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太上感應篇:為什麼不要輕信別人說因果之事!

道教 佛教 唐武宗 命理 全真道士樑興揚 2017-06-22

道教有一部流傳很廣的經書叫太上感應篇,這本經書受到儒釋道三教的推崇,許多佛教的朋友都看過這本經書,樑興揚道長旗下道緣工作室原創《太上感應篇》漫畫,這裡配上文字解釋介紹給大家。

在《太上感應篇》第一段是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十二字是經文的總綱和基調,也是解釋為什麼有命運和因果還是要奮鬥的原因。道教太上感應篇:為什麼不要輕信別人說因果之事!

傳統文化認為一個人的命運軌跡是可以預測的,這種預測可以通過他的八字、父母、居住地(風水)、面相等多種方法來預測,瞭解這些的人經常可以看到非常準的預測,也有因此覺得反正啥都是命中註定,我又何必奮鬥了?其實這是不懂命運才說出來的。

命理學認為影響人最大的因素是命,什麼是命?你無法改變的事情就是命,你不可能你的父母,改變你的出生地,甚至不能改變自己的童年,而這些形成了一個人命運的基本軌跡,它們隱藏在八字面相當中,所以預測師可以測算出人的命運軌跡,這些人們無法改變稱之為命。道教太上感應篇:為什麼不要輕信別人說因果之事!

再談因果,因果其實是佛家傳來的說法,華夏傳統說法是承負,和因果不同承負更強調現實看得到的東西,如父母積累錢財,子孫收益,如父母欠債作惡,子孫受累,類似於俗話中的老子欠債兒子還錢。

但道教也承認因果,只是道教和佛教不同,佛教特別喜歡談論因果,道教則不願多談因果,道教經書《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也許可以為大家解答為何道家不願多談因果。經文說:“唐武宗曰:昔在樑武天監間,立義學生之名,每人要編捏地獄因果之事十篇,誑惑世人,以化愚俗而求佈施,共八百餘條,散在法苑珠林等胡書之內。原有經教之傳,囪祖跌足,持缽乞食,而為修行之事,豈有誑惑世人而求財利者?其世之愚夫愚婦,莫不俱之,乃傾財蕩產而施之者有之,而道家乃中國聖人之道,切不可言神鬼妖異地獄因果之事,沿街抄化,玷辱宗風,此乃無籍小人無恥之徒,非中國人之所為,大宜禁革。”道教太上感應篇:為什麼不要輕信別人說因果之事!

經文中記載了唐武宗對因果的看法,唐武宗先說了梁武帝天監的歷史,那時梁武帝要求人們說地獄因果之事,這些事情出來的結果是相信的人更願佈施了,大部分說因果的人都是為了誑惑世人而求財利,當時有不少人都相信因果這事,甚至有散盡家財給人,又說道家是中國聖人之道,不可言地獄因果之事,好藉此沿街祈求施捨。

其實唐武宗說的問題佛教自身也明白,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果報唯佛能證知。”也就是說雖有因果之事,但只有佛才能知道具體的因果,未涅槃成佛者說具體因果就是妄語!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是處處都有談因果的和尚道士,說你這輩子被人打是你前世打了那個人,他下次打你你忍著就好,說你這輩子吃牛肉,下輩子要變成牛馬,更有惡者妄語輪迴之事,亂語人之前世以此欺詐,更有延誤病情者,有病不勸人治病,非說是因果罪孽,等人信了之後就可以欺詐人說:病是你前世造孽,給我多少錢我給你做法事你就好了。道教太上感應篇:為什麼不要輕信別人說因果之事!

在瞭解了命和因果後我們再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在道家思想中前世如何,來世怎樣?都不及活在當下!在當下把握好自己,為自己多積累善業,這善業不僅僅是行善,還有奮鬥,還有自尊自愛,積累福田日後自然得福,如是妄行惡業,父母祖宗積累再多陰德也經不起人自身敗壞。

凡人不知因果詳細,說自己前世造孽所以今生貧苦只是逃避,更不要把自己遭受的苦難說是自己前世造孽,命運的禍福就掌握在人自己身上,珍惜今生就沒空糾結前世了,珍惜我們生命每一刻,用心和善好好經營我們的生活。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祕故事,請關注全真道士樑興揚的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