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人才新政兩週年 成都兌現了什麼?'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全球科技創新已進入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全球創新版圖重構、經濟結構重塑。人才已成為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從人口到勞動力,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人才概念的演進,越來越凸顯“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性。

過去兩年來,各地引才熱度不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有近30城出臺人才新政。分析認為,激烈的“搶人大戰”顯示出當前中國城市競爭逐漸從側重拼產業、拼招商,躍升到注重拼人才、拼引智的新拐點。城市之間“人才大戰”升溫的背後,是中國經濟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活力,也是各大城市為了增速換擋、去舊育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大量人才匹配支撐的現實需求。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全球科技創新已進入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全球創新版圖重構、經濟結構重塑。人才已成為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從人口到勞動力,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人才概念的演進,越來越凸顯“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性。

過去兩年來,各地引才熱度不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有近30城出臺人才新政。分析認為,激烈的“搶人大戰”顯示出當前中國城市競爭逐漸從側重拼產業、拼招商,躍升到注重拼人才、拼引智的新拐點。城市之間“人才大戰”升溫的背後,是中國經濟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活力,也是各大城市為了增速換擋、去舊育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大量人才匹配支撐的現實需求。

蓉平:人才新政兩週年 成都兌現了什麼?

2017年7月,成都版人才新政《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對外發布,包含了高層次人才扶持、落戶、安居、醫療待遇、簡化外籍人才手續、激勵產業人才、人才綠卡、校地聯合育才、技術技能培訓、人才信息發佈、支持用人主體引才育才、設立“蓉漂人才日”等12條具體措施。觀察政策措施,既有戶口、住房等直接支持,又有醫療、培訓、信息、綠卡等保障措施,並設立獎勵補貼獎勵現有人才,激勵企業主體、高校引才育才,還有設立“蓉漂人才日”增強人才城市歸屬感。“人才新政”發佈兩年,為成都帶來了什麼,數字有說服力。

根據成都市委組織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對人才落戶制度進行優化以來,成都已累計吸引大學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萬餘人,佔全市同期人口遷入總量38%左右,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佔比10.2% ,30歲及以下年齡佔比達80.4%。目前,成都人才總量達500萬人,占人口比31%。新鮮血液的注入,還實現近10年來成都人口老齡化率首次下降,為成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撐。

對於人才最為關心的住房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成都已開工建設人才安居項目58個,累計907萬平方米,今年擬新建400萬平方米,可提供近17萬套人才住房。2017年底開始,首批符合政策的人才已入住人才公寓。此外,建成22個青年人才驛站,為來蓉應聘求職大學生提供7天內免費入住,已為1.2萬餘名青年大學生提供求職住宿、就業指導、城市融入、人才交流等服務,讓廣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解決後顧之憂。

值得關注的是,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成都延伸引才觸角,在倫敦、多倫多、法蘭克福、首爾等地建立了31個海外人才工作站,打破引才用才的時空距離,為離岸創新創業、來蓉項目對接提供平臺。目前,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95%以上與成都重點發展的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健康、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等產業體系密切相關,36名“蓉漂計劃”專家創辦或領辦的18家科技型企業成長為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佔全市總量18%。

再如新政許諾的“人才綠卡”。兩年來,成都已經建立起“蓉城人才綠卡”制度,分層分類為持卡人提供安居、落戶、配偶就業、子女入園入學等服務保障。2018年一年,成都市蓉城人才綠卡就已發放出768張。通過對擁有“綠卡”的人才提供差異化、精準化增值服務,讓人才的獲得感可知可觸,生活舒心。

人才不僅要“外引”,也要“內培”。兩年來,“全民技能提升計劃”如約實施,目前已幫助3.28萬名企業職工提升職業技能,舉辦“成都市在職職工萬人免費技能提升培訓班”266期、培訓10154人。

每年4月最後一週星期六是“蓉漂人才日”。“蓉漂人才薈——走進名城、名校、名院(所)、名企”系列活動,向全國各地的人才展示“成都魅力”。先後在倫敦、東京、香港、北京、上海等國內外30多個城市舉辦專場活動超過300場,當場簽約超過5萬人,引進重大項目超過100個。

一系列數字,是成都人才新政兩年的成績單。實現“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的疊加釋放,引進來是手段,留得住、用得好才是最終目的。人才與城市是一種雙向選擇,新一線城市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更多是基於城市所能提供給人才的機遇和前途,基於在一座城市中,能否獲得長久的發展。成都的人才新政還是持續發力和創新。

今年3月26日,成都市發佈第一批《城市機會清單》,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公園城市、創新創業等10個應用場景,發佈了七大類共450條供需信息。6月12日,第二批《城市機會清單》發佈,聚焦服務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智慧城市、綠色低碳等8個應用場景發佈了499條機會信息。要給人才的,不僅有實惠,還要有機會。通過發佈城市機會清單,以政策驅動市場,為企業、資本、人才創造機遇。

與《成都機會清單》同時發佈的 ,還有《成都市人才開發指引》。這是從全市急需緊缺人才需求中細分出“5+5+1”重點產業445類需求崗位清單,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協同。不難看出,人才新政出臺到如今的發力階段,成都正在並將下更大的功夫,去引導人才精準匹配產業、匹配市場。正如不久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先後引進5個諾獎團隊、2個兩院院士團隊和48個高層次人才團隊,為成都生物產業崛起提供人力支持。

一座城市的發展,立於產業,興於人才。基於此,成都的人才新政仍在持續發力,源源不斷吸引人才來城市尋找機遇,實現夢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