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不完美媽媽 讀書 聰明孩子養成記 媽媽想一想 2019-09-03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會很驚奇的發現,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也能完成或者解決許多事情。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讓他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讓孩子明白,能獲得某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慾望或是別人的幫助,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在家庭中或學習上接受一些不如意的現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會很驚奇的發現,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也能完成或者解決許多事情。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讓他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讓孩子明白,能獲得某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慾望或是別人的幫助,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在家庭中或學習上接受一些不如意的現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的童年難以造就快樂的成年生活,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自己所願,從小就學習獲取面對失望和挫敗的經驗,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面對社會,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起伏

父母全方位干涉孩子的生活,管理太細,太嚴格,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行,一定要有父母幫忙才可以完成。

在一次一次嘗試中都是尋求父母幫忙,慢慢的孩子甚至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享有特權,任何人都要圍著自己轉,自己犯錯了也有人幫忙解決,收拾爛攤子。

在未來的社交圈,家庭生活當中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父母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預防。

一定要有做家務的安排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會很驚奇的發現,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也能完成或者解決許多事情。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讓他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讓孩子明白,能獲得某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慾望或是別人的幫助,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在家庭中或學習上接受一些不如意的現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的童年難以造就快樂的成年生活,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自己所願,從小就學習獲取面對失望和挫敗的經驗,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面對社會,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起伏

父母全方位干涉孩子的生活,管理太細,太嚴格,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行,一定要有父母幫忙才可以完成。

在一次一次嘗試中都是尋求父母幫忙,慢慢的孩子甚至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享有特權,任何人都要圍著自己轉,自己犯錯了也有人幫忙解決,收拾爛攤子。

在未來的社交圈,家庭生活當中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父母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預防。

一定要有做家務的安排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不是每天坐享其成,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在享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父母不要事事為孩子搶著做,家務活全包攬在自己身上。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總是認為孩子太小做不好家務活,需要自己的幫助,這是做家長的自作多情。

願意讓孩子犯錯誤,受痛苦

父母要意識到驕縱孩子只會讓孩子以後更痛苦,不能因為孩子撒嬌就事必躬親。孩子考試考差了,跟朋友鬧彆扭吵架了,忘記帶作業回學校被老師批評了. . . . . .

不要直接給孩子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只要對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不斷激勵孩子,相信他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要讓孩子以為做什麼事情都有人在背後可以善後。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不是保姆,更不是僕人。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會很驚奇的發現,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也能完成或者解決許多事情。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讓他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讓孩子明白,能獲得某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慾望或是別人的幫助,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在家庭中或學習上接受一些不如意的現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的童年難以造就快樂的成年生活,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自己所願,從小就學習獲取面對失望和挫敗的經驗,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面對社會,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起伏

父母全方位干涉孩子的生活,管理太細,太嚴格,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行,一定要有父母幫忙才可以完成。

在一次一次嘗試中都是尋求父母幫忙,慢慢的孩子甚至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享有特權,任何人都要圍著自己轉,自己犯錯了也有人幫忙解決,收拾爛攤子。

在未來的社交圈,家庭生活當中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父母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預防。

一定要有做家務的安排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不是每天坐享其成,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在享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父母不要事事為孩子搶著做,家務活全包攬在自己身上。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總是認為孩子太小做不好家務活,需要自己的幫助,這是做家長的自作多情。

願意讓孩子犯錯誤,受痛苦

父母要意識到驕縱孩子只會讓孩子以後更痛苦,不能因為孩子撒嬌就事必躬親。孩子考試考差了,跟朋友鬧彆扭吵架了,忘記帶作業回學校被老師批評了. . . . . .

不要直接給孩子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只要對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不斷激勵孩子,相信他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要讓孩子以為做什麼事情都有人在背後可以善後。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不是保姆,更不是僕人。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設立界限,有付出才有得到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規則,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願意為孩子做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就給予獎勵或表揚並按約定的做好;如果孩子達不到,就不予幫助。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劃好底線,守住邊界。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全力滿足,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也不能因為心情不好就反悔之前的承諾。

不用害怕拒絕孩子,在孩子需要鍛鍊獨立的時候,要充分給予機會和空間。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會很驚奇的發現,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也能完成或者解決許多事情。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讓他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讓孩子明白,能獲得某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慾望或是別人的幫助,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在家庭中或學習上接受一些不如意的現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的童年難以造就快樂的成年生活,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自己所願,從小就學習獲取面對失望和挫敗的經驗,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面對社會,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起伏

父母全方位干涉孩子的生活,管理太細,太嚴格,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行,一定要有父母幫忙才可以完成。

在一次一次嘗試中都是尋求父母幫忙,慢慢的孩子甚至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享有特權,任何人都要圍著自己轉,自己犯錯了也有人幫忙解決,收拾爛攤子。

在未來的社交圈,家庭生活當中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父母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預防。

一定要有做家務的安排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不是每天坐享其成,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在享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父母不要事事為孩子搶著做,家務活全包攬在自己身上。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總是認為孩子太小做不好家務活,需要自己的幫助,這是做家長的自作多情。

願意讓孩子犯錯誤,受痛苦

父母要意識到驕縱孩子只會讓孩子以後更痛苦,不能因為孩子撒嬌就事必躬親。孩子考試考差了,跟朋友鬧彆扭吵架了,忘記帶作業回學校被老師批評了. . . . . .

不要直接給孩子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只要對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不斷激勵孩子,相信他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要讓孩子以為做什麼事情都有人在背後可以善後。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不是保姆,更不是僕人。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設立界限,有付出才有得到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規則,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願意為孩子做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就給予獎勵或表揚並按約定的做好;如果孩子達不到,就不予幫助。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劃好底線,守住邊界。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全力滿足,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也不能因為心情不好就反悔之前的承諾。

不用害怕拒絕孩子,在孩子需要鍛鍊獨立的時候,要充分給予機會和空間。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引導孩子多讀偉人傳記

古今中外,很多偉人都留下自己的傳記,無論翻開哪一本,偉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遭受的苦難比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要大得多。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讀這些傳記,在閱讀過程中與孩子分析偉人遇到的生活磨難,讓孩子認識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克服苦難的過程。

偉人傳記舉例:

《林肯傳》 《富蘭克林自傳》 《蘇東坡傳》 《貝多芬傳》 《卓別林自傳》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會很驚奇的發現,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也能完成或者解決許多事情。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讓他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讓孩子明白,能獲得某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慾望或是別人的幫助,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在家庭中或學習上接受一些不如意的現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的童年難以造就快樂的成年生活,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自己所願,從小就學習獲取面對失望和挫敗的經驗,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面對社會,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起伏

父母全方位干涉孩子的生活,管理太細,太嚴格,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行,一定要有父母幫忙才可以完成。

在一次一次嘗試中都是尋求父母幫忙,慢慢的孩子甚至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享有特權,任何人都要圍著自己轉,自己犯錯了也有人幫忙解決,收拾爛攤子。

在未來的社交圈,家庭生活當中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父母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預防。

一定要有做家務的安排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不是每天坐享其成,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在享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父母不要事事為孩子搶著做,家務活全包攬在自己身上。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總是認為孩子太小做不好家務活,需要自己的幫助,這是做家長的自作多情。

願意讓孩子犯錯誤,受痛苦

父母要意識到驕縱孩子只會讓孩子以後更痛苦,不能因為孩子撒嬌就事必躬親。孩子考試考差了,跟朋友鬧彆扭吵架了,忘記帶作業回學校被老師批評了. . . . . .

不要直接給孩子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只要對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不斷激勵孩子,相信他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要讓孩子以為做什麼事情都有人在背後可以善後。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不是保姆,更不是僕人。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設立界限,有付出才有得到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規則,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願意為孩子做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就給予獎勵或表揚並按約定的做好;如果孩子達不到,就不予幫助。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劃好底線,守住邊界。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全力滿足,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也不能因為心情不好就反悔之前的承諾。

不用害怕拒絕孩子,在孩子需要鍛鍊獨立的時候,要充分給予機會和空間。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引導孩子多讀偉人傳記

古今中外,很多偉人都留下自己的傳記,無論翻開哪一本,偉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遭受的苦難比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要大得多。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讀這些傳記,在閱讀過程中與孩子分析偉人遇到的生活磨難,讓孩子認識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克服苦難的過程。

偉人傳記舉例:

《林肯傳》 《富蘭克林自傳》 《蘇東坡傳》 《貝多芬傳》 《卓別林自傳》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在一個家庭裡,孩子成長的機會很多時候都被父母浪費了,父母給的太多,付出太多,孩子動手去努力的機會甚少

父母學會放手,才能讓孩子去努力去奮鬥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能力得到鍛鍊了,才能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和信念。

經歷鍛鍊的翅膀才能搏擊風雨的人生,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以積極態度面對生活的挫敗,把它當作磨鍊孩子意志的方法。

"

一個朋友對我說,每次她的小孩陷入困境,只要對她一撒嬌,無論事情大小,小孩是否有能力解決,自己都會馬上施以援手。

雖然自己也知道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會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但就是沒辦法看著孩子承受痛苦,也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坎坷,如果孩子經歷了,就會很自責。

自己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她也很無助。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有人說,想要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很簡單,只要不斷對他溺愛、寵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設置的安全區域裡,這樣就可以了。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深入一想,如果這樣養育一個孩子,將來孩子在社會上能做什麼呢?

很多時候,大人對孩子過度溺愛,過度保護,只是大人在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從心理上說人都會享受被需要的感覺。尤其是大人被孩子需要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父母不會永遠被孩子需要,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父母的教養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社交圈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需要父母的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充當教練,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鍛鍊自理自立能力,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翱翔,使他們變得堅強,以後可以適應社會上的各種風浪打擊。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著名勵志演說家 托蒂.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抱起我,抱緊我,放下我,對我放手。

很簡樸的一句話,卻可能是父母們需要終身努力達成的一個目標。

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個過程,不捨得對孩子放手,導致孩子沒有能力應變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最終把這種壓力反噬給父母或者社會。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會很驚奇的發現,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也能完成或者解決許多事情。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讓他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讓孩子明白,能獲得某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慾望或是別人的幫助,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在家庭中或學習上接受一些不如意的現實,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的童年難以造就快樂的成年生活,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自己所願,從小就學習獲取面對失望和挫敗的經驗,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面對社會,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起伏

父母全方位干涉孩子的生活,管理太細,太嚴格,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行,一定要有父母幫忙才可以完成。

在一次一次嘗試中都是尋求父母幫忙,慢慢的孩子甚至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享有特權,任何人都要圍著自己轉,自己犯錯了也有人幫忙解決,收拾爛攤子。

在未來的社交圈,家庭生活當中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父母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預防。

一定要有做家務的安排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不是每天坐享其成,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在享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父母不要事事為孩子搶著做,家務活全包攬在自己身上。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總是認為孩子太小做不好家務活,需要自己的幫助,這是做家長的自作多情。

願意讓孩子犯錯誤,受痛苦

父母要意識到驕縱孩子只會讓孩子以後更痛苦,不能因為孩子撒嬌就事必躬親。孩子考試考差了,跟朋友鬧彆扭吵架了,忘記帶作業回學校被老師批評了. . . . . .

不要直接給孩子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只要對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不斷激勵孩子,相信他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要讓孩子以為做什麼事情都有人在背後可以善後。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不是保姆,更不是僕人。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設立界限,有付出才有得到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規則,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願意為孩子做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就給予獎勵或表揚並按約定的做好;如果孩子達不到,就不予幫助。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劃好底線,守住邊界。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全力滿足,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也不能因為心情不好就反悔之前的承諾。

不用害怕拒絕孩子,在孩子需要鍛鍊獨立的時候,要充分給予機會和空間。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引導孩子多讀偉人傳記

古今中外,很多偉人都留下自己的傳記,無論翻開哪一本,偉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遭受的苦難比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要大得多。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讀這些傳記,在閱讀過程中與孩子分析偉人遇到的生活磨難,讓孩子認識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克服苦難的過程。

偉人傳記舉例:

《林肯傳》 《富蘭克林自傳》 《蘇東坡傳》 《貝多芬傳》 《卓別林自傳》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在一個家庭裡,孩子成長的機會很多時候都被父母浪費了,父母給的太多,付出太多,孩子動手去努力的機會甚少

父母學會放手,才能讓孩子去努力去奮鬥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能力得到鍛鍊了,才能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和信念。

經歷鍛鍊的翅膀才能搏擊風雨的人生,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以積極態度面對生活的挫敗,把它當作磨鍊孩子意志的方法。

父母這幾個行為,正在養廢孩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