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分錄怎麼做了?看完這篇文章再也不用問別人了

財會 投資 經濟 文章 出口退稅 出口退稅 2017-09-19

什麼是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是會計記錄企業經濟業務的表現形式,是指對某項經濟業務標明其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記錄,簡稱分錄。那麼何為借貸?何為會計分錄?

借方可以看作經濟利益的流向,“錢”是形成資產了,還是花掉了,還是分配給股東了。

貸方可以看作企業經濟利益的來源——“錢”是股東投的,還是借來的,還是自己銷售掙的。

會計分錄怎麼做了?看完這篇文章再也不用問別人了

舉例:

有3個人去投宿,三人房一晚30元,三人每人掏了10元,湊夠30元交給老闆,後來老闆說今天優惠只要25元就夠了,拿出5元讓服務生退還給他們,服務生偷藏了2元,然後把剩下3元給了那三個人,每人分到1元,這樣一開始每人掏了10元,現在又退回1元,每人只花了9元,3個人每人9元,3*9=27元+服務生藏的2元=29元,還有1元去了哪裡?

用分錄來解釋

把3人當作會計主體:

1、交房費:

借:房租費用——30元

貸:庫存現金——30元

2、退還3元房費時:

借:庫存現金——3元

貸:房租費用——3元

此時,借方餘額=庫存現金3元+房租費用27元,貸方餘額=庫存現金30元,借貸平了;而夥計私藏的2元已經包含在27元之內。

把老闆和夥計當作會計主體:

1、收房租費用:

借:庫存現金——30元

貸:租房收入——30元

2、退還房屋費用總共是3元

借:租房收入——3元(5-2)

貸:庫存現金——3元

此時,借方餘額=現金27元,貸方餘額=租房收入27元,借貸相等。

我們注意到:

現金27元=(老闆的25元+夥計2元)為什麼會出現29元和30元的差異呢?答案就是,把3人當作會計主體,夥計的現金2元代替3人的現金3元計入了3人的借方;而事實上這2元應該計入貸方之中(現金25元+2元+3元)。30元的去向是,3人的3元+老闆25元+夥計2元。

但是做會計分錄時借貸方總是寫反?總是把會計科目寫反,要怎麼快速的理清楚借貸呢?

拿出左手(手心朝上),此種手形代表資產,成本,費用。以中指為界限,中指左邊為借方,中指右邊為貸方。然後觀察大小的變化,中指左邊從食指到大拇指,表示變大意思代表增加,所以資產,成本,費用增加計入借方,中指右邊,從無名指到小拇指,表示變小意思代表減少,所以資產,成本,費用減少計入貸方。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則手心朝下,同理可得。其實會計分錄中,借和貸僅僅是表示方向而已,沒有特別的含義。就像+、-號表示正、負一樣。借貸不代表任何意思,此借貸可以用任何一個字符和數據和其他代表。讓借貸失去去中文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使其經濟業務的實質自然體現在分錄中。

那麼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需要轉入投資收益?

雖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師出同門(都是損益類科目),且都是為別人做嫁衣(期末都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但是兩人之間性格迥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只是紙上富貴(只是賬面的盈利和虧損),投資收益則是落袋為安(真正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處置後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後將光耀千秋或者遺臭萬年。當然採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量,更多的是出於資產負債表觀的考慮,此計量也跟跟隨國際會計準則的做法。那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了保證“投資收益”,科目反映企業此項投資中真正實現的收益。當出售時就需要將之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浮雲(賬面虧損和盈利),轉入實幹者科目“投資收益”,讓會計信息使用者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持有的此資產落袋為安的金額。

延伸問題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期末要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那麼這個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賬戶不是已經平了嗎,最後處置時候再結轉到投資收益的話那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賬戶借方不是會多出來?會不會重複結轉?

假設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是1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

年末: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

貸:本年利潤 1

第二年如果處置: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

貸:投資收益 1

借:本年利潤 1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

借:投資收益 1

貸:本年利潤 1

所以最終對損益的影響都是 0

會計分錄怎麼做了?看完這篇文章再也不用問別人了

如何理解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

官方說法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資產負債表出發,通過比較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確定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按照所得稅法的規定確定的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對於兩者之間的差異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並在此基礎上確定當期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的一種方法。

民間戲說

“所得稅費用”這個科目是歸會計管的,但是“應交稅費”是由稅務局管的。

假設會計算出本期“所得稅費用”是1000,那麼本來“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科目也應該是1000,但是稅務局最近指標壓力比較大,於是要你交1500。老闆很不爽但是稅務局是爺爺惹不起啊,於是1500出去了,但是費用卻只產生了1000,差了500會計表示不平怎麼辦嘛,於是增加了個“遞延所得稅資產”,掛在了帳上。這“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以理解為稅務局給你打的欠條,但是不還,只能抵扣。比如下一年會計計算出來“所得稅費用”1000,但是稅務局表示最近指標壓力不大,收500就好,於是賬上的”遞延所得稅資產“500就拿去抵扣了。“遞延所得稅負債”同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