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日本的垃圾分類啟蒙教育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會面臨著鉅額的罰款。日本對於垃圾分類的嚴苛程度也堪稱世界之最,比如一個香菸盒,外面的紙盒,外包裝塑料薄膜,封口處的圈鋁箔,這些東西就需要分為三類:紙盒子是紙垃圾,外包裝是塑料,鋁箔是金屬,這些垃圾是要分三類丟棄的。

日本的垃圾分類知識都是家長手把手教孩子的。在幼兒園,老師就會告訴幼兒塑料和紙盒需要扔進不同的垃圾箱裡,牛奶瓶需要洗乾淨之後返還原處。即使孩子不認識字,老師也會拿出一個繪本來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產生的垃圾應該丟到哪裡?什麼垃圾放在可燃垃圾箱,什麼東西放到不可燃的垃圾箱,孩子們從畫面中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了。

也就是說,日本的孩子從小在認識一個事物的同時,就多了一個思考角度,這個東西用完之後應該該怎樣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應該將它歸為哪一類?在孩子心中,可以通過垃圾的分類學習到更多地分類和環保知識,多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日本的垃圾分類啟蒙教育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會面臨著鉅額的罰款。日本對於垃圾分類的嚴苛程度也堪稱世界之最,比如一個香菸盒,外面的紙盒,外包裝塑料薄膜,封口處的圈鋁箔,這些東西就需要分為三類:紙盒子是紙垃圾,外包裝是塑料,鋁箔是金屬,這些垃圾是要分三類丟棄的。

日本的垃圾分類知識都是家長手把手教孩子的。在幼兒園,老師就會告訴幼兒塑料和紙盒需要扔進不同的垃圾箱裡,牛奶瓶需要洗乾淨之後返還原處。即使孩子不認識字,老師也會拿出一個繪本來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產生的垃圾應該丟到哪裡?什麼垃圾放在可燃垃圾箱,什麼東西放到不可燃的垃圾箱,孩子們從畫面中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了。

也就是說,日本的孩子從小在認識一個事物的同時,就多了一個思考角度,這個東西用完之後應該該怎樣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應該將它歸為哪一類?在孩子心中,可以通過垃圾的分類學習到更多地分類和環保知識,多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善於垃圾分類的孩子學習更加行之有效

培養孩子垃圾分類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收貨寶貴的分類意識。

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其實都是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過程,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機制,這種內隱式的學習讓孩子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長久和系統化。

當孩子在學習並且付諸實踐去執行垃圾分類的時候,這樣的科學分類意識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得到內化,當孩子看到和它相似的事物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將它歸類。

善於歸類的孩子,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更強。在生活中,自理能力更強,學習生活的環境更為整潔;

在理財方面,他們能夠更善於總結和預算,知道將錢花在自己該花的地方;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能夠迅速分解問題,減少內在阻力,顯示出更強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日本的孩子善於收藏和整理,讓空間乾淨整潔,做事也更為細緻和周到,這些都和深植在他們腦海中的分類意識有直接的關係。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日本的垃圾分類啟蒙教育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會面臨著鉅額的罰款。日本對於垃圾分類的嚴苛程度也堪稱世界之最,比如一個香菸盒,外面的紙盒,外包裝塑料薄膜,封口處的圈鋁箔,這些東西就需要分為三類:紙盒子是紙垃圾,外包裝是塑料,鋁箔是金屬,這些垃圾是要分三類丟棄的。

日本的垃圾分類知識都是家長手把手教孩子的。在幼兒園,老師就會告訴幼兒塑料和紙盒需要扔進不同的垃圾箱裡,牛奶瓶需要洗乾淨之後返還原處。即使孩子不認識字,老師也會拿出一個繪本來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產生的垃圾應該丟到哪裡?什麼垃圾放在可燃垃圾箱,什麼東西放到不可燃的垃圾箱,孩子們從畫面中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了。

也就是說,日本的孩子從小在認識一個事物的同時,就多了一個思考角度,這個東西用完之後應該該怎樣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應該將它歸為哪一類?在孩子心中,可以通過垃圾的分類學習到更多地分類和環保知識,多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善於垃圾分類的孩子學習更加行之有效

培養孩子垃圾分類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收貨寶貴的分類意識。

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其實都是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過程,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機制,這種內隱式的學習讓孩子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長久和系統化。

當孩子在學習並且付諸實踐去執行垃圾分類的時候,這樣的科學分類意識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得到內化,當孩子看到和它相似的事物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將它歸類。

善於歸類的孩子,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更強。在生活中,自理能力更強,學習生活的環境更為整潔;

在理財方面,他們能夠更善於總結和預算,知道將錢花在自己該花的地方;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能夠迅速分解問題,減少內在阻力,顯示出更強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日本的孩子善於收藏和整理,讓空間乾淨整潔,做事也更為細緻和周到,這些都和深植在他們腦海中的分類意識有直接的關係。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1,抓住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期

垃圾分類對於成人來說,包括兩方面的要求,即改掉舊的習慣和培養新的習慣;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單純習慣的養成。大人在進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比較是受制於平時的習慣處理方式,阻力比較大;而對於兒童來講,他們的模仿能力更強,培養新習慣的能力也更強,且幼兒習慣的養成具有長期的穩定性。所以,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需要抓住關鍵時期。

家長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帶孩子系統學習垃圾分類和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知識,同時告訴他們哪些是破壞環境的行為,哪些是愛護環境的行為,逐步發展他們的判斷力,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思和能力。

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的執行,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日本的垃圾分類啟蒙教育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會面臨著鉅額的罰款。日本對於垃圾分類的嚴苛程度也堪稱世界之最,比如一個香菸盒,外面的紙盒,外包裝塑料薄膜,封口處的圈鋁箔,這些東西就需要分為三類:紙盒子是紙垃圾,外包裝是塑料,鋁箔是金屬,這些垃圾是要分三類丟棄的。

日本的垃圾分類知識都是家長手把手教孩子的。在幼兒園,老師就會告訴幼兒塑料和紙盒需要扔進不同的垃圾箱裡,牛奶瓶需要洗乾淨之後返還原處。即使孩子不認識字,老師也會拿出一個繪本來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產生的垃圾應該丟到哪裡?什麼垃圾放在可燃垃圾箱,什麼東西放到不可燃的垃圾箱,孩子們從畫面中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了。

也就是說,日本的孩子從小在認識一個事物的同時,就多了一個思考角度,這個東西用完之後應該該怎樣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應該將它歸為哪一類?在孩子心中,可以通過垃圾的分類學習到更多地分類和環保知識,多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善於垃圾分類的孩子學習更加行之有效

培養孩子垃圾分類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收貨寶貴的分類意識。

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其實都是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過程,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機制,這種內隱式的學習讓孩子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長久和系統化。

當孩子在學習並且付諸實踐去執行垃圾分類的時候,這樣的科學分類意識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得到內化,當孩子看到和它相似的事物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將它歸類。

善於歸類的孩子,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更強。在生活中,自理能力更強,學習生活的環境更為整潔;

在理財方面,他們能夠更善於總結和預算,知道將錢花在自己該花的地方;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能夠迅速分解問題,減少內在阻力,顯示出更強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日本的孩子善於收藏和整理,讓空間乾淨整潔,做事也更為細緻和周到,這些都和深植在他們腦海中的分類意識有直接的關係。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1,抓住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期

垃圾分類對於成人來說,包括兩方面的要求,即改掉舊的習慣和培養新的習慣;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單純習慣的養成。大人在進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比較是受制於平時的習慣處理方式,阻力比較大;而對於兒童來講,他們的模仿能力更強,培養新習慣的能力也更強,且幼兒習慣的養成具有長期的穩定性。所以,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需要抓住關鍵時期。

家長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帶孩子系統學習垃圾分類和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知識,同時告訴他們哪些是破壞環境的行為,哪些是愛護環境的行為,逐步發展他們的判斷力,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思和能力。

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的執行,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2,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期孩子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快快長大,可以做大人能夠做的事情。即使是由於生理髮展的限制,他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日常互動或者是遊戲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並不強,而家長則代表著“力量”和權威!在他們的眼中,家長或者力量強大的人就是好的,因此會毫無甄別能力的模仿。

蒙臺梭利說過:

“兒童對於成人的行為是多麼敏感,以致於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支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一個成人對於孩子說過的話,就如同刀子刻在了大理石上一樣,深深的印在了孩子腦海中。”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切實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嚴格地執行垃圾分類,廢物利用,在生活中處理好對各種廢品的正確處理方式,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日本的垃圾分類啟蒙教育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會面臨著鉅額的罰款。日本對於垃圾分類的嚴苛程度也堪稱世界之最,比如一個香菸盒,外面的紙盒,外包裝塑料薄膜,封口處的圈鋁箔,這些東西就需要分為三類:紙盒子是紙垃圾,外包裝是塑料,鋁箔是金屬,這些垃圾是要分三類丟棄的。

日本的垃圾分類知識都是家長手把手教孩子的。在幼兒園,老師就會告訴幼兒塑料和紙盒需要扔進不同的垃圾箱裡,牛奶瓶需要洗乾淨之後返還原處。即使孩子不認識字,老師也會拿出一個繪本來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產生的垃圾應該丟到哪裡?什麼垃圾放在可燃垃圾箱,什麼東西放到不可燃的垃圾箱,孩子們從畫面中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了。

也就是說,日本的孩子從小在認識一個事物的同時,就多了一個思考角度,這個東西用完之後應該該怎樣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應該將它歸為哪一類?在孩子心中,可以通過垃圾的分類學習到更多地分類和環保知識,多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善於垃圾分類的孩子學習更加行之有效

培養孩子垃圾分類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收貨寶貴的分類意識。

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其實都是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過程,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機制,這種內隱式的學習讓孩子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長久和系統化。

當孩子在學習並且付諸實踐去執行垃圾分類的時候,這樣的科學分類意識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得到內化,當孩子看到和它相似的事物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將它歸類。

善於歸類的孩子,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更強。在生活中,自理能力更強,學習生活的環境更為整潔;

在理財方面,他們能夠更善於總結和預算,知道將錢花在自己該花的地方;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能夠迅速分解問題,減少內在阻力,顯示出更強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日本的孩子善於收藏和整理,讓空間乾淨整潔,做事也更為細緻和周到,這些都和深植在他們腦海中的分類意識有直接的關係。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1,抓住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期

垃圾分類對於成人來說,包括兩方面的要求,即改掉舊的習慣和培養新的習慣;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單純習慣的養成。大人在進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比較是受制於平時的習慣處理方式,阻力比較大;而對於兒童來講,他們的模仿能力更強,培養新習慣的能力也更強,且幼兒習慣的養成具有長期的穩定性。所以,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需要抓住關鍵時期。

家長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帶孩子系統學習垃圾分類和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知識,同時告訴他們哪些是破壞環境的行為,哪些是愛護環境的行為,逐步發展他們的判斷力,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思和能力。

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的執行,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2,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期孩子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快快長大,可以做大人能夠做的事情。即使是由於生理髮展的限制,他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日常互動或者是遊戲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並不強,而家長則代表著“力量”和權威!在他們的眼中,家長或者力量強大的人就是好的,因此會毫無甄別能力的模仿。

蒙臺梭利說過:

“兒童對於成人的行為是多麼敏感,以致於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支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一個成人對於孩子說過的話,就如同刀子刻在了大理石上一樣,深深的印在了孩子腦海中。”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切實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嚴格地執行垃圾分類,廢物利用,在生活中處理好對各種廢品的正確處理方式,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3,通過生活中真實的情景獲得直接體驗

在幼兒時期,直接體驗是孩子們學習和提升的基礎;而間接體驗則是在孩子的想象力發展基礎上對於孩子思維的擴展和經驗的補充,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輸間接性的理論知識,而沒有直接體驗和獲得經驗的機會,那麼孩子也會對自己認識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偏差。

對孩子進行垃圾分類的教導時,切忌只進行片面的理論灌輸或者是抽象性的教學,而是需要用實際的情景對其進行教育,在真實的實踐中提升認知。

比如可以讓孩子參與到他們身邊事物的垃圾分類中,從他們身邊的舊衣服,廢牛奶箱子,舊襪子,廢棄的塑料開始,讓孩子在自己生產的垃圾中做到對垃圾的分類和整理,提高回收利用。既可以培養孩子的分配能力,獲得對於環境的掌控能力,還可以養成孩子節儉持家的好習慣。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日本的垃圾分類啟蒙教育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會面臨著鉅額的罰款。日本對於垃圾分類的嚴苛程度也堪稱世界之最,比如一個香菸盒,外面的紙盒,外包裝塑料薄膜,封口處的圈鋁箔,這些東西就需要分為三類:紙盒子是紙垃圾,外包裝是塑料,鋁箔是金屬,這些垃圾是要分三類丟棄的。

日本的垃圾分類知識都是家長手把手教孩子的。在幼兒園,老師就會告訴幼兒塑料和紙盒需要扔進不同的垃圾箱裡,牛奶瓶需要洗乾淨之後返還原處。即使孩子不認識字,老師也會拿出一個繪本來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產生的垃圾應該丟到哪裡?什麼垃圾放在可燃垃圾箱,什麼東西放到不可燃的垃圾箱,孩子們從畫面中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了。

也就是說,日本的孩子從小在認識一個事物的同時,就多了一個思考角度,這個東西用完之後應該該怎樣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應該將它歸為哪一類?在孩子心中,可以通過垃圾的分類學習到更多地分類和環保知識,多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善於垃圾分類的孩子學習更加行之有效

培養孩子垃圾分類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收貨寶貴的分類意識。

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其實都是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過程,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機制,這種內隱式的學習讓孩子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長久和系統化。

當孩子在學習並且付諸實踐去執行垃圾分類的時候,這樣的科學分類意識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得到內化,當孩子看到和它相似的事物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將它歸類。

善於歸類的孩子,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更強。在生活中,自理能力更強,學習生活的環境更為整潔;

在理財方面,他們能夠更善於總結和預算,知道將錢花在自己該花的地方;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能夠迅速分解問題,減少內在阻力,顯示出更強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日本的孩子善於收藏和整理,讓空間乾淨整潔,做事也更為細緻和周到,這些都和深植在他們腦海中的分類意識有直接的關係。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1,抓住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期

垃圾分類對於成人來說,包括兩方面的要求,即改掉舊的習慣和培養新的習慣;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單純習慣的養成。大人在進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比較是受制於平時的習慣處理方式,阻力比較大;而對於兒童來講,他們的模仿能力更強,培養新習慣的能力也更強,且幼兒習慣的養成具有長期的穩定性。所以,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需要抓住關鍵時期。

家長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帶孩子系統學習垃圾分類和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知識,同時告訴他們哪些是破壞環境的行為,哪些是愛護環境的行為,逐步發展他們的判斷力,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思和能力。

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的執行,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2,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期孩子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快快長大,可以做大人能夠做的事情。即使是由於生理髮展的限制,他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日常互動或者是遊戲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並不強,而家長則代表著“力量”和權威!在他們的眼中,家長或者力量強大的人就是好的,因此會毫無甄別能力的模仿。

蒙臺梭利說過:

“兒童對於成人的行為是多麼敏感,以致於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支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一個成人對於孩子說過的話,就如同刀子刻在了大理石上一樣,深深的印在了孩子腦海中。”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切實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嚴格地執行垃圾分類,廢物利用,在生活中處理好對各種廢品的正確處理方式,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3,通過生活中真實的情景獲得直接體驗

在幼兒時期,直接體驗是孩子們學習和提升的基礎;而間接體驗則是在孩子的想象力發展基礎上對於孩子思維的擴展和經驗的補充,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輸間接性的理論知識,而沒有直接體驗和獲得經驗的機會,那麼孩子也會對自己認識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偏差。

對孩子進行垃圾分類的教導時,切忌只進行片面的理論灌輸或者是抽象性的教學,而是需要用實際的情景對其進行教育,在真實的實踐中提升認知。

比如可以讓孩子參與到他們身邊事物的垃圾分類中,從他們身邊的舊衣服,廢牛奶箱子,舊襪子,廢棄的塑料開始,讓孩子在自己生產的垃圾中做到對垃圾的分類和整理,提高回收利用。既可以培養孩子的分配能力,獲得對於環境的掌控能力,還可以養成孩子節儉持家的好習慣。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4,愛上自然,保護自然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一定要讓知道什麼是好的自然環境,帶孩子去看一看外面的星空,河流,樹葉,哪怕是門口的一草一木,或者是小螞蟻和小蝸牛。

幫助他們建立人和自然地連接,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看看被汙染過的河流,被垃圾掩埋的草地,再去看看清澈的湖水和藍天白雲,讓孩子自己去領略自然之美,明白環保的意義,從自身開始做起,

也可以教會孩子基本的生物鏈知識,比如人類的不環保導致的樹木漸漸消失,地上的蘑菇慢慢蔫掉,這樣也就沒有小動物了,讓孩子愛上自然,保護自然。

"

隨著上海市垃圾分類新規的施行,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為環保盡一份力成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學習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保護環境和生態貢獻力量,更重要的是,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分類意識所帶來的諸多知識,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分類中成長。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日本的垃圾分類啟蒙教育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會面臨著鉅額的罰款。日本對於垃圾分類的嚴苛程度也堪稱世界之最,比如一個香菸盒,外面的紙盒,外包裝塑料薄膜,封口處的圈鋁箔,這些東西就需要分為三類:紙盒子是紙垃圾,外包裝是塑料,鋁箔是金屬,這些垃圾是要分三類丟棄的。

日本的垃圾分類知識都是家長手把手教孩子的。在幼兒園,老師就會告訴幼兒塑料和紙盒需要扔進不同的垃圾箱裡,牛奶瓶需要洗乾淨之後返還原處。即使孩子不認識字,老師也會拿出一個繪本來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產生的垃圾應該丟到哪裡?什麼垃圾放在可燃垃圾箱,什麼東西放到不可燃的垃圾箱,孩子們從畫面中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了。

也就是說,日本的孩子從小在認識一個事物的同時,就多了一個思考角度,這個東西用完之後應該該怎樣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應該將它歸為哪一類?在孩子心中,可以通過垃圾的分類學習到更多地分類和環保知識,多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善於垃圾分類的孩子學習更加行之有效

培養孩子垃圾分類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收貨寶貴的分類意識。

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其實都是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過程,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機制,這種內隱式的學習讓孩子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長久和系統化。

當孩子在學習並且付諸實踐去執行垃圾分類的時候,這樣的科學分類意識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得到內化,當孩子看到和它相似的事物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將它歸類。

善於歸類的孩子,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更強。在生活中,自理能力更強,學習生活的環境更為整潔;

在理財方面,他們能夠更善於總結和預算,知道將錢花在自己該花的地方;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能夠迅速分解問題,減少內在阻力,顯示出更強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日本的孩子善於收藏和整理,讓空間乾淨整潔,做事也更為細緻和周到,這些都和深植在他們腦海中的分類意識有直接的關係。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1,抓住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期

垃圾分類對於成人來說,包括兩方面的要求,即改掉舊的習慣和培養新的習慣;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單純習慣的養成。大人在進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比較是受制於平時的習慣處理方式,阻力比較大;而對於兒童來講,他們的模仿能力更強,培養新習慣的能力也更強,且幼兒習慣的養成具有長期的穩定性。所以,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需要抓住關鍵時期。

家長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帶孩子系統學習垃圾分類和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知識,同時告訴他們哪些是破壞環境的行為,哪些是愛護環境的行為,逐步發展他們的判斷力,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思和能力。

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的執行,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2,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期孩子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快快長大,可以做大人能夠做的事情。即使是由於生理髮展的限制,他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日常互動或者是遊戲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並不強,而家長則代表著“力量”和權威!在他們的眼中,家長或者力量強大的人就是好的,因此會毫無甄別能力的模仿。

蒙臺梭利說過:

“兒童對於成人的行為是多麼敏感,以致於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支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一個成人對於孩子說過的話,就如同刀子刻在了大理石上一樣,深深的印在了孩子腦海中。”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切實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嚴格地執行垃圾分類,廢物利用,在生活中處理好對各種廢品的正確處理方式,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3,通過生活中真實的情景獲得直接體驗

在幼兒時期,直接體驗是孩子們學習和提升的基礎;而間接體驗則是在孩子的想象力發展基礎上對於孩子思維的擴展和經驗的補充,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輸間接性的理論知識,而沒有直接體驗和獲得經驗的機會,那麼孩子也會對自己認識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偏差。

對孩子進行垃圾分類的教導時,切忌只進行片面的理論灌輸或者是抽象性的教學,而是需要用實際的情景對其進行教育,在真實的實踐中提升認知。

比如可以讓孩子參與到他們身邊事物的垃圾分類中,從他們身邊的舊衣服,廢牛奶箱子,舊襪子,廢棄的塑料開始,讓孩子在自己生產的垃圾中做到對垃圾的分類和整理,提高回收利用。既可以培養孩子的分配能力,獲得對於環境的掌控能力,還可以養成孩子節儉持家的好習慣。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4,愛上自然,保護自然

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一定要讓知道什麼是好的自然環境,帶孩子去看一看外面的星空,河流,樹葉,哪怕是門口的一草一木,或者是小螞蟻和小蝸牛。

幫助他們建立人和自然地連接,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看看被汙染過的河流,被垃圾掩埋的草地,再去看看清澈的湖水和藍天白雲,讓孩子自己去領略自然之美,明白環保的意義,從自身開始做起,

也可以教會孩子基本的生物鏈知識,比如人類的不環保導致的樹木漸漸消失,地上的蘑菇慢慢蔫掉,這樣也就沒有小動物了,讓孩子愛上自然,保護自然。

孩子“垃圾分類”的啟蒙教育需從小抓起!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