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但搭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空間感、形狀、力學等方面的啟蒙。如果總是疊高高、過家家,似乎也沒法讓孩子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學習。

於是,那段時間,我就從網絡上下載了很多搭建圖片,各種建築、小動物、交通工具,圖片都很漂亮,非常能吸引潼潼。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對潼潼來說都有點複雜,她搭不好就會很沮喪,總是推給我來搭。這個時候的她,就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孩子總在“舒適區”待著,就會失去興趣,很難再學到新東西;但他們要是總在“沮喪區”,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來到“成長區”,心理學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它介於舒適區和沮喪區之間,是孩子根據現有階段的身心發育,可以跳一跳觸碰到的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會擁有適度的挑戰,既不會無聊也不容易沮喪。

所以,當孩子每次說“媽媽來做”的時候,我們都先來判斷一下,到底是任務太難了,孩子才選擇放棄;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梯子,幫助他們“爬”到更高的地方。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但搭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空間感、形狀、力學等方面的啟蒙。如果總是疊高高、過家家,似乎也沒法讓孩子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學習。

於是,那段時間,我就從網絡上下載了很多搭建圖片,各種建築、小動物、交通工具,圖片都很漂亮,非常能吸引潼潼。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對潼潼來說都有點複雜,她搭不好就會很沮喪,總是推給我來搭。這個時候的她,就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孩子總在“舒適區”待著,就會失去興趣,很難再學到新東西;但他們要是總在“沮喪區”,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來到“成長區”,心理學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它介於舒適區和沮喪區之間,是孩子根據現有階段的身心發育,可以跳一跳觸碰到的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會擁有適度的挑戰,既不會無聊也不容易沮喪。

所以,當孩子每次說“媽媽來做”的時候,我們都先來判斷一下,到底是任務太難了,孩子才選擇放棄;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梯子,幫助他們“爬”到更高的地方。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4

做“腳手架型”父母要掌握的幾個技巧

要說“陪玩”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能講出一籮筐來。但是,真到了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我們引導的時候,我們往往又沒了頭緒。

特別是當孩子在困難面前情緒失控,或者我們引導了半天,孩子也沒上道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先急起來:“算了算了,我直接給你弄好,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訴你就得了,免得我心累。”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變懶了,也會急於追求一個正確的結果,而錯失了在過程中學習的機會。

腳手架式的幫助,一定是框架式的,是工具,而不是建築物本身。孩子們要踩著我們搭建的一個個平臺,自己學會向上攀登。

以下幾個方法,是“腳手架型”父母常常會用到的: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但搭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空間感、形狀、力學等方面的啟蒙。如果總是疊高高、過家家,似乎也沒法讓孩子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學習。

於是,那段時間,我就從網絡上下載了很多搭建圖片,各種建築、小動物、交通工具,圖片都很漂亮,非常能吸引潼潼。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對潼潼來說都有點複雜,她搭不好就會很沮喪,總是推給我來搭。這個時候的她,就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孩子總在“舒適區”待著,就會失去興趣,很難再學到新東西;但他們要是總在“沮喪區”,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來到“成長區”,心理學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它介於舒適區和沮喪區之間,是孩子根據現有階段的身心發育,可以跳一跳觸碰到的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會擁有適度的挑戰,既不會無聊也不容易沮喪。

所以,當孩子每次說“媽媽來做”的時候,我們都先來判斷一下,到底是任務太難了,孩子才選擇放棄;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梯子,幫助他們“爬”到更高的地方。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4

做“腳手架型”父母要掌握的幾個技巧

要說“陪玩”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能講出一籮筐來。但是,真到了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我們引導的時候,我們往往又沒了頭緒。

特別是當孩子在困難面前情緒失控,或者我們引導了半天,孩子也沒上道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先急起來:“算了算了,我直接給你弄好,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訴你就得了,免得我心累。”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變懶了,也會急於追求一個正確的結果,而錯失了在過程中學習的機會。

腳手架式的幫助,一定是框架式的,是工具,而不是建築物本身。孩子們要踩著我們搭建的一個個平臺,自己學會向上攀登。

以下幾個方法,是“腳手架型”父母常常會用到的: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給出提示

我們可以針對孩子遇到的困難,通過語言、圖片、手勢等給出一些提示,同時依然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些提示並不是全部的解決方案,但卻可以成為放在他們腳下的一個臺階。

比如孩子在學習數數,桌上放了幾個硬幣,數著數著就重複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把數過的硬幣拿到一邊,就不會數亂了。”

提出建議

有時候,不論我們怎麼啟發,孩子也不能想出解決方法來。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方法,讓他們來選擇。

比如孩子的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來觀察一下:“你把這塊小的積木,放在下面試試倒不倒;再換那塊大的方的試一試。”“既然大的放在下面不容易倒,那寶寶該怎麼重建你的大樓呢?”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但搭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空間感、形狀、力學等方面的啟蒙。如果總是疊高高、過家家,似乎也沒法讓孩子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學習。

於是,那段時間,我就從網絡上下載了很多搭建圖片,各種建築、小動物、交通工具,圖片都很漂亮,非常能吸引潼潼。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對潼潼來說都有點複雜,她搭不好就會很沮喪,總是推給我來搭。這個時候的她,就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孩子總在“舒適區”待著,就會失去興趣,很難再學到新東西;但他們要是總在“沮喪區”,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來到“成長區”,心理學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它介於舒適區和沮喪區之間,是孩子根據現有階段的身心發育,可以跳一跳觸碰到的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會擁有適度的挑戰,既不會無聊也不容易沮喪。

所以,當孩子每次說“媽媽來做”的時候,我們都先來判斷一下,到底是任務太難了,孩子才選擇放棄;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梯子,幫助他們“爬”到更高的地方。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4

做“腳手架型”父母要掌握的幾個技巧

要說“陪玩”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能講出一籮筐來。但是,真到了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我們引導的時候,我們往往又沒了頭緒。

特別是當孩子在困難面前情緒失控,或者我們引導了半天,孩子也沒上道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先急起來:“算了算了,我直接給你弄好,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訴你就得了,免得我心累。”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變懶了,也會急於追求一個正確的結果,而錯失了在過程中學習的機會。

腳手架式的幫助,一定是框架式的,是工具,而不是建築物本身。孩子們要踩著我們搭建的一個個平臺,自己學會向上攀登。

以下幾個方法,是“腳手架型”父母常常會用到的: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給出提示

我們可以針對孩子遇到的困難,通過語言、圖片、手勢等給出一些提示,同時依然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些提示並不是全部的解決方案,但卻可以成為放在他們腳下的一個臺階。

比如孩子在學習數數,桌上放了幾個硬幣,數著數著就重複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把數過的硬幣拿到一邊,就不會數亂了。”

提出建議

有時候,不論我們怎麼啟發,孩子也不能想出解決方法來。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方法,讓他們來選擇。

比如孩子的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來觀察一下:“你把這塊小的積木,放在下面試試倒不倒;再換那塊大的方的試一試。”“既然大的放在下面不容易倒,那寶寶該怎麼重建你的大樓呢?”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引入道具

還是說積木倒了的問題,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找一找家裡面都有哪些東西,可以幫助積木保持直立不倒,像是諸如用一個小盒子把缺少支撐的那部分積木墊起來;再比如,我們讓孩子畫一隻小狗,可以藉助小狗的照片、玩具狗等不同的東西,來幫助孩子觀察小狗的樣子。

問探究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向孩子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發他們去思考,比如:

你認為如果……會發生什麼?

請舉個……的例子。

說幾個你認為你可能在……

你還有別的想法嗎?

你認為我們為什麼要用那個……?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嘗試嗎?

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當孩子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問問他們“如果我們不把積木搭得這麼高,你認為會發生什麼?”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但搭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空間感、形狀、力學等方面的啟蒙。如果總是疊高高、過家家,似乎也沒法讓孩子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學習。

於是,那段時間,我就從網絡上下載了很多搭建圖片,各種建築、小動物、交通工具,圖片都很漂亮,非常能吸引潼潼。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對潼潼來說都有點複雜,她搭不好就會很沮喪,總是推給我來搭。這個時候的她,就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孩子總在“舒適區”待著,就會失去興趣,很難再學到新東西;但他們要是總在“沮喪區”,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來到“成長區”,心理學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它介於舒適區和沮喪區之間,是孩子根據現有階段的身心發育,可以跳一跳觸碰到的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會擁有適度的挑戰,既不會無聊也不容易沮喪。

所以,當孩子每次說“媽媽來做”的時候,我們都先來判斷一下,到底是任務太難了,孩子才選擇放棄;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梯子,幫助他們“爬”到更高的地方。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4

做“腳手架型”父母要掌握的幾個技巧

要說“陪玩”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能講出一籮筐來。但是,真到了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我們引導的時候,我們往往又沒了頭緒。

特別是當孩子在困難面前情緒失控,或者我們引導了半天,孩子也沒上道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先急起來:“算了算了,我直接給你弄好,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訴你就得了,免得我心累。”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變懶了,也會急於追求一個正確的結果,而錯失了在過程中學習的機會。

腳手架式的幫助,一定是框架式的,是工具,而不是建築物本身。孩子們要踩著我們搭建的一個個平臺,自己學會向上攀登。

以下幾個方法,是“腳手架型”父母常常會用到的: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給出提示

我們可以針對孩子遇到的困難,通過語言、圖片、手勢等給出一些提示,同時依然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些提示並不是全部的解決方案,但卻可以成為放在他們腳下的一個臺階。

比如孩子在學習數數,桌上放了幾個硬幣,數著數著就重複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把數過的硬幣拿到一邊,就不會數亂了。”

提出建議

有時候,不論我們怎麼啟發,孩子也不能想出解決方法來。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方法,讓他們來選擇。

比如孩子的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來觀察一下:“你把這塊小的積木,放在下面試試倒不倒;再換那塊大的方的試一試。”“既然大的放在下面不容易倒,那寶寶該怎麼重建你的大樓呢?”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引入道具

還是說積木倒了的問題,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找一找家裡面都有哪些東西,可以幫助積木保持直立不倒,像是諸如用一個小盒子把缺少支撐的那部分積木墊起來;再比如,我們讓孩子畫一隻小狗,可以藉助小狗的照片、玩具狗等不同的東西,來幫助孩子觀察小狗的樣子。

問探究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向孩子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發他們去思考,比如:

你認為如果……會發生什麼?

請舉個……的例子。

說幾個你認為你可能在……

你還有別的想法嗎?

你認為我們為什麼要用那個……?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嘗試嗎?

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當孩子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問問他們“如果我們不把積木搭得這麼高,你認為會發生什麼?”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拆解任務

把任務分成更小的步驟可以幫助在困難面前手足無措的孩子。

確保拆解的第一步,是孩子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將有助於增強他們的信心。

比如他們在拼圖的時候,被某一塊“卡住”,我們可以這樣引導:

“這塊藍色的拼圖,它的形狀輪廓與你想要放入的形狀匹配嗎?”、“你轉動一下試一試,可以嗎?”

給予鼓勵

當孩子在嘗試完成一項任務時,一定別吝嗇我們的表揚。

不過別忘了,比起“你太聰明瞭”這樣的話語,如果我們可以表揚他們在處理困難時的態度和情緒,以及他們一直嘗試沒有放棄去做的事情,這將更能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成長型思維。

(推薦閱讀:《孩子總怕輸抗挫能力差?推動孩子成功的“成長型思維”可以這樣培養》)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但搭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空間感、形狀、力學等方面的啟蒙。如果總是疊高高、過家家,似乎也沒法讓孩子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學習。

於是,那段時間,我就從網絡上下載了很多搭建圖片,各種建築、小動物、交通工具,圖片都很漂亮,非常能吸引潼潼。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對潼潼來說都有點複雜,她搭不好就會很沮喪,總是推給我來搭。這個時候的她,就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孩子總在“舒適區”待著,就會失去興趣,很難再學到新東西;但他們要是總在“沮喪區”,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來到“成長區”,心理學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它介於舒適區和沮喪區之間,是孩子根據現有階段的身心發育,可以跳一跳觸碰到的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會擁有適度的挑戰,既不會無聊也不容易沮喪。

所以,當孩子每次說“媽媽來做”的時候,我們都先來判斷一下,到底是任務太難了,孩子才選擇放棄;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梯子,幫助他們“爬”到更高的地方。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4

做“腳手架型”父母要掌握的幾個技巧

要說“陪玩”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能講出一籮筐來。但是,真到了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我們引導的時候,我們往往又沒了頭緒。

特別是當孩子在困難面前情緒失控,或者我們引導了半天,孩子也沒上道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先急起來:“算了算了,我直接給你弄好,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訴你就得了,免得我心累。”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變懶了,也會急於追求一個正確的結果,而錯失了在過程中學習的機會。

腳手架式的幫助,一定是框架式的,是工具,而不是建築物本身。孩子們要踩著我們搭建的一個個平臺,自己學會向上攀登。

以下幾個方法,是“腳手架型”父母常常會用到的: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給出提示

我們可以針對孩子遇到的困難,通過語言、圖片、手勢等給出一些提示,同時依然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些提示並不是全部的解決方案,但卻可以成為放在他們腳下的一個臺階。

比如孩子在學習數數,桌上放了幾個硬幣,數著數著就重複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把數過的硬幣拿到一邊,就不會數亂了。”

提出建議

有時候,不論我們怎麼啟發,孩子也不能想出解決方法來。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方法,讓他們來選擇。

比如孩子的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來觀察一下:“你把這塊小的積木,放在下面試試倒不倒;再換那塊大的方的試一試。”“既然大的放在下面不容易倒,那寶寶該怎麼重建你的大樓呢?”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引入道具

還是說積木倒了的問題,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找一找家裡面都有哪些東西,可以幫助積木保持直立不倒,像是諸如用一個小盒子把缺少支撐的那部分積木墊起來;再比如,我們讓孩子畫一隻小狗,可以藉助小狗的照片、玩具狗等不同的東西,來幫助孩子觀察小狗的樣子。

問探究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向孩子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發他們去思考,比如:

你認為如果……會發生什麼?

請舉個……的例子。

說幾個你認為你可能在……

你還有別的想法嗎?

你認為我們為什麼要用那個……?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嘗試嗎?

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當孩子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問問他們“如果我們不把積木搭得這麼高,你認為會發生什麼?”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拆解任務

把任務分成更小的步驟可以幫助在困難面前手足無措的孩子。

確保拆解的第一步,是孩子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將有助於增強他們的信心。

比如他們在拼圖的時候,被某一塊“卡住”,我們可以這樣引導:

“這塊藍色的拼圖,它的形狀輪廓與你想要放入的形狀匹配嗎?”、“你轉動一下試一試,可以嗎?”

給予鼓勵

當孩子在嘗試完成一項任務時,一定別吝嗇我們的表揚。

不過別忘了,比起“你太聰明瞭”這樣的話語,如果我們可以表揚他們在處理困難時的態度和情緒,以及他們一直嘗試沒有放棄去做的事情,這將更能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成長型思維。

(推薦閱讀:《孩子總怕輸抗挫能力差?推動孩子成功的“成長型思維”可以這樣培養》)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當然,在我們給孩子以上這些幫助之前,還是先要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理解他們太想要做好而不得的挫敗感,是支持他們的第一步。

接納和允許孩子有挫敗感,這一點很重要。

畢竟,“挫折教育”,從來都不是人為製造一些挫折讓孩子得到歷練。真正的抗挫力,應該是孩子能在沮喪的情緒中,願意選擇繼續嘗試的能力。

而這個能力,並不取決於他們到底經歷了多少挫折,而是當他們每次遇到困難時,我們能不能真正的接納他們的情緒,真實表達我們的愛和關心,以及給他們提供“腳手架式”的支持和幫助。

如果能在自己需要幫助時有人陪伴引導,在可以自己完成時被鼓勵和允許獨立嘗試,這樣的孩子,才會成長為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而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麼。

-END-

"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教師節前幾天,微博上流傳了不少給老師做的手工賀卡或是小物件。我一邊羨慕著人家的巧手,一邊還是沒辦法勤快到親手代勞孩子去做。

於是,潼潼小姑娘自己承擔了從創意到設計到製作賀卡的全過程,我就負責在旁邊靜靜“觀賞”。

她早都習慣自己來了。我們倆都樂在其中。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話又說回來,當她還很小,我也沒什麼“育兒概念”的年代,我也曾入過“事事代勞”的大坑。

那個年代,我熱衷於購買各種“益智”玩具。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買玩具,是為了自己。迷失在天花亂墜的宣傳語中,想象著孩子一個人沉浸其中,一邊開心玩耍,一邊就get了各種技能的美好畫面。

說穿了,我們買的不是玩具,而是夢想中的解放雙手的神器。

但玩具被拆開之後,便是夢醒時刻。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孩子一副“You can you up”的模樣,不斷說著“我不會啊,媽媽來弄,媽媽來弄”的場景,一下子把我們從夢中搖醒。

到最後,老母親被硬生生逼成了積木小能手、手工達人和拼圖之王。而這些我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成品”,最終都會淪為孩子手裡過家家的道具。

估計老母親們都想抬頭問蒼天:“這是為什麼啊?雙手沒解放成,反倒把自己套牢了。”

似乎,我們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來越少。

那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媽媽來弄”,變成“我要自己來試一試”呢?

說句實在話,這其中也許並沒有什麼祕笈,唯有勤勤懇懇的“陪玩”二字。

只是“陪玩”也需要點技巧,我們需要首先把自己包裝成“腳手架型”父母。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1

腳手架式父母VS放養型父母VS直升機式父母

什麼是“腳手架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會在孩子掌握適齡或者略高於當前能力的知識、技能時,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導,等孩子能獨立完成和掌握時,再及時撤出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孩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剛開始我們會扶著孩子的車子,指導他們如何踩腳踏板、如何保持平衡,等到孩子慢慢熟練了,我們會減少保護,直到讓孩子自己騎。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腳手架型父母”相對應的,還有“放養型父母”“直升機式父母”

在剛才的比方里,我們都明白,如果在孩子最初接觸自行車時,我們就大撒把,做放養型父母,讓孩子自己琢磨、試探,孩子很可能會因為頻繁摔倒而產生恐懼,拒絕再繼續學下去。

那如果,孩子都已經能獨立騎車了,我們還不撒手,怕孩子會受傷,而一直緊緊保護著他們,做一個盤旋在他們頭頂上的直升機,那他們又怎麼能獨自上路?

似乎在學自行車時,大家都會特別自覺地做腳手架式的父母,但在養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作業、玩玩具、吃飯、睡覺等等問題上,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做起放養型父母或者直升機式父母。

有的人覺得父母管得越少,孩子越能早日獨立;而有的人總擔心孩子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的確,要提供適度的支持和幫助,並且能做到及時放手,真的很難。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2

“腳手架”如何幫助孩子get新技能

“腳手架”其實是個挺形象的詞。

想象一下,我們在蓋樓房的時候,為了方便在更高處操作搭建的那些架子,就不難理解到底什麼是“腳手架”式的幫助了。

這樣的引導和幫助,通常有兩個特點:

  • 它的高度會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隨時調整、變化
  • 它是臨時性的。隨著孩子能力發展到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能時,支持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撤出。

搭建腳手架式的幫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他們掌握的現有知識技能和新知識技能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孩子從“他們知道什麼”變成“他們還能知道什麼”。

潼潼學游泳,最開始有一點點怕水,我會讓她坐在水邊,先把腳放在泳池裡,然後是半個身子入水。就這樣一點點,幫她消除對水的恐懼感。

這其實就是我在她初學游泳時,幫她搭建的第一個“腳手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其實,除了玩玩具、學知識和技能之外,當孩子遇到社交困境時,我們依然可以用“腳手架式的支持”來幫助他們化解難題。

面對那些內向慢熱型娃,我們說一句“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可能無形中是把他們推向了“沮喪區”。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加入小夥伴們的玩耍,可以先帶著孩子觀察觀察。比如潼潼小時候在淘氣堡,看到大孩子在搭火車軌道,也想一起玩。

我會告訴她:“潼潼你看,他們在搭軌道。搭軌道都需要什麼啊?”潼潼說了幾樣之後,我會問她:“潼潼你看,這裡有幾節車廂,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連起來?”、“哎,你看,這裡有個路口好危險,我們要不要設置一個紅綠燈?”

等到做完之後,可能都不需要她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就很自然地加入到小朋友的遊戲中了。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我們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就是在幫孩子搭建“腳手架”。

當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玩耍時,我們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幫他們消除恐懼、打開社交窗口。慢慢地,等孩子掌握了社交的基本技巧,就用不著我們這樣一步步地引領了。

03

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先弄清楚孩子是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給孩子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之前,我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觀察。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或者玩具時,不論他是直接放棄推給爸媽做,還是在某個點上苦苦掙扎、崩潰大哭,咱們需要先給自己急於要上手幫忙的心情按一個暫停鍵,好好判斷一下孩子當下是在哪個“學習區”。

就拿潼潼搭積木來說。

三歲的時候,她非常熟練的用十來塊積木摞高高,根本不需要我的任何幫助,這個時候她就是在學習的“舒適區”。但通常,她總是沒玩一會就對疊高高厭倦了,開始用積木過家家。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但搭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空間感、形狀、力學等方面的啟蒙。如果總是疊高高、過家家,似乎也沒法讓孩子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學習。

於是,那段時間,我就從網絡上下載了很多搭建圖片,各種建築、小動物、交通工具,圖片都很漂亮,非常能吸引潼潼。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對潼潼來說都有點複雜,她搭不好就會很沮喪,總是推給我來搭。這個時候的她,就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孩子總在“舒適區”待著,就會失去興趣,很難再學到新東西;但他們要是總在“沮喪區”,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來到“成長區”,心理學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它介於舒適區和沮喪區之間,是孩子根據現有階段的身心發育,可以跳一跳觸碰到的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會擁有適度的挑戰,既不會無聊也不容易沮喪。

所以,當孩子每次說“媽媽來做”的時候,我們都先來判斷一下,到底是任務太難了,孩子才選擇放棄;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梯子,幫助他們“爬”到更高的地方。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04

做“腳手架型”父母要掌握的幾個技巧

要說“陪玩”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能講出一籮筐來。但是,真到了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我們引導的時候,我們往往又沒了頭緒。

特別是當孩子在困難面前情緒失控,或者我們引導了半天,孩子也沒上道的時候,我們會自己先急起來:“算了算了,我直接給你弄好,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訴你就得了,免得我心累。”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變懶了,也會急於追求一個正確的結果,而錯失了在過程中學習的機會。

腳手架式的幫助,一定是框架式的,是工具,而不是建築物本身。孩子們要踩著我們搭建的一個個平臺,自己學會向上攀登。

以下幾個方法,是“腳手架型”父母常常會用到的: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給出提示

我們可以針對孩子遇到的困難,通過語言、圖片、手勢等給出一些提示,同時依然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些提示並不是全部的解決方案,但卻可以成為放在他們腳下的一個臺階。

比如孩子在學習數數,桌上放了幾個硬幣,數著數著就重複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把數過的硬幣拿到一邊,就不會數亂了。”

提出建議

有時候,不論我們怎麼啟發,孩子也不能想出解決方法來。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方法,讓他們來選擇。

比如孩子的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來觀察一下:“你把這塊小的積木,放在下面試試倒不倒;再換那塊大的方的試一試。”“既然大的放在下面不容易倒,那寶寶該怎麼重建你的大樓呢?”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引入道具

還是說積木倒了的問題,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找一找家裡面都有哪些東西,可以幫助積木保持直立不倒,像是諸如用一個小盒子把缺少支撐的那部分積木墊起來;再比如,我們讓孩子畫一隻小狗,可以藉助小狗的照片、玩具狗等不同的東西,來幫助孩子觀察小狗的樣子。

問探究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向孩子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發他們去思考,比如:

你認為如果……會發生什麼?

請舉個……的例子。

說幾個你認為你可能在……

你還有別的想法嗎?

你認為我們為什麼要用那個……?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嘗試嗎?

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當孩子積木塌了,我們可以問問他們“如果我們不把積木搭得這麼高,你認為會發生什麼?”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拆解任務

把任務分成更小的步驟可以幫助在困難面前手足無措的孩子。

確保拆解的第一步,是孩子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將有助於增強他們的信心。

比如他們在拼圖的時候,被某一塊“卡住”,我們可以這樣引導:

“這塊藍色的拼圖,它的形狀輪廓與你想要放入的形狀匹配嗎?”、“你轉動一下試一試,可以嗎?”

給予鼓勵

當孩子在嘗試完成一項任務時,一定別吝嗇我們的表揚。

不過別忘了,比起“你太聰明瞭”這樣的話語,如果我們可以表揚他們在處理困難時的態度和情緒,以及他們一直嘗試沒有放棄去做的事情,這將更能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成長型思維。

(推薦閱讀:《孩子總怕輸抗挫能力差?推動孩子成功的“成長型思維”可以這樣培養》)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當然,在我們給孩子以上這些幫助之前,還是先要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理解他們太想要做好而不得的挫敗感,是支持他們的第一步。

接納和允許孩子有挫敗感,這一點很重要。

畢竟,“挫折教育”,從來都不是人為製造一些挫折讓孩子得到歷練。真正的抗挫力,應該是孩子能在沮喪的情緒中,願意選擇繼續嘗試的能力。

而這個能力,並不取決於他們到底經歷了多少挫折,而是當他們每次遇到困難時,我們能不能真正的接納他們的情緒,真實表達我們的愛和關心,以及給他們提供“腳手架式”的支持和幫助。

如果能在自己需要幫助時有人陪伴引導,在可以自己完成時被鼓勵和允許獨立嘗試,這樣的孩子,才會成長為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而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麼。

-END-

當孩子總說“我不會,媽媽來做”時,請記得要做“腳手架型”父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