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市六環地圖

圖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市六環地圖

圖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城市的“集中性”特質

造就了極具吸引力的大城市

而因為人口高度集聚

“大城市病”隨之而來

與當代許多大城市一樣

成都也面臨單中心結構

難以承載超大城市建設的困境

……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市六環地圖

圖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城市的“集中性”特質

造就了極具吸引力的大城市

而因為人口高度集聚

“大城市病”隨之而來

與當代許多大城市一樣

成都也面臨單中心結構

難以承載超大城市建設的困境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一山連兩翼規劃圖

2017年4月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開啟成都城市空間新格局

2018年

公園城市”全新理念寫入城市“新總規”

成都明確提出將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百里畫卷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攝影部 拍攝剪輯

“東進”戰略引人矚目

翻越龍泉山

使成都從“兩山夾一城”

變為“一山連兩翼”

在突破“大城市病”瓶頸的同時

打開了面向未來的永續發展新空間

實現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

迎來大城第四次崛起之路

這不僅是成都4500年曆史根脈的延續與重塑

更是一座世界城市走向未來的

現實需要與必然選擇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市六環地圖

圖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城市的“集中性”特質

造就了極具吸引力的大城市

而因為人口高度集聚

“大城市病”隨之而來

與當代許多大城市一樣

成都也面臨單中心結構

難以承載超大城市建設的困境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一山連兩翼規劃圖

2017年4月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開啟成都城市空間新格局

2018年

公園城市”全新理念寫入城市“新總規”

成都明確提出將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百里畫卷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攝影部 拍攝剪輯

“東進”戰略引人矚目

翻越龍泉山

使成都從“兩山夾一城”

變為“一山連兩翼”

在突破“大城市病”瓶頸的同時

打開了面向未來的永續發展新空間

實現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

迎來大城第四次崛起之路

這不僅是成都4500年曆史根脈的延續與重塑

更是一座世界城市走向未來的

現實需要與必然選擇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東部新城山水圖

成都轉變營城思路

自覺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東部新城規劃建設

充分借鑑雄安新區等先進經驗

對標倫敦、紐約等現代化世界城市

保持“千年立城”戰略定力

堅持世界眼光、天府特色

堅持國際標準和高點定位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大美氣象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提供)

這座未來之城

是以新市民為中心的人文之城

是以新經濟為動能的創新之城

是以高質量為標尺的發展之城

是以生態化為特質的綠色之城

是以可持續為目標的世界之城

……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市六環地圖

圖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城市的“集中性”特質

造就了極具吸引力的大城市

而因為人口高度集聚

“大城市病”隨之而來

與當代許多大城市一樣

成都也面臨單中心結構

難以承載超大城市建設的困境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一山連兩翼規劃圖

2017年4月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開啟成都城市空間新格局

2018年

公園城市”全新理念寫入城市“新總規”

成都明確提出將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百里畫卷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攝影部 拍攝剪輯

“東進”戰略引人矚目

翻越龍泉山

使成都從“兩山夾一城”

變為“一山連兩翼”

在突破“大城市病”瓶頸的同時

打開了面向未來的永續發展新空間

實現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

迎來大城第四次崛起之路

這不僅是成都4500年曆史根脈的延續與重塑

更是一座世界城市走向未來的

現實需要與必然選擇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東部新城山水圖

成都轉變營城思路

自覺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東部新城規劃建設

充分借鑑雄安新區等先進經驗

對標倫敦、紐約等現代化世界城市

保持“千年立城”戰略定力

堅持世界眼光、天府特色

堅持國際標準和高點定位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大美氣象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提供)

這座未來之城

是以新市民為中心的人文之城

是以新經濟為動能的創新之城

是以高質量為標尺的發展之城

是以生態化為特質的綠色之城

是以可持續為目標的世界之城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7月2日,成都東西城市軸線(東段)工程開工

(效果圖)

東部新城

將努力打造

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空港門戶樞紐

成渝相向發展的新興極核

引領新經濟發展的產業新城

彰顯天府文化的東部家園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

成都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市六環地圖

圖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城市的“集中性”特質

造就了極具吸引力的大城市

而因為人口高度集聚

“大城市病”隨之而來

與當代許多大城市一樣

成都也面臨單中心結構

難以承載超大城市建設的困境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一山連兩翼規劃圖

2017年4月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開啟成都城市空間新格局

2018年

公園城市”全新理念寫入城市“新總規”

成都明確提出將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百里畫卷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攝影部 拍攝剪輯

“東進”戰略引人矚目

翻越龍泉山

使成都從“兩山夾一城”

變為“一山連兩翼”

在突破“大城市病”瓶頸的同時

打開了面向未來的永續發展新空間

實現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

迎來大城第四次崛起之路

這不僅是成都4500年曆史根脈的延續與重塑

更是一座世界城市走向未來的

現實需要與必然選擇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東部新城山水圖

成都轉變營城思路

自覺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東部新城規劃建設

充分借鑑雄安新區等先進經驗

對標倫敦、紐約等現代化世界城市

保持“千年立城”戰略定力

堅持世界眼光、天府特色

堅持國際標準和高點定位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大美氣象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提供)

這座未來之城

是以新市民為中心的人文之城

是以新經濟為動能的創新之城

是以高質量為標尺的發展之城

是以生態化為特質的綠色之城

是以可持續為目標的世界之城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7月2日,成都東西城市軸線(東段)工程開工

(效果圖)

東部新城

將努力打造

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空港門戶樞紐

成渝相向發展的新興極核

引領新經濟發展的產業新城

彰顯天府文化的東部家園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

成都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丹景臺景區核心區有望在今年國慶期間對外開放

(攝影 朱建國)

兩年過去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東西城市軸線(東段)

天府國際機場、天府奧體城

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

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加快實施

東部新城成型成勢

"

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4500年,從西部山區走向成都平原

再向東“跳出”龍泉山

一部城市地圖千年變遷史

是成都營城理念的時代演進

也是天府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生動映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開國” 就是蜀山氏開拓城市的過程

居石室、善養蠶的蠶叢

率部族出岷山

開啟從西部山區向成都平原腹地進發的征途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新津寶墩古城、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

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城……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星落棋佈的中心聚邑

是蜀文化的古城時代,都在平原偏西部

與寶墩文化一脈相承的三星堆古城

則是西蜀魚鳧世古囯時代到來的標誌

到杜宇時代已發展成古方囯

其後的金沙遺址,在平原腹心

是成都少城的根

象徵著成都歷史上第一次崛起

開明王國先在今郫都區建立都城

九世開明尚將都邑遷到今市區

命名“成都”

戰國秦時張儀、張若築大城和少城

發展至今

這是成都城市發展西興東漸

清晰足跡的開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城時代

秦漢

兩城相併,功能互異

公元前311年

秦國張儀、張若按照首都咸陽的建制

修築了新的成都城

在西為少城,在東為大城

兩城相併

有明確的功能區分

大城

是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

是“政治中心”

少城

是市民居住和商市之地

是“商業中心”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張儀築城60年後

李冰開鑿郫、流(檢)二江於成都

從城南流過並交匯

可行舟,水上交通樞紐有利商貿

可灌溉,百姓享其利生活方便

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發展至今

“城址不變三千載

城名不改二千五”

漢代

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不能不說與規劃在先的營城理念有很大關係

因勢利導而成“龜化城”

張儀所築之成都大城,傳說依大龜爬行線路而築城,其形似龜,又有“龜化城”的外號。事實上,當時成都地勢低窪潮溼,又無排水河道,所以城牆屢建屢塌,後來應地形改築而成功,是當時成都人“因勢利導,順應自然”的智慧體現。因蜀錦聞名天下,又外號“錦城”。其時市場沿二江畔發展,形成“二江珥市” 格局。


羅城時代

唐代

興建羅城,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唐季擴充羅城圖

唐代經濟繁榮

人口快速增長

成都在歷史上第三次崛起

所謂“揚一益二”

“萬井雲錯,百貨川委”的成都

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

繁榮之盛,僅次於揚州

為增強城市防禦

順應經濟發展

在大城外圍新建羅城

又引郫江水改道為清遠江

從北面和東面繞城牆而過

與檢江相匯於羅城東南隅合江亭

從此,成都形成“兩江抱城”的獨特格局

歷宋、元、明、清基本不變

延續至20世紀中葉

城市版圖擴大6倍

羅城周長達二十五里,使成都的城市面積比以前擴大6倍。羅城開成都以磚築城的先河,增強了軍事上的防禦能力,使成都成為兩江環繞、溪水穿城的親水型城市。而“兩江抱城”之勢,在城市防禦、市民生活、商業貿易、城市排汙、水道通航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成都是城市經濟重心向東向南戰略轉移發展的開始。在唐代之前,成都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大慈寺是城東南角的一大勝地,先在此開解玉溪,溪邊興建東市,發展出夜市和大東市。

五代、宋

消失的羊馬城

五代時期

前蜀建新宮城

後蜀在羅城外曾增築羊馬城

與羅城、皇城、宮城成為四重

據稱,羊馬城為土牆

作為輔助性的城防設施

城週四十二里

至宋代漸至頹塌消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前後蜀宮城與羊馬城圖

“蓉城”得美名

後蜀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偏愛芙蓉,於是命百姓在羊馬城城牆上遍植芙蓉樹,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這也體現出成都城市建設注重生態建設、美化環境和生活美學的一面。

元明清

三城相套,兩江環抱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明代大城與蜀王城圖

宋末元初的戰火中

千年古城曾被毀敗

而元代成都

城市樣貌大體依宋代之舊

明清時代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天啟成都府圖


明代先復興大城少城

又在城中心建蜀王府,即“皇城”

形成內、中、外三重城垣相套格局

明末清初

成都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

戰火中成都城幾成廢墟

清朝

對成都城進行了歷時百餘年的恢復重建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任封疆大吏

都對成都“大城”進行重建

千年古都在戰火廢墟之上

又重新煥發生機

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貢院”

貢院西側少城區域內新建一座“滿城”

作為滿蒙八旗官兵駐地

至此,成都形成

三城相套,二江環抱

的獨特城市格局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宣統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圖

大規模修建橋樑改善交通

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清代,進行了大規模的橋樑修建,如重修了萬里橋、九眼橋、太平橋等連接城市內外主幹道交通的橋樑,使城市內外交通變得通暢,方便行旅,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由於地處兩江交匯,清代成都的商業交通以東門最為繁盛。


近現代成都城

民國時期

突破“兩江抱城”

辛亥革命爆發後

滿城城牆被政府下令拆除

漢人官商人員隨後相繼進入並修建住所

只剩大城城牆

城市恢復“單城”格局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成都成建制市區已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城市發展需要

城市建設加速向城垣外拓展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民國三十六年(1946年)成都市及市郊圖

抗戰時期

成都屢遭轟炸

為方便疏散人群

曽增闢通道,修建了新南門通惠門

拆除了幾段城牆

城市發展從此突破“兩江抱城”市區的限制

新中國成立後

圈層蔓延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1949年成都地圖

新中國成立後

成都提出了城市發展目標、功能分區

以及環狀輻射道路系統格局的城市規劃

1980年的城市面積

由1949年的18平方公里擴展到60平方公里

奠定了放射環狀的現代城市格局

城市主要沿東北、東南方向軸向擴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成都城市面貌發生鉅變

城市佈局以城市現代化為主題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斷強化環形加放射狀路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同心圓放射式格局形成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20世紀80年代成都交通簡圖

●1986年,成都一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9.38公里

●1992年,二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8.03公里

●1995年,內環路建成通車,全長14.27公里。

●2001年,繞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84.96公里。

●2002年,三環路建成通車,全長51.02公里。

●2015年12月,第二繞城高速(今六環路)建成通車,全長223公里。

●2016年12月,成環路(五環路)啟動擴能提升工程。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市六環地圖

圖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城市的“集中性”特質

造就了極具吸引力的大城市

而因為人口高度集聚

“大城市病”隨之而來

與當代許多大城市一樣

成都也面臨單中心結構

難以承載超大城市建設的困境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一山連兩翼規劃圖

2017年4月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開啟成都城市空間新格局

2018年

公園城市”全新理念寫入城市“新總規”

成都明確提出將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百里畫卷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攝影部 拍攝剪輯

“東進”戰略引人矚目

翻越龍泉山

使成都從“兩山夾一城”

變為“一山連兩翼”

在突破“大城市病”瓶頸的同時

打開了面向未來的永續發展新空間

實現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

迎來大城第四次崛起之路

這不僅是成都4500年曆史根脈的延續與重塑

更是一座世界城市走向未來的

現實需要與必然選擇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東部新城山水圖

成都轉變營城思路

自覺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東部新城規劃建設

充分借鑑雄安新區等先進經驗

對標倫敦、紐約等現代化世界城市

保持“千年立城”戰略定力

堅持世界眼光、天府特色

堅持國際標準和高點定位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大美氣象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提供)

這座未來之城

是以新市民為中心的人文之城

是以新經濟為動能的創新之城

是以高質量為標尺的發展之城

是以生態化為特質的綠色之城

是以可持續為目標的世界之城

……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7月2日,成都東西城市軸線(東段)工程開工

(效果圖)

東部新城

將努力打造

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空港門戶樞紐

成渝相向發展的新興極核

引領新經濟發展的產業新城

彰顯天府文化的東部家園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

成都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丹景臺景區核心區有望在今年國慶期間對外開放

(攝影 朱建國)

兩年過去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東西城市軸線(東段)

天府國際機場、天府奧體城

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

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加快實施

東部新城成型成勢

一座千年古都的地圖變遷史!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現場

未來之城

正在崛起

成都,這座千年古都的

城市地圖史

也將被全新續寫!

來源:成都發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