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我有個女性朋友,人長得挺漂亮的,不知為何就有點自卑。別人稍微對她好一分,她就要十倍地回報。夫妻關係也是,她老公明明對她很一般,她卻巴心巴肺地對他好。

後來處得熟稔了,她告訴我,小的時候她家管得很嚴。父母對她交友“審核”很嚴格,學習不好的不能一起玩,骯髒邋遢的不能一起玩,家裡條件差的不能一起玩……幾乎啥都能成為她父母挑剔人家的原因。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所以她就沒什麼朋友,等到了高中住校,脫離了父母的約束,她已經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了。這姑娘潛意識總覺得別人不會喜歡她,所以只要接受到一丁點兒善意就要不停地回報,自己累,別人也累。所以哪怕她天天在宿舍裡打掃衛生,包掉所有雜務,也總是不受室友待見。

她的老公是她的初戀。旁人勸她再看看,別在一棵樹上吊死。她不聽,哪怕發現那個男的跟別人曖昧,仍一心一意地付出,相親也不肯去。而且可能小的時候管得太嚴,大了在婚事上倒是堅定得很,父母也拿她沒轍,就這麼嫁了。

我替她總結就是她對建立一段關係太沒有安全感。根子就在父母小時候對她交友干涉太過上,導致她一方面不會跟人相處,另一方面總是害怕關係破裂。這造成了她既不會主動交朋友,交了朋友又不會主動抽離。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為人父母者,往往恨不得把孩子360度保護起來,不受到一點點傷害。就像這個女朋友的父母,初衷也是希望孩子別交到“壞朋友”。可是這個“壞”往往是父母自定義的。愛搶東西算不算壞?愛打人算不算壞?邋遢衛生習慣不好算不算壞?喜歡“人來瘋”算不算壞?

父母定義“壞”的範圍越廣,把孩子保護的越好,孩子就越是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將來有一天脫離了父母的懷抱,就越是沒辦法正常社交。

關於這個問題,我偶然間看到一本有趣的繪本,對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種啟發,那就是比阿特麗斯·申克·德·雷尼爾斯的《我能帶個朋友嗎?》,這是1965年凱迪克金獎獲獎繪本。所有不準孩子同這個朋友交往,那個朋友一起玩的父母都應該看一看這本童書。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表面上看,這本書寫了國王和王后邀請小男孩來做客,一次又一次帶小動物朋友來做客的故事。其實仔細看看就會知道,絕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誰是國王和王后?這本書的祕密都藏在圖裡。雖然文字上一直在說國王和王后邀請小男孩喝茶,吃點心,參加各種活動,實際上看圖就能很直觀的感覺到,國王和王后就是男孩的爸爸媽媽。

第一、身為國王和王后啥也不幹,每天都請小男孩吃飯。

第二、仔細看書裡國王和王后的插圖,其中有國王撐著兩隻手,幫王后捲毛線的,有國王和王后一起盪鞦韆的,還有他倆一起釣魚的。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這種生活化的細節無不彰顯了所謂的國王和王后就是普普通通的夫妻。翻到最後一頁,答案更是昭然若揭,國王和王后擁抱著小男孩,毫無疑問,這就是再明顯不過的一家三口。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那麼作者為什麼要把爸爸媽媽畫成國王和王后,把在家吃飯變成做客呢?帶過孩子都知道,小孩在四五歲的時候,都會幻想父母無所不能,這個時候如果他接觸了童話,很自然地就會把爸爸媽媽帶入國王和王后的角色,把自己帶入到王子、公主的角色。

我女兒從四歲開始,就冊封我做女王,經過我屢次拒絕,她決定擼起袖子自己上,所以每次有人問,小姑娘你將來要做啥?她都特自豪地說:“我將來要做女王!”我好說歹說,娃才明白中國已經沒有女王這種職業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跟我打聽,哪個國家還有國王和女王。親愛的,總有一天你會理解,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所以比阿特麗斯這樣寫,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特點,把平凡無奇的故事變得好玩、有趣起來。

我們再來看看小男孩帶的都是什麼樣的朋友。表面上看,男孩帶回來的都是動物,但其實這背後也隱藏著作者的小心思。

週日,男孩帶回的是長頸鹿,長頸鹿代表著長相奇特的小夥伴,它的脖子太長,個子也太高。有時候班裡有那麼一兩個長相有點“特殊”的小朋友,有時候是太胖,有時候是別的。孩子們不會掩飾,常常對他們側目。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女兒學校裡有個白化病的小朋友,一開始孩子們總是忍不住看他。一學年下來好多了。想來這是因為爸爸媽媽們都像國王和王后一樣善良,能夠若無其事地對待他們。不注視,不同情,這是與特殊孩子相處最好的辦法。

週一,小男孩帶回的是河馬。看圖片,會看到河馬是把一整個爪子拍在蛋糕裡的,國王眉頭緊皺。這明顯是個舉止粗魯,不愛乾淨的朋友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我曾親眼見過那種鼻涕吊了三尺長,吸呀吸呀吸不回去,最後一擼袖子全擦衣服上的小孩。一般幼兒園比較多見。這都是河馬型的小朋友。

週二,小男孩帶來了一群猴子。它們穿著奇裝異服,在窗簾上盪來盪去,掛在王宮的水晶燈上,把東西都吃個精光,還有隻小猴子爬到了國王的頭上。國王和王后表情明顯不那麼愉快。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小猴子就屬於調皮搗蛋的小朋友,這種類型的小孩還蠻普通的。過年走親戚遇到穿著鞋子在人家床上蹦的,把主人家抽屜翻得一塌糊塗的,逮著什麼東西非要要的熊孩子基本都是這一類型的。頗令人頭大,還不太好說。

週三,小男孩帶來了大象,這一位倒沒什麼怪怪的舉動,只是因為體型太大,國王發愁要讓它坐到哪裡。最後提議大家一起坐到大象的背上用餐。這個比較隱晦,它暗指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比如有個前同事家的小孩,對花生過敏,每次來我都要非常小心地去甄別含花生的食物。

週四,小男孩帶回的朋友是一群獅子。獅子們倒是啥也沒幹,可是揭下面具一看,這麼多獅子,這畫面好有衝擊力呀!雖然這些獅子並沒有啃了國王、王后的胳膊做加餐,但這明顯是指比較暴力的小朋友嘛。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週五,來的是一隻會吹小號的海獅,國王陪著一起快樂地吹奏。這種類型不是“壞朋友”,而是比“壞朋友”更令小朋友恐懼的“別人家的孩子”。海獅都快靠到王后身邊了。

這種情況在生活裡經常遇見,當孩子的學霸同學來家裡做客,爸爸媽媽樂得臉上開了花,對人家孩子噓寒問暖地勁頭比對自己娃都親熱。其實這也不是合適的教育之道,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比較功利,甚至產生如果這個朋友做了爸爸媽媽的孩子,爸媽一定會更高興的念頭。

好在國王並沒有偏心,而是陪著孩子們一起玩,不但同樣給了小男孩吹奏表演的機會,更難得的是還自己親自吹了一曲。

基本上以上六種涵蓋了你家娃所能結交的全部奇奇怪怪的朋友類型。再來看看國王和王后是怎樣做的呢?他們真的是一對極有智慧的父母,不管小男孩帶回來的朋友是啥樣的,不管小夥伴給他們帶來多大的麻煩,留下滿地狼藉,只要小男孩開口,他們總是笑眯眯地答應,彷彿前天招待的不是河馬、獅子、猴子一樣。


真正的安全感

類似書裡國王和王后的態度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交友安全感。他會了解到無論他交什麼樣的朋友,父母都不會干涉,還會給予支持。這種無條件地支持甚至不需要孩子真的帶了各種奇出怪樣的朋友回來試探,只要給孩子讀繪本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再聯想到我的那個受氣包朋友,假如她小的時候父母對她交朋友不是一味地干涉。又或者跟她一起讀繪本,告訴她像小猴子那樣調皮的朋友雖然爸爸媽媽不喜歡,但她可以試著交往看看。那麼她一定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故事的最後,國王和王后被動物朋友們邀請到了動物園,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這個結局也有其深刻的寓意在裡面。那就是當你和你的孩子對周圍的人釋放出善意,就一定會收穫到美好的回報。

當孩子交了“壞朋友”,媽媽要怎麼做,一本繪本告訴你答案

這個可愛的繪本無形中給父母和孩子都上了一課,告訴人們世界是面鏡子,你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它,就能得到什麼樣的回饋。如果希望孩子寬容大氣,處世從容,交遊廣闊,那麼就接納他的朋友吧!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褒貶孩子的朋友,畢竟他們還是個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