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人都上當了!

大學 創業 文章 市場營銷 伊視可創始人馬金同 伊視可創始人馬金同 2017-10-11

這個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很多人總是有心種花花不開,而有些人卻又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馬金同決定辭去亞洲規模最大的眼鏡公司之一股東兼核心高管的職務,從頭再來在國內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只想用更好的產品和更專業的服務,以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互聯網商業模式,來重塑一個行業良心。卻不想在創業8年後,一個不經意的行為,讓他了解到除了眼鏡行業存在諸多問題,竟然在與此相關的另一個人們一直深信不疑的行業,存在著巨大的“騙局”!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人都上當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國人都上當了!

事情要從某互聯網問答社區開始說起,當馬金同創辦的驗光車上門配眼鏡品牌伊視可逐漸上了軌道,他覺得自己有點無所事事起來。於是空的時候就喜歡瀏覽一些與眼睛、眼鏡相關的網站。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某問答社區很多人在眼睛方面有很多困擾,而且多數是在被眼鏡店、眼科醫院傷害後,走投無路了才在網上尋求幫助!

起初他並不知道這些問答社區應該怎麼玩,但是隨著自己瀏覽的次數越來越多,發現很多網友提出的關於眼睛、眼鏡方面的相關問題著實很多,而在下面回答問題的一些所謂的專家,除了以營銷為目的的無聊答疑,其餘竟然多數都是隻言片語的草草了事。即便如此,竟然也能收穫很多提問者的千恩萬謝與點贊。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人都上當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國人都上當了!

這讓他想起自己曾服務過得一位老客戶。這位客戶多年以來一直找馬金同配眼鏡,即便是在後來舉家搬遷到江西老家後,每年也要坐飛機、高鐵來上海找他配幾幅眼鏡走。用這位客戶的話說:在配眼鏡方面,他已經不再相信其他任何人!

就在前不久暑期快結束的時候,這位老客戶從江西帶著自己馬上要上大學的兒子來到上海,希望讓馬金同給兒子配副他設計的專利近視防控眼鏡,防止近視度數越來越高。

一陣寒暄後,馬金同按照自己給伊視可全國驗光師定下的嚴苛規矩和流程,開始對孩子進行配鏡前的問診。沒想到還沒等到第二步舊鏡診斷,馬金同就悄悄把孩子的家長,也就是它一直以來服務的那位老客戶叫到一旁,表情嚴肅的說:“孩子現在不能配眼鏡。最近一年來他的近視散光度數漲的太快了,已經超出了正常區間。”

家長聽完後說可能是因為暑期裡玩電腦、手機太多了,應該沒什麼大問題。配副好點眼鏡看清楚就可以。但即便如此,馬金同依然表情嚴肅的告訴了對方近視散光度數上漲異常的原因。根據他的初步診斷,孩子極有可能是患了“圓錐角膜”。倘若掉以輕心極有可能在未來2~3年裡出現角膜水腫、破裂,最終嚴重的可能會失明,需要通過角膜移植才能解決。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人都上當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國人都上當了!

家長聽完後頓時神情緊張起來。按照馬金同的建議,他馬上帶著孩子去了上海某知名眼科醫院進行檢查。檢查後的第二天,家長神情自若的回到馬金同的辦公室,說醫生初步檢查後說孩子眼睛沒什麼問題,然後就把他們轉到配鏡部配眼鏡去了。因為配鏡部的眼鏡太貴,所以又回來了。

馬金同進一步給孩子做了檢查後,依然不放心。決定帶著孩子,去找自己在眼科醫院的專家朋友,為孩子仔細拍個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曲率。當結果出來後,專家通過再三確認,最終確診了孩子的確得了“圓錐角膜”,需要馬上進行治療。

……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人都上當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國人都上當了!

經過這件事情,馬金同後來又自己去了孩子第一次檢查的那家著名眼科醫院以及配鏡部。並且自己掛號去檢查眼睛,果然在草草了事的“問診”和“套路”後,被問是否要做激光手術而被拒絕後,他被“轉診”到了配鏡部。

該醫院配鏡部所陳列的產品老舊不說,多數竟然都是內銷、外銷款式不分的混合陳列。也就是明明應該賣給外國人的窄鏡框、低鼻託、直鏡腿、彈弓鉸鏈的眼鏡也被拿來賣給中國人。

從專業角度出發,這樣的眼鏡佩戴在臉上容易滑落,而且容易夾到太陽穴。戴久了不僅會視力下降,同時太陽穴周邊的毛細血管也會壞死,會讓人極易感到疲勞和焦躁……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人都上當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發現9成國人都上當了!

而配鏡部的服務人員也根本不是醫生或者護士,而是一個對光學、醫學並不精通的普通服務人員。當馬金同問的稍微專業和詳細一點時,對方就會顯得很焦躁,態度也會惡劣起來。

這讓他想起了很久前一位醫療界朋友跟他說過的一件事情:很多醫院配鏡部都是承包給關係戶的。其實並不專業,配出去眼鏡後,會有一定的回扣給相關轉診的醫生、護士。所以價格比較貴!就是衝著消費者迷信醫院配鏡來的!

回到辦公室的馬金同,打開電腦,把某問答社區網站打開後,整理了一下問題,開始默默的不以營銷為目的的,一個個用眼科醫學和光學的專業來中肯的回答每一個問題。同時,他把一些經典的問題也都一一整理成科普文章,發佈到各大網站。

用他的話說:力量綿薄,但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不要因為“信息不對稱”而過分迷信醫院配鏡。畢竟醫學和光學是兩碼事。即便是非常專業的眼科醫生,也不會了解太多關於鏡架是怎麼設計和製造出來,鏡片是通過什麼樣的工藝為了達到怎樣的目的而研發出來的!同樣,大多數眼鏡店的驗光師也根本對眼科醫學一知半解,為了眼鏡店每天那可憐的千兒八百的營收,會有大多數人把持不住底線而耽誤了用戶的眼睛。

隨著馬金同最近一段時間網上的大量科普公益答疑,網上越來越多的人竟然開始找他看眼病。雖然他通過自己的專業所學,能夠初步判斷和告知這些人眼睛大概出了什麼問題,但是他畢竟不是專業的眼科醫生,因此不可能為這些病人做任何的診斷和治療。所以,在為這些慕名而來的人們做完免費諮詢後,除了配鏡能解決的,他通常會把病人們轉診到專業的公立眼科醫院去做進一步檢查。

在筆者問及後面伊視可是否會考慮開設眼科門診的時候,他微笑的告訴筆者:但願不會!

在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他也呼籲國家有關部門能夠儘快的把眼科醫生、驗光師進行統一管理。不要衛生部門管醫生,勞動部門管驗光師。畢竟這是一個系統的!

最好是能夠借鑑國外的先進經驗,執行視光師管理機制,只有具備眼科醫學基礎的專業人員,才有資格報考視光師。這樣一來才能培養出更多即懂醫學,又懂光學的專業人才!也不會再有更多的人因為信息不對稱而上當受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