時間是1996年11月20日。石牌已經很破舊,黑底漆已發白。石牌子後面是幾行叫不上名的樹木,樹木後面土坡上是茂密的灌木叢。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陽城建於約公元前2070年,由治水有功的大禹王所建。大禹王其父鯀曾經奉舜帝之命治水。由於當時洪水常年氾濫成災,鯀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經四方部落首領推薦,舜帝認可,大禹啟承父業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居外治水十三年,兢兢業業、備嘗辛苦終於獲得成功。舜帝推薦禹為其繼承人,待舜帝駕崩後,禹居陽城,後被推舉為首領(帝),國號夏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由此建立。從陽城的考古發掘得知,城址呈南北長方形。周長約5700米,總面積140萬平方米,可見當時陽城的規模還是相當大的。

有些資料上把距離陽城遺址不遠的許昌市禹縣(舊稱陽翟[dí])譽為華夏第一都,實為謬誤。陽翟是禹之子啟成為夏后帝時的都城。之後,啟又把都城遷到了山西運城的夏縣(古稱安邑)。夏啟崩後,他的長子太康又把都城遷回到了河南的斟尋(今河南偃師市二里頭)。啟在繼位過程中因破壞了已成慣例的禪讓制度,因而引起一些部落的激烈反對併發生戰爭。啟獲勝後,為鞏固統治地位而建立了由六卿統領的國家統治機構和軍隊等國家機器,高築城郭又制定刑法,並且改禪讓制重歸世襲制,中國由此進入了奴隸社會。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在約100公里外、位於滎陽市廣武鎮還有一個遺址是漢霸二王城,漢霸二王城是公元前203年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重要古戰場遺址。中國象棋的棋盤上雙方對壘的分界線為“楚河漢界”,這個“楚河漢界”就是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滎陽西北約17公里的廣武山中的廣武澗,亦稱“鴻溝”。當年劉邦和項羽的戰爭僵持期間,雙方在鴻溝西、東兩端各自修築了城堡和城牆。楚漢五年戰爭,實在是為中國歷史留下了太多鬥智鬥勇的經典戰例,無論你是稱頌勝利者劉邦,還是同情失敗者項羽,都一定想去尋找那段久遠歷史的蹤跡,憑弔你心目中的英雄。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廣武山(亦稱三皇山或邙山),漢霸二王城就建在山上。廣武山上植被不算少,但也能看見臥于山脊的二王城城牆。或許是由於風雨的不斷沖刷侵蝕,北面殘餘的城牆早已看不出原貌,城牆高度應在5、6米以上。城牆基礎很寬,但上部較窄。黃褐色的土城牆似乎依然很結實,怪不得可以歷經2000多年還屹立不倒呢。在接近山頂的城牆之上,通過相機鏡頭看到了兩個紅色大字,調整焦距對準它們,兩個大字變得清晰可見了,竟然是“鴻溝”二字!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布衣出身的皇帝。他的勵志故事起源於秦末暴政引發的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吳廣是河南周口市太康縣人,陳勝就是我們剛剛離開的陽城(王城崗)人。陳吳二人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不到半年就失敗了,但是其他地方的起義卻風起雲湧、前仆後繼。項羽隨其叔父項梁在江蘇蘇州起義,劉邦(當時是江蘇徐州市沛縣那裡的一個亭長,相當於村治保主任)在沛縣起義。到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時,劉邦和項羽成了起義隊伍中最具實力的兩大勢力,特別是項羽統領的楚軍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兩者相比,項羽實力遠勝劉邦。公元前206年,劉邦從陝西漢中出兵佔領陝西關中地區,從此掀開了與為期項羽4年多爭奪天下的戰爭序幕。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公元前203年,剛剛攻佔了成皋(虎牢關)的劉邦漢軍氣勢正盛,項羽楚軍勞師遠征阻擊漢軍。雙方在成皋和滎陽一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大戰。疲憊的雙方劃定鴻溝為界,雖然一時使戰爭和解,但老謀深算的劉邦不出兩個月就背信棄義突破鴻溝,勇而少謀的項羽猝不及防、一敗再敗,最後於安徽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東北的烏江邊自刎身死。勝利者劉邦在公元前202年於成皋汜水之陽登基坐了大漢開國皇帝。

項羽雖敗,但卻成了流芳千古的悲情英雄。女詞人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來盛讚項羽。漢朝太史令司馬遷甚至在《史記》僅有的12篇本紀(帝王傳記)中,在第七篇就編著了《項羽本紀》。可見項羽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未因失敗而被貶損,甚至就在項羽自刎的烏江邊還建有霸王祠。

順著城牆的走向再往山頂望去,山巔有一座屋頂為黃色琉璃瓦的建築,看上去像箭樓。在那箭樓下面還有一尊烏騅馬鐵塑。烏騅馬是霸王的坐騎,曾跟隨他南征北戰。霸王拔劍自刎前把這匹寶馬良駒賜予了擺船試圖救他過江的亭長。遺憾的是,無法登上那裡去看“鴻溝”石刻和虎頭石碑等更多的古蹟。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鴻溝是戰國時期魏國所修的運河,連接著黃河與淮河。從漢武帝時期,因黃河水氾濫,泥沙阻塞,鴻溝水系遭到破壞。那之後幾十年的時間裡,多次氾濫的黃河最終將鴻溝水系淹廢。時至今日,那條無數運糧船往來穿梭的運河水渠早已被歲月帶走,鴻溝雖在,卻已成山澗密林中的崎嶇土道。滄海桑田,深谷為陵。悠悠往事,空留城垣。帶著傷感的情緒我們繼續追蹤歷史的足跡前行,向楚漢相爭的主要戰場——成皋(虎牢關)進發。

在中國歷史上最為出名的關隘——虎牢關。虎牢關之所以名揚天下,皆因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小說裡虛構的一場酣暢淋漓的三英戰呂布。作者以劉、關、張三兄弟合力打敗勇猛無敵的呂布,而抬高劉、關、張不畏強敵、同心協力之義膽忠魂。其實虎牢關遠在三國時期之前就早已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倒是羅貫中借用了虎牢關的威名虛構了那場史無記載卻令人血脈僨張的沙場血拼。

它其實並沒有什麼人造的景物可供觀瞻。靠近路邊的地方,由一個大玻璃罩罩住了一塊黑色發白、高約2米的長方巨石,上面刻有楷書“虎牢關”3個大字,在右上方落款:大清雍正九年辛亥二月。石碑記載的年代是公元1731年,距今已280多年。從黑石的斑駁和字跡的模糊難以辨認來判斷,這塊石碑應該是雍正年代所遺留的物件。虎牢關作為古都洛陽的東大門,因西周(共12位君王)第5位天子周穆王(姬滿)在此圈養進獻的老虎而得名。威鎮寰宇的周穆王生於公元前1054年,距大禹王建立夏朝已經是大約1000年之後了。從周穆王繼位天子到雍正九年,時間跨度是2700多年。那麼,虎牢關何以千百年來一直是鏖戰紛繁的古戰場呢?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虎牢關築城於春秋魯襄公二年(公元前571年),公園前718年(魯隱公5年),鄭國於此地擊敗燕國軍隊。此外,這裡還發生過許多重要的戰事,到秦朝滅亡前後,最為著名的戰事就是楚漢之爭時劉邦、項羽在此爭城奪關。我們剛剛離開的楚河漢界其實是一個軍事分界線,相當於如今的朝韓“三八線”,真正的戰場就在虎牢關這一帶。楚漢兩軍在滎陽和虎牢關一帶打打停停僵持了兩年五個月後,於公元前203年8月議和成功,9月項羽撤兵後,鴻溝兩邊才暫時平息了戰亂。

虎牢關在歷史上有多個名字,如汜水關、成皋關、古崤關及武牢關。武牢關是唐朝初年為了避諱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父親名字中的“虎”字而改。在楚漢相爭的823年後,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在此與河北大夏王竇建德展開決戰,最終智勇雙全的李世民生擒竇建德。憑藉此戰的輝煌勝利,鞏固了剛剛建立的唐王朝,並開創了令國人無比自豪的盛世帝國。

訪古禹都陽城和漢霸二王城,中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壯哉!

在“山西夫子”小廟前向西近眺,可見“沿黃快速通道”將南北綿延的土垣和山丘分割為兩段。土垣貼靠于山丘看似城牆,垣高約5、6米,隨著山丘起伏南連嵩嶽山脈,北至黃河岸邊。一旦拿下虎牢關,洛陽也就失去了屏障,因為過了虎牢關,洛陽便無險可守。怪不得這裡向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呢。雖然古時的關牆、關城早已蹤影皆無,但依稀可以看到當年雄關漫道如鐵的氣勢,依稀可以聽見關前戰馬嘶鳴如風的怒吼。時太陽已偏西,金燦燦的陽光塗抹在山丘和不遠處的黃河之上,斜陽中的虎牢關淡泊寧靜。盛衰無憑興亡誰定,年月更替興衰輪迴。是非成敗秋月春風,煮酒論道誰是英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