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對吉利而言,空間上“東進”,並不意味著產業的簡單複製擴容。

“銘泰方程時空港延長了汽車產業鏈,在西區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基礎上,用東區打開文商旅體融合的後市場。” 謝旭剛表示,“根據城市人口和發展前景,我們把銘泰方程時空港規劃為賽車商業綜合體,將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預期每年吸引300〜400萬客流量。”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對吉利而言,空間上“東進”,並不意味著產業的簡單複製擴容。

“銘泰方程時空港延長了汽車產業鏈,在西區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基礎上,用東區打開文商旅體融合的後市場。” 謝旭剛表示,“根據城市人口和發展前景,我們把銘泰方程時空港規劃為賽車商業綜合體,將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預期每年吸引300〜400萬客流量。”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簡州新城吉利學院項目建設工地

吉利的信心建立在新興消費的明確定位上。銘泰方程時空港除了有吉利學院的整體搬遷項目,還有國內首個以賽車為主題的大型科技娛樂體驗中心項目,以及世界級的國際賽道項目。其中,今年10月即將開工的銘泰天府國際賽道包含美式納斯卡賽道和國際汽聯二級賽道,是全球首條可同時舉辦歐美汽車賽事的大型國際賽道。顯然,它的高標準設計建設,目標指向國際消費。


“成都東進打通了龍泉山兩側的人才、產業和政策通道,”吉利BMA項目綜合辦公室主任祝萬雲認為,成都經開區的產業集群優勢是簡州新城的依託,而簡州新城汽車文化、汽車零部件的發展,也彌補了成都經開區的“短板”。

山河:從湖南,到沱江

和吉利不同,肖黃興來成都是“白手起家”。

在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擔任副總經理的他,來到東部新城組建山河西南航空產業基地,現任成都山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個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談的項目,短短一年時間,完成了項目簽約、工商註冊、資金到位、廠房修建等全流程。“已經搞得漂漂亮亮的了,爭取8月試投產。”

今年5月,首款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輕型運動飛機——山河SA60L輕型飛機在成都金堂實現首飛,目前公司正在申請製造山河SA60L-T高原輕型飛機的生產許可證,有望在10月實現“成都造”。

位於淮州新城金堂通航產業園內的山河西南航空基地項目,作為山河航空產業佈局的首個外拓基地,主要承擔山河SA60L-T高原飛機的製造、試飛和二次深度開發,以及山河全系列航空器產品銷售和通航運營、作業等服務。肖黃興介紹,這不僅是國內唯一的高原型飛機生產基地,也承擔著覆蓋整個西南地區的區域性總部的角色。

“山河航空計劃在成都生產SA60L-T高原機型向全國銷售,同時在售後服務方面,以西南基地為中心,為山河航空西南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優質的基地化服務,這對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都有巨大的提升,畢竟任何工業產品都要比拼技術和服務。”肖黃興說,他有一個夢想,成都山河航空能跟隨“東進”步伐成為民機制造領域的“成飛”。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對吉利而言,空間上“東進”,並不意味著產業的簡單複製擴容。

“銘泰方程時空港延長了汽車產業鏈,在西區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基礎上,用東區打開文商旅體融合的後市場。” 謝旭剛表示,“根據城市人口和發展前景,我們把銘泰方程時空港規劃為賽車商業綜合體,將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預期每年吸引300〜400萬客流量。”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簡州新城吉利學院項目建設工地

吉利的信心建立在新興消費的明確定位上。銘泰方程時空港除了有吉利學院的整體搬遷項目,還有國內首個以賽車為主題的大型科技娛樂體驗中心項目,以及世界級的國際賽道項目。其中,今年10月即將開工的銘泰天府國際賽道包含美式納斯卡賽道和國際汽聯二級賽道,是全球首條可同時舉辦歐美汽車賽事的大型國際賽道。顯然,它的高標準設計建設,目標指向國際消費。


“成都東進打通了龍泉山兩側的人才、產業和政策通道,”吉利BMA項目綜合辦公室主任祝萬雲認為,成都經開區的產業集群優勢是簡州新城的依託,而簡州新城汽車文化、汽車零部件的發展,也彌補了成都經開區的“短板”。

山河:從湖南,到沱江

和吉利不同,肖黃興來成都是“白手起家”。

在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擔任副總經理的他,來到東部新城組建山河西南航空產業基地,現任成都山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個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談的項目,短短一年時間,完成了項目簽約、工商註冊、資金到位、廠房修建等全流程。“已經搞得漂漂亮亮的了,爭取8月試投產。”

今年5月,首款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輕型運動飛機——山河SA60L輕型飛機在成都金堂實現首飛,目前公司正在申請製造山河SA60L-T高原輕型飛機的生產許可證,有望在10月實現“成都造”。

位於淮州新城金堂通航產業園內的山河西南航空基地項目,作為山河航空產業佈局的首個外拓基地,主要承擔山河SA60L-T高原飛機的製造、試飛和二次深度開發,以及山河全系列航空器產品銷售和通航運營、作業等服務。肖黃興介紹,這不僅是國內唯一的高原型飛機生產基地,也承擔著覆蓋整個西南地區的區域性總部的角色。

“山河航空計劃在成都生產SA60L-T高原機型向全國銷售,同時在售後服務方面,以西南基地為中心,為山河航空西南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優質的基地化服務,這對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都有巨大的提升,畢竟任何工業產品都要比拼技術和服務。”肖黃興說,他有一個夢想,成都山河航空能跟隨“東進”步伐成為民機制造領域的“成飛”。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肖黃興

這個夢想遠嗎?在肖黃興看來,從成都山河航空公司落戶淮州新城的那刻起,事情就算“有譜了”。

這個精明的湖南人把機遇看得清清楚楚——成都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實施方案2017年獲批,這意味著成都通航產業發展迎來發展新契機;伴隨著沱江經濟帶的發展,東部新城將引領帶動沿江其他城市的產業協同、資源共享;航空工業需要有沉澱,是幾十年發展才有氣色的產業,成都底子厚人才多,“這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 。

肖黃興特意關注了淮州新城“一軸兩片”的規劃格局,對沿沱江城市發展軸支撐通用航空片區的發展,抱以很高的期待,“前期依託總部給予技術人才和零部件的支持,未來紮根後,完全可以依靠成都本地和周邊實現全產業鏈的自主生產。”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對吉利而言,空間上“東進”,並不意味著產業的簡單複製擴容。

“銘泰方程時空港延長了汽車產業鏈,在西區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基礎上,用東區打開文商旅體融合的後市場。” 謝旭剛表示,“根據城市人口和發展前景,我們把銘泰方程時空港規劃為賽車商業綜合體,將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預期每年吸引300〜400萬客流量。”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簡州新城吉利學院項目建設工地

吉利的信心建立在新興消費的明確定位上。銘泰方程時空港除了有吉利學院的整體搬遷項目,還有國內首個以賽車為主題的大型科技娛樂體驗中心項目,以及世界級的國際賽道項目。其中,今年10月即將開工的銘泰天府國際賽道包含美式納斯卡賽道和國際汽聯二級賽道,是全球首條可同時舉辦歐美汽車賽事的大型國際賽道。顯然,它的高標準設計建設,目標指向國際消費。


“成都東進打通了龍泉山兩側的人才、產業和政策通道,”吉利BMA項目綜合辦公室主任祝萬雲認為,成都經開區的產業集群優勢是簡州新城的依託,而簡州新城汽車文化、汽車零部件的發展,也彌補了成都經開區的“短板”。

山河:從湖南,到沱江

和吉利不同,肖黃興來成都是“白手起家”。

在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擔任副總經理的他,來到東部新城組建山河西南航空產業基地,現任成都山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個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談的項目,短短一年時間,完成了項目簽約、工商註冊、資金到位、廠房修建等全流程。“已經搞得漂漂亮亮的了,爭取8月試投產。”

今年5月,首款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輕型運動飛機——山河SA60L輕型飛機在成都金堂實現首飛,目前公司正在申請製造山河SA60L-T高原輕型飛機的生產許可證,有望在10月實現“成都造”。

位於淮州新城金堂通航產業園內的山河西南航空基地項目,作為山河航空產業佈局的首個外拓基地,主要承擔山河SA60L-T高原飛機的製造、試飛和二次深度開發,以及山河全系列航空器產品銷售和通航運營、作業等服務。肖黃興介紹,這不僅是國內唯一的高原型飛機生產基地,也承擔著覆蓋整個西南地區的區域性總部的角色。

“山河航空計劃在成都生產SA60L-T高原機型向全國銷售,同時在售後服務方面,以西南基地為中心,為山河航空西南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優質的基地化服務,這對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都有巨大的提升,畢竟任何工業產品都要比拼技術和服務。”肖黃興說,他有一個夢想,成都山河航空能跟隨“東進”步伐成為民機制造領域的“成飛”。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肖黃興

這個夢想遠嗎?在肖黃興看來,從成都山河航空公司落戶淮州新城的那刻起,事情就算“有譜了”。

這個精明的湖南人把機遇看得清清楚楚——成都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實施方案2017年獲批,這意味著成都通航產業發展迎來發展新契機;伴隨著沱江經濟帶的發展,東部新城將引領帶動沿江其他城市的產業協同、資源共享;航空工業需要有沉澱,是幾十年發展才有氣色的產業,成都底子厚人才多,“這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 。

肖黃興特意關注了淮州新城“一軸兩片”的規劃格局,對沿沱江城市發展軸支撐通用航空片區的發展,抱以很高的期待,“前期依託總部給予技術人才和零部件的支持,未來紮根後,完全可以依靠成都本地和周邊實現全產業鏈的自主生產。”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美菜網:臨空經濟的“磁石效應”

去年9月,天府國際空港新城8個重大產業項目在成都高新東區集中開工。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近470億元,包括“雲錦天府”等5個新經濟產業項目,普洛斯國際航空智慧物聯港、順豐空港新城產業園兩個航空物流項目以及富凱飛機附件維修基地與飛機加改裝設計研發中心,這標誌著空港新城三大主導產業——航空產業、臨空現代服務業及臨空新經濟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正如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曹允春所說,天府國際機場不僅是東部新城的重大交通設施,而應該成為四川和成都在新發展時期的動力源,去放大天府國際機場核心樞紐功能。他分析,空港帶來的區位優勢將為城市發展臨空經濟帶來“磁石效應”。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對吉利而言,空間上“東進”,並不意味著產業的簡單複製擴容。

“銘泰方程時空港延長了汽車產業鏈,在西區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基礎上,用東區打開文商旅體融合的後市場。” 謝旭剛表示,“根據城市人口和發展前景,我們把銘泰方程時空港規劃為賽車商業綜合體,將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預期每年吸引300〜400萬客流量。”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簡州新城吉利學院項目建設工地

吉利的信心建立在新興消費的明確定位上。銘泰方程時空港除了有吉利學院的整體搬遷項目,還有國內首個以賽車為主題的大型科技娛樂體驗中心項目,以及世界級的國際賽道項目。其中,今年10月即將開工的銘泰天府國際賽道包含美式納斯卡賽道和國際汽聯二級賽道,是全球首條可同時舉辦歐美汽車賽事的大型國際賽道。顯然,它的高標準設計建設,目標指向國際消費。


“成都東進打通了龍泉山兩側的人才、產業和政策通道,”吉利BMA項目綜合辦公室主任祝萬雲認為,成都經開區的產業集群優勢是簡州新城的依託,而簡州新城汽車文化、汽車零部件的發展,也彌補了成都經開區的“短板”。

山河:從湖南,到沱江

和吉利不同,肖黃興來成都是“白手起家”。

在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擔任副總經理的他,來到東部新城組建山河西南航空產業基地,現任成都山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個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談的項目,短短一年時間,完成了項目簽約、工商註冊、資金到位、廠房修建等全流程。“已經搞得漂漂亮亮的了,爭取8月試投產。”

今年5月,首款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輕型運動飛機——山河SA60L輕型飛機在成都金堂實現首飛,目前公司正在申請製造山河SA60L-T高原輕型飛機的生產許可證,有望在10月實現“成都造”。

位於淮州新城金堂通航產業園內的山河西南航空基地項目,作為山河航空產業佈局的首個外拓基地,主要承擔山河SA60L-T高原飛機的製造、試飛和二次深度開發,以及山河全系列航空器產品銷售和通航運營、作業等服務。肖黃興介紹,這不僅是國內唯一的高原型飛機生產基地,也承擔著覆蓋整個西南地區的區域性總部的角色。

“山河航空計劃在成都生產SA60L-T高原機型向全國銷售,同時在售後服務方面,以西南基地為中心,為山河航空西南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優質的基地化服務,這對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都有巨大的提升,畢竟任何工業產品都要比拼技術和服務。”肖黃興說,他有一個夢想,成都山河航空能跟隨“東進”步伐成為民機制造領域的“成飛”。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肖黃興

這個夢想遠嗎?在肖黃興看來,從成都山河航空公司落戶淮州新城的那刻起,事情就算“有譜了”。

這個精明的湖南人把機遇看得清清楚楚——成都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實施方案2017年獲批,這意味著成都通航產業發展迎來發展新契機;伴隨著沱江經濟帶的發展,東部新城將引領帶動沿江其他城市的產業協同、資源共享;航空工業需要有沉澱,是幾十年發展才有氣色的產業,成都底子厚人才多,“這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 。

肖黃興特意關注了淮州新城“一軸兩片”的規劃格局,對沿沱江城市發展軸支撐通用航空片區的發展,抱以很高的期待,“前期依託總部給予技術人才和零部件的支持,未來紮根後,完全可以依靠成都本地和周邊實現全產業鏈的自主生產。”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美菜網:臨空經濟的“磁石效應”

去年9月,天府國際空港新城8個重大產業項目在成都高新東區集中開工。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近470億元,包括“雲錦天府”等5個新經濟產業項目,普洛斯國際航空智慧物聯港、順豐空港新城產業園兩個航空物流項目以及富凱飛機附件維修基地與飛機加改裝設計研發中心,這標誌著空港新城三大主導產業——航空產業、臨空現代服務業及臨空新經濟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正如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曹允春所說,天府國際機場不僅是東部新城的重大交通設施,而應該成為四川和成都在新發展時期的動力源,去放大天府國際機場核心樞紐功能。他分析,空港帶來的區位優勢將為城市發展臨空經濟帶來“磁石效應”。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天府國際機場力爭2020年基本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區,用5平方公里的土地,創造了上海市近5%的稅收收入,臨空經濟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90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天府國際機場,爆發的將是怎樣的向心力?

美菜網是簡陽“吸”來的第一家“獨角獸”企業,它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電商平臺。農產品因易損耗、保質期短,易變質,對冷鏈物流設施及物流配送效率要求極高,美菜網通過自建倉儲、物流、配送,創新升級農產品供應鏈,提高運輸效率。在簡陽天府國際臨空經濟產業功能區落戶的美菜網西部納維亞一號工程項目,將打造輻射四川、重慶的中央倉。

“選址時考察過其他地方,但最終決定放在東部新城,因為比起蔬菜原產地,電商平臺企業更需要的是物流!”美菜網項目負責人譚宗進告訴記者,考慮到唯品會、韻達等紛紛落戶東部新城,東部新城的物流集散能力有更大潛能,屆時美菜網也將在基地探索智慧倉儲。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對吉利而言,空間上“東進”,並不意味著產業的簡單複製擴容。

“銘泰方程時空港延長了汽車產業鏈,在西區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基礎上,用東區打開文商旅體融合的後市場。” 謝旭剛表示,“根據城市人口和發展前景,我們把銘泰方程時空港規劃為賽車商業綜合體,將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預期每年吸引300〜400萬客流量。”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簡州新城吉利學院項目建設工地

吉利的信心建立在新興消費的明確定位上。銘泰方程時空港除了有吉利學院的整體搬遷項目,還有國內首個以賽車為主題的大型科技娛樂體驗中心項目,以及世界級的國際賽道項目。其中,今年10月即將開工的銘泰天府國際賽道包含美式納斯卡賽道和國際汽聯二級賽道,是全球首條可同時舉辦歐美汽車賽事的大型國際賽道。顯然,它的高標準設計建設,目標指向國際消費。


“成都東進打通了龍泉山兩側的人才、產業和政策通道,”吉利BMA項目綜合辦公室主任祝萬雲認為,成都經開區的產業集群優勢是簡州新城的依託,而簡州新城汽車文化、汽車零部件的發展,也彌補了成都經開區的“短板”。

山河:從湖南,到沱江

和吉利不同,肖黃興來成都是“白手起家”。

在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擔任副總經理的他,來到東部新城組建山河西南航空產業基地,現任成都山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個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談的項目,短短一年時間,完成了項目簽約、工商註冊、資金到位、廠房修建等全流程。“已經搞得漂漂亮亮的了,爭取8月試投產。”

今年5月,首款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輕型運動飛機——山河SA60L輕型飛機在成都金堂實現首飛,目前公司正在申請製造山河SA60L-T高原輕型飛機的生產許可證,有望在10月實現“成都造”。

位於淮州新城金堂通航產業園內的山河西南航空基地項目,作為山河航空產業佈局的首個外拓基地,主要承擔山河SA60L-T高原飛機的製造、試飛和二次深度開發,以及山河全系列航空器產品銷售和通航運營、作業等服務。肖黃興介紹,這不僅是國內唯一的高原型飛機生產基地,也承擔著覆蓋整個西南地區的區域性總部的角色。

“山河航空計劃在成都生產SA60L-T高原機型向全國銷售,同時在售後服務方面,以西南基地為中心,為山河航空西南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優質的基地化服務,這對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都有巨大的提升,畢竟任何工業產品都要比拼技術和服務。”肖黃興說,他有一個夢想,成都山河航空能跟隨“東進”步伐成為民機制造領域的“成飛”。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肖黃興

這個夢想遠嗎?在肖黃興看來,從成都山河航空公司落戶淮州新城的那刻起,事情就算“有譜了”。

這個精明的湖南人把機遇看得清清楚楚——成都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實施方案2017年獲批,這意味著成都通航產業發展迎來發展新契機;伴隨著沱江經濟帶的發展,東部新城將引領帶動沿江其他城市的產業協同、資源共享;航空工業需要有沉澱,是幾十年發展才有氣色的產業,成都底子厚人才多,“這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 。

肖黃興特意關注了淮州新城“一軸兩片”的規劃格局,對沿沱江城市發展軸支撐通用航空片區的發展,抱以很高的期待,“前期依託總部給予技術人才和零部件的支持,未來紮根後,完全可以依靠成都本地和周邊實現全產業鏈的自主生產。”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美菜網:臨空經濟的“磁石效應”

去年9月,天府國際空港新城8個重大產業項目在成都高新東區集中開工。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近470億元,包括“雲錦天府”等5個新經濟產業項目,普洛斯國際航空智慧物聯港、順豐空港新城產業園兩個航空物流項目以及富凱飛機附件維修基地與飛機加改裝設計研發中心,這標誌著空港新城三大主導產業——航空產業、臨空現代服務業及臨空新經濟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正如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曹允春所說,天府國際機場不僅是東部新城的重大交通設施,而應該成為四川和成都在新發展時期的動力源,去放大天府國際機場核心樞紐功能。他分析,空港帶來的區位優勢將為城市發展臨空經濟帶來“磁石效應”。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天府國際機場力爭2020年基本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區,用5平方公里的土地,創造了上海市近5%的稅收收入,臨空經濟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90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天府國際機場,爆發的將是怎樣的向心力?

美菜網是簡陽“吸”來的第一家“獨角獸”企業,它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電商平臺。農產品因易損耗、保質期短,易變質,對冷鏈物流設施及物流配送效率要求極高,美菜網通過自建倉儲、物流、配送,創新升級農產品供應鏈,提高運輸效率。在簡陽天府國際臨空經濟產業功能區落戶的美菜網西部納維亞一號工程項目,將打造輻射四川、重慶的中央倉。

“選址時考察過其他地方,但最終決定放在東部新城,因為比起蔬菜原產地,電商平臺企業更需要的是物流!”美菜網項目負責人譚宗進告訴記者,考慮到唯品會、韻達等紛紛落戶東部新城,東部新城的物流集散能力有更大潛能,屆時美菜網也將在基地探索智慧倉儲。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淮州新城沙盤

在金堂,和潤集團淮州新城智慧物流園、總部運營中心及高端酒店項目,京東無人機研發製造及智慧物流產業園區項目等物流項目也紛紛落戶。天府國際空港樞紐的輻射效應,正在從中心向更遠處蔓延。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

東部新城拓寬了成都的開放通道

從紮根成都的行業標杆,到白手起家的初創企業,東部新城如同一座剛開發的金礦,正吸引著無數企業來到龍泉山東側掘金。

歷史上人們熟知的“淘金熱”,無不源於對地區價值的再發現。當下企業掘金龍泉山東側地區,也是因為東部新城的區位價值在新時代的語境中得以重新審視。

“內陸經濟時代正在到來,成都正展現出內陸城市的獨特魅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曾指出,成都正在經歷一座城市結構的深刻變革,背後是“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依託國際空港樞紐,東部新城拓寬了成都的開放通道。

"

挖掘機和腳手架

中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城市化意象

在城市化進程相對成熟的成都主城區,它們只是零星出現;但翻越龍泉山,成都“東進”區域的廣袤大地上,施工基地廣佈,腳手架林立,挖掘機日夜不息。

一切都是蓬勃新生的姿態。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攝影 朱建國

數字,是繁忙的註腳——

今年1-5月,東部新城中的“三城”共簽約項目35個,協議總投資1541億元。其中空港新城共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1091億元;簡州新城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340億元;淮州新城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110億元。

鳳凰起丹穴,獨向梧桐枝”。每一個喜人數字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那麼,誰在投資東進?誰在為“未來之城”落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選取了幾個典型項目和企業,管窺“東進”的魅力。

吉利:10年落一子

成都的汽車產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擁有一席之地,僅僅用了10餘年的時間,吉利成都工廠堪稱成都汽車產業打下江山的一員主力干將。

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產。在它之前,成都只有一汽-大眾,在它之後,豐田、神龍等相繼落地。

10年後,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城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動工儀式上自稱“東進”代言人。他說:“我們倍感振奮,所以吉利集團將最優質的前瞻性項目佈局簡州新城。”


落下這一子,吉利用了10年。

“2008年我來成都談過項目,計劃跟汽車生產同步佈局教育和賽道,因為條件所限,項目沒有談成。”吉利銘泰投資發展集團副總裁謝旭剛回憶,發展空間所限是制約吉利擴容的最大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成都“東進”啟動後,吉利擴容的計劃再度被提上日程,並迅速落實,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對吉利而言,空間上“東進”,並不意味著產業的簡單複製擴容。

“銘泰方程時空港延長了汽車產業鏈,在西區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基礎上,用東區打開文商旅體融合的後市場。” 謝旭剛表示,“根據城市人口和發展前景,我們把銘泰方程時空港規劃為賽車商業綜合體,將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預期每年吸引300〜400萬客流量。”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簡州新城吉利學院項目建設工地

吉利的信心建立在新興消費的明確定位上。銘泰方程時空港除了有吉利學院的整體搬遷項目,還有國內首個以賽車為主題的大型科技娛樂體驗中心項目,以及世界級的國際賽道項目。其中,今年10月即將開工的銘泰天府國際賽道包含美式納斯卡賽道和國際汽聯二級賽道,是全球首條可同時舉辦歐美汽車賽事的大型國際賽道。顯然,它的高標準設計建設,目標指向國際消費。


“成都東進打通了龍泉山兩側的人才、產業和政策通道,”吉利BMA項目綜合辦公室主任祝萬雲認為,成都經開區的產業集群優勢是簡州新城的依託,而簡州新城汽車文化、汽車零部件的發展,也彌補了成都經開區的“短板”。

山河:從湖南,到沱江

和吉利不同,肖黃興來成都是“白手起家”。

在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擔任副總經理的他,來到東部新城組建山河西南航空產業基地,現任成都山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個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談的項目,短短一年時間,完成了項目簽約、工商註冊、資金到位、廠房修建等全流程。“已經搞得漂漂亮亮的了,爭取8月試投產。”

今年5月,首款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輕型運動飛機——山河SA60L輕型飛機在成都金堂實現首飛,目前公司正在申請製造山河SA60L-T高原輕型飛機的生產許可證,有望在10月實現“成都造”。

位於淮州新城金堂通航產業園內的山河西南航空基地項目,作為山河航空產業佈局的首個外拓基地,主要承擔山河SA60L-T高原飛機的製造、試飛和二次深度開發,以及山河全系列航空器產品銷售和通航運營、作業等服務。肖黃興介紹,這不僅是國內唯一的高原型飛機生產基地,也承擔著覆蓋整個西南地區的區域性總部的角色。

“山河航空計劃在成都生產SA60L-T高原機型向全國銷售,同時在售後服務方面,以西南基地為中心,為山河航空西南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優質的基地化服務,這對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都有巨大的提升,畢竟任何工業產品都要比拼技術和服務。”肖黃興說,他有一個夢想,成都山河航空能跟隨“東進”步伐成為民機制造領域的“成飛”。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肖黃興

這個夢想遠嗎?在肖黃興看來,從成都山河航空公司落戶淮州新城的那刻起,事情就算“有譜了”。

這個精明的湖南人把機遇看得清清楚楚——成都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實施方案2017年獲批,這意味著成都通航產業發展迎來發展新契機;伴隨著沱江經濟帶的發展,東部新城將引領帶動沿江其他城市的產業協同、資源共享;航空工業需要有沉澱,是幾十年發展才有氣色的產業,成都底子厚人才多,“這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 。

肖黃興特意關注了淮州新城“一軸兩片”的規劃格局,對沿沱江城市發展軸支撐通用航空片區的發展,抱以很高的期待,“前期依託總部給予技術人才和零部件的支持,未來紮根後,完全可以依靠成都本地和周邊實現全產業鏈的自主生產。”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美菜網:臨空經濟的“磁石效應”

去年9月,天府國際空港新城8個重大產業項目在成都高新東區集中開工。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近470億元,包括“雲錦天府”等5個新經濟產業項目,普洛斯國際航空智慧物聯港、順豐空港新城產業園兩個航空物流項目以及富凱飛機附件維修基地與飛機加改裝設計研發中心,這標誌著空港新城三大主導產業——航空產業、臨空現代服務業及臨空新經濟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正如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曹允春所說,天府國際機場不僅是東部新城的重大交通設施,而應該成為四川和成都在新發展時期的動力源,去放大天府國際機場核心樞紐功能。他分析,空港帶來的區位優勢將為城市發展臨空經濟帶來“磁石效應”。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天府國際機場力爭2020年基本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區,用5平方公里的土地,創造了上海市近5%的稅收收入,臨空經濟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90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天府國際機場,爆發的將是怎樣的向心力?

美菜網是簡陽“吸”來的第一家“獨角獸”企業,它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電商平臺。農產品因易損耗、保質期短,易變質,對冷鏈物流設施及物流配送效率要求極高,美菜網通過自建倉儲、物流、配送,創新升級農產品供應鏈,提高運輸效率。在簡陽天府國際臨空經濟產業功能區落戶的美菜網西部納維亞一號工程項目,將打造輻射四川、重慶的中央倉。

“選址時考察過其他地方,但最終決定放在東部新城,因為比起蔬菜原產地,電商平臺企業更需要的是物流!”美菜網項目負責人譚宗進告訴記者,考慮到唯品會、韻達等紛紛落戶東部新城,東部新城的物流集散能力有更大潛能,屆時美菜網也將在基地探索智慧倉儲。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淮州新城沙盤

在金堂,和潤集團淮州新城智慧物流園、總部運營中心及高端酒店項目,京東無人機研發製造及智慧物流產業園區項目等物流項目也紛紛落戶。天府國際空港樞紐的輻射效應,正在從中心向更遠處蔓延。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

東部新城拓寬了成都的開放通道

從紮根成都的行業標杆,到白手起家的初創企業,東部新城如同一座剛開發的金礦,正吸引著無數企業來到龍泉山東側掘金。

歷史上人們熟知的“淘金熱”,無不源於對地區價值的再發現。當下企業掘金龍泉山東側地區,也是因為東部新城的區位價值在新時代的語境中得以重新審視。

“內陸經濟時代正在到來,成都正展現出內陸城市的獨特魅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曾指出,成都正在經歷一座城市結構的深刻變革,背後是“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依託國際空港樞紐,東部新城拓寬了成都的開放通道。

成都的這塊“金礦”,他們已經開挖了!

▲成都“東進”效果圖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則看到了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機遇。“東部新城做強成渝相向發展的核心支撐是大勢所趨,也是東部新城企業的突破方向。”盛毅認為,2016年《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出臺,為成渝雙城的空間集聚和協調發展定下基調,伴隨著市場細分,兩座城市將進一步產業互補,從而緊密地抱團“咬合”,做大做強區域經濟。“東部新城做強成渝相向發展的核心支撐是大勢所趨,也是東部新城企業的突破方向。”

經濟成都,動能澎湃。

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天府國際機場、天府奧體城、沱江發展軸等引爆性功能項目則如同強大的產業引擎,驅動了東部新城的經濟活力,帶動民間投資。“大的功能項目實際上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引導性,對於投資者而言,看見引擎性項目就知道投了以後會是什麼樣的發展格局和發展結果。”汪鳴表示,東部新城還通過制定重點產業指導目錄明確方向,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於企業有極強的引導意義。


來源:成都發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