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是否真是品質問題,父母搞清楚這些,再教育孩子'

"

說謊一詞,是指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事實。成年人幾乎都說過謊,比如新同事邀約,不好意思推辭,謊稱家中有事處理;

再比如,求學在外,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飽穿暖的問題,為了讓父母安心,常常會說:一切都好;等等。這些謊言,或是出於面子,或是出於保護,或是出於善意的謊言,幾乎成為一種正常的行為方式存在著。

"

說謊一詞,是指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事實。成年人幾乎都說過謊,比如新同事邀約,不好意思推辭,謊稱家中有事處理;

再比如,求學在外,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飽穿暖的問題,為了讓父母安心,常常會說:一切都好;等等。這些謊言,或是出於面子,或是出於保護,或是出於善意的謊言,幾乎成為一種正常的行為方式存在著。

孩子說謊是否真是品質問題,父母搞清楚這些,再教育孩子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爾德曼認為,謊言按照動機可歸為三種類型:第一類,討別人歡心,讓人家感覺好一點兒;第二類,誇耀自己和裝派頭;第三類,自我保護。

兒童撒謊卻有別於成人。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兒童都會“說謊”,甚至會“說謊”的表現,是兒童成長的一種標誌,但孩子說謊,並不一定都是品質問題,要具體進行分析孩子說謊的原因及動機,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著名的楊絳先生,在女兒很小的時候,也出現過說謊的情況,一次跟友人交談提到帶女兒坐車,女兒卻說,自己從來沒有坐過車,當時楊絳先生並沒有責怪孩子,只是很疑惑,回家後,仔細認真的問女兒,為什麼說沒有做過車?

女兒指了指座椅說,沒有坐,楊絳先生恍然大悟,原來女兒所說的坐是指在座位上,因為孩子小,每次坐車,楊絳先生都是抱著孩子坐在腿上的,所以,孩子理解的坐車和成人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遇到兒童說謊時,家長切勿急躁,首先要搞清楚孩子說謊的原因,不能一頓棍棒,就認為萬事大吉,這其實是在扼殺孩子跟你說實話的勇氣。

曾遇到過這樣一位鄰居,十歲的兒子把父親珍藏的手錶給拆了,因為手錶壞了,本來孩子是想修一下,沒想到拆開卻無法還原了,父親回來後,看到拆的七零八落的手錶,不由分說的把孩子一頓好揍,這一打,把孩子說實話的勇氣徹底打沒了。

在那之後,一次孩子失手將父親心愛的花瓶打碎了,父親回家後,看到打碎的花瓶,孩子謊稱是隔壁鄰居的貓碰掉的,父親居然相信了,孩子自此嚐到了甜頭,經常謊話連篇,後來成年後,因為詐騙,終於用謊話,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其實孩子說謊,不一定是品質問題,因為孩子在年幼時期,世界都是很單純的,他們說謊的目的很直白,有可能僅僅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而已,而如果家長只是簡單粗暴的對待,那麼就有可能真的葬送孩子一生。

"

說謊一詞,是指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事實。成年人幾乎都說過謊,比如新同事邀約,不好意思推辭,謊稱家中有事處理;

再比如,求學在外,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飽穿暖的問題,為了讓父母安心,常常會說:一切都好;等等。這些謊言,或是出於面子,或是出於保護,或是出於善意的謊言,幾乎成為一種正常的行為方式存在著。

孩子說謊是否真是品質問題,父母搞清楚這些,再教育孩子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爾德曼認為,謊言按照動機可歸為三種類型:第一類,討別人歡心,讓人家感覺好一點兒;第二類,誇耀自己和裝派頭;第三類,自我保護。

兒童撒謊卻有別於成人。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兒童都會“說謊”,甚至會“說謊”的表現,是兒童成長的一種標誌,但孩子說謊,並不一定都是品質問題,要具體進行分析孩子說謊的原因及動機,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著名的楊絳先生,在女兒很小的時候,也出現過說謊的情況,一次跟友人交談提到帶女兒坐車,女兒卻說,自己從來沒有坐過車,當時楊絳先生並沒有責怪孩子,只是很疑惑,回家後,仔細認真的問女兒,為什麼說沒有做過車?

女兒指了指座椅說,沒有坐,楊絳先生恍然大悟,原來女兒所說的坐是指在座位上,因為孩子小,每次坐車,楊絳先生都是抱著孩子坐在腿上的,所以,孩子理解的坐車和成人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遇到兒童說謊時,家長切勿急躁,首先要搞清楚孩子說謊的原因,不能一頓棍棒,就認為萬事大吉,這其實是在扼殺孩子跟你說實話的勇氣。

曾遇到過這樣一位鄰居,十歲的兒子把父親珍藏的手錶給拆了,因為手錶壞了,本來孩子是想修一下,沒想到拆開卻無法還原了,父親回來後,看到拆的七零八落的手錶,不由分說的把孩子一頓好揍,這一打,把孩子說實話的勇氣徹底打沒了。

在那之後,一次孩子失手將父親心愛的花瓶打碎了,父親回家後,看到打碎的花瓶,孩子謊稱是隔壁鄰居的貓碰掉的,父親居然相信了,孩子自此嚐到了甜頭,經常謊話連篇,後來成年後,因為詐騙,終於用謊話,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其實孩子說謊,不一定是品質問題,因為孩子在年幼時期,世界都是很單純的,他們說謊的目的很直白,有可能僅僅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而已,而如果家長只是簡單粗暴的對待,那麼就有可能真的葬送孩子一生。

孩子說謊是否真是品質問題,父母搞清楚這些,再教育孩子

孩子說謊,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及動機

1、防衛型說謊,害怕錯誤會使自己受傷害,受責罰而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不想父母失望;或者丟失了玩具,害怕父母責怪,出於保護自己而說謊。

2、報復型說謊,基於某種原因,對某件事說謊,以達到使某人的利益受到損壞或者名譽受損。

曾聽朋友說過他家孩子這樣一件事,兒子小豪跟表哥玩兒籃球,由於自己身高、年齡不足,總是哥哥贏,便到父母跟前告狀說,表哥欺負他,弄傷了自己的肩膀。

表哥的母親聽到小豪的告狀,馬上打了表哥一下,小豪偷偷瞄著,捂嘴偷笑,後來單獨跟小豪談心時,小豪才講了實話,原來是玩籃球老是輸給表哥,氣不過說謊。這樣的說謊就是通過使表哥受到一定的懲罰而滿足自己的慾望。

3、惡作劇型說謊,因無聊或想引起某人的關注而說謊。

有時,孩子無聊,無人相伴,會使用說謊、破壞父母心愛物品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把母親上班的工牌藏起來,母親詢問撒謊說不知道,以這樣的行為達到能和父母交流的目的去撒謊。

4、幻想型說謊,根據自己的想象,用虛構的情景炫耀自己或者吸引他人。

年幼的孩子會把自己看到的,或者想象的東西與現實掛鉤,並講出來,在成人看來就是撒謊,但對於單純對孩子來說,這可能僅僅是一次想象的事件而已。

5、取悅型說謊,為了得到他人的青睞或者讚揚,虛構事實。

小明跟媽媽說今天自己吃了十個大包子,一點沒剩,其實就是想讓媽媽誇獎自己身體好,比別的小朋友吃的多,並且珍惜糧食沒有剩飯,就誇大了事實。

6、模仿型說謊,模仿周圍成人,成為習慣性的說謊。

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謊,那麼孩子也會說謊成性,因為父母就是孩子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是很強的,他們分辨不出什麼是好的或壞的,所以就會有樣學樣的學習父母“說謊”。

"

說謊一詞,是指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事實。成年人幾乎都說過謊,比如新同事邀約,不好意思推辭,謊稱家中有事處理;

再比如,求學在外,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飽穿暖的問題,為了讓父母安心,常常會說:一切都好;等等。這些謊言,或是出於面子,或是出於保護,或是出於善意的謊言,幾乎成為一種正常的行為方式存在著。

孩子說謊是否真是品質問題,父母搞清楚這些,再教育孩子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爾德曼認為,謊言按照動機可歸為三種類型:第一類,討別人歡心,讓人家感覺好一點兒;第二類,誇耀自己和裝派頭;第三類,自我保護。

兒童撒謊卻有別於成人。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兒童都會“說謊”,甚至會“說謊”的表現,是兒童成長的一種標誌,但孩子說謊,並不一定都是品質問題,要具體進行分析孩子說謊的原因及動機,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著名的楊絳先生,在女兒很小的時候,也出現過說謊的情況,一次跟友人交談提到帶女兒坐車,女兒卻說,自己從來沒有坐過車,當時楊絳先生並沒有責怪孩子,只是很疑惑,回家後,仔細認真的問女兒,為什麼說沒有做過車?

女兒指了指座椅說,沒有坐,楊絳先生恍然大悟,原來女兒所說的坐是指在座位上,因為孩子小,每次坐車,楊絳先生都是抱著孩子坐在腿上的,所以,孩子理解的坐車和成人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遇到兒童說謊時,家長切勿急躁,首先要搞清楚孩子說謊的原因,不能一頓棍棒,就認為萬事大吉,這其實是在扼殺孩子跟你說實話的勇氣。

曾遇到過這樣一位鄰居,十歲的兒子把父親珍藏的手錶給拆了,因為手錶壞了,本來孩子是想修一下,沒想到拆開卻無法還原了,父親回來後,看到拆的七零八落的手錶,不由分說的把孩子一頓好揍,這一打,把孩子說實話的勇氣徹底打沒了。

在那之後,一次孩子失手將父親心愛的花瓶打碎了,父親回家後,看到打碎的花瓶,孩子謊稱是隔壁鄰居的貓碰掉的,父親居然相信了,孩子自此嚐到了甜頭,經常謊話連篇,後來成年後,因為詐騙,終於用謊話,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其實孩子說謊,不一定是品質問題,因為孩子在年幼時期,世界都是很單純的,他們說謊的目的很直白,有可能僅僅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而已,而如果家長只是簡單粗暴的對待,那麼就有可能真的葬送孩子一生。

孩子說謊是否真是品質問題,父母搞清楚這些,再教育孩子

孩子說謊,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及動機

1、防衛型說謊,害怕錯誤會使自己受傷害,受責罰而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不想父母失望;或者丟失了玩具,害怕父母責怪,出於保護自己而說謊。

2、報復型說謊,基於某種原因,對某件事說謊,以達到使某人的利益受到損壞或者名譽受損。

曾聽朋友說過他家孩子這樣一件事,兒子小豪跟表哥玩兒籃球,由於自己身高、年齡不足,總是哥哥贏,便到父母跟前告狀說,表哥欺負他,弄傷了自己的肩膀。

表哥的母親聽到小豪的告狀,馬上打了表哥一下,小豪偷偷瞄著,捂嘴偷笑,後來單獨跟小豪談心時,小豪才講了實話,原來是玩籃球老是輸給表哥,氣不過說謊。這樣的說謊就是通過使表哥受到一定的懲罰而滿足自己的慾望。

3、惡作劇型說謊,因無聊或想引起某人的關注而說謊。

有時,孩子無聊,無人相伴,會使用說謊、破壞父母心愛物品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把母親上班的工牌藏起來,母親詢問撒謊說不知道,以這樣的行為達到能和父母交流的目的去撒謊。

4、幻想型說謊,根據自己的想象,用虛構的情景炫耀自己或者吸引他人。

年幼的孩子會把自己看到的,或者想象的東西與現實掛鉤,並講出來,在成人看來就是撒謊,但對於單純對孩子來說,這可能僅僅是一次想象的事件而已。

5、取悅型說謊,為了得到他人的青睞或者讚揚,虛構事實。

小明跟媽媽說今天自己吃了十個大包子,一點沒剩,其實就是想讓媽媽誇獎自己身體好,比別的小朋友吃的多,並且珍惜糧食沒有剩飯,就誇大了事實。

6、模仿型說謊,模仿周圍成人,成為習慣性的說謊。

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謊,那麼孩子也會說謊成性,因為父母就是孩子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是很強的,他們分辨不出什麼是好的或壞的,所以就會有樣學樣的學習父母“說謊”。

孩子說謊是否真是品質問題,父母搞清楚這些,再教育孩子

面對一定會“說謊”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1、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否說了謊話,明確孩子說謊的幾種表現,

美國郝特福德郡大學的心理學家韋斯曼認為:人們在說謊時,身體會很自然的不舒服,並且把自己,也就是“我”剔除出去。

比如,朋友邀請你吃晚餐,你不想參加又不好推辭,說自己的車子壞了,需要維修,無法參加,一般不會說“我的車子壞了”,而是說“車子壞了”。

孩子們說謊常常會出現眼神閃躲、坐立不安或者口乾的表現,手裡不自覺擺弄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這時,就意味著孩子可能在說謊了。

2、其次,不要急於貼標籤,搞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

美國育兒專家戴安娜.鮑姆林德說,既溫暖又有約束性的教育,才是正確的教育。那麼,對待孩子撒謊,也是如此。

知道孩子撒謊,不能立刻暴跳如雷,就是一頓棍棒相加,給孩子貼“撒謊精”等標籤,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應該搞清楚孩子撒謊背後的原因,告訴孩子說謊是錯誤的,幫助孩子瞭解到,說謊會帶來父母不信任的後果,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

針對孩子報復性心理所說的謊言,則要有一定的懲戒,讓他了解到說謊的代價與錯誤的嚴重性,但是孩子天生忘性大,就需要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了。

3、針對說謊的動機和原因,做出心理疏導或懲戒

孩子說謊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很單純的,甚至是具有想象力的,這就需要家長們的分析與包容了。

德國教育家施魯克教授說過:孩子第一次有意義的說假話是他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進步,孩子說謊標誌著他有了想象力,開創性的行為與周圍環境打交道。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是可憎的,孩子這類的謊言,正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步,家長們不要盲目、無知的去扼殺,反而毀了孩子天性的發展。

4、創造和諧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說實話的安全環境

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孩子的榜樣,各位父母要做好帶頭作用,不可常常謊話連篇,也不可性烈如火,創造出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即便說謊,也願意分享說謊的原因,講出實情,這樣下回孩子自然不會再用謊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其實孩子撒謊,遠沒有大人想象的那麼嚴重。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說過: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創新事物能力的人,她不是簡單地重複別人做過的事,而是具有創在性,善於發明的發現者。

發現孩子說謊,從某種角度來講,還是孩子邏輯思維、條理能力以及想象力的發展,對孩子而言並不是什麼壞事,所以,家長們還是該感嘆,我們的小精靈居然會說謊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