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先生,致癌的是無知,不是普洱茶

普洱 方舟子 黃麴黴 老茶鋪先生 老茶鋪先生 2017-09-13

最近,整個茶葉市場,更準確的說是普洱茶界熱鬧哄哄。原因總所周知,就是“打假鬥士”、“科普達人”方舟子先生攪起的“普洱茶致癌”說震動業界。外行指導內行,看似英雄,看似以一己之力戰鬥整個行業,似乎還有些悲情,可是如果純粹是一篇“不喜歡普洱茶”的閒適散文倒罷了,老方越寫越認真,或百度資料,或截屏,或揶揄行業專家,筆者實在看不下去,那就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方舟子先生,致癌的是無知,不是普洱茶

先了解一下這個東西:

黃麴黴素主要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生長條件是黃麴黴作用的基礎物必須是含有蛋白類、糖、脂肪為主的物質,如大米、玉米、食用油、花生、堅果等。雖然普洱茶也有極少量的蛋白、澱粉和脂類物質,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外,普洱茶在發酵過程中,少得可憐的蛋白質被分解成氨基酸,微量的澱粉被轉化為碳水化合物,更少的脂類物質轉化為醇類物質,幾乎不可能出現黃麴黴素。而在普洱茶的生普通過幹倉存放是不可能出現黃麴黴素的。(資料來自於網絡,沒毛病)

上面這段話沒毛病,卻被老方“引經據典”,說“忽略不計”就不能說沒有。沒錯,筆者更是承認,在很多溼倉存儲的普洱茶中,絕對會撿出黃麴黴素超標,而且這個比例應該是不低的。可是,按老方的邏輯,能說儲存不好發黴的大米就是我們應該吃的大米嗎?筆者想說,溼倉的黃麴黴素超標的普洱茶跟發黴的大米一樣,應該倒入垃圾桶,它並不是茶商應該賣的普洱茶。

方舟子先生,致癌的是無知,不是普洱茶

這裡面涉及到專業的問題。仔細閱讀老方公眾號那篇文章,我們大概知道,老方對普洱茶的瞭解,在那篇文章之前,應該不知道普洱茶分生普熟普,大概不知道,如今普洱茶,我們已經對倉儲分出了溼倉和幹倉。其實本來沒有“幹”、“溼”倉儲之分,也是因為大家對倉儲條件重視了,對安全問題關注了,才把倉儲分的這麼詳細。溼倉,在我看來,除了那些人為加速普洱轉化的茶品之外,在不良條件下,無意中自然受潮,悶倉的茶品應該也叫溼倉茶。這些倉儲不合格的產品消費者當然要遠離,茶商朋友自然也要杜絕這些產品上架,因為它們是不合格商品。反之,對於幹倉就不難理解,我所理解的幹倉茶是乾淨倉儲的茶,倒不是乾燥的茶。大家都知道,生普是後發酵的茶,沒有空氣(氧氣)和水如何後發酵?筆者能保證,這些幹倉存儲的生普絕對沒有問題的。特別是新生普洱,方先生可能不知道,其工藝其實就是綠茶工藝,就山場生態來說,大多雲南普洱茶所處的山場生態,絕對是世界上最佳的茶場生態。

而老方喝到的,認為有“黴味”的普洱茶,其實是普洱茶裡面的熟茶。談談熟茶。

普洱熟茶最常見的人工發酵方式稱為“渥堆”,實際上就是讓微生物發酵,其中黑麴黴是普洱微生物中的主力,大約佔總量的 80%。雖然黃麴黴是自然界常見黴菌,但普洱茶中要真正產生毒素並不容易。因為黑麴黴和黃麴黴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競爭關係。在渥堆發酵的中期,黑麴黴就已經牢牢掌控主動權。它不僅能夠抑制黃麴黴的生長和產毒,甚至能一定程度上降解黃麴黴毒素。大陸和臺灣一些學者試驗過,分別用能產生毒素的黃麴黴菌種故意汙染晒青毛茶,然後模擬普洱茶渥堆發酵,結果發現,即使黃麴黴能夠僥倖存活,它也沒能產生毒素。(來源:中國醫藥報,沒毛病)

方舟子先生,致癌的是無知,不是普洱茶

好吧,老方,你喝到的“黴味”極有可能是“堆味”,或者你自己儲存不好,或者到你手上之前儲存不好的真“黴味”。但是你不能怪普洱茶,因為要麼你不懂,要麼你手上的普洱茶是不合格產品!至於老方引用的看似有理有據的那些檢驗報告,前文已經提了,那是針對溼倉茶的檢驗報告,就跟針對淹過水的糧倉進行抽檢一樣,您覺得會撿出合格大米嗎?

方舟子先生,致癌的是無知,不是普洱茶

對於那些正常的打假,那些有理有據的揭露論文抄襲學問胖大海行為,筆者還是支持的。特別是對正常的科普行為,筆者更是認為這是利國利民的事。但是筆者更是認為,任何所謂“打假”,“科普”還是真的需要“有理有據”,慎之又慎,免得一句話就讓人看出破綻,貽笑大方!

但是方舟子先生,你對普洱茶的見解,可不是“打假”,“科普”那麼簡單,因為你對普洱茶根本就是一無所知。

致癌的不是普洱茶,而是無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