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軒軒在3歲多時,特別喜歡用跳上跳下來表現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一次帶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務員剛把冰淇淋端過來,軒軒就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下來,開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幾次,都被她掙脫了。

結果一個沒注意,軒軒就把服務員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責了軒軒:“讓你不要調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軒軒楞了一下,接著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後,我開始覆盤這起小小紛爭。冷靜之後我發現,軒軒只不過選擇了大人眼中的不恰當方式去表達了感情,在家裡時她也經常跳來跳去,蹦跳就是她用來表達激動情緒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調皮”,是我誤解了軒軒。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軒軒在3歲多時,特別喜歡用跳上跳下來表現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一次帶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務員剛把冰淇淋端過來,軒軒就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下來,開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幾次,都被她掙脫了。

結果一個沒注意,軒軒就把服務員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責了軒軒:“讓你不要調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軒軒楞了一下,接著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後,我開始覆盤這起小小紛爭。冷靜之後我發現,軒軒只不過選擇了大人眼中的不恰當方式去表達了感情,在家裡時她也經常跳來跳去,蹦跳就是她用來表達激動情緒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調皮”,是我誤解了軒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二、如何對孩子的情緒做出反饋?這4種錯誤方式要避免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對孩子選擇的情緒表現方式作出反饋。孩子們會根據我們發出的反饋,逐漸知道在何時、何處以及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能總是做出正確反饋,以下4種對待孩子情緒反應的錯誤方式,會對他造成潛在的傷害。

1、忽視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不止時,有些家長哄了幾句無用後,會直接選擇忽視孩子,放任他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哭喊。

這種忽視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委屈、悲傷的情緒消失,還會讓孩子因此留下印象——他的感情是不受尊重的,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他既沒有學會正確的處理情緒能力,也沒有形成積極的自尊。

2、對孩子撒謊,隱瞞真實情境

有時候,家長因為想使孩子擺脫不良情緒,而對他進行“善意欺騙”,不告訴孩子真相。

這種為了保護而出發的謊言,會令孩子沒辦法為所要面對的現實做好準備,並且破壞了家長的信譽,長久以來形成的親子信任也會被損耗。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軒軒在3歲多時,特別喜歡用跳上跳下來表現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一次帶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務員剛把冰淇淋端過來,軒軒就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下來,開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幾次,都被她掙脫了。

結果一個沒注意,軒軒就把服務員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責了軒軒:“讓你不要調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軒軒楞了一下,接著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後,我開始覆盤這起小小紛爭。冷靜之後我發現,軒軒只不過選擇了大人眼中的不恰當方式去表達了感情,在家裡時她也經常跳來跳去,蹦跳就是她用來表達激動情緒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調皮”,是我誤解了軒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二、如何對孩子的情緒做出反饋?這4種錯誤方式要避免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對孩子選擇的情緒表現方式作出反饋。孩子們會根據我們發出的反饋,逐漸知道在何時、何處以及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能總是做出正確反饋,以下4種對待孩子情緒反應的錯誤方式,會對他造成潛在的傷害。

1、忽視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不止時,有些家長哄了幾句無用後,會直接選擇忽視孩子,放任他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哭喊。

這種忽視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委屈、悲傷的情緒消失,還會讓孩子因此留下印象——他的感情是不受尊重的,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他既沒有學會正確的處理情緒能力,也沒有形成積極的自尊。

2、對孩子撒謊,隱瞞真實情境

有時候,家長因為想使孩子擺脫不良情緒,而對他進行“善意欺騙”,不告訴孩子真相。

這種為了保護而出發的謊言,會令孩子沒辦法為所要面對的現實做好準備,並且破壞了家長的信譽,長久以來形成的親子信任也會被損耗。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3、否定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自然產生,自然存在的,並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但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卻經常禁止孩子產生某些情緒,比如,我們認為害怕是膽小的表現,因此會對男孩子說:“你不應該這麼害怕”。

當我們否定孩子的情緒時,傳遞給他的信息是這些情緒是錯誤的,並且有這些情緒的孩子也就成了壞孩子。這種信息既不正確,對孩子也沒有幫助。

4、拿孩子開玩笑

用開玩笑的這種方式,使孩子放棄自己的情緒是一種破壞性做法。上次在軒軒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上,有一個小朋友因為輸掉了比賽,傷心地哭了起來。

他的媽媽可能是想逗笑孩子,於是說:“沒事,跑得慢可以當小烏龜啊!我們壯壯是一隻可愛的小烏龜!”

像這樣的玩笑話,孩子根本聽不懂,在他的耳朵裡,這就是否定和羞辱,不僅不會讓孩子失敗沮喪的心情好起來,反而會讓他覺得懷疑、自卑併產生不勝任感。

上面的這4種錯誤應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尤其當孩子當眾吵鬧時,為了避免尷尬,我們往往會採取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軒軒在3歲多時,特別喜歡用跳上跳下來表現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一次帶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務員剛把冰淇淋端過來,軒軒就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下來,開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幾次,都被她掙脫了。

結果一個沒注意,軒軒就把服務員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責了軒軒:“讓你不要調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軒軒楞了一下,接著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後,我開始覆盤這起小小紛爭。冷靜之後我發現,軒軒只不過選擇了大人眼中的不恰當方式去表達了感情,在家裡時她也經常跳來跳去,蹦跳就是她用來表達激動情緒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調皮”,是我誤解了軒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二、如何對孩子的情緒做出反饋?這4種錯誤方式要避免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對孩子選擇的情緒表現方式作出反饋。孩子們會根據我們發出的反饋,逐漸知道在何時、何處以及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能總是做出正確反饋,以下4種對待孩子情緒反應的錯誤方式,會對他造成潛在的傷害。

1、忽視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不止時,有些家長哄了幾句無用後,會直接選擇忽視孩子,放任他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哭喊。

這種忽視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委屈、悲傷的情緒消失,還會讓孩子因此留下印象——他的感情是不受尊重的,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他既沒有學會正確的處理情緒能力,也沒有形成積極的自尊。

2、對孩子撒謊,隱瞞真實情境

有時候,家長因為想使孩子擺脫不良情緒,而對他進行“善意欺騙”,不告訴孩子真相。

這種為了保護而出發的謊言,會令孩子沒辦法為所要面對的現實做好準備,並且破壞了家長的信譽,長久以來形成的親子信任也會被損耗。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3、否定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自然產生,自然存在的,並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但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卻經常禁止孩子產生某些情緒,比如,我們認為害怕是膽小的表現,因此會對男孩子說:“你不應該這麼害怕”。

當我們否定孩子的情緒時,傳遞給他的信息是這些情緒是錯誤的,並且有這些情緒的孩子也就成了壞孩子。這種信息既不正確,對孩子也沒有幫助。

4、拿孩子開玩笑

用開玩笑的這種方式,使孩子放棄自己的情緒是一種破壞性做法。上次在軒軒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上,有一個小朋友因為輸掉了比賽,傷心地哭了起來。

他的媽媽可能是想逗笑孩子,於是說:“沒事,跑得慢可以當小烏龜啊!我們壯壯是一隻可愛的小烏龜!”

像這樣的玩笑話,孩子根本聽不懂,在他的耳朵裡,這就是否定和羞辱,不僅不會讓孩子失敗沮喪的心情好起來,反而會讓他覺得懷疑、自卑併產生不勝任感。

上面的這4種錯誤應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尤其當孩子當眾吵鬧時,為了避免尷尬,我們往往會採取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三、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情緒,這3種方法最有效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去試圖減少或限制孩子的感情,而是需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幫助他更加有效地處理情緒,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對孩子的情緒作出反應。

1、和孩子談論情緒

讓孩子理解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與孩子一起談論它。我們需要讓孩子熟悉一些基本的描述情緒的詞語。

比如,如果孩子開始發火,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定義這種情緒,告訴孩子“寶貝,你看起來生氣了。”

這樣孩子就獲得了關於生氣這一概念的經驗。他能夠明白自己這種氣沖沖的狀態叫做生氣,為進一步學習情緒管理做好鋪墊。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軒軒在3歲多時,特別喜歡用跳上跳下來表現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一次帶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務員剛把冰淇淋端過來,軒軒就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下來,開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幾次,都被她掙脫了。

結果一個沒注意,軒軒就把服務員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責了軒軒:“讓你不要調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軒軒楞了一下,接著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後,我開始覆盤這起小小紛爭。冷靜之後我發現,軒軒只不過選擇了大人眼中的不恰當方式去表達了感情,在家裡時她也經常跳來跳去,蹦跳就是她用來表達激動情緒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調皮”,是我誤解了軒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二、如何對孩子的情緒做出反饋?這4種錯誤方式要避免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對孩子選擇的情緒表現方式作出反饋。孩子們會根據我們發出的反饋,逐漸知道在何時、何處以及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能總是做出正確反饋,以下4種對待孩子情緒反應的錯誤方式,會對他造成潛在的傷害。

1、忽視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不止時,有些家長哄了幾句無用後,會直接選擇忽視孩子,放任他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哭喊。

這種忽視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委屈、悲傷的情緒消失,還會讓孩子因此留下印象——他的感情是不受尊重的,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他既沒有學會正確的處理情緒能力,也沒有形成積極的自尊。

2、對孩子撒謊,隱瞞真實情境

有時候,家長因為想使孩子擺脫不良情緒,而對他進行“善意欺騙”,不告訴孩子真相。

這種為了保護而出發的謊言,會令孩子沒辦法為所要面對的現實做好準備,並且破壞了家長的信譽,長久以來形成的親子信任也會被損耗。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3、否定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自然產生,自然存在的,並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但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卻經常禁止孩子產生某些情緒,比如,我們認為害怕是膽小的表現,因此會對男孩子說:“你不應該這麼害怕”。

當我們否定孩子的情緒時,傳遞給他的信息是這些情緒是錯誤的,並且有這些情緒的孩子也就成了壞孩子。這種信息既不正確,對孩子也沒有幫助。

4、拿孩子開玩笑

用開玩笑的這種方式,使孩子放棄自己的情緒是一種破壞性做法。上次在軒軒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上,有一個小朋友因為輸掉了比賽,傷心地哭了起來。

他的媽媽可能是想逗笑孩子,於是說:“沒事,跑得慢可以當小烏龜啊!我們壯壯是一隻可愛的小烏龜!”

像這樣的玩笑話,孩子根本聽不懂,在他的耳朵裡,這就是否定和羞辱,不僅不會讓孩子失敗沮喪的心情好起來,反而會讓他覺得懷疑、自卑併產生不勝任感。

上面的這4種錯誤應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尤其當孩子當眾吵鬧時,為了避免尷尬,我們往往會採取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三、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情緒,這3種方法最有效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去試圖減少或限制孩子的感情,而是需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幫助他更加有效地處理情緒,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對孩子的情緒作出反應。

1、和孩子談論情緒

讓孩子理解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與孩子一起談論它。我們需要讓孩子熟悉一些基本的描述情緒的詞語。

比如,如果孩子開始發火,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定義這種情緒,告訴孩子“寶貝,你看起來生氣了。”

這樣孩子就獲得了關於生氣這一概念的經驗。他能夠明白自己這種氣沖沖的狀態叫做生氣,為進一步學習情緒管理做好鋪墊。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2、對孩子的情緒作出情感反應

當孩子情緒不佳時,我們下意識就會開始詢問,“寶寶現在不開心嗎?”或者“你怎麼生氣了?”,這些問題孩子十有八九都是回答不出的。

正如前文說過的,孩子並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緒,自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並且,這種直接詢問還會增強孩子的不舒服感,讓他感覺有壓力。

這時,我們可以運用更具情感性的提問方式,令言辭和語調跟孩子的情緒保持一致,比如:“寶貝看起來有點不高興了,媽媽有什麼可以幫助你的嗎?”。

在這種情境中,孩子可以接受或拒絕你的幫助,但不管他做什麼,他都會通過你的情感反應,明白你是可以指望的,在與你的交流中能夠使孩子更好地感知情緒。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軒軒在3歲多時,特別喜歡用跳上跳下來表現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一次帶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務員剛把冰淇淋端過來,軒軒就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下來,開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幾次,都被她掙脫了。

結果一個沒注意,軒軒就把服務員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責了軒軒:“讓你不要調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軒軒楞了一下,接著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後,我開始覆盤這起小小紛爭。冷靜之後我發現,軒軒只不過選擇了大人眼中的不恰當方式去表達了感情,在家裡時她也經常跳來跳去,蹦跳就是她用來表達激動情緒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調皮”,是我誤解了軒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二、如何對孩子的情緒做出反饋?這4種錯誤方式要避免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對孩子選擇的情緒表現方式作出反饋。孩子們會根據我們發出的反饋,逐漸知道在何時、何處以及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能總是做出正確反饋,以下4種對待孩子情緒反應的錯誤方式,會對他造成潛在的傷害。

1、忽視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不止時,有些家長哄了幾句無用後,會直接選擇忽視孩子,放任他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哭喊。

這種忽視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委屈、悲傷的情緒消失,還會讓孩子因此留下印象——他的感情是不受尊重的,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他既沒有學會正確的處理情緒能力,也沒有形成積極的自尊。

2、對孩子撒謊,隱瞞真實情境

有時候,家長因為想使孩子擺脫不良情緒,而對他進行“善意欺騙”,不告訴孩子真相。

這種為了保護而出發的謊言,會令孩子沒辦法為所要面對的現實做好準備,並且破壞了家長的信譽,長久以來形成的親子信任也會被損耗。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3、否定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自然產生,自然存在的,並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但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卻經常禁止孩子產生某些情緒,比如,我們認為害怕是膽小的表現,因此會對男孩子說:“你不應該這麼害怕”。

當我們否定孩子的情緒時,傳遞給他的信息是這些情緒是錯誤的,並且有這些情緒的孩子也就成了壞孩子。這種信息既不正確,對孩子也沒有幫助。

4、拿孩子開玩笑

用開玩笑的這種方式,使孩子放棄自己的情緒是一種破壞性做法。上次在軒軒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上,有一個小朋友因為輸掉了比賽,傷心地哭了起來。

他的媽媽可能是想逗笑孩子,於是說:“沒事,跑得慢可以當小烏龜啊!我們壯壯是一隻可愛的小烏龜!”

像這樣的玩笑話,孩子根本聽不懂,在他的耳朵裡,這就是否定和羞辱,不僅不會讓孩子失敗沮喪的心情好起來,反而會讓他覺得懷疑、自卑併產生不勝任感。

上面的這4種錯誤應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尤其當孩子當眾吵鬧時,為了避免尷尬,我們往往會採取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三、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情緒,這3種方法最有效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去試圖減少或限制孩子的感情,而是需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幫助他更加有效地處理情緒,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對孩子的情緒作出反應。

1、和孩子談論情緒

讓孩子理解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與孩子一起談論它。我們需要讓孩子熟悉一些基本的描述情緒的詞語。

比如,如果孩子開始發火,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定義這種情緒,告訴孩子“寶貝,你看起來生氣了。”

這樣孩子就獲得了關於生氣這一概念的經驗。他能夠明白自己這種氣沖沖的狀態叫做生氣,為進一步學習情緒管理做好鋪墊。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2、對孩子的情緒作出情感反應

當孩子情緒不佳時,我們下意識就會開始詢問,“寶寶現在不開心嗎?”或者“你怎麼生氣了?”,這些問題孩子十有八九都是回答不出的。

正如前文說過的,孩子並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緒,自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並且,這種直接詢問還會增強孩子的不舒服感,讓他感覺有壓力。

這時,我們可以運用更具情感性的提問方式,令言辭和語調跟孩子的情緒保持一致,比如:“寶貝看起來有點不高興了,媽媽有什麼可以幫助你的嗎?”。

在這種情境中,孩子可以接受或拒絕你的幫助,但不管他做什麼,他都會通過你的情感反應,明白你是可以指望的,在與你的交流中能夠使孩子更好地感知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3、幫助孩子認識到情緒的表達

孩子都會天真地認為,他所經歷的情緒對身邊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事情並非這樣。

軒軒有一段時間對我的獨佔欲非常強,不喜歡任何小朋友接近我,每當我抱抱別的小朋友時,軒軒都會跑到一旁生悶氣。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我告訴軒軒:

“寶貝對媽媽有些失望了,因為媽媽沒有像你想的那樣,只抱你一個人。

但是媽媽一開始並不知道軒軒是這樣想的,軒軒應該先告訴媽媽,這樣媽媽才會知道軒軒的難過。”

在我的引導之下,軒軒明白了妒忌是什麼,並且和我約定好,以後這種“心裡感覺酸酸的,有點生氣”的小情緒一出來,就馬上主動告訴我。

情緒從孩子出生伊始,就片刻不離地伴隨著他。好的情緒對孩子有著無窮的正能量,高興和信任的感覺可以給孩子安全感、信任感,這樣的情緒“告訴”孩子,世界上一切都好,並且促使他反覆重複這些快樂的經驗。

愛和驕傲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愛的、有價值的、有能力的。

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幫助孩子梳理、認識自己的情緒,更要控制我們對他的情緒。

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引導和傾聽比起怒吼打罵來說,永遠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

“你說,小孩子脾氣怎麼這麼怪?上一秒笑下一秒哭,我們現在都看著他的臉色過日子,生怕一個不高興來個‘水漫金山’,到時候全家人又得圍上去哄。”

“我這是養了個娃呢,還是供了一個祖宗呦!”

大清早,閨蜜樂樂就發了一大串吐槽過來,她委屈兮兮的抱怨,不禁讓我回想起剛當媽的頭幾年,也飽受娃“怪脾氣”的折磨,各種小心翼翼地想讓軒軒保持情緒平穩,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哭哭鬧鬧、撒潑打滾。

孩子多變的情緒,確實讓我們招架不住。但不論是哄還是吼,我們好像從未探究過,為什麼孩子的情緒會如此不穩定?

知其原因,才能治其根本。只有讀懂孩子的情緒,才能正確地幫助他去處理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一、孩子情緒的發展階段

情緒的出現貫穿於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們懷抱裡面只會哼哼唧唧的小寶寶,就能夠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了。

在孩子12個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達愉快(約6周時)、生氣(約4~6個月時)、悲傷(約5~7個月時)、害怕(約6~12個月時)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隨著他的漸漸長大,他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早期的簡單情緒會不斷分化、合併為更加複雜的情緒。因此,在孩子2歲時,他擁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緒,比如發窘、熱愛、妒忌、挑釁等。

到了3歲,孩子會越來越關注他人,並且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當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時,他會出現驕傲的情緒,如果他失敗了,也會明顯表現出沮喪、羞愧的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基本情緒是非常強烈的,並且情緒反應變化很快。一分鐘前可能還在激動地怒吼著“不”,然而下一分鐘後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們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應對無措時,往往會採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強壓情緒,比如:

“不要哭了!閉嘴”

“別再吵了,你能不能讓我安靜點!”

但其實我們忽視了問題的關鍵點——年幼的孩子並沒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他對自己的情緒不夠理解,甚至有時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軒軒在3歲多時,特別喜歡用跳上跳下來表現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一次帶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務員剛把冰淇淋端過來,軒軒就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下來,開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幾次,都被她掙脫了。

結果一個沒注意,軒軒就把服務員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責了軒軒:“讓你不要調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軒軒楞了一下,接著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後,我開始覆盤這起小小紛爭。冷靜之後我發現,軒軒只不過選擇了大人眼中的不恰當方式去表達了感情,在家裡時她也經常跳來跳去,蹦跳就是她用來表達激動情緒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調皮”,是我誤解了軒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二、如何對孩子的情緒做出反饋?這4種錯誤方式要避免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對孩子選擇的情緒表現方式作出反饋。孩子們會根據我們發出的反饋,逐漸知道在何時、何處以及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能總是做出正確反饋,以下4種對待孩子情緒反應的錯誤方式,會對他造成潛在的傷害。

1、忽視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不止時,有些家長哄了幾句無用後,會直接選擇忽視孩子,放任他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哭喊。

這種忽視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委屈、悲傷的情緒消失,還會讓孩子因此留下印象——他的感情是不受尊重的,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他既沒有學會正確的處理情緒能力,也沒有形成積極的自尊。

2、對孩子撒謊,隱瞞真實情境

有時候,家長因為想使孩子擺脫不良情緒,而對他進行“善意欺騙”,不告訴孩子真相。

這種為了保護而出發的謊言,會令孩子沒辦法為所要面對的現實做好準備,並且破壞了家長的信譽,長久以來形成的親子信任也會被損耗。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3、否定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自然產生,自然存在的,並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但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卻經常禁止孩子產生某些情緒,比如,我們認為害怕是膽小的表現,因此會對男孩子說:“你不應該這麼害怕”。

當我們否定孩子的情緒時,傳遞給他的信息是這些情緒是錯誤的,並且有這些情緒的孩子也就成了壞孩子。這種信息既不正確,對孩子也沒有幫助。

4、拿孩子開玩笑

用開玩笑的這種方式,使孩子放棄自己的情緒是一種破壞性做法。上次在軒軒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上,有一個小朋友因為輸掉了比賽,傷心地哭了起來。

他的媽媽可能是想逗笑孩子,於是說:“沒事,跑得慢可以當小烏龜啊!我們壯壯是一隻可愛的小烏龜!”

像這樣的玩笑話,孩子根本聽不懂,在他的耳朵裡,這就是否定和羞辱,不僅不會讓孩子失敗沮喪的心情好起來,反而會讓他覺得懷疑、自卑併產生不勝任感。

上面的這4種錯誤應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尤其當孩子當眾吵鬧時,為了避免尷尬,我們往往會採取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三、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情緒,這3種方法最有效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去試圖減少或限制孩子的感情,而是需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幫助他更加有效地處理情緒,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對孩子的情緒作出反應。

1、和孩子談論情緒

讓孩子理解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與孩子一起談論它。我們需要讓孩子熟悉一些基本的描述情緒的詞語。

比如,如果孩子開始發火,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定義這種情緒,告訴孩子“寶貝,你看起來生氣了。”

這樣孩子就獲得了關於生氣這一概念的經驗。他能夠明白自己這種氣沖沖的狀態叫做生氣,為進一步學習情緒管理做好鋪墊。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2、對孩子的情緒作出情感反應

當孩子情緒不佳時,我們下意識就會開始詢問,“寶寶現在不開心嗎?”或者“你怎麼生氣了?”,這些問題孩子十有八九都是回答不出的。

正如前文說過的,孩子並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緒,自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並且,這種直接詢問還會增強孩子的不舒服感,讓他感覺有壓力。

這時,我們可以運用更具情感性的提問方式,令言辭和語調跟孩子的情緒保持一致,比如:“寶貝看起來有點不高興了,媽媽有什麼可以幫助你的嗎?”。

在這種情境中,孩子可以接受或拒絕你的幫助,但不管他做什麼,他都會通過你的情感反應,明白你是可以指望的,在與你的交流中能夠使孩子更好地感知情緒。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3、幫助孩子認識到情緒的表達

孩子都會天真地認為,他所經歷的情緒對身邊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事情並非這樣。

軒軒有一段時間對我的獨佔欲非常強,不喜歡任何小朋友接近我,每當我抱抱別的小朋友時,軒軒都會跑到一旁生悶氣。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我告訴軒軒:

“寶貝對媽媽有些失望了,因為媽媽沒有像你想的那樣,只抱你一個人。

但是媽媽一開始並不知道軒軒是這樣想的,軒軒應該先告訴媽媽,這樣媽媽才會知道軒軒的難過。”

在我的引導之下,軒軒明白了妒忌是什麼,並且和我約定好,以後這種“心裡感覺酸酸的,有點生氣”的小情緒一出來,就馬上主動告訴我。

情緒從孩子出生伊始,就片刻不離地伴隨著他。好的情緒對孩子有著無窮的正能量,高興和信任的感覺可以給孩子安全感、信任感,這樣的情緒“告訴”孩子,世界上一切都好,並且促使他反覆重複這些快樂的經驗。

愛和驕傲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愛的、有價值的、有能力的。

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幫助孩子梳理、認識自己的情緒,更要控制我們對他的情緒。

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引導和傾聽比起怒吼打罵來說,永遠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只會抱怨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那是你從未讀懂他的情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