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不完美媽媽 小寶育兒課堂 2019-09-06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都已經十六歲了,竟然還像是一個巨嬰一樣,連最基本的常識都要別人去告訴,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竟然一無是處。

其實這就是“聽話教育”所留下的隱患,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乖寶寶,殊不知乖寶寶也是擁有很多危害的。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都已經十六歲了,竟然還像是一個巨嬰一樣,連最基本的常識都要別人去告訴,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竟然一無是處。

其實這就是“聽話教育”所留下的隱患,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乖寶寶,殊不知乖寶寶也是擁有很多危害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一、乖寶寶到底有什麼壞處?

1. 基本法則完全不懂

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寶寶。在外界的環境中,他們很有可能連最基本的法則也不懂。

就好比這個朋友家十六歲的孩子,公然場合之下隨意方便,卻還仗著自己年齡小渴求原諒,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缺陷,孩子徹徹底底已經被父母給教廢了。

2. 獨立能力特別差

通常巨嬰都沒有獨立能力,他們只會依靠自己的父母。但凡離開了父母,他們的能力就會直線下滑。平日都有父母在身邊不停的輔助他們,完成所謂的事情。

但是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做成過一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成為大家嚴重的累贅。在團隊的生活中,這類孩子一直都是拖油瓶。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都已經十六歲了,竟然還像是一個巨嬰一樣,連最基本的常識都要別人去告訴,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竟然一無是處。

其實這就是“聽話教育”所留下的隱患,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乖寶寶,殊不知乖寶寶也是擁有很多危害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一、乖寶寶到底有什麼壞處?

1. 基本法則完全不懂

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寶寶。在外界的環境中,他們很有可能連最基本的法則也不懂。

就好比這個朋友家十六歲的孩子,公然場合之下隨意方便,卻還仗著自己年齡小渴求原諒,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缺陷,孩子徹徹底底已經被父母給教廢了。

2. 獨立能力特別差

通常巨嬰都沒有獨立能力,他們只會依靠自己的父母。但凡離開了父母,他們的能力就會直線下滑。平日都有父母在身邊不停的輔助他們,完成所謂的事情。

但是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做成過一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成為大家嚴重的累贅。在團隊的生活中,這類孩子一直都是拖油瓶。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創新能力不足

因為總是被父母管教,這類孩子的眼界非常狹隘,而且往往不懂得創新。他們只知道跟隨父母的腳步去做事,完全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能力可以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這類孩子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蛀蟲。孩子在父母的薰陶下,能力逐漸變弱,最後成了一個不能夠接受外界環境的媽寶。

很多父母都產生疑惑,如果不能讓孩子聽話,不讓孩子乖乖的聽從自己的命令,那豈不是成為了一個不孝順的壞孩子?

非也!壞孩子和聽不聽話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很多父母的概念都是混淆的。覺得不聽話的孩子一定就是壞孩子,其實給予孩子自主思考的機會,是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的。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都已經十六歲了,竟然還像是一個巨嬰一樣,連最基本的常識都要別人去告訴,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竟然一無是處。

其實這就是“聽話教育”所留下的隱患,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乖寶寶,殊不知乖寶寶也是擁有很多危害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一、乖寶寶到底有什麼壞處?

1. 基本法則完全不懂

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寶寶。在外界的環境中,他們很有可能連最基本的法則也不懂。

就好比這個朋友家十六歲的孩子,公然場合之下隨意方便,卻還仗著自己年齡小渴求原諒,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缺陷,孩子徹徹底底已經被父母給教廢了。

2. 獨立能力特別差

通常巨嬰都沒有獨立能力,他們只會依靠自己的父母。但凡離開了父母,他們的能力就會直線下滑。平日都有父母在身邊不停的輔助他們,完成所謂的事情。

但是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做成過一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成為大家嚴重的累贅。在團隊的生活中,這類孩子一直都是拖油瓶。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創新能力不足

因為總是被父母管教,這類孩子的眼界非常狹隘,而且往往不懂得創新。他們只知道跟隨父母的腳步去做事,完全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能力可以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這類孩子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蛀蟲。孩子在父母的薰陶下,能力逐漸變弱,最後成了一個不能夠接受外界環境的媽寶。

很多父母都產生疑惑,如果不能讓孩子聽話,不讓孩子乖乖的聽從自己的命令,那豈不是成為了一個不孝順的壞孩子?

非也!壞孩子和聽不聽話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很多父母的概念都是混淆的。覺得不聽話的孩子一定就是壞孩子,其實給予孩子自主思考的機會,是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二、“非聽話教育”下的孩子有什麼優點?

1. 獨立能力很強

那些不屑於做巨嬰的孩子,往往獨立能力都是很強的。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很輕易的把某些事情給做好,而不是跟在父母的屁股後頭尋求幫助。

因為這些孩子知道,今後想要生活得更加精彩,就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善於學習,善於創造,從來都不會託別人的後腿。

2. 擁有自我意識

這類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自我意識,從來都不會選擇隨波逐流。儘管絕大多數孩子都在跟隨著風潮而行的時候,這些孩子依然可以走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路。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想要在今後得到的是什麼。所以不做巨嬰未必就是壞孩子,很有可能變得更加勵志。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都已經十六歲了,竟然還像是一個巨嬰一樣,連最基本的常識都要別人去告訴,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竟然一無是處。

其實這就是“聽話教育”所留下的隱患,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乖寶寶,殊不知乖寶寶也是擁有很多危害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一、乖寶寶到底有什麼壞處?

1. 基本法則完全不懂

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寶寶。在外界的環境中,他們很有可能連最基本的法則也不懂。

就好比這個朋友家十六歲的孩子,公然場合之下隨意方便,卻還仗著自己年齡小渴求原諒,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缺陷,孩子徹徹底底已經被父母給教廢了。

2. 獨立能力特別差

通常巨嬰都沒有獨立能力,他們只會依靠自己的父母。但凡離開了父母,他們的能力就會直線下滑。平日都有父母在身邊不停的輔助他們,完成所謂的事情。

但是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做成過一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成為大家嚴重的累贅。在團隊的生活中,這類孩子一直都是拖油瓶。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創新能力不足

因為總是被父母管教,這類孩子的眼界非常狹隘,而且往往不懂得創新。他們只知道跟隨父母的腳步去做事,完全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能力可以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這類孩子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蛀蟲。孩子在父母的薰陶下,能力逐漸變弱,最後成了一個不能夠接受外界環境的媽寶。

很多父母都產生疑惑,如果不能讓孩子聽話,不讓孩子乖乖的聽從自己的命令,那豈不是成為了一個不孝順的壞孩子?

非也!壞孩子和聽不聽話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很多父母的概念都是混淆的。覺得不聽話的孩子一定就是壞孩子,其實給予孩子自主思考的機會,是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二、“非聽話教育”下的孩子有什麼優點?

1. 獨立能力很強

那些不屑於做巨嬰的孩子,往往獨立能力都是很強的。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很輕易的把某些事情給做好,而不是跟在父母的屁股後頭尋求幫助。

因為這些孩子知道,今後想要生活得更加精彩,就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善於學習,善於創造,從來都不會託別人的後腿。

2. 擁有自我意識

這類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自我意識,從來都不會選擇隨波逐流。儘管絕大多數孩子都在跟隨著風潮而行的時候,這些孩子依然可以走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路。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想要在今後得到的是什麼。所以不做巨嬰未必就是壞孩子,很有可能變得更加勵志。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很難被欺負

巨嬰是非常容易被欺負的一個群體,自主能力比較差,事事都得跟著別人的腳步前行,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沒有主見的,而且很容易吃虧。

反觀獨立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有著自己的見解,更有著為自己爭奪權益的手段。誰吃虧他們都不會吃虧的,畢竟這些孩子見的世面太多了,根本沒有人能夠坑到他們。

這也就意味著讓一個孩子獨立是很重要的,父母如果長期把孩子拴在自己的身邊,孩子長大了必然成為一個廢人。

所謂的聽話,是懂得尊重父母的意見,懂得孝順父母,而不是事事都遵從父母,所以父母也千萬不要覺得獨立的孩子就是壞孩子。我們一定要多多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都已經十六歲了,竟然還像是一個巨嬰一樣,連最基本的常識都要別人去告訴,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竟然一無是處。

其實這就是“聽話教育”所留下的隱患,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乖寶寶,殊不知乖寶寶也是擁有很多危害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一、乖寶寶到底有什麼壞處?

1. 基本法則完全不懂

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寶寶。在外界的環境中,他們很有可能連最基本的法則也不懂。

就好比這個朋友家十六歲的孩子,公然場合之下隨意方便,卻還仗著自己年齡小渴求原諒,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缺陷,孩子徹徹底底已經被父母給教廢了。

2. 獨立能力特別差

通常巨嬰都沒有獨立能力,他們只會依靠自己的父母。但凡離開了父母,他們的能力就會直線下滑。平日都有父母在身邊不停的輔助他們,完成所謂的事情。

但是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做成過一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成為大家嚴重的累贅。在團隊的生活中,這類孩子一直都是拖油瓶。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創新能力不足

因為總是被父母管教,這類孩子的眼界非常狹隘,而且往往不懂得創新。他們只知道跟隨父母的腳步去做事,完全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能力可以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這類孩子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蛀蟲。孩子在父母的薰陶下,能力逐漸變弱,最後成了一個不能夠接受外界環境的媽寶。

很多父母都產生疑惑,如果不能讓孩子聽話,不讓孩子乖乖的聽從自己的命令,那豈不是成為了一個不孝順的壞孩子?

非也!壞孩子和聽不聽話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很多父母的概念都是混淆的。覺得不聽話的孩子一定就是壞孩子,其實給予孩子自主思考的機會,是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二、“非聽話教育”下的孩子有什麼優點?

1. 獨立能力很強

那些不屑於做巨嬰的孩子,往往獨立能力都是很強的。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很輕易的把某些事情給做好,而不是跟在父母的屁股後頭尋求幫助。

因為這些孩子知道,今後想要生活得更加精彩,就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善於學習,善於創造,從來都不會託別人的後腿。

2. 擁有自我意識

這類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自我意識,從來都不會選擇隨波逐流。儘管絕大多數孩子都在跟隨著風潮而行的時候,這些孩子依然可以走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路。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想要在今後得到的是什麼。所以不做巨嬰未必就是壞孩子,很有可能變得更加勵志。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很難被欺負

巨嬰是非常容易被欺負的一個群體,自主能力比較差,事事都得跟著別人的腳步前行,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沒有主見的,而且很容易吃虧。

反觀獨立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有著自己的見解,更有著為自己爭奪權益的手段。誰吃虧他們都不會吃虧的,畢竟這些孩子見的世面太多了,根本沒有人能夠坑到他們。

這也就意味著讓一個孩子獨立是很重要的,父母如果長期把孩子拴在自己的身邊,孩子長大了必然成為一個廢人。

所謂的聽話,是懂得尊重父母的意見,懂得孝順父母,而不是事事都遵從父母,所以父母也千萬不要覺得獨立的孩子就是壞孩子。我們一定要多多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

1.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而不是幫助他們選擇。因為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如果盲目的為他們做選擇的話,很容易將孩子的未來給毀壞。

孩子是需要自己選擇未來的路的,每一個選擇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次蛻變。

2. 不去插手孩子的問題

就算孩子發生問題,我們也沒有必要插手孩子的事情。我們需要相信孩子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給解決,就算是孩子的能力不夠,他們也有自己的方法去破解謎題。

除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應該讓孩子主動尋求自己的幫助。鍛鍊孩子就要鍛鍊的徹底,不要有仁慈之心。

3. 讓孩子自己探索

父母應當給孩子探索的機會,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提高眼界,讓他們知道外界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不斷的掌握。

孩子是需要通過外界資源的積累,慢慢變得強大的。父母是永遠比不上外界資源的,這一點應當明白。

"

文|小寶

朋友總是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誇誇其談,因為在大家的眼裡,朋友已經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寶寶。不過最近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產生了別樣的看法。

那就是孩子已經十六歲了,十六歲的孩子早就已經具備了承認思考的能力。可是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小便,還被當地的保安抓了個正著。

沒想到孩子竟然委屈的對保安說:“求求你原諒我吧!我才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保安大哥瞬間就蒙了,難道十六歲的孩子就應該隨意小便麼?

從那以後朋友家的孩子就成了大家的重點調侃對象,因為在外人眼裡這個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媽寶男。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都已經十六歲了,竟然還像是一個巨嬰一樣,連最基本的常識都要別人去告訴,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竟然一無是處。

其實這就是“聽話教育”所留下的隱患,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乖寶寶,殊不知乖寶寶也是擁有很多危害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一、乖寶寶到底有什麼壞處?

1. 基本法則完全不懂

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寶寶。在外界的環境中,他們很有可能連最基本的法則也不懂。

就好比這個朋友家十六歲的孩子,公然場合之下隨意方便,卻還仗著自己年齡小渴求原諒,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缺陷,孩子徹徹底底已經被父母給教廢了。

2. 獨立能力特別差

通常巨嬰都沒有獨立能力,他們只會依靠自己的父母。但凡離開了父母,他們的能力就會直線下滑。平日都有父母在身邊不停的輔助他們,完成所謂的事情。

但是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做成過一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成為大家嚴重的累贅。在團隊的生活中,這類孩子一直都是拖油瓶。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創新能力不足

因為總是被父母管教,這類孩子的眼界非常狹隘,而且往往不懂得創新。他們只知道跟隨父母的腳步去做事,完全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能力可以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這類孩子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蛀蟲。孩子在父母的薰陶下,能力逐漸變弱,最後成了一個不能夠接受外界環境的媽寶。

很多父母都產生疑惑,如果不能讓孩子聽話,不讓孩子乖乖的聽從自己的命令,那豈不是成為了一個不孝順的壞孩子?

非也!壞孩子和聽不聽話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很多父母的概念都是混淆的。覺得不聽話的孩子一定就是壞孩子,其實給予孩子自主思考的機會,是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的。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二、“非聽話教育”下的孩子有什麼優點?

1. 獨立能力很強

那些不屑於做巨嬰的孩子,往往獨立能力都是很強的。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很輕易的把某些事情給做好,而不是跟在父母的屁股後頭尋求幫助。

因為這些孩子知道,今後想要生活得更加精彩,就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善於學習,善於創造,從來都不會託別人的後腿。

2. 擁有自我意識

這類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自我意識,從來都不會選擇隨波逐流。儘管絕大多數孩子都在跟隨著風潮而行的時候,這些孩子依然可以走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路。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想要在今後得到的是什麼。所以不做巨嬰未必就是壞孩子,很有可能變得更加勵志。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3. 很難被欺負

巨嬰是非常容易被欺負的一個群體,自主能力比較差,事事都得跟著別人的腳步前行,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沒有主見的,而且很容易吃虧。

反觀獨立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有著自己的見解,更有著為自己爭奪權益的手段。誰吃虧他們都不會吃虧的,畢竟這些孩子見的世面太多了,根本沒有人能夠坑到他們。

這也就意味著讓一個孩子獨立是很重要的,父母如果長期把孩子拴在自己的身邊,孩子長大了必然成為一個廢人。

所謂的聽話,是懂得尊重父母的意見,懂得孝順父母,而不是事事都遵從父母,所以父母也千萬不要覺得獨立的孩子就是壞孩子。我們一定要多多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

1.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而不是幫助他們選擇。因為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如果盲目的為他們做選擇的話,很容易將孩子的未來給毀壞。

孩子是需要自己選擇未來的路的,每一個選擇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次蛻變。

2. 不去插手孩子的問題

就算孩子發生問題,我們也沒有必要插手孩子的事情。我們需要相信孩子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給解決,就算是孩子的能力不夠,他們也有自己的方法去破解謎題。

除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應該讓孩子主動尋求自己的幫助。鍛鍊孩子就要鍛鍊的徹底,不要有仁慈之心。

3. 讓孩子自己探索

父母應當給孩子探索的機會,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提高眼界,讓他們知道外界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不斷的掌握。

孩子是需要通過外界資源的積累,慢慢變得強大的。父母是永遠比不上外界資源的,這一點應當明白。

孩子越乖越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害不是愛,父母該醒醒了

所以說我們並不需要一個凡事都聽話的巨嬰,我們反而需要讓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時間長了,孩子定然會感謝我們的。

如果從一開始就把孩子限制住,未來他們也必須要我們去照顧,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獨立的能力。

今日話題互動:你會讓你的孩子走出這個家庭,讓他們在外面不斷獲得收穫麼?你是否是一個開明的父母,不會把自己的孩子拴在身邊呢?如果你對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那麼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也想知道你對孩子的態度究竟如何。

----------------------

關注【小寶育兒課堂】,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