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常用於中藥疾病治療,食用方法多樣。

1.蔓荊子湯

組成:蔓荊子2錢5分,黃柏(酒拌炒4遍)3錢,白芍藥3錢,黃耆1兩,人蔘1兩,炙甘草8錢。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臨臥溫服。

功效: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方解: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黃柏除溼熱而滋腎水,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

來源 《蘭室祕藏》捲上。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常用於中藥疾病治療,食用方法多樣。

1.蔓荊子湯

組成:蔓荊子2錢5分,黃柏(酒拌炒4遍)3錢,白芍藥3錢,黃耆1兩,人蔘1兩,炙甘草8錢。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臨臥溫服。

功效: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方解: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黃柏除溼熱而滋腎水,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

來源 《蘭室祕藏》捲上。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2.黃耆蔓荊子湯

組成:黃耆 人蔘各3克 黃連 柴胡各2.1克 蔓荊子 當歸 葛根 防風各1.5克 生草3克 細辛葉0.9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

主治:眼稜緊急,以致倒睫拳毛,損睛生翳,及上下瞼赤爛,羞澀難開,眵淚稠粘,

方解:肺氣虛,黃耆、人蔘實之,為君;心受邪,黃連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腸受邪,蔓荊子除之,為臣;當歸和血,葛根解除為佐;防風療風散滯,生甘草大瀉熱火,細辛利九竅,用葉者,取其升上之意為使也。

來源:《原機啟微》卷下。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常用於中藥疾病治療,食用方法多樣。

1.蔓荊子湯

組成:蔓荊子2錢5分,黃柏(酒拌炒4遍)3錢,白芍藥3錢,黃耆1兩,人蔘1兩,炙甘草8錢。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臨臥溫服。

功效: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方解: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黃柏除溼熱而滋腎水,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

來源 《蘭室祕藏》捲上。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2.黃耆蔓荊子湯

組成:黃耆 人蔘各3克 黃連 柴胡各2.1克 蔓荊子 當歸 葛根 防風各1.5克 生草3克 細辛葉0.9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

主治:眼稜緊急,以致倒睫拳毛,損睛生翳,及上下瞼赤爛,羞澀難開,眵淚稠粘,

方解:肺氣虛,黃耆、人蔘實之,為君;心受邪,黃連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腸受邪,蔓荊子除之,為臣;當歸和血,葛根解除為佐;防風療風散滯,生甘草大瀉熱火,細辛利九竅,用葉者,取其升上之意為使也。

來源:《原機啟微》卷下。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3.蔓荊子黃芪茶

材料:蔓荊子5g、黃芪3g、白芍3g、人蔘1g、黃柏1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疏風清熱益氣。

主治:外感頭痛、咳喘短氣;勞疫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來源:《蘭室祕藏》。

蔓荊子當歸川芎散

組成:當歸 川芎 柴胡 白朮 芍藥各3克 山梔(炒)3.6克 牡丹皮 茯苓各2.4克 蔓荊子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清肝,疏風散熱。

主治:手足少陽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癢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月經不調,胸脯不利,腹脅疼痛。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常用於中藥疾病治療,食用方法多樣。

1.蔓荊子湯

組成:蔓荊子2錢5分,黃柏(酒拌炒4遍)3錢,白芍藥3錢,黃耆1兩,人蔘1兩,炙甘草8錢。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臨臥溫服。

功效: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方解: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黃柏除溼熱而滋腎水,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

來源 《蘭室祕藏》捲上。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2.黃耆蔓荊子湯

組成:黃耆 人蔘各3克 黃連 柴胡各2.1克 蔓荊子 當歸 葛根 防風各1.5克 生草3克 細辛葉0.9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

主治:眼稜緊急,以致倒睫拳毛,損睛生翳,及上下瞼赤爛,羞澀難開,眵淚稠粘,

方解:肺氣虛,黃耆、人蔘實之,為君;心受邪,黃連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腸受邪,蔓荊子除之,為臣;當歸和血,葛根解除為佐;防風療風散滯,生甘草大瀉熱火,細辛利九竅,用葉者,取其升上之意為使也。

來源:《原機啟微》卷下。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3.蔓荊子黃芪茶

材料:蔓荊子5g、黃芪3g、白芍3g、人蔘1g、黃柏1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疏風清熱益氣。

主治:外感頭痛、咳喘短氣;勞疫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來源:《蘭室祕藏》。

蔓荊子當歸川芎散

組成:當歸 川芎 柴胡 白朮 芍藥各3克 山梔(炒)3.6克 牡丹皮 茯苓各2.4克 蔓荊子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清肝,疏風散熱。

主治:手足少陽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癢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月經不調,胸脯不利,腹脅疼痛。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4.順氣和中湯

組成:黃耆4.5克 人蔘3克 甘草(炙)2.1克 白朮 陳皮 當歸 白芍各1.5克 升麻 柴胡各0.9克 細辛 蔓荊子 川芎各0.6克

用法:上藥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功效:主治氣虛頭痛,痛不可忍,晝夜不得眠,惡風怕冷,不喜飲食,氣短懶言,六脈弦細而微。

來源:《萬病回春》卷三。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常用於中藥疾病治療,食用方法多樣。

1.蔓荊子湯

組成:蔓荊子2錢5分,黃柏(酒拌炒4遍)3錢,白芍藥3錢,黃耆1兩,人蔘1兩,炙甘草8錢。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臨臥溫服。

功效: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方解: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黃柏除溼熱而滋腎水,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

來源 《蘭室祕藏》捲上。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2.黃耆蔓荊子湯

組成:黃耆 人蔘各3克 黃連 柴胡各2.1克 蔓荊子 當歸 葛根 防風各1.5克 生草3克 細辛葉0.9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

主治:眼稜緊急,以致倒睫拳毛,損睛生翳,及上下瞼赤爛,羞澀難開,眵淚稠粘,

方解:肺氣虛,黃耆、人蔘實之,為君;心受邪,黃連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腸受邪,蔓荊子除之,為臣;當歸和血,葛根解除為佐;防風療風散滯,生甘草大瀉熱火,細辛利九竅,用葉者,取其升上之意為使也。

來源:《原機啟微》卷下。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3.蔓荊子黃芪茶

材料:蔓荊子5g、黃芪3g、白芍3g、人蔘1g、黃柏1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疏風清熱益氣。

主治:外感頭痛、咳喘短氣;勞疫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來源:《蘭室祕藏》。

蔓荊子當歸川芎散

組成:當歸 川芎 柴胡 白朮 芍藥各3克 山梔(炒)3.6克 牡丹皮 茯苓各2.4克 蔓荊子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清肝,疏風散熱。

主治:手足少陽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癢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月經不調,胸脯不利,腹脅疼痛。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4.順氣和中湯

組成:黃耆4.5克 人蔘3克 甘草(炙)2.1克 白朮 陳皮 當歸 白芍各1.5克 升麻 柴胡各0.9克 細辛 蔓荊子 川芎各0.6克

用法:上藥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功效:主治氣虛頭痛,痛不可忍,晝夜不得眠,惡風怕冷,不喜飲食,氣短懶言,六脈弦細而微。

來源:《萬病回春》卷三。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5.還元明目湯

組成:大熟地8錢,生地3錢,萸肉3錢,遠志3錢,棗仁3錢(炒),黃耆5錢,菟絲子4錢,川芎2錢,蔓荊子3錢,蒺藜3錢(炒),知母3錢,甘草1錢,生磁石2錢。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雲霧移睛症,兩眼黑白稍分,不疼不紅,惟瞳孔微大,常見黑花浮游移蕩。

來源:《眼科臨症筆記》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常用於中藥疾病治療,食用方法多樣。

1.蔓荊子湯

組成:蔓荊子2錢5分,黃柏(酒拌炒4遍)3錢,白芍藥3錢,黃耆1兩,人蔘1兩,炙甘草8錢。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臨臥溫服。

功效: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方解: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黃柏除溼熱而滋腎水,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

來源 《蘭室祕藏》捲上。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2.黃耆蔓荊子湯

組成:黃耆 人蔘各3克 黃連 柴胡各2.1克 蔓荊子 當歸 葛根 防風各1.5克 生草3克 細辛葉0.9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

主治:眼稜緊急,以致倒睫拳毛,損睛生翳,及上下瞼赤爛,羞澀難開,眵淚稠粘,

方解:肺氣虛,黃耆、人蔘實之,為君;心受邪,黃連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腸受邪,蔓荊子除之,為臣;當歸和血,葛根解除為佐;防風療風散滯,生甘草大瀉熱火,細辛利九竅,用葉者,取其升上之意為使也。

來源:《原機啟微》卷下。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3.蔓荊子黃芪茶

材料:蔓荊子5g、黃芪3g、白芍3g、人蔘1g、黃柏1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疏風清熱益氣。

主治:外感頭痛、咳喘短氣;勞疫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來源:《蘭室祕藏》。

蔓荊子當歸川芎散

組成:當歸 川芎 柴胡 白朮 芍藥各3克 山梔(炒)3.6克 牡丹皮 茯苓各2.4克 蔓荊子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清肝,疏風散熱。

主治:手足少陽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癢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月經不調,胸脯不利,腹脅疼痛。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4.順氣和中湯

組成:黃耆4.5克 人蔘3克 甘草(炙)2.1克 白朮 陳皮 當歸 白芍各1.5克 升麻 柴胡各0.9克 細辛 蔓荊子 川芎各0.6克

用法:上藥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功效:主治氣虛頭痛,痛不可忍,晝夜不得眠,惡風怕冷,不喜飲食,氣短懶言,六脈弦細而微。

來源:《萬病回春》卷三。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5.還元明目湯

組成:大熟地8錢,生地3錢,萸肉3錢,遠志3錢,棗仁3錢(炒),黃耆5錢,菟絲子4錢,川芎2錢,蔓荊子3錢,蒺藜3錢(炒),知母3錢,甘草1錢,生磁石2錢。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雲霧移睛症,兩眼黑白稍分,不疼不紅,惟瞳孔微大,常見黑花浮游移蕩。

來源:《眼科臨症筆記》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

主治病症

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禁忌: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常用於中藥疾病治療,食用方法多樣。

1.蔓荊子湯

組成:蔓荊子2錢5分,黃柏(酒拌炒4遍)3錢,白芍藥3錢,黃耆1兩,人蔘1兩,炙甘草8錢。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臨臥溫服。

功效: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方解: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黃柏除溼熱而滋腎水,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

來源 《蘭室祕藏》捲上。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2.黃耆蔓荊子湯

組成:黃耆 人蔘各3克 黃連 柴胡各2.1克 蔓荊子 當歸 葛根 防風各1.5克 生草3克 細辛葉0.9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

主治:眼稜緊急,以致倒睫拳毛,損睛生翳,及上下瞼赤爛,羞澀難開,眵淚稠粘,

方解:肺氣虛,黃耆、人蔘實之,為君;心受邪,黃連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腸受邪,蔓荊子除之,為臣;當歸和血,葛根解除為佐;防風療風散滯,生甘草大瀉熱火,細辛利九竅,用葉者,取其升上之意為使也。

來源:《原機啟微》卷下。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3.蔓荊子黃芪茶

材料:蔓荊子5g、黃芪3g、白芍3g、人蔘1g、黃柏1g、綠茶5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疏風清熱益氣。

主治:外感頭痛、咳喘短氣;勞疫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來源:《蘭室祕藏》。

蔓荊子當歸川芎散

組成:當歸 川芎 柴胡 白朮 芍藥各3克 山梔(炒)3.6克 牡丹皮 茯苓各2.4克 蔓荊子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清肝,疏風散熱。

主治:手足少陽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癢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月經不調,胸脯不利,腹脅疼痛。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4.順氣和中湯

組成:黃耆4.5克 人蔘3克 甘草(炙)2.1克 白朮 陳皮 當歸 白芍各1.5克 升麻 柴胡各0.9克 細辛 蔓荊子 川芎各0.6克

用法:上藥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功效:主治氣虛頭痛,痛不可忍,晝夜不得眠,惡風怕冷,不喜飲食,氣短懶言,六脈弦細而微。

來源:《萬病回春》卷三。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5.還元明目湯

組成:大熟地8錢,生地3錢,萸肉3錢,遠志3錢,棗仁3錢(炒),黃耆5錢,菟絲子4錢,川芎2錢,蔓荊子3錢,蒺藜3錢(炒),知母3錢,甘草1錢,生磁石2錢。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雲霧移睛症,兩眼黑白稍分,不疼不紅,惟瞳孔微大,常見黑花浮游移蕩。

來源:《眼科臨症筆記》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

主治病症

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禁忌: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藥:蔓荊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