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東蘭:退耕還林好了生態富了群眾'

"

時下,距離板栗上市還有一個多月,廣西東蘭縣隘洞鎮板老村切傲屯農民陸仕權一家當下最大的農活,就是割除雜草、打理家裡的30畝板栗林,為一個月後的採摘做準備。

“最多時,一年板栗可以賣得2萬多塊,這幾年板栗樹老化,產量下降,價格也不高,但萬把塊錢還是有的。板栗還是我家收入之一。”陸仕權說。

廣西東蘭有板栗林32.5萬畝,是“中國板栗之鄉”和廣西最大的板栗交易集散地。“其中的23萬餘畝,是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後種下的。”該縣林業局副局長牙韓龍介紹說,“農民除了享受國家補助,還從林產業、林下養殖中獲利,退耕還林給農民,特別是貧困群眾搭建了一所綠色銀行。”

東蘭山多地少,土地貧瘠,生態環境脆弱,是致貧的重要原因。2001年,該縣抓住成為國家第一批退耕還林試點縣機遇,實施和完成第一輪退耕還林39.2萬畝;2014年,國家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後,該縣又實施和完成退耕還林6.4萬畝。

大規模的退耕還林,極大改善了東蘭的生態環境,培育出板栗、核桃和林下養殖烏雞、黑山豬等支柱產業,為群眾增收、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第一輪退耕還林中,東蘭從本縣實際出發,在土坡地區以生態林、經濟林兼顧的板栗、核桃、喜樹等作為主要造林樹種,讓退耕農戶在糧食補助期滿後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在新一輪退耕還林中,該縣按“先退後調”的辦法,額外自籌6150萬元扶持群眾在石山區耕地上種植核桃6.4萬畝,目前早熟核桃品種已開初花結初果。

65歲的陸仕權當過村民小組長和村幹部,是東蘭實施退耕還林的見證者之一。他回憶說,切傲屯周邊以前大多是荒坡,群眾生活很苦,上世紀70年代,隘洞鎮開展“造田造地”運動,在切傲屯周邊的荒坡開發出500多畝的梯田梯地。本以為生活能有大改善,現實卻是不如意:新開的田地太貧瘠,種不成玉米和水稻,只能種些木薯和黃豆,收成很少。

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後,陸仕權果斷將自家的7畝承包地種上板栗樹,加上陸續開荒種植,成了當地種植板栗大戶和帶頭人。在他的帶動下,全屯開墾出來的梯田梯地都退耕種上板栗樹。陸仕權感嘆:“退耕還林政策真是好,國家有了好生態,農民賺了錢。”

據統計,東蘭的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底的62%,提高到現在的82.76%;石山灌木平均覆蓋度由22%上升到35%。實施退耕還林以來,東蘭累計直接獲得國家補助5.76億元,涉及4.9萬退耕農戶22.5萬人,戶均獲得補助11755元。2018年度,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補助1920.8萬元,涉及8143戶31262人,人均增收614.5元。

林產業效益明顯。目前東蘭大部分板栗林進入了盛果期,年產量約2萬噸,產值1.2億元。退耕還林還極大解放農村勞動力,2018年全縣退耕農戶外出務工勞動力3.8萬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縣1264元。

林下養殖風生水起。在隘洞鎮牛角坡,當地農民用1000畝板栗林入股,和經濟能人陳勇一起養殖東蘭烏雞,除了賣板栗得錢外,在合作社裡務工、分紅都有收入。依託大面積的板栗林等林地,東蘭實施“互聯網+烏雞養殖”項目,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建成688個養殖場,累計投放雞苗172.7874萬羽,出欄115.0892萬羽,帶動20643戶貧困戶74571人蔘與,貧困戶養殖收入771.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97萬元,成為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8月10日星期六,隘洞鎮板老村恆江屯的護林員劉明周,騎上摩托車去巡山。每週的週二、週四和週六,他都要上山。劉明周兩個孩子在上大學,在2018動態調整時成了貧困戶,鎮裡給他安排了一份護林員的工作。他說:“一年工資一萬元,解了燃眉之急。”今年,東蘭共安排1014戶貧困戶擔任護林員,涉及貧困人口 4023人,使這些貧困戶通過生態扶貧,實現人均年增收2361元。

(通訊員 韋鵬雁 劉廷智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仕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