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爾文在進化論上的一個疏漏

達爾文 孟德爾 數學 豌豆 巡洋艦科技 2017-05-09

最近在補看一本科學史的書籍《Gene An intimate history》,讀到書中寫到達爾文在提出進化論時的一個疏漏,忽覺可以從這故事之中得出些對於我們每個人的進步都有所助益的啟示,故先講故事,再說說我的評論。

從達爾文在進化論上的一個疏漏

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時候,他對遺傳的規律是不清楚的,雖然他和種豌豆的孟德爾是同時代的,但達爾文多半是沒有看過孟德爾對豌豆實驗的描述的,即便看過,也無法意識到其具有的普遍意義。達爾文的數學一直不好,所以他在物種起源中並沒有多少數量性的分析,所以當他碰到一個拿著數學武器來踢館的人時,就容易一下被打懵了。

假設一個島上的人都是矮個子,現在島上來了一個高個子的人,高個子的能摘到矮個子摘不到的果子,很快就成為了這個島上的國王,能養活更多的孩子,那麼這個故事的結局會是怎樣了,是百年以後,這個島上全都是高個子了嗎?但情況沒有這麼順利,由於島上絕大多數人都是矮個子,那麼即使高個子第一代子女還能保持中等的身材,但等這些中等個子的子女和矮個子再生下後代,他們的身高不是和矮個子差不多了嗎。這麼說來,即使高個子有明顯的生存優勢,那麼由於blending 的存在,那麼在我們假設的小島上,高個子的基因即使由於突變而產生,也不過是進化過程中的一抹浪花,無法真正改變這個島上的人群。若真是這樣,那對達爾文的進化論,確實是致命的一擊。

在原來的故事中,不同的性狀是黑皮膚和白皮膚,我為了避免種族問題,將其改成了身高。但當前的研究表明,影響一個人身高的不是一個基因,而是5000個基因的共同作用,而影響膚色的基因數,則明顯少得多。所以原來例子中的膚色,確實更加適合接下來的分析。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羅輯思維講“平庸之惡”的一段話。為什麼會想到這裡,是因為人們會覺得自己的努力不重要,自己的改變也會由於周圍人的無視而無法改變世界。每一個渺小的,早上勵志從明天起改變自己的人,多半會在晚上想到自己不過是上述故事中的那個高個子,即使自己改變了,也得到了更多的成績,但這沒有用,喝雞血狀態下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堅持不了多久,明天我是群體裡的“高個子”,是最努力的,第二天受了身邊的人的影響,就變成了那個“中等個子的”,再過幾天,不又變成了矮個子嗎。

從達爾文在進化論上的一個疏漏

對遺傳學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怎麼去幫達爾文接招。因為現實之中,高個子和矮個子生下的後代不是中等個子,而是一半是高個子一半是矮個子(假設身高是由一個基因決定的,且是顯性遺傳,已經最初的那個高個子是雜合子)。在這樣的設定下,高個子的基因如果有明顯的生存優勢,是可以在幾代之類傳播到我們故事中的那個島上的。

那這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啟示了?先看看一個很勵志的圖

從達爾文在進化論上的一個疏漏

很多人看到這裡數字間的大小區別,卻沒有想到吧37.8和0.03乘起來,也就是問問自己,如果自己用一年的時間精進,下一年卻墮落,那麼兩年後結果是怎樣了,答案是還比一年前稍微差一點。這是可以在數學上證明的,當a>b時,(a+b)^N *(a-b)^N < a,對任何正整數N都成立,這裡背後的暗示,和今天故事中小島上的blending的影響也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在追求自身精進的時候,首先要改變的認知就是我們以為的未來的自己是從何而來的。沒錯,未來的自我既取決於當下的自主決定,又受到周圍壞境影響。但未來的自我不應該是兩者影響的平均值,若你是這麼想的,那麼抱持著這樣想法的人即使知道了什麼是有益的,也無法進步。他們知道運動有益健康,第一週勵志每天走1萬步,但看到身邊的朋友都不動,第二週就只走5千步了,然後沒多少時候,就回到了不運動的狀態。

有的人看到這裡,覺得那想要精進的人這時要做的就應該是換個環境。但換環境不如換心態,大公司病不是某一個地方某一個行業的局部現象。你如果能認識到環境對自己的影響不是讓你從眾,而是作為反饋,指導你做出決定的,那麼你即使做不到出汙泥而不染,也能避免自己泯然眾人。

自然為了讓進化繼續下去的機制,是將每一個基因當成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只要這個基因能幫助他的承載者更高效的將自己傳播出去,那麼這個基因就能在當下的環境中獲得優勢。不管這個基因是否對個體有效,其在下一代中都會是非黑即白的,而不是位於灰色地帶。這個機制會給我們第二個重要的啟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也不應有緩衝帶。你要求自己每月讀一本書,就不能因為環境的原因變成讀這本書的解讀版,如果總是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那麼也無法實現知行合一。

總結一下,回到這篇小文的初心。聽書的時候,恰好聽到科學史上的一段趣事的那一天,我正好看到的朋友圈分享的羅胖講平庸之惡的話,這段話深深的打動了我。我一直再想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讓自己陷入這個當下最普遍的”現代病“,從達爾文的失誤說起,還想到了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傳》。

從達爾文在進化論上的一個疏漏

再次放上這張圖,是為了引出我覺得我們每個人能夠給自己打的一針預防”平庸之惡“的疫苗。既然是疫苗,就不會是抽象的多想多讀書,而是具體的可以執行的高頻行為。比如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寫郵件,需要回復郵件,而你能不能在寫郵件的時候將事情說的簡潔有環環相扣了?你能否在會郵件的時候考慮到收件人閱讀的方便?這都是即需要思考,也需要相關的知識儲備的。而這些,我們若想避免渾渾噩噩的混日子,每一天都需要進行N次的思考,都可以進行量化的考察。若想要精進,你可以去看看自己過去發的郵件,看看自己那裡寫的不夠好,那裡需要改進,即使你覺得寫的很滿意的郵件,你要問自己,如果是自己現在重新去撰寫或回覆這封郵件,會怎麼去寫,會不會寫的更好。

富蘭克林學習寫作的方法是將讀到寫的極好的文章,將其中的觀點句子抽出來,擱置幾天後,用自己的話講文章重複出來,看看自己寫的和原文有多少差異,自己寫的哪裡比不上原文,是段落的組織不夠流暢,還是語言不夠通順,是對論據的分析不夠到位,還是寫的不夠生動有趣?通過不斷的重新去改去重寫,直到自己寫的能比得上原文。這個方法要想起作用,也需要能將一篇文章不是作為一個整體,而是針對文章的不同類型打分,正是這樣的評價方法,避免了本文所說的blending的影響。假設富蘭克林使用這樣的方法去練習寫作,但只是給原文打個100分,再給自己複述的文章打個總分,然後對自己要求也不嚴格,覺得自己起點低,基礎差,只要能達到80分就複述下一篇文章了。這樣做的結果讀者自然猜得到,不管重複了多少遍,複述了多少篇文章,都不過是低水平的重複,並沒有相應的提升。但是認識到假想的故事中的失誤容易,看到我們自己的問題就難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