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

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長安迎至暗之時

銷量連續兩年暴跌

4月9日,乘聯會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快報,根據其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市場銷售狀況依舊不理想,其中長安汽車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除通用五菱外,長安汽車以近25%的下滑領跑“跌幅”榜,最終以21.4萬輛的成績排名第八。這已不是長安汽車第一次在一季度出現潰敗之勢,在2018年第一季度長安汽車以同比下滑15%排名所有下滑廠家第二名,而在那年一季度只有三家車企出現同比下滑,同比下滑25%的福特同樣出自長安系。

在今年初,中汽協發佈了2018年汽車銷量前十企業,青橙汽車通過整理髮現,長安汽車的銷量潰敗之路早在2016年就已有所顯現。

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長安迎至暗之時

此前,有分析人士曾向青橙汽車表示,對於長安汽車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其主要癥結在於合資板塊的全面啞火,未能有效提升長安汽車的整體銷量。

從數據上看進入今年以來,長安汽車除合資品牌外,長安自主的境況同樣不佳,在2月份長安自主拿下4.9萬輛的銷售數據,同比下滑達18%,同為自主品牌的比亞迪和長城汽車在3月份銷量都出現回暖。

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長安迎至暗之時

除通用五菱外,長安汽車曾是銷量最高的自主品牌,在2016年達到巔峰,從2017年開始便一路下滑,時至今年一季度已被長城和吉利超越。

利潤大幅下滑,市值一年蒸發300億

今年初,長安汽車發佈了2018年業績預告,其預計2018年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億元至7.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3%。資本市場的嗅覺是敏銳的,長安汽車糟糕的業績完整的反映在了其一落千丈的股價上,2018年長安(000625.SZ)股價最高達到了13.44元,但在年底一度跌落至5.55元,比2018年初的605億元縮水了近一半,朱華榮轉型的第一年長安汽車市值蒸發了近300億元。此外,長安還預計2018年每股收益為0.10元至0.16元,而2017年每股收益則為1.49元,收益嚴重縮水。

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長安迎至暗之時

長安自救計劃,三板斧未見成效

長安福特以及長安馬自達“泥菩薩過江”之際,面對銷量和利潤的連續大幅下滑,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連推自救計劃,陸續發佈了第三次創業、香格里拉計劃以及長安汽車4.0這三個概念。對於這三個概念,簡單地說,就是長安希望通過第三次創業,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汽車生產廠商。而要實現這個目的,則要依靠香格里拉計劃和長安汽車4.0戰略。

智能化和新能源是朱華榮為長安汽車下的第一道“處方”,在去年北京車展上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曾表示:“智能化是個制高點,如果沒有搶到這個制高點,你被誰顛覆了都不知道。”在這之後長安汽車聯合騰訊推出了北斗天樞計劃聯手共建智能車聯生態大平臺,劉波認為“無論是智能駕駛還是智能網聯跟過去的不一樣了,傳統的模式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長安迎至暗之時

除了智能化,佈局新能源也是朱華榮挽救長安汽車的重要計劃,早在2017年長安就已推出了“香格里拉計劃”。而該計劃自推出以來,長安新能源銷量仍不見起色,同競品差距不小。此外在前不久2019年補貼細則出臺後,與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選擇保價自行補貼不同的是,長安將逸動EV 460的價格分別上調1.2萬、1萬,長安新能源被指誠意不足。

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長安迎至暗之時

而朱華榮的第三板斧則是高端化,整合品牌。早在去年4月,長安汽車就確定了四大品牌戰略,未來在長安乘用車上將推出中高端品牌。當時有分析人士就曾向青橙汽車表示,長安推出高端品牌順應市場發展規律。回到2019年,長城WEY品牌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而領克賣的風生水起,可預見的是品牌高端化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技術上來說,長安推出中高端產品沒有問題,但是消費者對於自主中高端品牌的認可度一直是個問題,然而不論是長城還是吉利都將高端化作為試金石,其都有著穩定的銷量基數作為支撐,而長安汽車目前危機空前,品牌高端化能否成為長安汽車的救命稻草值得商榷。

一季度銷量再遇暴跌,長安迎至暗之時

產品質量不過硬

或為應對空前的銷量危機,長安汽車推出新車的速度明顯加快。進入2019年後,長安汽車一個月內曾推出三款新車。但這三款新車不約而同的被指有模仿嫌疑,此前青橙汽車曾報道長安CS85 Coupe的外觀和寶馬X6有著極高的相似度,CS95也有模仿路虎攬勝的痕跡,青橙汽車也曾致電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經理王曉玲,但並未得到對方答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