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自主感


可能很多人有過體會,孩子本來對英語挺有興趣,但自從老師制定任務,讓他每天學完拍照打卡,孩子的興趣就銳減。

究其原因,終歸是打卡這種行為讓孩子覺得“我是為了老師才要學英語的”,自主性被破壞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學習就像是用繩子綁住手,每天聽從命令被乖乖地拉著走,那他可能就離掙脫繩索、偏離軌道不遠了。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自主感


可能很多人有過體會,孩子本來對英語挺有興趣,但自從老師制定任務,讓他每天學完拍照打卡,孩子的興趣就銳減。

究其原因,終歸是打卡這種行為讓孩子覺得“我是為了老師才要學英語的”,自主性被破壞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學習就像是用繩子綁住手,每天聽從命令被乖乖地拉著走,那他可能就離掙脫繩索、偏離軌道不遠了。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勝任感

當人們相信自己能成功時,才會去為之努力;反之,沒有人會為做不到的事情白費力氣。

學習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學好時,他就不會想去學習。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自主感


可能很多人有過體會,孩子本來對英語挺有興趣,但自從老師制定任務,讓他每天學完拍照打卡,孩子的興趣就銳減。

究其原因,終歸是打卡這種行為讓孩子覺得“我是為了老師才要學英語的”,自主性被破壞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學習就像是用繩子綁住手,每天聽從命令被乖乖地拉著走,那他可能就離掙脫繩索、偏離軌道不遠了。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勝任感

當人們相信自己能成功時,才會去為之努力;反之,沒有人會為做不到的事情白費力氣。

學習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學好時,他就不會想去學習。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雲裡霧裡聽著課,拿著墊底的成績單,在學習中,他只能體會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自尊心被一次次踐踏,所以,放棄學習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逃避方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的轉折點,比如幼升小、小升初的學校環境變動,會帶給他們較大的心理波動。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理解和支持,甚至還指責、打罵或漠視,那麼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厭學。

那些孩子在學習上失去了自信、自尊,便會轉向戀愛、遊戲、動漫……那些能帶給他關心、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有的家長,他們會把孩子送去戒網、沒收手機、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

結果,孩子只會越來越厭學。因為孩子心裡需要的東西,仍然沒有得到。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自主感


可能很多人有過體會,孩子本來對英語挺有興趣,但自從老師制定任務,讓他每天學完拍照打卡,孩子的興趣就銳減。

究其原因,終歸是打卡這種行為讓孩子覺得“我是為了老師才要學英語的”,自主性被破壞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學習就像是用繩子綁住手,每天聽從命令被乖乖地拉著走,那他可能就離掙脫繩索、偏離軌道不遠了。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勝任感

當人們相信自己能成功時,才會去為之努力;反之,沒有人會為做不到的事情白費力氣。

學習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學好時,他就不會想去學習。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雲裡霧裡聽著課,拿著墊底的成績單,在學習中,他只能體會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自尊心被一次次踐踏,所以,放棄學習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逃避方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的轉折點,比如幼升小、小升初的學校環境變動,會帶給他們較大的心理波動。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理解和支持,甚至還指責、打罵或漠視,那麼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厭學。

那些孩子在學習上失去了自信、自尊,便會轉向戀愛、遊戲、動漫……那些能帶給他關心、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有的家長,他們會把孩子送去戒網、沒收手機、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

結果,孩子只會越來越厭學。因為孩子心裡需要的東西,仍然沒有得到。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了,怎麼辦?

那麼,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厭學了,該怎麼辦?

01

迴歸父母的角色,提升孩子歸屬感

要理解孩子厭學,是他遇見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他需要的不是制裁,而是援助。

父母要回歸到父母的角色,不能因為學習問題,就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那樣的話,孩子就沒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會支持他、信任他,無論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壞。

這種歸屬感,不是今天我對你好了,明天你總該聽我的話了吧?今天我理解你了,明天你總該去上學了吧?

要想到更遠的未來,才能有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當孩子感受到父母不著急,不催促,他反而會慢下腳步,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自主感


可能很多人有過體會,孩子本來對英語挺有興趣,但自從老師制定任務,讓他每天學完拍照打卡,孩子的興趣就銳減。

究其原因,終歸是打卡這種行為讓孩子覺得“我是為了老師才要學英語的”,自主性被破壞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學習就像是用繩子綁住手,每天聽從命令被乖乖地拉著走,那他可能就離掙脫繩索、偏離軌道不遠了。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勝任感

當人們相信自己能成功時,才會去為之努力;反之,沒有人會為做不到的事情白費力氣。

學習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學好時,他就不會想去學習。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雲裡霧裡聽著課,拿著墊底的成績單,在學習中,他只能體會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自尊心被一次次踐踏,所以,放棄學習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逃避方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的轉折點,比如幼升小、小升初的學校環境變動,會帶給他們較大的心理波動。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理解和支持,甚至還指責、打罵或漠視,那麼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厭學。

那些孩子在學習上失去了自信、自尊,便會轉向戀愛、遊戲、動漫……那些能帶給他關心、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有的家長,他們會把孩子送去戒網、沒收手機、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

結果,孩子只會越來越厭學。因為孩子心裡需要的東西,仍然沒有得到。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了,怎麼辦?

那麼,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厭學了,該怎麼辦?

01

迴歸父母的角色,提升孩子歸屬感

要理解孩子厭學,是他遇見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他需要的不是制裁,而是援助。

父母要回歸到父母的角色,不能因為學習問題,就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那樣的話,孩子就沒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會支持他、信任他,無論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壞。

這種歸屬感,不是今天我對你好了,明天你總該聽我的話了吧?今天我理解你了,明天你總該去上學了吧?

要想到更遠的未來,才能有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當孩子感受到父母不著急,不催促,他反而會慢下腳步,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02

放下焦慮,給予孩子自主空間

孩子厭學,父母痛苦的是什麼?當然是對孩子未來的焦慮。要想減輕這種焦慮,很多家長的思維是改變孩子,讓他好好學習。

於是,我們就陷入了對孩子的過度管教之中,這也成了很多孩子失去自主感、進而變得厭學的原因。

孩子越是厭學,父母越是覺得“我的孩子不會自己安排事情,不催促根本不會主動去學習”,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主動學習需要自主感,自主感則是讓孩子感到這件事可以由自己決定。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自主感


可能很多人有過體會,孩子本來對英語挺有興趣,但自從老師制定任務,讓他每天學完拍照打卡,孩子的興趣就銳減。

究其原因,終歸是打卡這種行為讓孩子覺得“我是為了老師才要學英語的”,自主性被破壞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學習就像是用繩子綁住手,每天聽從命令被乖乖地拉著走,那他可能就離掙脫繩索、偏離軌道不遠了。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勝任感

當人們相信自己能成功時,才會去為之努力;反之,沒有人會為做不到的事情白費力氣。

學習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學好時,他就不會想去學習。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雲裡霧裡聽著課,拿著墊底的成績單,在學習中,他只能體會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自尊心被一次次踐踏,所以,放棄學習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逃避方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的轉折點,比如幼升小、小升初的學校環境變動,會帶給他們較大的心理波動。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理解和支持,甚至還指責、打罵或漠視,那麼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厭學。

那些孩子在學習上失去了自信、自尊,便會轉向戀愛、遊戲、動漫……那些能帶給他關心、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有的家長,他們會把孩子送去戒網、沒收手機、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

結果,孩子只會越來越厭學。因為孩子心裡需要的東西,仍然沒有得到。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了,怎麼辦?

那麼,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厭學了,該怎麼辦?

01

迴歸父母的角色,提升孩子歸屬感

要理解孩子厭學,是他遇見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他需要的不是制裁,而是援助。

父母要回歸到父母的角色,不能因為學習問題,就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那樣的話,孩子就沒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會支持他、信任他,無論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壞。

這種歸屬感,不是今天我對你好了,明天你總該聽我的話了吧?今天我理解你了,明天你總該去上學了吧?

要想到更遠的未來,才能有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當孩子感受到父母不著急,不催促,他反而會慢下腳步,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02

放下焦慮,給予孩子自主空間

孩子厭學,父母痛苦的是什麼?當然是對孩子未來的焦慮。要想減輕這種焦慮,很多家長的思維是改變孩子,讓他好好學習。

於是,我們就陷入了對孩子的過度管教之中,這也成了很多孩子失去自主感、進而變得厭學的原因。

孩子越是厭學,父母越是覺得“我的孩子不會自己安排事情,不催促根本不會主動去學習”,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主動學習需要自主感,自主感則是讓孩子感到這件事可以由自己決定。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感,並不是說父母什麼都不用管,而是對於孩子自己能處理、能做到的事情,讓孩子自主決定,對於孩子沒能力做到的事情,我們也要讓孩子有參與的感覺。

很多時候,我們一邊不相信孩子能做好,一邊又抱怨孩子做不好。

實際上,給了孩子自主選擇的空間,你才能看到他被隱藏的能力。

03

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增加自信心

學習可以有快樂,但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太多的孩子討厭學習,就是因為無法克服學習中的挫折和困難,要麼選擇放棄,要麼只學能輕鬆學會的內容。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作業不會做,就立刻去給孩子講解題思路,然後讓孩子照著做。這樣雖然解決了孩子的一時之難,但他的學習能力並沒有得到提升,從頭到尾更感受不到任何價值感和成就感。

更聰明的做法,是家長把困難分解,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個又一個小困難,如同上臺階一般,孩子的價值感和勝任感會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

"

孩子不愛學習,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有個初中孩子的媽媽訴苦:“孩子自從上了初中,每天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個星期也和家裡人說不上幾句話。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走神,作業不寫,成績下滑得厲害。老師管不了他,差不多快放棄他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不愛學習呢?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懶、笨、不求上進,卻很少有人會反思自身,審視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問題。

事實上,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討厭學習的,假如去幼兒園看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所以說,厭學是個“人為製造”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推動一個人學習的真正動力是內在動機。孩子不愛學習,則是內在動機不足。而每個人的內在動機,都取決於3種心理需求。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其實是關係需求。孩子希望的關係是,無論自己學習好壞,都能得到別人的愛、尊重和接納。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但有些父母,他們開口閉口都是學習,孩子成績好就大力誇獎,成績不好就責罵嫌棄。這種情況下,學習就成了孩子獲得關愛的砝碼,帶著這種負面情緒,學習興趣肯定會降低。

在學校裡,很多孩子也難以找到歸屬感。有個初中的孩子,他的好朋友開生日聚會,請了很多同學,卻沒有請他。為什麼?不過是因為朋友的父母看他學習差,擔心孩子被帶壞,不思進取,所以唯恐避之不及。

成績差,就沒有參加好朋友生日聚會的資格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很多差生都有過人格層面被歧視的經歷,他們不僅會遭到同學的輕視,甚至連老師都看不起他。

如此一來,他們在厭學路上漸行漸遠,不只是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更多的是自信、自尊被剝奪。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自主感


可能很多人有過體會,孩子本來對英語挺有興趣,但自從老師制定任務,讓他每天學完拍照打卡,孩子的興趣就銳減。

究其原因,終歸是打卡這種行為讓孩子覺得“我是為了老師才要學英語的”,自主性被破壞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學習就像是用繩子綁住手,每天聽從命令被乖乖地拉著走,那他可能就離掙脫繩索、偏離軌道不遠了。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勝任感

當人們相信自己能成功時,才會去為之努力;反之,沒有人會為做不到的事情白費力氣。

學習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學好時,他就不會想去學習。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雲裡霧裡聽著課,拿著墊底的成績單,在學習中,他只能體會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自尊心被一次次踐踏,所以,放棄學習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逃避方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的轉折點,比如幼升小、小升初的學校環境變動,會帶給他們較大的心理波動。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理解和支持,甚至還指責、打罵或漠視,那麼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厭學。

那些孩子在學習上失去了自信、自尊,便會轉向戀愛、遊戲、動漫……那些能帶給他關心、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有的家長,他們會把孩子送去戒網、沒收手機、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

結果,孩子只會越來越厭學。因為孩子心裡需要的東西,仍然沒有得到。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孩子厭學了,怎麼辦?

那麼,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厭學了,該怎麼辦?

01

迴歸父母的角色,提升孩子歸屬感

要理解孩子厭學,是他遇見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他需要的不是制裁,而是援助。

父母要回歸到父母的角色,不能因為學習問題,就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那樣的話,孩子就沒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會支持他、信任他,無論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壞。

這種歸屬感,不是今天我對你好了,明天你總該聽我的話了吧?今天我理解你了,明天你總該去上學了吧?

要想到更遠的未來,才能有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當孩子感受到父母不著急,不催促,他反而會慢下腳步,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02

放下焦慮,給予孩子自主空間

孩子厭學,父母痛苦的是什麼?當然是對孩子未來的焦慮。要想減輕這種焦慮,很多家長的思維是改變孩子,讓他好好學習。

於是,我們就陷入了對孩子的過度管教之中,這也成了很多孩子失去自主感、進而變得厭學的原因。

孩子越是厭學,父母越是覺得“我的孩子不會自己安排事情,不催促根本不會主動去學習”,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主動學習需要自主感,自主感則是讓孩子感到這件事可以由自己決定。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感,並不是說父母什麼都不用管,而是對於孩子自己能處理、能做到的事情,讓孩子自主決定,對於孩子沒能力做到的事情,我們也要讓孩子有參與的感覺。

很多時候,我們一邊不相信孩子能做好,一邊又抱怨孩子做不好。

實際上,給了孩子自主選擇的空間,你才能看到他被隱藏的能力。

03

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增加自信心

學習可以有快樂,但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太多的孩子討厭學習,就是因為無法克服學習中的挫折和困難,要麼選擇放棄,要麼只學能輕鬆學會的內容。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作業不會做,就立刻去給孩子講解題思路,然後讓孩子照著做。這樣雖然解決了孩子的一時之難,但他的學習能力並沒有得到提升,從頭到尾更感受不到任何價值感和成就感。

更聰明的做法,是家長把困難分解,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個又一個小困難,如同上臺階一般,孩子的價值感和勝任感會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

孩子厭學,無非是這3個原因

楊絳先生曾說:“好的教育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

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它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當孩子能夠從學習中收穫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主動學習的意願就會增加。

當學習從非做不可的事,變成想要去做的事,孩子就會發自內心地愛上學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