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婚姻到底有多可怕?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告訴你

花白最近追了一個新劇,劉濤和楊爍主演的《我們都要好好的》。這部劇落足於現實婚姻,講述當代家庭主婦的真實困境。看了這部劇,你會明白,喪偶式的婚姻到底有多可怕。

劉濤飾演的家庭主婦尋找,一個人照顧家庭七年,期間從未出去工作。她的朋友越來越少,沒什麼社交,丈夫又因為工作繁忙對她不管不顧,毫不關心,一年有三百多天不在家。

喪偶式婚姻到底有多可怕?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告訴你

慢慢的,她發展成了抑鬱症。她必須靠吃藥來維持正常生活,但她丈夫對此毫不知曉。直到有一天,她在病情發作喝藥的時候手抖摔碎了杯子,劃傷了手腕,暈倒在地。被她唯一的好朋友發現之後,以為她要自殺。

好友打電話給她丈夫,說尋找自殺了。丈夫卻忙於領一個工作上的獎項,沒有及時趕回來。他依然以工作為藉口,迴避自己在家庭上的責任。幾天之後,他終於去了醫院,但是尋找已經出院了。

他讓下屬買了百合花,尋找沒有收。他固執地把百合花帶回家,非要尋找收下,他不知道,他兒子對百合花過敏。兒子已經五歲了,丈夫卻對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一無所知。

尋找終於看穿了這個男人的本質,提出了離婚。此時丈夫不但沒有認錯,反而咄咄逼人,說自己在外面賺錢是為了這個家,男人賺錢女人看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自己已經是個好男人了。他心裡只有工作,人生所有的快樂都來源於職業上的進步,而老婆孩子對於他來說只是成功男士的標配。

溝通無果,尋找選擇了離家出走,住在酒店裡,開始找工作。她要重新找回自己,找回立足於這個世界的能力,找回自信心,找回那個健康的自我。

她在重回職場的過程中經歷了重重波折,一次又一次出現失誤,也曾經想過放棄工作,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堅持下來。慢慢的,她的抑鬱症開始好轉。

在喪偶式婚姻裡,男人就像是一堵牆,你說什麼他都不會答應。你只能自己跟自己說話,自己解決自己的一切煩惱,把整個青春都奉獻給家庭。

當你向朋友傾訴的時候,朋友反而覺得是你想得多,覺得你老公賺錢了,你就應該把嘴閉上。殊不知,人類除了物質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尋常夫妻可能賺錢沒有那麼多,但能夠互相陪伴,每天能夠一起說說話,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紓解。

如果男人只負責賺錢,女人只負責養家,那麼家庭關係一定會失衡。男女之間的確有分工,但是這應該是互相體諒和為了整體而言最好的考量,而不是理所應當的認為給了女人錢自己就沒事了。錢女人也可以賺,但家離了女人卻不行。

尋找離家出走之後,丈夫體驗了帶孩子的困難。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學,下午接孩子放學,已經夠他頭疼了。他給兒子連一頓像樣的早飯都做不好,僱的保姆不靠譜,不好好照顧兒子,兒子也不敢打電話給他,害怕影響他工作。最後無奈之下,他給兒子報了全託管的幼兒園。可是兒子想念原來幼兒園的小夥伴,在新幼兒園不適應,故意調皮搗蛋。

他明白了照顧孩子的辛苦,但是他不僅沒有體諒尋找的付出,沒有為這麼多年對她的虧欠而愧疚,反而覺得怒火中燒,怨恨尋找丟下了孩子,一意孤行要和他離婚。

一個自我為中心的男人,永遠只看得到別人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缺陷。他永遠也學不會體諒別人對他的付出,卻一再要求別人體諒他。如此雙標,活該被離婚。

喪偶式育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不過與電視劇中不一樣的是,電視劇裡的丈夫,起碼還能賺很多錢給家裡。現實中這類男人,不僅賺不了多少錢,回到家裡還頤指氣使,把老婆當作免費保姆。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男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對他抱有任何指望,更不要期待他會有任何改變,不要把青春全部浪費在和他較量上,要勇敢的走出家門,為自己賺一份工資。

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擁有獨立的人格,能夠一個人也可以照顧好孩子,能夠不怕離婚被奪走撫養權。

要想從喪偶式的婚姻中解脫出來,就要真的當那個男人死了。因為他也一直當你是死的,他看不到你的需求,不重視你的精神世界,不願意和你溝通,更不會為你分擔家庭的責任。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自立自強,才是王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