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

前幾天看到一則痛心新聞。

一位母親親手打死自己的孩子。

"

前幾天看到一則痛心新聞。

一位母親親手打死自己的孩子。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原因竟是件很小的事。8月3日董倩(化名)嫌7歲的女兒小英(化名)吃飯慢,對其多次提醒:“你再吃這麼慢,我就打你。”

隨後對小英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毆打,小英因此喪命。

孩子吃飯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者飯菜不合口,或者情緒低落,或者在想別的事,或者因為吃飯完後不願寫的作業……

餘生,快樂的假期只能在天堂中度過,那裡也許沒那麼殘忍。

最終解決掉了孩子,但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孩子的問題。這種威脅式教育顯然是一種“他律”教育。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的行為,但主導著孩子的行為容易養育“巨嬰”。作為一個孩童,TA也是有思想有主見的獨立個體,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孩子的“自律”。

著名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媽媽總是說:不可以!

大衛踩著凳子去購高處的餅乾,“不可以!”

全身沾滿泥草,踩的地板到處都是,“不可以!”

浴缸裡的玩具和水都溢到了外邊,“不可以!”

吃飯玩食物,“不可以!”

該睡覺了,大衛在床上蹦蹦跳跳,玩得不亦樂乎“不可以!”

在屋裡玩棒球,把花瓶打碎,“不可以!”

玩具丟的到處都是,“不可以!”

孩子受到拒絕,卻不知道為什麼,很容易和父母對著幹,產生逆反心理。你拒絕的不僅僅是TA做的一件件事,而是TA嘗試做事的勇氣。

一個朋友講過她女兒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她在做飯,女兒坐在沙發上看書。

做好飯時,她大聲喊:“小雅,過來把碗筷拿過去。”

許久,不見小雅來。

她又一次喊:“小雅,把碗筷拿過去,聽見沒有?”

依然沒有應答,也不見她的身影。

朋友有些火了:這孩子居然不聽我的話,反了!

“小雅,我剛才叫你拿碗筷,你聽見沒有?”

“聽見了。”小雅頭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為什麼不去拿?”我有些莫名其妙。

“你真想知道為什麼嗎?”她抬起頭問我。

朋友點了點頭。

“你如果這樣說,‘小雅,你現在方便把碗筷拿過去嗎’,沒準我就很樂意去拿碗筷。”小雅說完,低下頭繼續看書。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她是反感我命令她。小雅是個主意很大的孩子,她能說出這樣的話,我並不吃驚。

靜靜地站了一會兒,朋友很真誠地對她說:“對不起,媽媽不該命令你,下次我會注意。謝謝你給我提出這個問題。”

朋友剛說完,小雅就跑到了廚房裡,幾秒鐘的工夫就把碗筷拿來了。

孩子和成人一樣,都是平等獨立的人,都不喜歡被人控制和命令。

這種命令式教育,不僅給孩子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心理上有不被尊重的感覺,自然不想去照做。時間長了,TA可能也會用這種態度對待家人或朋友。

有一期育兒類綜藝真人節目《超級育兒師》,5歲的哥哥和三歲的女兒對外婆特別不尊重。

有一次妹妹要跟哥哥玩,哥哥就說:“你去打外婆,我就跟你玩。”

妹妹接著就去打外婆。而家長也沒有阻止和教育孩子。

孩子的這種過火行為,如果家長不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久而久之,他們會習以為常,甚至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不能堅決對孩子說“不”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種對孩子無原則的愛其實是孩子任性自私的根源,這是需要父母努力避免的做法。

威脅式教育、命令式教育、放縱式教育,要麼是“扼喉式”的絕對控制,要麼是“放飛式”的無律放手。

孩子需要的是“風箏教育”,有時被捧在手心裡,雕琢呵護,有時有空間自由飛翔。迷失方向時,有人指引道路,不管飛的多高,知道線的另一頭有牽掛的人。

而我們家長想要的結果是,我們說了孩子就聽,我們沒說孩子就知道該做什麼。就是能夠有家長的“他律”變成孩子的“自律”。

如李嘉誠所說: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

只有激發孩子的主動意識和內動力,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

比如下面這兩個孩子的做法。

自己在超市打翻粥,既要承擔喝不到粥的後果,還要把弄髒的地面清理乾淨。

"

前幾天看到一則痛心新聞。

一位母親親手打死自己的孩子。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原因竟是件很小的事。8月3日董倩(化名)嫌7歲的女兒小英(化名)吃飯慢,對其多次提醒:“你再吃這麼慢,我就打你。”

隨後對小英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毆打,小英因此喪命。

孩子吃飯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者飯菜不合口,或者情緒低落,或者在想別的事,或者因為吃飯完後不願寫的作業……

餘生,快樂的假期只能在天堂中度過,那裡也許沒那麼殘忍。

最終解決掉了孩子,但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孩子的問題。這種威脅式教育顯然是一種“他律”教育。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的行為,但主導著孩子的行為容易養育“巨嬰”。作為一個孩童,TA也是有思想有主見的獨立個體,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孩子的“自律”。

著名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媽媽總是說:不可以!

大衛踩著凳子去購高處的餅乾,“不可以!”

全身沾滿泥草,踩的地板到處都是,“不可以!”

浴缸裡的玩具和水都溢到了外邊,“不可以!”

吃飯玩食物,“不可以!”

該睡覺了,大衛在床上蹦蹦跳跳,玩得不亦樂乎“不可以!”

在屋裡玩棒球,把花瓶打碎,“不可以!”

玩具丟的到處都是,“不可以!”

孩子受到拒絕,卻不知道為什麼,很容易和父母對著幹,產生逆反心理。你拒絕的不僅僅是TA做的一件件事,而是TA嘗試做事的勇氣。

一個朋友講過她女兒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她在做飯,女兒坐在沙發上看書。

做好飯時,她大聲喊:“小雅,過來把碗筷拿過去。”

許久,不見小雅來。

她又一次喊:“小雅,把碗筷拿過去,聽見沒有?”

依然沒有應答,也不見她的身影。

朋友有些火了:這孩子居然不聽我的話,反了!

“小雅,我剛才叫你拿碗筷,你聽見沒有?”

“聽見了。”小雅頭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為什麼不去拿?”我有些莫名其妙。

“你真想知道為什麼嗎?”她抬起頭問我。

朋友點了點頭。

“你如果這樣說,‘小雅,你現在方便把碗筷拿過去嗎’,沒準我就很樂意去拿碗筷。”小雅說完,低下頭繼續看書。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她是反感我命令她。小雅是個主意很大的孩子,她能說出這樣的話,我並不吃驚。

靜靜地站了一會兒,朋友很真誠地對她說:“對不起,媽媽不該命令你,下次我會注意。謝謝你給我提出這個問題。”

朋友剛說完,小雅就跑到了廚房裡,幾秒鐘的工夫就把碗筷拿來了。

孩子和成人一樣,都是平等獨立的人,都不喜歡被人控制和命令。

這種命令式教育,不僅給孩子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心理上有不被尊重的感覺,自然不想去照做。時間長了,TA可能也會用這種態度對待家人或朋友。

有一期育兒類綜藝真人節目《超級育兒師》,5歲的哥哥和三歲的女兒對外婆特別不尊重。

有一次妹妹要跟哥哥玩,哥哥就說:“你去打外婆,我就跟你玩。”

妹妹接著就去打外婆。而家長也沒有阻止和教育孩子。

孩子的這種過火行為,如果家長不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久而久之,他們會習以為常,甚至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不能堅決對孩子說“不”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種對孩子無原則的愛其實是孩子任性自私的根源,這是需要父母努力避免的做法。

威脅式教育、命令式教育、放縱式教育,要麼是“扼喉式”的絕對控制,要麼是“放飛式”的無律放手。

孩子需要的是“風箏教育”,有時被捧在手心裡,雕琢呵護,有時有空間自由飛翔。迷失方向時,有人指引道路,不管飛的多高,知道線的另一頭有牽掛的人。

而我們家長想要的結果是,我們說了孩子就聽,我們沒說孩子就知道該做什麼。就是能夠有家長的“他律”變成孩子的“自律”。

如李嘉誠所說: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

只有激發孩子的主動意識和內動力,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

比如下面這兩個孩子的做法。

自己在超市打翻粥,既要承擔喝不到粥的後果,還要把弄髒的地面清理乾淨。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也許會有家長這麼處理:

兒子,一會兒我們再去買一杯。

哎,服務員你好,麻煩打掃一下。

兒子,這地面太滑了,我們小心一點。

兒子,來,我們一起打掃乾淨。大家都在看呢,我們快點。

這幾種都有父母的參與,即含有“他律”的影子。而圖片中,媽媽讓兒子獨自承擔了這些任務,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

還有一段暖心視頻。

孩子遇到問題,媽媽給的就是鼓勵的眼神和微笑,結果由女兒自己來創造。

孩子通過這個過程,首先得到面對問題的勇氣;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細緻的觀察能力,鍛鍊實踐動手能力。這才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父母的重新成長。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進行這種“自律“教育呢?

1.用鼓勵代替威脅和命令。

有人說失敗的家庭教育多是“食指教育”,而成功的家庭教育多是“拇指教育”。

語氣可以像拂面春風,催生孩子品學兼優的幼苗;語氣也能像疾風暴雨,摧折孩子立根未穩的心智。我們可以把前者叫做積極語氣,後者叫做消極語氣。

經常用鼓勵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2.通過商量,約定規則。用規則來代替無為而教。

針對兒子挑食,吃飯慢,愛哭,長時間看電視,我和他商量著制定了幾條規則:

不挑食,多吃青菜;吃飯不能用太長時間;有事說話,不能用哭來解決問題;每次只能看半小時電視,一天不超過兩次能。

我買了一個小學生認時間用的紙板鐘錶,需要到幾點停止,就調到哪裡。首先讓他在形式上對時間有個認識,慢慢形成時間觀念。

發現他有什麼問題,就出臺什麼規則。因為是經或者商量,他同意的,所以執行起來比較順利。

顯然只有規則沒有監督有時也是空頭支票。規則也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形成習慣。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的陪伴和耐心。

3.陪伴。

不得不說田亮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

前幾天看到一則痛心新聞。

一位母親親手打死自己的孩子。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原因竟是件很小的事。8月3日董倩(化名)嫌7歲的女兒小英(化名)吃飯慢,對其多次提醒:“你再吃這麼慢,我就打你。”

隨後對小英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毆打,小英因此喪命。

孩子吃飯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者飯菜不合口,或者情緒低落,或者在想別的事,或者因為吃飯完後不願寫的作業……

餘生,快樂的假期只能在天堂中度過,那裡也許沒那麼殘忍。

最終解決掉了孩子,但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孩子的問題。這種威脅式教育顯然是一種“他律”教育。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的行為,但主導著孩子的行為容易養育“巨嬰”。作為一個孩童,TA也是有思想有主見的獨立個體,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孩子的“自律”。

著名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媽媽總是說:不可以!

大衛踩著凳子去購高處的餅乾,“不可以!”

全身沾滿泥草,踩的地板到處都是,“不可以!”

浴缸裡的玩具和水都溢到了外邊,“不可以!”

吃飯玩食物,“不可以!”

該睡覺了,大衛在床上蹦蹦跳跳,玩得不亦樂乎“不可以!”

在屋裡玩棒球,把花瓶打碎,“不可以!”

玩具丟的到處都是,“不可以!”

孩子受到拒絕,卻不知道為什麼,很容易和父母對著幹,產生逆反心理。你拒絕的不僅僅是TA做的一件件事,而是TA嘗試做事的勇氣。

一個朋友講過她女兒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她在做飯,女兒坐在沙發上看書。

做好飯時,她大聲喊:“小雅,過來把碗筷拿過去。”

許久,不見小雅來。

她又一次喊:“小雅,把碗筷拿過去,聽見沒有?”

依然沒有應答,也不見她的身影。

朋友有些火了:這孩子居然不聽我的話,反了!

“小雅,我剛才叫你拿碗筷,你聽見沒有?”

“聽見了。”小雅頭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為什麼不去拿?”我有些莫名其妙。

“你真想知道為什麼嗎?”她抬起頭問我。

朋友點了點頭。

“你如果這樣說,‘小雅,你現在方便把碗筷拿過去嗎’,沒準我就很樂意去拿碗筷。”小雅說完,低下頭繼續看書。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她是反感我命令她。小雅是個主意很大的孩子,她能說出這樣的話,我並不吃驚。

靜靜地站了一會兒,朋友很真誠地對她說:“對不起,媽媽不該命令你,下次我會注意。謝謝你給我提出這個問題。”

朋友剛說完,小雅就跑到了廚房裡,幾秒鐘的工夫就把碗筷拿來了。

孩子和成人一樣,都是平等獨立的人,都不喜歡被人控制和命令。

這種命令式教育,不僅給孩子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心理上有不被尊重的感覺,自然不想去照做。時間長了,TA可能也會用這種態度對待家人或朋友。

有一期育兒類綜藝真人節目《超級育兒師》,5歲的哥哥和三歲的女兒對外婆特別不尊重。

有一次妹妹要跟哥哥玩,哥哥就說:“你去打外婆,我就跟你玩。”

妹妹接著就去打外婆。而家長也沒有阻止和教育孩子。

孩子的這種過火行為,如果家長不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久而久之,他們會習以為常,甚至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不能堅決對孩子說“不”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種對孩子無原則的愛其實是孩子任性自私的根源,這是需要父母努力避免的做法。

威脅式教育、命令式教育、放縱式教育,要麼是“扼喉式”的絕對控制,要麼是“放飛式”的無律放手。

孩子需要的是“風箏教育”,有時被捧在手心裡,雕琢呵護,有時有空間自由飛翔。迷失方向時,有人指引道路,不管飛的多高,知道線的另一頭有牽掛的人。

而我們家長想要的結果是,我們說了孩子就聽,我們沒說孩子就知道該做什麼。就是能夠有家長的“他律”變成孩子的“自律”。

如李嘉誠所說: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

只有激發孩子的主動意識和內動力,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

比如下面這兩個孩子的做法。

自己在超市打翻粥,既要承擔喝不到粥的後果,還要把弄髒的地面清理乾淨。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也許會有家長這麼處理:

兒子,一會兒我們再去買一杯。

哎,服務員你好,麻煩打掃一下。

兒子,這地面太滑了,我們小心一點。

兒子,來,我們一起打掃乾淨。大家都在看呢,我們快點。

這幾種都有父母的參與,即含有“他律”的影子。而圖片中,媽媽讓兒子獨自承擔了這些任務,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

還有一段暖心視頻。

孩子遇到問題,媽媽給的就是鼓勵的眼神和微笑,結果由女兒自己來創造。

孩子通過這個過程,首先得到面對問題的勇氣;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細緻的觀察能力,鍛鍊實踐動手能力。這才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父母的重新成長。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進行這種“自律“教育呢?

1.用鼓勵代替威脅和命令。

有人說失敗的家庭教育多是“食指教育”,而成功的家庭教育多是“拇指教育”。

語氣可以像拂面春風,催生孩子品學兼優的幼苗;語氣也能像疾風暴雨,摧折孩子立根未穩的心智。我們可以把前者叫做積極語氣,後者叫做消極語氣。

經常用鼓勵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2.通過商量,約定規則。用規則來代替無為而教。

針對兒子挑食,吃飯慢,愛哭,長時間看電視,我和他商量著制定了幾條規則:

不挑食,多吃青菜;吃飯不能用太長時間;有事說話,不能用哭來解決問題;每次只能看半小時電視,一天不超過兩次能。

我買了一個小學生認時間用的紙板鐘錶,需要到幾點停止,就調到哪裡。首先讓他在形式上對時間有個認識,慢慢形成時間觀念。

發現他有什麼問題,就出臺什麼規則。因為是經或者商量,他同意的,所以執行起來比較順利。

顯然只有規則沒有監督有時也是空頭支票。規則也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形成習慣。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的陪伴和耐心。

3.陪伴。

不得不說田亮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

前幾天看到一則痛心新聞。

一位母親親手打死自己的孩子。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原因竟是件很小的事。8月3日董倩(化名)嫌7歲的女兒小英(化名)吃飯慢,對其多次提醒:“你再吃這麼慢,我就打你。”

隨後對小英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毆打,小英因此喪命。

孩子吃飯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者飯菜不合口,或者情緒低落,或者在想別的事,或者因為吃飯完後不願寫的作業……

餘生,快樂的假期只能在天堂中度過,那裡也許沒那麼殘忍。

最終解決掉了孩子,但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孩子的問題。這種威脅式教育顯然是一種“他律”教育。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的行為,但主導著孩子的行為容易養育“巨嬰”。作為一個孩童,TA也是有思想有主見的獨立個體,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孩子的“自律”。

著名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媽媽總是說:不可以!

大衛踩著凳子去購高處的餅乾,“不可以!”

全身沾滿泥草,踩的地板到處都是,“不可以!”

浴缸裡的玩具和水都溢到了外邊,“不可以!”

吃飯玩食物,“不可以!”

該睡覺了,大衛在床上蹦蹦跳跳,玩得不亦樂乎“不可以!”

在屋裡玩棒球,把花瓶打碎,“不可以!”

玩具丟的到處都是,“不可以!”

孩子受到拒絕,卻不知道為什麼,很容易和父母對著幹,產生逆反心理。你拒絕的不僅僅是TA做的一件件事,而是TA嘗試做事的勇氣。

一個朋友講過她女兒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她在做飯,女兒坐在沙發上看書。

做好飯時,她大聲喊:“小雅,過來把碗筷拿過去。”

許久,不見小雅來。

她又一次喊:“小雅,把碗筷拿過去,聽見沒有?”

依然沒有應答,也不見她的身影。

朋友有些火了:這孩子居然不聽我的話,反了!

“小雅,我剛才叫你拿碗筷,你聽見沒有?”

“聽見了。”小雅頭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為什麼不去拿?”我有些莫名其妙。

“你真想知道為什麼嗎?”她抬起頭問我。

朋友點了點頭。

“你如果這樣說,‘小雅,你現在方便把碗筷拿過去嗎’,沒準我就很樂意去拿碗筷。”小雅說完,低下頭繼續看書。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她是反感我命令她。小雅是個主意很大的孩子,她能說出這樣的話,我並不吃驚。

靜靜地站了一會兒,朋友很真誠地對她說:“對不起,媽媽不該命令你,下次我會注意。謝謝你給我提出這個問題。”

朋友剛說完,小雅就跑到了廚房裡,幾秒鐘的工夫就把碗筷拿來了。

孩子和成人一樣,都是平等獨立的人,都不喜歡被人控制和命令。

這種命令式教育,不僅給孩子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心理上有不被尊重的感覺,自然不想去照做。時間長了,TA可能也會用這種態度對待家人或朋友。

有一期育兒類綜藝真人節目《超級育兒師》,5歲的哥哥和三歲的女兒對外婆特別不尊重。

有一次妹妹要跟哥哥玩,哥哥就說:“你去打外婆,我就跟你玩。”

妹妹接著就去打外婆。而家長也沒有阻止和教育孩子。

孩子的這種過火行為,如果家長不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久而久之,他們會習以為常,甚至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不能堅決對孩子說“不”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種對孩子無原則的愛其實是孩子任性自私的根源,這是需要父母努力避免的做法。

威脅式教育、命令式教育、放縱式教育,要麼是“扼喉式”的絕對控制,要麼是“放飛式”的無律放手。

孩子需要的是“風箏教育”,有時被捧在手心裡,雕琢呵護,有時有空間自由飛翔。迷失方向時,有人指引道路,不管飛的多高,知道線的另一頭有牽掛的人。

而我們家長想要的結果是,我們說了孩子就聽,我們沒說孩子就知道該做什麼。就是能夠有家長的“他律”變成孩子的“自律”。

如李嘉誠所說: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

只有激發孩子的主動意識和內動力,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

比如下面這兩個孩子的做法。

自己在超市打翻粥,既要承擔喝不到粥的後果,還要把弄髒的地面清理乾淨。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也許會有家長這麼處理:

兒子,一會兒我們再去買一杯。

哎,服務員你好,麻煩打掃一下。

兒子,這地面太滑了,我們小心一點。

兒子,來,我們一起打掃乾淨。大家都在看呢,我們快點。

這幾種都有父母的參與,即含有“他律”的影子。而圖片中,媽媽讓兒子獨自承擔了這些任務,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

還有一段暖心視頻。

孩子遇到問題,媽媽給的就是鼓勵的眼神和微笑,結果由女兒自己來創造。

孩子通過這個過程,首先得到面對問題的勇氣;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細緻的觀察能力,鍛鍊實踐動手能力。這才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父母的重新成長。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進行這種“自律“教育呢?

1.用鼓勵代替威脅和命令。

有人說失敗的家庭教育多是“食指教育”,而成功的家庭教育多是“拇指教育”。

語氣可以像拂面春風,催生孩子品學兼優的幼苗;語氣也能像疾風暴雨,摧折孩子立根未穩的心智。我們可以把前者叫做積極語氣,後者叫做消極語氣。

經常用鼓勵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2.通過商量,約定規則。用規則來代替無為而教。

針對兒子挑食,吃飯慢,愛哭,長時間看電視,我和他商量著制定了幾條規則:

不挑食,多吃青菜;吃飯不能用太長時間;有事說話,不能用哭來解決問題;每次只能看半小時電視,一天不超過兩次能。

我買了一個小學生認時間用的紙板鐘錶,需要到幾點停止,就調到哪裡。首先讓他在形式上對時間有個認識,慢慢形成時間觀念。

發現他有什麼問題,就出臺什麼規則。因為是經或者商量,他同意的,所以執行起來比較順利。

顯然只有規則沒有監督有時也是空頭支票。規則也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形成習慣。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的陪伴和耐心。

3.陪伴。

不得不說田亮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我命由我不由天”:培養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王道

兒童節陪孩子玩滑板,端午節全家一起包粽子,高興女兒的高興,傷心女兒的傷心

4.等待。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寫到:

我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去等這個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歲的手指。花繩繞過來,剛好要繫上的時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來,在淡水街明亮的陽光裡,在石階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歲的手指。

有首詩《牽著蝸牛去散步》,裡面有這麼幾句: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就讓我們牽著這隻蝸牛,去欣賞一路的花開。雄鷹能到達山頂,蝸牛也可以。

即使孩子像哪吒一樣,魔丸入體,頑劣而力不可控,我們能不能像父母李靖和李夫人一樣,讓哪吒自己意識到“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說了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