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通俗演義第2章,淺析《長安十二時辰》'

"

【原文】

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②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通俗演義】

本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世界多彩產生於相對性,是一段關於相對論的論述;第二部分講述了聖人治世、治學的道理,是對於無為而治的一個闡述;第三部分講述了施恩之後的處世哲學。

第一部分 世界多彩產生於相對論

老子說大家因為知道什麼樣是美,所以就知道什麼樣是醜;知道了什麼樣是善,就知道了什麼樣是惡;知道了什麼樣是具體、形象,就知道了什麼樣是抽象;知道了什麼樣是容易的,就知道了什麼樣是困難的;知道了什麼樣是高,就知道了什麼樣是矮;知道了什麼樣是長,就知道了什麼樣是短……所以老子認為一切不好的與好的都是對立產生的,大家之所以飽受那些醜惡不好的事物困擾,就是因為大家知道那些美好的東西。如果大傢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美善,也就無所謂醜惡,所以如果想徹底消滅不好的,就得先忘記什麼是好的。

我認為這一段是非典型的‘愚民思想’的論述,雖然從哲學角度,這一點論述很有相對論的味道,但是我很不喜歡。如果天下人都處於那麼一種不知道好壞的混沌狀態,那和野猴子有什麼區別,不,或許還不如猴子。最重要的是,歷史的車輪只會向前不會後退,人既然從猿猴進化成人,就不會從人退化成無知的野猴子。

第二部分 聖人治世、治學的道理

最近的《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當中,眾人都稱皇帝為聖人,我想源頭或許就在這裡,‘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長安十二時辰》當中,可以看出道教在那個歷史時期是很盛行的,李必(歷史上的李泌)以道士身份便可在穿梭朝堂幫助太子聯絡朝臣而不受聖人懷疑,而聖人自己更是沉溺於問道。

"

【原文】

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②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通俗演義】

本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世界多彩產生於相對性,是一段關於相對論的論述;第二部分講述了聖人治世、治學的道理,是對於無為而治的一個闡述;第三部分講述了施恩之後的處世哲學。

第一部分 世界多彩產生於相對論

老子說大家因為知道什麼樣是美,所以就知道什麼樣是醜;知道了什麼樣是善,就知道了什麼樣是惡;知道了什麼樣是具體、形象,就知道了什麼樣是抽象;知道了什麼樣是容易的,就知道了什麼樣是困難的;知道了什麼樣是高,就知道了什麼樣是矮;知道了什麼樣是長,就知道了什麼樣是短……所以老子認為一切不好的與好的都是對立產生的,大家之所以飽受那些醜惡不好的事物困擾,就是因為大家知道那些美好的東西。如果大傢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美善,也就無所謂醜惡,所以如果想徹底消滅不好的,就得先忘記什麼是好的。

我認為這一段是非典型的‘愚民思想’的論述,雖然從哲學角度,這一點論述很有相對論的味道,但是我很不喜歡。如果天下人都處於那麼一種不知道好壞的混沌狀態,那和野猴子有什麼區別,不,或許還不如猴子。最重要的是,歷史的車輪只會向前不會後退,人既然從猿猴進化成人,就不會從人退化成無知的野猴子。

第二部分 聖人治世、治學的道理

最近的《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當中,眾人都稱皇帝為聖人,我想源頭或許就在這裡,‘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長安十二時辰》當中,可以看出道教在那個歷史時期是很盛行的,李必(歷史上的李泌)以道士身份便可在穿梭朝堂幫助太子聯絡朝臣而不受聖人懷疑,而聖人自己更是沉溺於問道。

《道德經》通俗演義第2章,淺析《長安十二時辰》

聖人玄宗之所以準備把朝政交由林九郎(歷史上的李林甫)打理,而不是太子李亨,正是受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的影響。老子認為對‘聖人’來說就是要用‘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務,用‘不言’的方法去教導民眾。所以,玄宗覺得自己作為聖人不必事必躬親(無為),林九郎作為宰相本就是負責處理朝政的,那麼把朝政放權給他,讓他發揮更好主觀能動性去處理朝堂事務,其他臣民都各司其職,這樣聖人就可以輕鬆治世,讓大唐繼續繁榮。然而,玄宗忽略了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前提條件是天下之人都必須是不知美醜善惡的‘愚民’。

可林九郎是愚民嗎?不是,玄宗還沒出宮門,人家林九郎的算盤就已經打響了。林九郎是如何打算的?人家打算廢了太子,再立一個無能的傀儡皇子,繼續獨攬大權。

太子是愚民嗎?不是,太子也早早就看清形勢,拉攏傾向自己的朝臣,放手與林九郎一搏,而李必則是他一枚謀棋。

整個天下臣民是愚民嗎?不是,都不是。大家都各有各的慾望,狼衛想要火燒長安,張小敬想活,程參(程岑)想要仕途,就連理髮店店主的女兒小季姜也想要去看大仙燈。在那個一個比一個精明的世界,想要無為而治,只會製造亂世,之後的安史之亂不正是明證嗎?

"

【原文】

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②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通俗演義】

本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世界多彩產生於相對性,是一段關於相對論的論述;第二部分講述了聖人治世、治學的道理,是對於無為而治的一個闡述;第三部分講述了施恩之後的處世哲學。

第一部分 世界多彩產生於相對論

老子說大家因為知道什麼樣是美,所以就知道什麼樣是醜;知道了什麼樣是善,就知道了什麼樣是惡;知道了什麼樣是具體、形象,就知道了什麼樣是抽象;知道了什麼樣是容易的,就知道了什麼樣是困難的;知道了什麼樣是高,就知道了什麼樣是矮;知道了什麼樣是長,就知道了什麼樣是短……所以老子認為一切不好的與好的都是對立產生的,大家之所以飽受那些醜惡不好的事物困擾,就是因為大家知道那些美好的東西。如果大傢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美善,也就無所謂醜惡,所以如果想徹底消滅不好的,就得先忘記什麼是好的。

我認為這一段是非典型的‘愚民思想’的論述,雖然從哲學角度,這一點論述很有相對論的味道,但是我很不喜歡。如果天下人都處於那麼一種不知道好壞的混沌狀態,那和野猴子有什麼區別,不,或許還不如猴子。最重要的是,歷史的車輪只會向前不會後退,人既然從猿猴進化成人,就不會從人退化成無知的野猴子。

第二部分 聖人治世、治學的道理

最近的《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當中,眾人都稱皇帝為聖人,我想源頭或許就在這裡,‘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長安十二時辰》當中,可以看出道教在那個歷史時期是很盛行的,李必(歷史上的李泌)以道士身份便可在穿梭朝堂幫助太子聯絡朝臣而不受聖人懷疑,而聖人自己更是沉溺於問道。

《道德經》通俗演義第2章,淺析《長安十二時辰》

聖人玄宗之所以準備把朝政交由林九郎(歷史上的李林甫)打理,而不是太子李亨,正是受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的影響。老子認為對‘聖人’來說就是要用‘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務,用‘不言’的方法去教導民眾。所以,玄宗覺得自己作為聖人不必事必躬親(無為),林九郎作為宰相本就是負責處理朝政的,那麼把朝政放權給他,讓他發揮更好主觀能動性去處理朝堂事務,其他臣民都各司其職,這樣聖人就可以輕鬆治世,讓大唐繼續繁榮。然而,玄宗忽略了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前提條件是天下之人都必須是不知美醜善惡的‘愚民’。

可林九郎是愚民嗎?不是,玄宗還沒出宮門,人家林九郎的算盤就已經打響了。林九郎是如何打算的?人家打算廢了太子,再立一個無能的傀儡皇子,繼續獨攬大權。

太子是愚民嗎?不是,太子也早早就看清形勢,拉攏傾向自己的朝臣,放手與林九郎一搏,而李必則是他一枚謀棋。

整個天下臣民是愚民嗎?不是,都不是。大家都各有各的慾望,狼衛想要火燒長安,張小敬想活,程參(程岑)想要仕途,就連理髮店店主的女兒小季姜也想要去看大仙燈。在那個一個比一個精明的世界,想要無為而治,只會製造亂世,之後的安史之亂不正是明證嗎?

《道德經》通俗演義第2章,淺析《長安十二時辰》

第三部分 施恩之後的處世哲學

這一部分,老子說你促進了別人發展,不要自持有功;幫助人家成長,也不要想著佔有人家,這似乎在說施恩不求回報。然而,非也,老子是想說如果你施恩不求回報反而能讓人家銘記你的恩德並感激你。

對於這一段施恩之後的處世哲學,我是十分贊同。幫了別人,自己最好先把這事給忘了:如果對方是知道感恩的,必然會把你恩情記在心裡,將來時機一到,自然會給予你回報;如果對方是不知道感恩的,就算你日日在他耳旁提醒,除了徒增對方對你的厭惡,你什麼都得不到。而且,忘記對別人的恩情,算是對自己的救贖,如果你時刻想著你幫了某某,某某還沒給你回報,你就覺得某某欠你的,慢慢地就會發展成你覺得全世界都欠你的;當全世界都欠你的,你想快樂、幸福,就很難了。所以,不苛求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