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一代文臣,為何湘軍卻會殘暴的屠城?多半是無奈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唐)曹鬆《己亥歲》

在印象中,第一次讀到《曾文正公家書》時,從字裡行間之中,彷彿能夠感受到一股儒雅氣質,一位憂國憂民的士大夫形象躍然紙上。但隨著長大,讀的書越來越雜,卻發現印象中原本儒雅的曾國藩,竟然拿有一個曾剃頭的外號!而其所率領的湘軍,更是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多次屠城。

曾國藩是一代文臣,為何湘軍卻會殘暴的屠城?多半是無奈

這幾乎顛覆了我對曾國藩的印象,為何一位儒雅的文臣,所率領的湘軍卻如此殘暴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又再次查找起資料來,終於發現能夠解開我疑惑地答案。下面就分享給大家。內容分為三部分,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一大中興名稱曾國藩,再來了解湘軍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其次是在平定太平天國中經歷了什麼,瞭解這些,你一定也能夠找到答案了。

湘軍之父——曾國藩

說湘軍,要先從曾國藩說起,他生於1811年,前半生基本都忙著考科舉,直到1838年,在他27歲的時候才考中了進士,不要以為這很晚,要知道古代中進士的平均年齡是30歲,按這個標準曾國藩屬於進士中較年輕的了。

此後十多年,曾國藩一直在四九城裡做京官兒,從翰林院庶吉士,一直做到了六部侍郎,這可是從二品的高官。但就在這個過程中,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小火苗迅速蔓延到了半壁江山,並攻下了六朝古都南京,改名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

曾國藩是一代文臣,為何湘軍卻會殘暴的屠城?多半是無奈

這下子可嚇壞了咸豐皇帝,此時蔓青的軍隊,八旗兵早在康熙年間就中看不中用了,綠營也開始腐敗,而且在嘉慶平定白蓮教時耗損很大。總之一句話沒可用之兵了。於是清政府開始鼓勵地方訓練團練。曾國藩響應了國家號召,回到湖南老家,建立了一支湘勇。

湘軍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很多人或許跟我一樣,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曾國藩,明明是一屆文人,從未跟刀槍打過交道,那他是如何訓練出一支當時中國最強的武裝力量的呢?這裡就需要說一本書了——戚少保編寫的《紀效新書》。

曾國藩是一代文臣,為何湘軍卻會殘暴的屠城?多半是無奈

在這本書中,戚少保詳細講解了如何從“0”開始,訓練出驍勇善戰的勁旅。即使你是一位小白,只要按照戚少保所說的方法,依葫蘆畫瓢,很快就會有所成效。在《紀效新書》有一節是介紹怎樣挑選兵源的,很有意思。船伕給大家例舉幾個選人標準:不要外鄉人,皮膚白淨,行動伶俐和不畏官府的人均不要,要的是本地同族的老實人,要皮肉堅實,黑大粗壯。這類人歪心眼子少,作戰時往往更容易聽指揮。湘軍就是按照這個標準招募起來的隊伍,整支隊伍彼此都是老鄉,前後左右都弄不好是遠親近鄰,關係非同一般。

湘軍經歷了什麼?

1854年,曾國藩經過一番訓練和準備,剛剛建立湘軍已經初具規模,共有陸軍6500人(13營),水師5000人(10營),再加上兵勇、役夫工匠等,共17000人,當時尚未有湘軍這個稱呼,人們便將這支湖南人組成的軍隊稱之為湘勇。隊伍在湖南湘潭舉行誓師儀式,然後開往鎮壓太平天國的第一線。此時此刻,這一位位淳樸的鄉間漢子,誰也不曾會想到,這次出征將改變泱泱華夏的近代史,並鑄就了一支鋼鐵勁旅的傳奇。

一轉眼10年過去,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攻破天京!曾經影響了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被徹底鎮壓。伴隨勝利,湘軍同時也達到了它的鼎盛哈士奇,所有隊伍加起來超過30萬人,其中直接由曾國藩領導的嫡系就有12萬。

曾國藩是一代文臣,為何湘軍卻會殘暴的屠城?多半是無奈

但正如那句古話所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鎮壓太平天國的十年間,湘軍以及湖南老百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據流傳下來的《湘鄉縣誌》(見註釋1)中記載,在咸豐、同治兩朝,也就是鎮壓太平天國期間,湘鄉全縣陣亡兵勇達20000人以上,另有5000多人因病亡故,無獨有偶,《平江縣誌》(見註釋2)記載有在冊鎮壓太平天國期間,陣亡平江湘勇多達9000多人。僅僅根據統計在冊的數據,一個湘鄉縣就有近3萬人死,那麼湖南全省會死多少?

這些人可都是湘軍中同鄉、同族,甚至就是血親,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死於太平軍之手,這股仇恨是極其強大的,與其說湘軍最後頑強的戰勝了太平軍是為了國家,倒不如說是為了家仇!

所以當一股仇恨憋了近十年,焉有不發洩之理?當辛辛苦苦,付出慘痛代價,最終攻下敵人都城的時,曾國藩如果下令不殺太平軍一人的話,他就要擔心軍隊會不會譁變,自己腦袋還能不能保得住了。

換位思考,飽讀詩書並且深受士大夫文化薰陶的曾國藩,他會不知道屠城帶來的惡名?但當時留給他的選擇太少太少,畢竟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兩全其美的事情,得了裡子,就最好別奢望面子。

註釋1:湘鄉位於湖南省中部,是湘潭的下屬縣級市。是著名的湘軍策源地,有“自古無湘不成軍,天下湘軍出湘鄉”之稱。

註釋2:平江縣隸屬於湖南省岳陽市,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是湘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鎮壓太平天國期間,湘軍也曾在平江徵募過鄉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