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
"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一向“明事理”的兒子小六,最近開始反常。

小六在廚房裡閒逛,做飯的奶奶不自覺說“不要拿菜刀啊,危險”,本來沒注意到菜刀的六兒直接衝菜刀奔去;

小六預備打開洗手間門的時候,爸爸說“不要玩水啊,會把衣服弄溼”,然後父子倆“打水仗”開始;

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我告訴小六,我們看電視就不看手機了,下一秒就是要手機要手機,不給就撒潑打滾……

感覺每天我們都要說N多不要,結果彷彿我說的不要都是“你要……”

直到上週看書單的時候發現了《白熊實驗》,才明白原來這就是“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又稱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一隻白熊的形象。

簡單理解: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越會做越會回想,我們試圖趕走的念頭可能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回到我們的腦海。

這下小六的這個梗,算是有著落了,我們的“不要”不但沒用,而且還給他提供了“白熊”。

那麼,為什麼當我們和孩子說“不”時,反而激起了孩子更高的對抗熱情呢?有人可能會說“第一反抗期”,那這又是怎樣產生的?

"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一向“明事理”的兒子小六,最近開始反常。

小六在廚房裡閒逛,做飯的奶奶不自覺說“不要拿菜刀啊,危險”,本來沒注意到菜刀的六兒直接衝菜刀奔去;

小六預備打開洗手間門的時候,爸爸說“不要玩水啊,會把衣服弄溼”,然後父子倆“打水仗”開始;

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我告訴小六,我們看電視就不看手機了,下一秒就是要手機要手機,不給就撒潑打滾……

感覺每天我們都要說N多不要,結果彷彿我說的不要都是“你要……”

直到上週看書單的時候發現了《白熊實驗》,才明白原來這就是“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又稱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一隻白熊的形象。

簡單理解: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越會做越會回想,我們試圖趕走的念頭可能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回到我們的腦海。

這下小六的這個梗,算是有著落了,我們的“不要”不但沒用,而且還給他提供了“白熊”。

那麼,為什麼當我們和孩子說“不”時,反而激起了孩子更高的對抗熱情呢?有人可能會說“第一反抗期”,那這又是怎樣產生的?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越說“不”,孩子越唱反調的原因?

幼兒的世界,用大人的思維真的很難理解,3歲以前孩子無論是語言發展、認識發展還是心智發展都有特殊的特點,同時還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候。

1. 2-3歲“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按我們的方式“理解不”

羅伯特.費爾德曼在《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一書中指出:“2歲左右兒童傾向於省去信息中不太重要的詞,出現“電報語”;在語言理解上,剛開始理解一個禁令。”2-3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過渡階段,剛學習理解否定句,所以此時我們說的“不要、不能…”,他們可能根本聽不懂!

此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2-3歲兒童認知還處於“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對“不”的理解跟大多數父母是不一樣的。孩子可能“知道”你不想讓他做某事兒,甚至知道他如果做了,你會生氣,然而他的行為並不是有意識的。

下雨天鄰居帶她家2歲的土豆來我家玩,乖巧3分鐘之後,穿著小髒鞋可爬到我家沙發上蹦去了,鄰居立刻制止:“不要穿著鞋在沙發上蹦,快下來”,土豆跟沒聽見一樣。鄰居無奈把土豆拉下來了脫掉了髒鞋,並告誡土豆“不要再到沙發上蹦了”,結果話音剛落,土豆已經又在沙發上蹦的歡了……,我趕緊說“沒關係的”,鄰居簡直想暴怒,對著土豆不好發作的瞪了好幾眼。

當鄰居說“不要到沙發上蹦”的時候,土豆可能就聽到了“沙發上蹦……”直接忽略掉了他覺得不重要的部分。其實就算他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他所謂的知道也缺乏讓他停下來的內在控制,他只在乎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所以此刻你再多禁止不要都沒有力量。

2. 0-3歲“全盤吸收”的心智模式

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強調多少次有危險不要做,孩子此時可能不做這件事了,但是看到別人做又會去做,不是孩子不長記性,是因為他們的“吸收性心智”

蒙特利索法則之一的“吸收性心智”,是一種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生活體驗從而得到成長的心智。0-3歲是“無意識階段”,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吸收什麼,所以環境中的一切全盤吸收,3-6歲進入有意識階段,才能有分辨的去吸收,完善自我,並且這種心智是伴隨一生的。

比如:小六突然有一天對我說了句:“臭媽媽臭媽媽”,當時意外又惱火,告訴他不要再這樣說了,不禮貌,媽媽很生氣。可是兩天後在公園聽到一個小寶在說“臭爸爸”,兒子轉頭對我說了句“臭媽媽”,雖然又立即教育了,但是接下來時不時會聽到他說髒話“臭媽媽臭爸爸臭奶奶……”

蒙特利索在《吸收性心智》一書中說:“嬰兒期兒童的心智我們無法對他們採用言語教學的方式。”

這時孩子並不是故意唱反調,而是孩子無意識的吸收了外界環境中看到的一切,並且在內化形成心智。我們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同樣我們也無法直接通過語言教導來從本質上改變。

3.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嘗禁果”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當父母在不斷強調不要幹什麼的時候,反而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一定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心理學上叫“禁果效應”。

朋友給我講過一個哭笑不得的事:她兒子軒軒有段時間總是自己到處拉臭臭然後悄悄蓋起來,想一想都鬱悶。後來她說,軒軒是故意的,因為從戒紙尿褲開始,她就不斷得告訴軒軒“一定要在廁所拉,不能隨便到處拉臭臭”,結果熊孩子就特別喜歡到處拉。

好奇害慘媽,其實如果朋友當時只說“拉臭臭要在廁所裡”,保證什麼事兒都沒有。

"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一向“明事理”的兒子小六,最近開始反常。

小六在廚房裡閒逛,做飯的奶奶不自覺說“不要拿菜刀啊,危險”,本來沒注意到菜刀的六兒直接衝菜刀奔去;

小六預備打開洗手間門的時候,爸爸說“不要玩水啊,會把衣服弄溼”,然後父子倆“打水仗”開始;

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我告訴小六,我們看電視就不看手機了,下一秒就是要手機要手機,不給就撒潑打滾……

感覺每天我們都要說N多不要,結果彷彿我說的不要都是“你要……”

直到上週看書單的時候發現了《白熊實驗》,才明白原來這就是“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又稱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一隻白熊的形象。

簡單理解: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越會做越會回想,我們試圖趕走的念頭可能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回到我們的腦海。

這下小六的這個梗,算是有著落了,我們的“不要”不但沒用,而且還給他提供了“白熊”。

那麼,為什麼當我們和孩子說“不”時,反而激起了孩子更高的對抗熱情呢?有人可能會說“第一反抗期”,那這又是怎樣產生的?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越說“不”,孩子越唱反調的原因?

幼兒的世界,用大人的思維真的很難理解,3歲以前孩子無論是語言發展、認識發展還是心智發展都有特殊的特點,同時還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候。

1. 2-3歲“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按我們的方式“理解不”

羅伯特.費爾德曼在《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一書中指出:“2歲左右兒童傾向於省去信息中不太重要的詞,出現“電報語”;在語言理解上,剛開始理解一個禁令。”2-3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過渡階段,剛學習理解否定句,所以此時我們說的“不要、不能…”,他們可能根本聽不懂!

此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2-3歲兒童認知還處於“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對“不”的理解跟大多數父母是不一樣的。孩子可能“知道”你不想讓他做某事兒,甚至知道他如果做了,你會生氣,然而他的行為並不是有意識的。

下雨天鄰居帶她家2歲的土豆來我家玩,乖巧3分鐘之後,穿著小髒鞋可爬到我家沙發上蹦去了,鄰居立刻制止:“不要穿著鞋在沙發上蹦,快下來”,土豆跟沒聽見一樣。鄰居無奈把土豆拉下來了脫掉了髒鞋,並告誡土豆“不要再到沙發上蹦了”,結果話音剛落,土豆已經又在沙發上蹦的歡了……,我趕緊說“沒關係的”,鄰居簡直想暴怒,對著土豆不好發作的瞪了好幾眼。

當鄰居說“不要到沙發上蹦”的時候,土豆可能就聽到了“沙發上蹦……”直接忽略掉了他覺得不重要的部分。其實就算他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他所謂的知道也缺乏讓他停下來的內在控制,他只在乎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所以此刻你再多禁止不要都沒有力量。

2. 0-3歲“全盤吸收”的心智模式

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強調多少次有危險不要做,孩子此時可能不做這件事了,但是看到別人做又會去做,不是孩子不長記性,是因為他們的“吸收性心智”

蒙特利索法則之一的“吸收性心智”,是一種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生活體驗從而得到成長的心智。0-3歲是“無意識階段”,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吸收什麼,所以環境中的一切全盤吸收,3-6歲進入有意識階段,才能有分辨的去吸收,完善自我,並且這種心智是伴隨一生的。

比如:小六突然有一天對我說了句:“臭媽媽臭媽媽”,當時意外又惱火,告訴他不要再這樣說了,不禮貌,媽媽很生氣。可是兩天後在公園聽到一個小寶在說“臭爸爸”,兒子轉頭對我說了句“臭媽媽”,雖然又立即教育了,但是接下來時不時會聽到他說髒話“臭媽媽臭爸爸臭奶奶……”

蒙特利索在《吸收性心智》一書中說:“嬰兒期兒童的心智我們無法對他們採用言語教學的方式。”

這時孩子並不是故意唱反調,而是孩子無意識的吸收了外界環境中看到的一切,並且在內化形成心智。我們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同樣我們也無法直接通過語言教導來從本質上改變。

3.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嘗禁果”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當父母在不斷強調不要幹什麼的時候,反而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一定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心理學上叫“禁果效應”。

朋友給我講過一個哭笑不得的事:她兒子軒軒有段時間總是自己到處拉臭臭然後悄悄蓋起來,想一想都鬱悶。後來她說,軒軒是故意的,因為從戒紙尿褲開始,她就不斷得告訴軒軒“一定要在廁所拉,不能隨便到處拉臭臭”,結果熊孩子就特別喜歡到處拉。

好奇害慘媽,其實如果朋友當時只說“拉臭臭要在廁所裡”,保證什麼事兒都沒有。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只有深入瞭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找到適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對於2-3歲孩子的管教,我們怎樣做才有效?

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都會呈現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徵,尤其是2-3歲處於很多轉折過渡期,禁令顯然是不管用的,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 選好“措辭菜譜”做有效溝通

有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與孩子的對話當中。溝通毫無疑問在教育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但是隻有有效的溝通才有作用,有效溝通的前提是我們用對了措辭。

《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 》的作者佐佐木圭一說:措辭好比做菜,它是有譜可循的,只要我們掌握了菜譜,每個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餚。

如此對於熊孩子來說,我們必須選好了“措辭菜譜”,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於2-3歲孩子措辭菜譜應該是這樣的。

01.“投其所好”用是來代替不,減少思維線索

既然他們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真正理解“不”,那我們就選擇他們喜歡和明白的肯定句來代替。

有一天,兒子喝完奶就“嘭”給奶瓶甩地上了,一個月不間斷摔碎了3個都是這麼幹的,每次我都暴跳“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把奶瓶扔地上!”

這一次又快喝完,我剛打算髮怒說不要扔,冷靜3秒鐘“六兒,喝完把奶瓶給媽媽吧,以後喝完都記得給媽媽哦!”,奇蹟就這樣發生了,他再也沒摔過奶瓶,每次喝完無論我在哪兒,他最終都會把奶瓶給我。

比起簡單粗暴的說【不……】,投其所好告訴他【你可以/能/要……】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孩子也不會想到我們不要後邊的內容,沒了思維線索自然忘記“白熊”存在。

02.提供有限選擇,實現“自主選擇”感

孩子如果可以“自主選擇”,被強迫感就會減少,反抗機率自然大大下降。

每次關於到底讀那本繪本的問題,小六總是要跟爸爸幹仗。要麼爸爸拿的他都說不要,要麼好幾本他自己也挑不出來到底想要啥。

最後的解決辦法是:每次都讓爸爸拿兩本,其他的都被我收起來,然後讓小六自己選擇,結果反而很愉快,很快就能選好,再也不用爭。

更多時候我們的溝通,要先給孩子一個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有機會恰當的運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陷入權利之爭。

03.轉移注意力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必要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是相當有效的辦法,當孩子心中“白熊”出現時,我們執拗的跟孩子較勁,並不明智,可以用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來轉移“白熊”。

記得上次去超市遇見一個小女孩,吵鬧著一定要一個很大的布偶熊,顯然不太適合她,當媽媽說“這個不好,我們不要這個”,她立馬準備撒潑。

此時機制的媽媽立刻指向了另一個貨架最上方的一套芭比娃娃:“看你最喜歡的漂亮娃娃在那裡啊”,小女孩停止發作,好奇的去看芭比去了。

如果當時繼續跟孩子講道理,結果難免尷尬,孩子只會越鬧越凶。父母要謹記,不要跟孩子較勁兒,實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04.態度和善而堅定

無論使用哪一種措辭方式,父母的態度最終決定了溝通的成敗,態度就好比調料,在跟孩子溝通時,我們一定要有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你是愛她的但是有些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對比一下這個例子就能明白:

週末2個學步期的孩子在廣場上玩,飛奔著朝樓梯跑去,媽媽們距離遠,衝孩子大喊:“不行!危險!”孩子衝媽媽大喊:“行”,又重播一遍“不行”之後

A:一個媽媽跑過去一把拉住孩子,目光嚴厲的告訴他“爬樓梯可以,但是跑這麼快不行!” 孩子在拼命反抗。B:另一個媽媽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給了孩子一個擁抱,並溫柔的說:“不行,我知道你想爬樓梯,然而你可以走過去”,這個孩子說:“好吧”,接下來他也沒有再跑。

很顯然,第二種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和善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滿滿的愛,同時堅定行為,讓孩子感受到了這個“不行”的力量。

"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一向“明事理”的兒子小六,最近開始反常。

小六在廚房裡閒逛,做飯的奶奶不自覺說“不要拿菜刀啊,危險”,本來沒注意到菜刀的六兒直接衝菜刀奔去;

小六預備打開洗手間門的時候,爸爸說“不要玩水啊,會把衣服弄溼”,然後父子倆“打水仗”開始;

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我告訴小六,我們看電視就不看手機了,下一秒就是要手機要手機,不給就撒潑打滾……

感覺每天我們都要說N多不要,結果彷彿我說的不要都是“你要……”

直到上週看書單的時候發現了《白熊實驗》,才明白原來這就是“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又稱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一隻白熊的形象。

簡單理解: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越會做越會回想,我們試圖趕走的念頭可能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回到我們的腦海。

這下小六的這個梗,算是有著落了,我們的“不要”不但沒用,而且還給他提供了“白熊”。

那麼,為什麼當我們和孩子說“不”時,反而激起了孩子更高的對抗熱情呢?有人可能會說“第一反抗期”,那這又是怎樣產生的?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越說“不”,孩子越唱反調的原因?

幼兒的世界,用大人的思維真的很難理解,3歲以前孩子無論是語言發展、認識發展還是心智發展都有特殊的特點,同時還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候。

1. 2-3歲“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按我們的方式“理解不”

羅伯特.費爾德曼在《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一書中指出:“2歲左右兒童傾向於省去信息中不太重要的詞,出現“電報語”;在語言理解上,剛開始理解一個禁令。”2-3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過渡階段,剛學習理解否定句,所以此時我們說的“不要、不能…”,他們可能根本聽不懂!

此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2-3歲兒童認知還處於“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對“不”的理解跟大多數父母是不一樣的。孩子可能“知道”你不想讓他做某事兒,甚至知道他如果做了,你會生氣,然而他的行為並不是有意識的。

下雨天鄰居帶她家2歲的土豆來我家玩,乖巧3分鐘之後,穿著小髒鞋可爬到我家沙發上蹦去了,鄰居立刻制止:“不要穿著鞋在沙發上蹦,快下來”,土豆跟沒聽見一樣。鄰居無奈把土豆拉下來了脫掉了髒鞋,並告誡土豆“不要再到沙發上蹦了”,結果話音剛落,土豆已經又在沙發上蹦的歡了……,我趕緊說“沒關係的”,鄰居簡直想暴怒,對著土豆不好發作的瞪了好幾眼。

當鄰居說“不要到沙發上蹦”的時候,土豆可能就聽到了“沙發上蹦……”直接忽略掉了他覺得不重要的部分。其實就算他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他所謂的知道也缺乏讓他停下來的內在控制,他只在乎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所以此刻你再多禁止不要都沒有力量。

2. 0-3歲“全盤吸收”的心智模式

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強調多少次有危險不要做,孩子此時可能不做這件事了,但是看到別人做又會去做,不是孩子不長記性,是因為他們的“吸收性心智”

蒙特利索法則之一的“吸收性心智”,是一種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生活體驗從而得到成長的心智。0-3歲是“無意識階段”,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吸收什麼,所以環境中的一切全盤吸收,3-6歲進入有意識階段,才能有分辨的去吸收,完善自我,並且這種心智是伴隨一生的。

比如:小六突然有一天對我說了句:“臭媽媽臭媽媽”,當時意外又惱火,告訴他不要再這樣說了,不禮貌,媽媽很生氣。可是兩天後在公園聽到一個小寶在說“臭爸爸”,兒子轉頭對我說了句“臭媽媽”,雖然又立即教育了,但是接下來時不時會聽到他說髒話“臭媽媽臭爸爸臭奶奶……”

蒙特利索在《吸收性心智》一書中說:“嬰兒期兒童的心智我們無法對他們採用言語教學的方式。”

這時孩子並不是故意唱反調,而是孩子無意識的吸收了外界環境中看到的一切,並且在內化形成心智。我們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同樣我們也無法直接通過語言教導來從本質上改變。

3.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嘗禁果”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當父母在不斷強調不要幹什麼的時候,反而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一定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心理學上叫“禁果效應”。

朋友給我講過一個哭笑不得的事:她兒子軒軒有段時間總是自己到處拉臭臭然後悄悄蓋起來,想一想都鬱悶。後來她說,軒軒是故意的,因為從戒紙尿褲開始,她就不斷得告訴軒軒“一定要在廁所拉,不能隨便到處拉臭臭”,結果熊孩子就特別喜歡到處拉。

好奇害慘媽,其實如果朋友當時只說“拉臭臭要在廁所裡”,保證什麼事兒都沒有。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只有深入瞭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找到適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對於2-3歲孩子的管教,我們怎樣做才有效?

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都會呈現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徵,尤其是2-3歲處於很多轉折過渡期,禁令顯然是不管用的,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 選好“措辭菜譜”做有效溝通

有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與孩子的對話當中。溝通毫無疑問在教育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但是隻有有效的溝通才有作用,有效溝通的前提是我們用對了措辭。

《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 》的作者佐佐木圭一說:措辭好比做菜,它是有譜可循的,只要我們掌握了菜譜,每個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餚。

如此對於熊孩子來說,我們必須選好了“措辭菜譜”,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於2-3歲孩子措辭菜譜應該是這樣的。

01.“投其所好”用是來代替不,減少思維線索

既然他們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真正理解“不”,那我們就選擇他們喜歡和明白的肯定句來代替。

有一天,兒子喝完奶就“嘭”給奶瓶甩地上了,一個月不間斷摔碎了3個都是這麼幹的,每次我都暴跳“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把奶瓶扔地上!”

這一次又快喝完,我剛打算髮怒說不要扔,冷靜3秒鐘“六兒,喝完把奶瓶給媽媽吧,以後喝完都記得給媽媽哦!”,奇蹟就這樣發生了,他再也沒摔過奶瓶,每次喝完無論我在哪兒,他最終都會把奶瓶給我。

比起簡單粗暴的說【不……】,投其所好告訴他【你可以/能/要……】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孩子也不會想到我們不要後邊的內容,沒了思維線索自然忘記“白熊”存在。

02.提供有限選擇,實現“自主選擇”感

孩子如果可以“自主選擇”,被強迫感就會減少,反抗機率自然大大下降。

每次關於到底讀那本繪本的問題,小六總是要跟爸爸幹仗。要麼爸爸拿的他都說不要,要麼好幾本他自己也挑不出來到底想要啥。

最後的解決辦法是:每次都讓爸爸拿兩本,其他的都被我收起來,然後讓小六自己選擇,結果反而很愉快,很快就能選好,再也不用爭。

更多時候我們的溝通,要先給孩子一個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有機會恰當的運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陷入權利之爭。

03.轉移注意力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必要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是相當有效的辦法,當孩子心中“白熊”出現時,我們執拗的跟孩子較勁,並不明智,可以用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來轉移“白熊”。

記得上次去超市遇見一個小女孩,吵鬧著一定要一個很大的布偶熊,顯然不太適合她,當媽媽說“這個不好,我們不要這個”,她立馬準備撒潑。

此時機制的媽媽立刻指向了另一個貨架最上方的一套芭比娃娃:“看你最喜歡的漂亮娃娃在那裡啊”,小女孩停止發作,好奇的去看芭比去了。

如果當時繼續跟孩子講道理,結果難免尷尬,孩子只會越鬧越凶。父母要謹記,不要跟孩子較勁兒,實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04.態度和善而堅定

無論使用哪一種措辭方式,父母的態度最終決定了溝通的成敗,態度就好比調料,在跟孩子溝通時,我們一定要有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你是愛她的但是有些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對比一下這個例子就能明白:

週末2個學步期的孩子在廣場上玩,飛奔著朝樓梯跑去,媽媽們距離遠,衝孩子大喊:“不行!危險!”孩子衝媽媽大喊:“行”,又重播一遍“不行”之後

A:一個媽媽跑過去一把拉住孩子,目光嚴厲的告訴他“爬樓梯可以,但是跑這麼快不行!” 孩子在拼命反抗。B:另一個媽媽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給了孩子一個擁抱,並溫柔的說:“不行,我知道你想爬樓梯,然而你可以走過去”,這個孩子說:“好吧”,接下來他也沒有再跑。

很顯然,第二種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和善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滿滿的愛,同時堅定行為,讓孩子感受到了這個“不行”的力量。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2. “淨化環境”和“言傳身教”並行

在孩子全盤吸收的3歲以前,想讓孩子遠離不良習慣或者行為,除了警告禁止之外,父母更應該去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以身作則,用行動來教孩子。

閨蜜說她家孩子超級不聽話,不讓看手機偏要看。後來去他家玩才發現,她家是“雙標準”大人可以看手機只有孩子不能看,無論是閨蜜還是她老公包括孩子的爺爺奶奶總有人在不同的時間在孩子面前看手機。後來跟閨蜜開玩笑:“如果換成我,我也一定要看手機,因為到處都是手機而且你們都可以玩”。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父母都不愛看書卻逼著孩子看書……王夫之說:“身教重於言傳”,學齡前孩子的主要生活圈子就是家庭,父母則是孩子的終身榜樣,良好的環境滋養良好的習慣,想要給孩子建立規則,首先自己要遵守規則

3. “以毒攻毒”適當讓孩子“自食惡果”

“禁果效應”對孩子的作用非常明顯,父母越禁止,孩子越好奇,但同時孩子也是很聰明的,一旦嘗試中吃了虧,就會自覺收手。如果我們已經明確後果卻仍然無法制止熊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就某個可以承受的惡果,讓孩子【自食惡果】。

比如:小六喝湯的時候,總是左手抓菜,右手拿碗,本來就拿不穩的他,結果湯順著衣服灑一地。

A:面對這種情況,一般我們都會說:“剛才讓你喝湯的時候,不要抓菜!看全灑了吧?”,然而這基本是沒用的。

B:此時不妨換成:“你的湯全灑了,你現在沒得喝了”。這時,堅決不再給他湯,讓他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惡果。

讓孩子自己慢慢體會他的行為和所帶來的結果,我們再進行因果關係引導,要比我們乾巴巴的引導更有說服力。

"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一向“明事理”的兒子小六,最近開始反常。

小六在廚房裡閒逛,做飯的奶奶不自覺說“不要拿菜刀啊,危險”,本來沒注意到菜刀的六兒直接衝菜刀奔去;

小六預備打開洗手間門的時候,爸爸說“不要玩水啊,會把衣服弄溼”,然後父子倆“打水仗”開始;

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我告訴小六,我們看電視就不看手機了,下一秒就是要手機要手機,不給就撒潑打滾……

感覺每天我們都要說N多不要,結果彷彿我說的不要都是“你要……”

直到上週看書單的時候發現了《白熊實驗》,才明白原來這就是“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又稱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一隻白熊的形象。

簡單理解: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越會做越會回想,我們試圖趕走的念頭可能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回到我們的腦海。

這下小六的這個梗,算是有著落了,我們的“不要”不但沒用,而且還給他提供了“白熊”。

那麼,為什麼當我們和孩子說“不”時,反而激起了孩子更高的對抗熱情呢?有人可能會說“第一反抗期”,那這又是怎樣產生的?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越說“不”,孩子越唱反調的原因?

幼兒的世界,用大人的思維真的很難理解,3歲以前孩子無論是語言發展、認識發展還是心智發展都有特殊的特點,同時還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候。

1. 2-3歲“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按我們的方式“理解不”

羅伯特.費爾德曼在《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一書中指出:“2歲左右兒童傾向於省去信息中不太重要的詞,出現“電報語”;在語言理解上,剛開始理解一個禁令。”2-3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過渡階段,剛學習理解否定句,所以此時我們說的“不要、不能…”,他們可能根本聽不懂!

此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2-3歲兒童認知還處於“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對“不”的理解跟大多數父母是不一樣的。孩子可能“知道”你不想讓他做某事兒,甚至知道他如果做了,你會生氣,然而他的行為並不是有意識的。

下雨天鄰居帶她家2歲的土豆來我家玩,乖巧3分鐘之後,穿著小髒鞋可爬到我家沙發上蹦去了,鄰居立刻制止:“不要穿著鞋在沙發上蹦,快下來”,土豆跟沒聽見一樣。鄰居無奈把土豆拉下來了脫掉了髒鞋,並告誡土豆“不要再到沙發上蹦了”,結果話音剛落,土豆已經又在沙發上蹦的歡了……,我趕緊說“沒關係的”,鄰居簡直想暴怒,對著土豆不好發作的瞪了好幾眼。

當鄰居說“不要到沙發上蹦”的時候,土豆可能就聽到了“沙發上蹦……”直接忽略掉了他覺得不重要的部分。其實就算他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他所謂的知道也缺乏讓他停下來的內在控制,他只在乎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所以此刻你再多禁止不要都沒有力量。

2. 0-3歲“全盤吸收”的心智模式

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強調多少次有危險不要做,孩子此時可能不做這件事了,但是看到別人做又會去做,不是孩子不長記性,是因為他們的“吸收性心智”

蒙特利索法則之一的“吸收性心智”,是一種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生活體驗從而得到成長的心智。0-3歲是“無意識階段”,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吸收什麼,所以環境中的一切全盤吸收,3-6歲進入有意識階段,才能有分辨的去吸收,完善自我,並且這種心智是伴隨一生的。

比如:小六突然有一天對我說了句:“臭媽媽臭媽媽”,當時意外又惱火,告訴他不要再這樣說了,不禮貌,媽媽很生氣。可是兩天後在公園聽到一個小寶在說“臭爸爸”,兒子轉頭對我說了句“臭媽媽”,雖然又立即教育了,但是接下來時不時會聽到他說髒話“臭媽媽臭爸爸臭奶奶……”

蒙特利索在《吸收性心智》一書中說:“嬰兒期兒童的心智我們無法對他們採用言語教學的方式。”

這時孩子並不是故意唱反調,而是孩子無意識的吸收了外界環境中看到的一切,並且在內化形成心智。我們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同樣我們也無法直接通過語言教導來從本質上改變。

3.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嘗禁果”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當父母在不斷強調不要幹什麼的時候,反而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一定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心理學上叫“禁果效應”。

朋友給我講過一個哭笑不得的事:她兒子軒軒有段時間總是自己到處拉臭臭然後悄悄蓋起來,想一想都鬱悶。後來她說,軒軒是故意的,因為從戒紙尿褲開始,她就不斷得告訴軒軒“一定要在廁所拉,不能隨便到處拉臭臭”,結果熊孩子就特別喜歡到處拉。

好奇害慘媽,其實如果朋友當時只說“拉臭臭要在廁所裡”,保證什麼事兒都沒有。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只有深入瞭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找到適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對於2-3歲孩子的管教,我們怎樣做才有效?

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都會呈現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徵,尤其是2-3歲處於很多轉折過渡期,禁令顯然是不管用的,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 選好“措辭菜譜”做有效溝通

有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與孩子的對話當中。溝通毫無疑問在教育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但是隻有有效的溝通才有作用,有效溝通的前提是我們用對了措辭。

《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 》的作者佐佐木圭一說:措辭好比做菜,它是有譜可循的,只要我們掌握了菜譜,每個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餚。

如此對於熊孩子來說,我們必須選好了“措辭菜譜”,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於2-3歲孩子措辭菜譜應該是這樣的。

01.“投其所好”用是來代替不,減少思維線索

既然他們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真正理解“不”,那我們就選擇他們喜歡和明白的肯定句來代替。

有一天,兒子喝完奶就“嘭”給奶瓶甩地上了,一個月不間斷摔碎了3個都是這麼幹的,每次我都暴跳“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把奶瓶扔地上!”

這一次又快喝完,我剛打算髮怒說不要扔,冷靜3秒鐘“六兒,喝完把奶瓶給媽媽吧,以後喝完都記得給媽媽哦!”,奇蹟就這樣發生了,他再也沒摔過奶瓶,每次喝完無論我在哪兒,他最終都會把奶瓶給我。

比起簡單粗暴的說【不……】,投其所好告訴他【你可以/能/要……】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孩子也不會想到我們不要後邊的內容,沒了思維線索自然忘記“白熊”存在。

02.提供有限選擇,實現“自主選擇”感

孩子如果可以“自主選擇”,被強迫感就會減少,反抗機率自然大大下降。

每次關於到底讀那本繪本的問題,小六總是要跟爸爸幹仗。要麼爸爸拿的他都說不要,要麼好幾本他自己也挑不出來到底想要啥。

最後的解決辦法是:每次都讓爸爸拿兩本,其他的都被我收起來,然後讓小六自己選擇,結果反而很愉快,很快就能選好,再也不用爭。

更多時候我們的溝通,要先給孩子一個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有機會恰當的運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陷入權利之爭。

03.轉移注意力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必要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是相當有效的辦法,當孩子心中“白熊”出現時,我們執拗的跟孩子較勁,並不明智,可以用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來轉移“白熊”。

記得上次去超市遇見一個小女孩,吵鬧著一定要一個很大的布偶熊,顯然不太適合她,當媽媽說“這個不好,我們不要這個”,她立馬準備撒潑。

此時機制的媽媽立刻指向了另一個貨架最上方的一套芭比娃娃:“看你最喜歡的漂亮娃娃在那裡啊”,小女孩停止發作,好奇的去看芭比去了。

如果當時繼續跟孩子講道理,結果難免尷尬,孩子只會越鬧越凶。父母要謹記,不要跟孩子較勁兒,實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04.態度和善而堅定

無論使用哪一種措辭方式,父母的態度最終決定了溝通的成敗,態度就好比調料,在跟孩子溝通時,我們一定要有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你是愛她的但是有些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對比一下這個例子就能明白:

週末2個學步期的孩子在廣場上玩,飛奔著朝樓梯跑去,媽媽們距離遠,衝孩子大喊:“不行!危險!”孩子衝媽媽大喊:“行”,又重播一遍“不行”之後

A:一個媽媽跑過去一把拉住孩子,目光嚴厲的告訴他“爬樓梯可以,但是跑這麼快不行!” 孩子在拼命反抗。B:另一個媽媽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給了孩子一個擁抱,並溫柔的說:“不行,我知道你想爬樓梯,然而你可以走過去”,這個孩子說:“好吧”,接下來他也沒有再跑。

很顯然,第二種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和善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滿滿的愛,同時堅定行為,讓孩子感受到了這個“不行”的力量。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2. “淨化環境”和“言傳身教”並行

在孩子全盤吸收的3歲以前,想讓孩子遠離不良習慣或者行為,除了警告禁止之外,父母更應該去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以身作則,用行動來教孩子。

閨蜜說她家孩子超級不聽話,不讓看手機偏要看。後來去他家玩才發現,她家是“雙標準”大人可以看手機只有孩子不能看,無論是閨蜜還是她老公包括孩子的爺爺奶奶總有人在不同的時間在孩子面前看手機。後來跟閨蜜開玩笑:“如果換成我,我也一定要看手機,因為到處都是手機而且你們都可以玩”。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父母都不愛看書卻逼著孩子看書……王夫之說:“身教重於言傳”,學齡前孩子的主要生活圈子就是家庭,父母則是孩子的終身榜樣,良好的環境滋養良好的習慣,想要給孩子建立規則,首先自己要遵守規則

3. “以毒攻毒”適當讓孩子“自食惡果”

“禁果效應”對孩子的作用非常明顯,父母越禁止,孩子越好奇,但同時孩子也是很聰明的,一旦嘗試中吃了虧,就會自覺收手。如果我們已經明確後果卻仍然無法制止熊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就某個可以承受的惡果,讓孩子【自食惡果】。

比如:小六喝湯的時候,總是左手抓菜,右手拿碗,本來就拿不穩的他,結果湯順著衣服灑一地。

A:面對這種情況,一般我們都會說:“剛才讓你喝湯的時候,不要抓菜!看全灑了吧?”,然而這基本是沒用的。

B:此時不妨換成:“你的湯全灑了,你現在沒得喝了”。這時,堅決不再給他湯,讓他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惡果。

讓孩子自己慢慢體會他的行為和所帶來的結果,我們再進行因果關係引導,要比我們乾巴巴的引導更有說服力。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4. 給孩子說“不”的權利

畢淑敏說:“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權利一樣”。

無論父母多不希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得到的結果是:“我不,我就要……”,但是我們也要給孩子“說不的權利”,讓孩子學會說“不”。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人生技能,孩子總要長大,當孩子面臨不好的選擇、過分的要求或者危險時,學會拒絕是必須的,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我們可以通過提供恰當的機會讓孩子理解—說“不”是一種選擇。

比如生活中:

你問孩子:“你想喝點兒水嗎?”,孩子可以回答:“不”,對水說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的,此時我們就沒必要強迫孩子。

或者,當孩子舅舅要離開的時候,你可以問:“舅舅在離開之前,可以給你一個抱抱嗎?”由於孩子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些控制,此時回答:“不”,是一種選擇,而且是舅舅能夠接受的。

等等……諸如此類的“不”,可以讓孩子慢慢明白,並不是他所有的反抗都是有問題的,他可以有說“不”的權利,“不”是一種選擇,可以表達自己的需要或者拒絕不合理請求。

"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一向“明事理”的兒子小六,最近開始反常。

小六在廚房裡閒逛,做飯的奶奶不自覺說“不要拿菜刀啊,危險”,本來沒注意到菜刀的六兒直接衝菜刀奔去;

小六預備打開洗手間門的時候,爸爸說“不要玩水啊,會把衣服弄溼”,然後父子倆“打水仗”開始;

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我告訴小六,我們看電視就不看手機了,下一秒就是要手機要手機,不給就撒潑打滾……

感覺每天我們都要說N多不要,結果彷彿我說的不要都是“你要……”

直到上週看書單的時候發現了《白熊實驗》,才明白原來這就是“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又稱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一隻白熊的形象。

簡單理解: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越會做越會回想,我們試圖趕走的念頭可能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回到我們的腦海。

這下小六的這個梗,算是有著落了,我們的“不要”不但沒用,而且還給他提供了“白熊”。

那麼,為什麼當我們和孩子說“不”時,反而激起了孩子更高的對抗熱情呢?有人可能會說“第一反抗期”,那這又是怎樣產生的?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越說“不”,孩子越唱反調的原因?

幼兒的世界,用大人的思維真的很難理解,3歲以前孩子無論是語言發展、認識發展還是心智發展都有特殊的特點,同時還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候。

1. 2-3歲“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按我們的方式“理解不”

羅伯特.費爾德曼在《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一書中指出:“2歲左右兒童傾向於省去信息中不太重要的詞,出現“電報語”;在語言理解上,剛開始理解一個禁令。”2-3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過渡階段,剛學習理解否定句,所以此時我們說的“不要、不能…”,他們可能根本聽不懂!

此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2-3歲兒童認知還處於“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對“不”的理解跟大多數父母是不一樣的。孩子可能“知道”你不想讓他做某事兒,甚至知道他如果做了,你會生氣,然而他的行為並不是有意識的。

下雨天鄰居帶她家2歲的土豆來我家玩,乖巧3分鐘之後,穿著小髒鞋可爬到我家沙發上蹦去了,鄰居立刻制止:“不要穿著鞋在沙發上蹦,快下來”,土豆跟沒聽見一樣。鄰居無奈把土豆拉下來了脫掉了髒鞋,並告誡土豆“不要再到沙發上蹦了”,結果話音剛落,土豆已經又在沙發上蹦的歡了……,我趕緊說“沒關係的”,鄰居簡直想暴怒,對著土豆不好發作的瞪了好幾眼。

當鄰居說“不要到沙發上蹦”的時候,土豆可能就聽到了“沙發上蹦……”直接忽略掉了他覺得不重要的部分。其實就算他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他所謂的知道也缺乏讓他停下來的內在控制,他只在乎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所以此刻你再多禁止不要都沒有力量。

2. 0-3歲“全盤吸收”的心智模式

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強調多少次有危險不要做,孩子此時可能不做這件事了,但是看到別人做又會去做,不是孩子不長記性,是因為他們的“吸收性心智”

蒙特利索法則之一的“吸收性心智”,是一種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生活體驗從而得到成長的心智。0-3歲是“無意識階段”,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吸收什麼,所以環境中的一切全盤吸收,3-6歲進入有意識階段,才能有分辨的去吸收,完善自我,並且這種心智是伴隨一生的。

比如:小六突然有一天對我說了句:“臭媽媽臭媽媽”,當時意外又惱火,告訴他不要再這樣說了,不禮貌,媽媽很生氣。可是兩天後在公園聽到一個小寶在說“臭爸爸”,兒子轉頭對我說了句“臭媽媽”,雖然又立即教育了,但是接下來時不時會聽到他說髒話“臭媽媽臭爸爸臭奶奶……”

蒙特利索在《吸收性心智》一書中說:“嬰兒期兒童的心智我們無法對他們採用言語教學的方式。”

這時孩子並不是故意唱反調,而是孩子無意識的吸收了外界環境中看到的一切,並且在內化形成心智。我們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同樣我們也無法直接通過語言教導來從本質上改變。

3.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嘗禁果”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當父母在不斷強調不要幹什麼的時候,反而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一定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心理學上叫“禁果效應”。

朋友給我講過一個哭笑不得的事:她兒子軒軒有段時間總是自己到處拉臭臭然後悄悄蓋起來,想一想都鬱悶。後來她說,軒軒是故意的,因為從戒紙尿褲開始,她就不斷得告訴軒軒“一定要在廁所拉,不能隨便到處拉臭臭”,結果熊孩子就特別喜歡到處拉。

好奇害慘媽,其實如果朋友當時只說“拉臭臭要在廁所裡”,保證什麼事兒都沒有。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只有深入瞭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找到適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對於2-3歲孩子的管教,我們怎樣做才有效?

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都會呈現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徵,尤其是2-3歲處於很多轉折過渡期,禁令顯然是不管用的,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 選好“措辭菜譜”做有效溝通

有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與孩子的對話當中。溝通毫無疑問在教育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但是隻有有效的溝通才有作用,有效溝通的前提是我們用對了措辭。

《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 》的作者佐佐木圭一說:措辭好比做菜,它是有譜可循的,只要我們掌握了菜譜,每個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餚。

如此對於熊孩子來說,我們必須選好了“措辭菜譜”,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於2-3歲孩子措辭菜譜應該是這樣的。

01.“投其所好”用是來代替不,減少思維線索

既然他們聽不懂否定句,也無法真正理解“不”,那我們就選擇他們喜歡和明白的肯定句來代替。

有一天,兒子喝完奶就“嘭”給奶瓶甩地上了,一個月不間斷摔碎了3個都是這麼幹的,每次我都暴跳“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把奶瓶扔地上!”

這一次又快喝完,我剛打算髮怒說不要扔,冷靜3秒鐘“六兒,喝完把奶瓶給媽媽吧,以後喝完都記得給媽媽哦!”,奇蹟就這樣發生了,他再也沒摔過奶瓶,每次喝完無論我在哪兒,他最終都會把奶瓶給我。

比起簡單粗暴的說【不……】,投其所好告訴他【你可以/能/要……】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孩子也不會想到我們不要後邊的內容,沒了思維線索自然忘記“白熊”存在。

02.提供有限選擇,實現“自主選擇”感

孩子如果可以“自主選擇”,被強迫感就會減少,反抗機率自然大大下降。

每次關於到底讀那本繪本的問題,小六總是要跟爸爸幹仗。要麼爸爸拿的他都說不要,要麼好幾本他自己也挑不出來到底想要啥。

最後的解決辦法是:每次都讓爸爸拿兩本,其他的都被我收起來,然後讓小六自己選擇,結果反而很愉快,很快就能選好,再也不用爭。

更多時候我們的溝通,要先給孩子一個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有機會恰當的運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陷入權利之爭。

03.轉移注意力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必要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是相當有效的辦法,當孩子心中“白熊”出現時,我們執拗的跟孩子較勁,並不明智,可以用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來轉移“白熊”。

記得上次去超市遇見一個小女孩,吵鬧著一定要一個很大的布偶熊,顯然不太適合她,當媽媽說“這個不好,我們不要這個”,她立馬準備撒潑。

此時機制的媽媽立刻指向了另一個貨架最上方的一套芭比娃娃:“看你最喜歡的漂亮娃娃在那裡啊”,小女孩停止發作,好奇的去看芭比去了。

如果當時繼續跟孩子講道理,結果難免尷尬,孩子只會越鬧越凶。父母要謹記,不要跟孩子較勁兒,實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04.態度和善而堅定

無論使用哪一種措辭方式,父母的態度最終決定了溝通的成敗,態度就好比調料,在跟孩子溝通時,我們一定要有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你是愛她的但是有些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對比一下這個例子就能明白:

週末2個學步期的孩子在廣場上玩,飛奔著朝樓梯跑去,媽媽們距離遠,衝孩子大喊:“不行!危險!”孩子衝媽媽大喊:“行”,又重播一遍“不行”之後

A:一個媽媽跑過去一把拉住孩子,目光嚴厲的告訴他“爬樓梯可以,但是跑這麼快不行!” 孩子在拼命反抗。B:另一個媽媽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給了孩子一個擁抱,並溫柔的說:“不行,我知道你想爬樓梯,然而你可以走過去”,這個孩子說:“好吧”,接下來他也沒有再跑。

很顯然,第二種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和善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滿滿的愛,同時堅定行為,讓孩子感受到了這個“不行”的力量。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2. “淨化環境”和“言傳身教”並行

在孩子全盤吸收的3歲以前,想讓孩子遠離不良習慣或者行為,除了警告禁止之外,父母更應該去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以身作則,用行動來教孩子。

閨蜜說她家孩子超級不聽話,不讓看手機偏要看。後來去他家玩才發現,她家是“雙標準”大人可以看手機只有孩子不能看,無論是閨蜜還是她老公包括孩子的爺爺奶奶總有人在不同的時間在孩子面前看手機。後來跟閨蜜開玩笑:“如果換成我,我也一定要看手機,因為到處都是手機而且你們都可以玩”。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父母都不愛看書卻逼著孩子看書……王夫之說:“身教重於言傳”,學齡前孩子的主要生活圈子就是家庭,父母則是孩子的終身榜樣,良好的環境滋養良好的習慣,想要給孩子建立規則,首先自己要遵守規則

3. “以毒攻毒”適當讓孩子“自食惡果”

“禁果效應”對孩子的作用非常明顯,父母越禁止,孩子越好奇,但同時孩子也是很聰明的,一旦嘗試中吃了虧,就會自覺收手。如果我們已經明確後果卻仍然無法制止熊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就某個可以承受的惡果,讓孩子【自食惡果】。

比如:小六喝湯的時候,總是左手抓菜,右手拿碗,本來就拿不穩的他,結果湯順著衣服灑一地。

A:面對這種情況,一般我們都會說:“剛才讓你喝湯的時候,不要抓菜!看全灑了吧?”,然而這基本是沒用的。

B:此時不妨換成:“你的湯全灑了,你現在沒得喝了”。這時,堅決不再給他湯,讓他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惡果。

讓孩子自己慢慢體會他的行為和所帶來的結果,我們再進行因果關係引導,要比我們乾巴巴的引導更有說服力。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4. 給孩子說“不”的權利

畢淑敏說:“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權利一樣”。

無論父母多不希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得到的結果是:“我不,我就要……”,但是我們也要給孩子“說不的權利”,讓孩子學會說“不”。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人生技能,孩子總要長大,當孩子面臨不好的選擇、過分的要求或者危險時,學會拒絕是必須的,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我們可以通過提供恰當的機會讓孩子理解—說“不”是一種選擇。

比如生活中:

你問孩子:“你想喝點兒水嗎?”,孩子可以回答:“不”,對水說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的,此時我們就沒必要強迫孩子。

或者,當孩子舅舅要離開的時候,你可以問:“舅舅在離開之前,可以給你一個抱抱嗎?”由於孩子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些控制,此時回答:“不”,是一種選擇,而且是舅舅能夠接受的。

等等……諸如此類的“不”,可以讓孩子慢慢明白,並不是他所有的反抗都是有問題的,他可以有說“不”的權利,“不”是一種選擇,可以表達自己的需要或者拒絕不合理請求。

說再多“不”都沒用,做好這4點,輕鬆“拿下”你的2-3歲孩子

所有的【不】,都是為了幫孩子建立行為規範,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但是我們更要考慮孩子行為背後的因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被接受,如果你家也有2-3歲的孩子,不妨試試文中的方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